第213頁
皇帝面露欣慰笑容,當廷破例提升陳斂為護國大將軍,位列一品,于此同時,也一并晉了姜銘的官職,并保留了他鎮國大將軍的頭銜。 如此,僅朝兩位國字將軍齊名,無正副之別,姜銘總覺哪里不對,還未琢磨過來,便及時被身側父親提醒,“還不快謝恩?!?/br> …… 回府后,反應慢半拍的姜銘終于意識到,今日陛下在朝堂之上可謂話中有話,陛下突然對他官位提升,同樣含義頗深。 為何父親真摯言志卻不被陛下準許,難道真的只是由于父親年老,陛下體恤?恐怕原因不盡然。 姜銘皺緊眉頭,不太愿意去探究真正事實,或許,陛下真的已經開始對姜家起了防備心。 姜家軍三十萬將士全部駐守在邊境,陛下卻將他們一家留在京城,不肯放行北歸,今日他提議想與父親共同北上御敵也遭來拒絕,陛下還因御蠻之事特意提升了陳斂,有意叫他攜領姜家軍抗敵,這些事連帶在一起,他再難接受也不得不認清現實。 當晚,姜元庭將姜銘叫進書房,一番懇切叮囑,“陛下今日所言,你應當也有所體會,皇命不可違,為父留在京都也不算什么壞事,倒是你,千萬不要因為心中那點不平,意氣用事,延誤戰機,如今你與陳斂將軍攜手御蠻才是首要之事,陛下為天子,思慮多些也在情理之中,只是為父怕你年輕,忍不住去鉆牛角尖?!?/br> “真的在情理之中嘛?” 姜銘苦笑,表情幽深,“崇德五年,父親攜騎兵深入北蠻腹地,置之死地而后生,生擒北蠻小可汗,為僅朝換來三座城池。崇德十二年,北蠻發兵二十萬,虎視眈眈要壓過邊境線,那一戰死了我們多少宗族兄弟,姜姓軍官寧自戕不俘敵,破釜沉舟,反敗為勝,蠻軍死傷慘重幾乎五年內都不會有反擊戰力,這近十年的太平盛世,是父親的殫精竭慮,死而后已換來的,所以,誰能來告訴我,皇室對姜氏的懷疑憑什么是在情理之中!” 姜銘字字訴著自己的不忿,為父親委屈,為自己不甘,也為埋骨邊域的萬千將士感到不平。 姜元庭沉重吐了口氣,他看著兒子此刻通紅的眼,心頭似已鈍痛到麻木,可他留不得余地,于是只能以嚴父姿態,一字一句點明,“因為,他是君?!?/br> 書房門外,姜嬈久立未動,手中飯盒抻得手上分外沉淀。 原來,父親從來都看得清楚,只是因著心中的那點執念,堅信陛下的疑慮只是出于對皇室威嚴的護持,再怎樣,都不會動姜家人。 姜嬈只覺心臟銳痛,想象不出前世里,父親究竟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被押赴刑場,那時,他對擁護了一生的信仰該是多么失望。 她握緊手中木柄,一個念頭迅速從心底冒起,姜府的權利似乎是時候放了,如此,既是成了皇權,也是為全家謀出生路。 薄涼帝王家,皇帝欲收姜家兵權卻不直言,反倒將陳斂推到眾矢之的,好一招謀略高深。 陛下知曉姜家軍對父親兄長何其忠心,又怎會輕易對空降將帥陳斂輕易信服,于是乎,兵將們所有的怨氣,不滿全部會發泄在陳斂身上,而遠在京城的皇帝陛下,自是高枕無憂,與此事毫不關聯。 陛下打得一手好算盤,如此一來,此番回權的周折壓力,就自然而然全部壓在陳斂一人身上。 姜嬈眸底泛濕,一股無力感迅速從心頭處蔓延,她雖看得清前路,卻無法親身為他點燭,哪怕只是落下一絲光亮。 所有的艱難兇險,皆壓在了陳斂身上。 作者有話說: 感謝營養液: 54492416 5瓶; ◎最新評論: 【此評論超時未審,暫被系統自動屏蔽,審核通過后即可展示!】 -完- 第97章 ◎臨走前夜◎ 不到半月,南疆探子秘信急至,信上言說南疆王已將公主秘密送往北蠻,和親為實,兩國連橫之事確實板上釘釘。 見此情形,若僅朝再多猶豫,只怕多生事端。 于是皇帝下令,以南疆叛盟為由,派出一支精銳部隊臨夜偷襲了南疆邊境重城會襄,以震威懾。 精銳軍由李信將軍帶領,將士們佯裝攻城卻并不急切破門,此舉并未造成自身兵卒多少實際傷亡,卻是導致南疆朝堂內外人心惶惶,除此之外,因避戰亂,會襄城中百姓更是陸續搬空,南疆的護城軍身后無所依托,被耗得筋疲力盡,正值松懈之際,被僅朝軍隊以極小的代價輕松奪得城池。 占據會襄后,精銳軍原地休整,卻并不繼續南下,這只是僅朝破除蠻疆兩國聯盟的一招聲東擊西,迷惑敵人的棋法,與此同時,陳斂姜銘皆已接旨,查兵點將,不日一齊北上御蠻。 …… 毅安侯府。 因著第二日便是姜銘出征的日子,家中人都被這臨戰的緊張氣氛所感染,饒是一向活潑愛鬧的葛如煙今日也少見的變得沉默寡言。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飯后,姜元庭叫著姜銘去書房說話,兩人一走便一直說到夜深,許是囑托不少。 大家今日都精神異??簥^,鮮少困意,于是便也紛紛坐在廳室里面等,良久后,終于見到姜銘從書房出來,卻是不茍言笑,滿目凝重。 姜嬈看著二哥哥的臉色,不難猜出,方才在書房內,爹爹是與二哥哥探討政事,而且兩人似乎還出現了意見上的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