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社區的志愿者(二)
書迷正在閱讀:男朋友失蹤后成了大反派、幼崽期的邪惡魔王搶我小餅干、重生之完美如意、青春期患者指南、娛樂圈馴獸本紀、有恃無恐[電競]、正派大佬總想攻略我、驚世嫡后名動天下、抑制劑失效后被迫標記了、墨公子和他的白月光師兄
鄰里中心其實就是業主們的活動室,位于小區西門左側,緊挨著物業辦公室。 活動中心里有一排書架,但書籍并不多。有兩個報架,架子上的報紙倒不少。一張長長的會議桌,兩側擺放了二十幾張椅子。右側是一個小小的兒童游樂場,有滑滑梯,有一堆積木玩具。 墻上有業主委員會的一些制度公示,有創建文明城市和鄰里守望、打造書香社區之類的海報。能看出這里既是業主們的活動室,也是業委會開會的地方。 韓曉武環顧了一圈,正準備回去拿筆記本電腦,一個穿著紅色羽絨服戴著n95口罩的物業小jiejie,捧著一個文件夾走了進來。 “你就是韓曉武吧,我是物業的,我叫張小梅,姜書記剛給我打過電話,這是我們小區的業主名單,姓名、住幾號樓和聯系電話上面全有。我已經通知了電工,他馬上把隔壁的固定電話移過來?!?/br> “你好,移固定電話做什么?”韓曉武下意識問。 張小梅放下文件夾,走到窗邊指著馬路斜對面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憂心忡忡地解釋道:“以前負責我們這一片的網格員小劉你認不認識,她發燒了回家隔離。姜書記懷疑她是被那幾個天天去社區哭鬧的確診病人和疑似病人感染上的,就讓李小慧和你先在小區辦公?!?/br> “姜書記擔心我們去也被感染上?”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反正社區那邊好像只留四個人。等電話移過來,我就幫你們在群里公布新的聯系方式。我們小區的人有什么事直接打這兒的電話,或者直接過來,不用再去社區。既是為你們好,也是為大家好?!?/br> “姜書記想的真全面?!?/br> 韓曉武話音剛落,兩個保安搬來一張辦公桌,擺放到留有電話和網絡插口的南墻邊,又回去接著搬。 張小梅捧著手機回復了幾條信息,又抬頭說:“我們小區也有一個確診的,發燒的有六七個,他們要是過來你注意點,一定要保持距離,不要離他們太近?!?/br> “謝謝,我會注意的?!?/br> “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電話有微信,你趕緊加一下,需要我們物業做什么就給我打電話?!?/br> “好的,我這就加?!?/br> 沒有電腦工作起來不方便,韓曉武加上物業小jiejie的微信,就趕緊回去拿筆記本電腦,當再次回到鄰里中心時,在隔壁辦公的物業公司人員已經撤了。固定電話不但安裝好了,甚至搬來了一臺激光打印機,連a4打印紙都很貼心地幫著準備了兩包。 墻上貼有無線上網的賬號和密碼,韓曉武剛把筆記本電腦連上網,業主群里就有了消息,管理員艾特全體成員,告訴業主們社區有人在鄰里中心辦公,公布了社區網格員李小慧、小區幾個樓棟長及韓曉武這個新來的志愿者的名字和固定電話。 李小慧正忙得飛起,沒時間回復。 韓曉武覺得不能裝聾作啞,趕緊拍了一張照片發到群里,告訴業主們他已經“到崗”,保證盡一切努力為大家服務,并懇請大家配合社區做好防控工作。 沒想到剛回復,移過來還沒十分鐘的固定電話就響了,一個大姐在電話里用一口帶著本地口音的普通話興師問罪:“我們知道你們不容易,我爸嚴重成了那樣,我們都不想給你們添麻煩,一次都沒去過社區,從來沒跟你們鬧過。你們讓排隊,我們就老老實實排隊,這一排就排了四天,什么時候才能排到我爸?” “您好,您先別著急。我剛到崗,好多情況不了解,您慢慢說,我記錄一下?!?/br> “又換人了,小劉呢?” “小劉發高燒,正在居家隔離?!?