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嬌權臣籠中雀 第54節
折枝在旁側靜靜聽著, 在這喁喁私語間,仿佛一些早已經忘卻的記憶,又鮮活如初。 她想起了那棵木芙蓉花樹,母親說是在生她那年,初搬到這宅子的時候種下的。 漸漸生得枝繁葉茂,于夏日里開出一樹淺粉色的花來。 那時府里還沒有冰鑒,夜里燙得睡不著的時候,她便總愛躲在樹下納涼,窩在母親的美人榻上,一壁吃著栗子糕,一壁聽母親給她講些哄睡的小故事。 只是來京城后,除了自己院子里那株,倒是很少在別處見到木芙蓉了。大抵是京城里的人規矩重,也覺得不吉利罷。 若說上次在旁處見到是什么時候,確是想不起來了。 硬要牽強些來說,那便是在謝鈺的別業里,無意翻到他的舊畫的時候。 畫上不止有枝繁葉茂的木芙蓉,還有肥胖慵懶的貍貓,一只鎏金鑲紅寶的流蘇瓔珞,與她的紅瑪瑙耳墜。 折枝細碎地想著。 而她面前的銅盆里,經文與紙錢漸漸焚盡,只余下一層暗淡的灰燼。 旁側秋草的語聲也漸漸停了,只雙手合十,拜了兩拜,又將帶來的元寶紙錢一并燒了,這才緩緩直起身來。 折枝也自蒲團上站起身來,輕理了理自己跪得發皺的裙裾,對秋草輕聲道:“秋草嬤嬤,我們現在去殿外見哥哥吧?!?/br> 秋草也很想見戚氏留在世上的血脈,遂也隨之點頭,只將放地上的包袱收拾了,便跟著折枝往殿門處行去。 兩人一同行出殿外,卻見這座偏殿旁香客寥寥,且大多都是前來求簽的姑娘與夫人,罕見男客。 更不見謝鈺的蹤影。 折枝左右望了一望,只得對秋草道:“哥哥方才說聞不慣殿內的香火味,要出去避上片刻。不過也應當不會離開太遠,想來沒一回便會回來?!?/br> “那奴婢與您一同在這等著?!?/br> 秋草應了一聲,又與折枝立在偏殿前略等了一盞茶的功夫。 卻并未見謝鈺歸來,只見草叢間不少蜻蜓低低飛過。 秋草遂抬眼看了眼天色,有些擔憂地轉過臉來,對折枝道:“姑娘,這天色看起來怕是要落雨。奴婢出來的時候沒帶傘,得早些下山回去了。您若是等到了公子,也早些回府吧?!?/br> 折枝也有些遺憾,卻也是無法,只得輕輕點頭道:“雨日里路滑,您回去的時候千萬仔細些?!?/br> 秋草邁開的步子頓了頓,看著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又想起她小時候在戚氏懷里那粉雕玉琢的模樣,心底也泛起幾分悵然,遂又漸漸停住了步子,輕嘆道:“奴婢如今與家里人一同住在京城北面的銀杏巷里,姑娘看見那棵最大的銀杏樹再往里走三戶,便是奴婢住的地方。姑娘若是有什么用得著奴婢的,差人過來吩咐一聲便是?!?/br> 她頓了一頓,又溫聲道:“夫人是個心善的人,她若是在天有靈知道了這事,也不會怪姑娘。事已至此,姑娘也別太過自責,且過好眼下的日子便好?!?/br> 語聲落下,秋草的身影也漸漸消失于青石小徑盡頭。 折枝獨自一人立在檐下,看著天穹上的濃云愈壓愈低,像是要垂下淚來。 就在那水珠將要染上她的羽睫的時候,腳步聲微起,卻是謝鈺自青石小徑上行來。 折枝輕瞬了瞬目,抱著自己的小包袱走上前去,仰頭輕聲問他:“哥哥方才去哪了?” “我聞不慣香火味,便在山門外立了會?!敝x鈺語聲平靜,抬手替她拂去了發梢上粘著的一小枚紙灰:“事情可做完了?” “嗯?!闭壑艘宦?,略想了一想,卻沒與他說起秋草的事,只輕聲道:“看著天色像是要落雨,我們快些回府去吧?!?/br> 謝鈺淡應了一聲,帶著她往山門處行去。 可還未行至前殿,天穹下便陸續墜下雨點,近乎是一闔眼的功夫,便已成了傾盆之勢,往滴水下織起一層密密的水晶簾子。 折枝躲在就近的一座檐下,拿帕子擦拭著衣襟上沾到的雨水。 謝鈺只是隨手將衣袖上落著的雨珠撣落,抬目望向遠處的雨浪,皺眉道:“雨中山路難行,須等到雨停才能回去?!?/br> 折枝點頭,將用過的帕子疊好,放回袖袋里:“那便只能在廟里用齋飯了?!?/br> “只能如此?!?/br> 謝鈺說罷再未多言,只又給了旁側的小沙彌一些香火錢,讓他引路去香客們歇息的客房,再于晌午送些齋飯過來。 今日天降大雨,留住了不少香客,小沙彌也習以為常,便將兩人引至客房。 折枝先邁步進去。 小沙彌方想將謝鈺往另外一間客房里引,卻見謝鈺已先一步邁過了門檻,倒是愣了一愣。他許是年歲還小,清修的時間也短,回過神來已是滿面通紅,忙念了一聲阿彌陀佛,上前阻攔道:“施主,佛門清凈地——” 折枝生怕引來了旁人,忙小聲對他解釋道:“這是我家哥哥。不妨事的?!?/br> 小沙彌有些遲疑,視線往他們面上轉了一圈,卻似是仍有些不信。 折枝略想一想,遂道:“小師傅若是不信,可去問問山門前引路的那位師傅,我們是不是同一個府上,一同過來祭拜母親的?!?/br> 小沙彌見折枝不似誆他,便因方才的誤會而愈發赧然,只呼了一聲佛號,與兩人雙手合十致歉后便快步退了下去。 謝鈺將客房的槅扇合攏,隔出一方只有他們兩人的天地。 折枝方才在檐下站了許久,這會也有些累了,便往一旁的竹椅上坐落,又順手打開了旁側一方屜子。 見里頭竟有一套簡陋的文房四寶,大抵是供借宿的文人消遣用的。 遂捧了出來,放在桌面上,又對謝鈺道:“如今離晌午還有一段時辰,空等著也是等著。不若哥哥再教折枝學幾個字吧?!?/br> 謝鈺背身看著窗外的大雨,語聲平靜得聽不出半點情緒:“meimei若是想學千字文,我改日自會教你?!?/br> 折枝知他今日興致不高,便以湖筆撐著下頜略想了一想,輕聲道:“那哥哥今日便教五個字便好?!?/br> 許是她的要求奇怪,謝鈺終是側過身來看向她,淡聲問道:“哪五個字?” 折枝先是不答,只是拉著他往對面的竹椅上坐下,又將那廉價的淡墨在硯臺里研好,這才輕聲道:“折枝與哥哥的名字?!?/br> 謝鈺握著湖筆的長指略微一頓,但終究還是沒再說什么,只是依著她的意思,往宣紙上徐徐寫下‘謝鈺’,‘桑折枝’這五個字。 折枝也取過一支湖筆,略沾了些墨,試著往另一張宣紙上謄寫。 只是寺廟里的文房太過簡陋。湖筆的筆梢長短不一,又有些分叉。不用力時那墨跡淡得凝不住,可若是用力,那極薄的宣紙上卻又容易碎開。 試了十數次,折枝才終于把握好力道,小心翼翼地寫下第一個‘謝’字。 而鈺字方寫到一半,卻覺腕間略微一涼。卻是謝鈺不知何時走到了她的身后,微俯身貼近她的側臉,長指握在她的腕上,語聲淡淡:“將湖筆握穩,寫字的時候,不要分心,手腕不可顫抖?!?/br> 折枝輕應了一聲,跟著他的手勢又重新寫了一次,果然看見宣紙上的字跡雋秀了許多。 便又陸續寫滿了一整張宣紙,才重新起了張新的,端端正正地寫上了‘謝鈺’與‘桑折枝’五個字。 折枝將宣紙放在桌上晾墨,細細看了一陣,略想一想,卻又將那張宣紙從中撕開,重新拼合了一下,認認真真地又看了一次,這才小聲道:“其實應當是這樣才對?!?/br> 隨著她這番舉動,紙上的字也變成了‘謝折枝’與‘桑鈺’。 “謝折枝,桑鈺——”折枝念了兩遍,輕垂了垂眼:“聽著有些奇怪,大抵是折枝還不大習慣罷?!?