/br> “小劉……小劉也感染上了?”大姐的語氣一下子緩和了許多。 韓曉武深吸口氣,無奈地說:“聽姜書記說現在只是發燒,到底有沒有感染上還不知道?!?/br> “我姓顧,叫顧蘭琴,我爸叫顧國生,住4號二單元2805……” “我看到了,”韓曉武點開手機,看著李小慧走前發來的名單,很快就找她父親的信息。 她沒夸大其詞,她父親已經連續發了五天高燒,不但去社區醫院驗過血,而且去定點醫院做過ct,從小劉之前的備注上看,她父親顧國生應該是感染上了。 韓曉武拿起筆,邊記錄邊問:“顧大姐,您父親這會兒發燒嗎,多少度?” “這會兒發低燒,我剛量過,三十八度四?!?/br> “吃飯呢,吃飯正不正常?” “燒成這樣哪吃得下去,我逼著他喝了點稀飯?!?/br> “我知道了,我記下了,我這就幫您向社區匯報,一有消息我就給您打電話?!?/br> 想到社區的人也不容易,連前幾天負責這一片的小姑娘都因為發燒居家隔離了,顧大姐哽咽地說:“拜托了,求你了,我等著你們的電話?!?/br> “應該的,談不上拜托,顧大姐,您自己也要注意,一定要做好防范?!?/br> “我戴著口罩呢?!?/br> “光戴口罩不夠,也要勤洗手,您父親換下來的口罩和生活垃圾一定要處理好?!?/br> “我知道,謝謝了?!?/br> “不客氣?!?/br> 剛結束通話,還沒來得及向李小慧匯報,又有一個電話打了進來。 對方的情緒比顧大姐更激動,一接通就劈頭蓋臉地發起脾氣:“你們就知道騙我們這些老百姓,騙我排了五天隊,既沒排到床位,也沒排到做核酸,把我排到隔離點算什么,你們這不是讓我來等死嗎?” 韓曉武等他發泄完,小心翼翼地問清楚姓名,住幾號樓幾零幾,看著李小慧走前發來的名單,意識到正在發火的這位六十多歲的疑似患者,在社區書記和主任的努力下,昨晚終于被送進了隔離點。 他對住進隔離點不滿意,但對社區而言能在隔離點爭取到一個床位也是非常難的,不知道跟上面吵過多少次架。說句不中聽的話,別的疑似病人想去都去不了。 韓曉武暗嘆口氣,抬頭道:“王叔叔,隔離點雖然不是醫院,但各方面條件肯定比居家隔離好。而且您的子女全在外地工作,您一個在家誰照應?在隔離點至少有人照應,至少一日三餐有保證?!?/br> “你們就是讓我來等死的,這是什么隔離點,這兒連醫生都沒有!這么冷的天,又不讓開空調,就一床薄薄的被子,凍了我一夜沒睡好……” “隔離點沒醫生?” “不信你過來看看!” 韓曉武意識到他不是無緣無故發火,連忙道:“王叔叔,不開空調是擔心交叉感染,至于有沒有醫護人員,我們社區真不清楚。您剛才說得這些情況,我幫您跟上級反映。要不這樣,我看看能不能找床被子,托人幫您送去?!?/br> “還有手機充電器,我昨天忘了拿充電器?!?/br> “您是什么型號的手機?” “用不著你幫我買,你直接去我家拿,我把鑰匙放在門口的腳墊下面?!?/br> “好的,我等會兒就去幫你拿?!?/br> …… 電話一個接著一個,不知不覺竟接聽了近兩個小時,電話記錄整整記了七張a4紙。 有居民要去上班,可單位離得很遠,現在又正實行交通管制,車輛出去要有證明,這個證明怎么開,內容怎么寫,什么抬頭,對應哪個單位,應該根據哪條法律法規,一切都是空白,打電話問李小慧,李小慧一樣不知道。 最令人頭疼的還是病人的問題。 按照分級分診的相關規定,病人必須去社區醫院驗血,如果是發燒病人,社區醫院會讓病人去發熱門診,只有發熱門診才可以看。 可是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怎么去?公告寫的清清楚楚,由各區組織專門車輛,但這個“專門車輛”找誰? 找不到車,人家只能步行去,走到醫院要兩三小時,結果到了定點醫院,定點醫院說人太多,看不了,又讓找社區。人家步行回來找社區醫院,拿著社區醫院開的證明再步行兩三個小時去定點醫院排隊。 排了七八個小時,才能照ct。