/br> 她說著,又依著改過后的名字寫了兩遍,心底卻漸漸生出幾分疑惑來—— 她身為女兒家,不改姓氏便也罷了??蔀楹沃x鈺回府許久,卻一直用著外人的姓氏。 折枝偷偷抬眼去看謝鈺,似是隔著那身襕袍,又看見了藏在錦緞之下的滿身傷痕。 ——既然她的父母對謝鈺并不好,那謝鈺究竟還有什么可眷戀,可執念的? 折枝正細碎地想著,一道輕微的擱筆聲響起。 謝鈺的視線隨之移落過來,眸色平靜,眸底卻似有暗色在這平靜的表象下一轉即逝,泛起鋒利冰凌。 “meimei在想什么?” -完- 第52章 ◎厚顏無恥?!?/br> 折枝輕輕打了個寒顫, 忙低垂下眼去,將寫好的宣紙揉成一團,丟進一旁的字紙簍里, 輕聲道:“折枝只是覺得方才寫得不大好,想著怎樣能夠練得更好些?!?/br> “meimei真是這般想?”謝鈺俯身欺進了些,冰冷的長指抬起她的下頜,迫她抬眼與自己對視:“meimei在菩薩面前, 也說謊嗎?” 折枝望進他幽邃的眸底,羽睫輕顫了一顫。想著自己方才的舉動太過顯眼, 謝鈺大抵是猜到了什么。如今再是辯解也是無益,反倒會激怒了他。 遲疑稍頃,還是如實道:“折枝在想姓氏的事。哥哥回府許久,為何一直不曾改姓為桑?” 她將下頜抵在謝鈺的掌心里,也抬眼望住了他, 語聲雖輕, 卻也認真:“哥哥方才說過, 在菩薩跟前, 不能說謊?!?/br> 謝鈺垂目看著她,長指輕輕摩挲著她柔軟的雪腮, 語聲淡淡:“謝鈺這兩字,是陛下賜名。若是隨意更改, 便是大不敬?!?/br> 折枝見他似乎并無怒意, 膽子也略微大了些,又輕聲問道:“折枝從戲臺上聽過一些君臣典故。聽聞君王賜姓, 大多是賜國姓, 抑或是王姓。哥哥的姓氏, 是有什么旁的淵源嗎?” “meimei這句話, 應當去問圣上?!?/br> 謝鈺輕哂,長指隨之往下垂落,漸漸停留在折枝微啟的朱唇上。 小姑娘今日是來廟中祭拜,素著一張蓮臉,唇上也未著口脂。 如今去了阻隔,指尖傳來的觸感便愈發溫軟,像是能隨著他的心意,揉捏成各種模樣。 不知是起了幾分興致,抑或是單純地懲罰她多話,謝鈺反握住了她想要掩口的柔荑梏于椅后,指尖斯條慢理地拂過她的嬌艷的唇瓣,越過雪白的貝齒,把玩著那無處閃躲的柔嫩丁香。 窗外煙雨連天,似有僧侶穿著濕透的草鞋踏過游廊,發出輕微的浸水聲。 繼而客房的槅扇被人叩響,大抵是小沙彌送飯過來。 折枝雪腮通紅,說不出話來,只好抬起一雙滿是慌亂的杏花眸望住了他,提醒著他有人來了。 謝鈺卻仍沒有放過她的意思。 而槅扇外的小沙彌等了稍頃,又重新叩了叩槅扇道:“施主,小僧是過來送齋飯的?!?/br> 折枝生怕被人瞧見,緋紅著面色在謝鈺的掌心里掙扎起來。 可力道不濟,始終掙不過他。即便是用了全力,也不過像是一只稚雀在他掌心里撲翅,不似反抗,反倒令人覺得有趣。 謝鈺淡看著她,薄唇輕抬。 槅扇外的小沙彌又等了稍頃,也不知是認為房內無人,還是擔心出了什么事,便抬高了些聲音提醒道:“那小僧進來了?!?/br> 說罷,隨著輕微的一聲響,客房的槅扇被人推開。 折枝驟然一慌,再不敢耽擱,貝齒重重一闔,咬在謝鈺冷白的長指上。 謝鈺抬眉,握著她手腕的長指略微一松。 折枝終于尋到了機會,一把將他推開。也顧不上看他面上的神情,只一把拿過自己的團扇,便慌忙自竹椅上起身,快步往屏風外行去。 方繞過那架簡陋的木制屏風,便撞見了提著食盒的小沙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