拿到ct結果,然后讓等試劑盒,并且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等到,人家只能再走兩三個小時路回來。 遇上這種事,換作誰都會有怨言。 韓曉武沒想到上面竟會亂成這樣,遇到事不敢做主,一級一級向上匯報,全等著上級決斷,至少街道和區這一級的領導干部真不如安海的領導干部有擔當。 正暗自著急,李小慧回來了,帶來一瓶消毒液和一件一次性的防護服,一邊示意他把防護服穿上,一邊無奈地說:“打半天電話,車還是沒找到,我只能找主任開了個證明,讓病人親屬跟鄰居借了輛電動車,騎電動車送病人去做透析?!?/br> “這么說醫院那邊聯系好了?” “聯系好了,不過到了醫院估計一樣要排隊。聽說要做透析的病人不少,醫院擔心交叉感染,做完一個就要消一次毒,快不起來?!?/br> “小劉呢,有沒有小劉的消息?”韓曉武急切地問。 “我剛打電話問過,她老公說她燒得厲害。姜書記很著急,打電話找領導,你知道領導怎么說?” “領導怎么說?” “領導說應該是心理作用導致的,讓她好好休息,調整心態?!?/br> “領導估計也沒辦法?!?/br> “不說這些了,說了也沒用?!崩钚』劭戳艘谎坌碌墓ぷ鳝h境,看著他剛脫下的紅馬甲問:“韓哥,你們社區叫洋港社區?” “嗯,在蘇江省的安海市?!?/br> “你以前負責什么?” “統戰、團委、關心下一代,最忙時還同時負責過安全、人武和六小行業?!?/br> “這么說你是黨員,你是副書記?” “我不是黨員,更不是副書記?!?/br> “那你怎么負責統戰團委,我們社區的統戰團委和關心下一代都是姜書記負責的?!?/br> “可能各個地方不一樣吧,”韓曉武顧不上聊這些,把剛記錄的群眾訴求遞給她,一臉無奈地說:“都很棘手,只有一個比較好辦?!?/br> 看著工整的電話記錄,李小慧心想有一個專業同行幫忙跟沒有真不一樣,一邊翻看著一邊問:“什么比較好辦?!?/br> “二號樓一單元502室沒裝修,業主把房子借給兩個從老家來打工的小伙子住,兩個小伙子都是外賣小哥。上級好像有規定,說外賣可以照做照送,他們想出去工作,保安說沒有社區的證明不能出門??伤麄冞B門都出不去,怎么找社區開證明?” “這個證明好開,但這件事要跟物業溝通下?!?/br> 韓曉武豈能不知道她擔心什么,拿起手機說:“物業應該是擔心業主們有意見,業主們全呆在家里,為阻斷病毒付出了那么多。要是讓那兩個小伙子出去送外賣,每天早出晚歸,萬一把病毒帶進小區怎么辦?” “是啊,業主們肯定不會同意?!崩钚』巯胂胗挚嘀樀溃骸绊n哥,你也是小區住戶,你應該知道這是高檔小區,住在這兒的都是有錢人!” “我們或許可以變通下?!?/br> “怎么變通?” “就是換個說法?!表n曉武權衡一番,意味深長地說:“業主們現在不管買什么,都是物業統一從指定的商超代購的,尤其買菜只能看套餐下單。一些個性化的需求很難滿足,不少業主對此有意見。我們可以跟業主們解釋解釋,比如委托那兩個外賣小哥幫著代購一些套餐中沒有的蔬菜瓜果?!?/br> “也行,我先跟物業溝通下,物業要是沒意見,就在群里征求業主們的意見?!?/br> “我跟物業溝通,我來跟業主們說吧。你跑了一下午,一定很累,先歇會兒?!?/br> “好的,謝謝了?!?/br> “不客氣?!?/br> 物業也怕業主們罵,物業公司張小梅接到韓曉武的電話,搞清楚韓曉武的打算,當即表示只要業主們沒意見物業肯定不會有意見。 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韓曉武在群里說明了兩個外賣小哥的情況,如果不讓人家出去送外賣,人家身上的錢已經花差不多了,接下來可能連飯都吃不上。要是讓人家出去送外賣,人家不但能自食其力,還能幫大家伙代購,業主們很快就同意了。 他做了半天志愿者,也隨之終于做成了一件雖微不足道但有點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