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淪落成階下囚的蔡萬兩人,被刻意的關在了同一個牢籠里,注定是永無寧日。 他們從一開始的口角糾紛到后來的動手薅頭發,再到現在各占一角的互不搭理,也就才過了小半年。 此時二人倒是默契的瞇眼仰頭,見來人身披緋紅羽緞,瞧不清上頭繡了什么花紋,只能看出個大概模樣,卻也能憑借素日里的經驗,斷定來者身份顯赫。視線再向上移,二人怒而起身,踉蹌的撲在木欄上,喘著粗氣,雙眼圓溜的瞪著開扇的青年。 “欒子鈺!” 欒子鈺慢條斯理的在鼻下扇風,像是受不了詔獄里的腌臜氣,又像是矜貴的公子哥初來詔獄,心中嫌惡,面上端著體統禮貌,冷淡又刻薄,“許久不見二位閣老,如今可還好?” 輕笑著揮手,牢頭自覺退后,離了有十七八步后便停下了,視線盯著腳邊的石板裂紋,耳朵耷拉著,不愧是寧仇帶出來的。 發覺自己又想起了寧仇,眉間輕蹙,手里的扇子揮快了幾分,像是要吹去滿心的思念,偏又助長了火勢,心中不免輕嘆。 再過些日子,等朝政穩定了,他就向小皇帝請命,即便是送補給物資去后方,也要離寧郎近些。 萬道然狠啐了幾口,見人紋風不動,思及自己的下場,心中難免惱恨,惡向膽邊生,“你以為當日欒家之事僅憑我們兩人,便能成嗎?還不是先帝疑心深重,這才叫我們有機可乘!” “欒大人如今少年得意,殊不知自己樹大招風,不多時就成了下一個欒氏?!辈淌纵o這時候就愿意和萬道然同一個鼻孔出氣了,瞇眼冷笑的幫襯著,就等欒子鈺被說得上火,口不擇言,埋下禍根。 “不不不,你學人家做了兔兒爺,賣著身子哪來的枝繁葉茂?!?/br> “就怕是到最后,被里打架,雞飛蛋打!” 他們本就是困獸,再無活路,也就沒了所謂的矜持,管他什么風度,全都拋之腦后,先罵個痛快再說。 因此這聲音大的連裝聾作啞的牢頭都怒視一眼,被人罵了一通的欒子鈺卻云淡風輕的合了扇子,恍若沒聽見他們口出惡言,輕飄飄的道:“陛下體恤,知道咱們算是故交,特讓本官來送二位一程?!?/br> 蔡萬兩黨的清算,花了快一年的時間,方才一干二凈,為首的兩人不必留著拷問指認朋黨,也就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價值了。 小皇帝讓欒子鈺出面,一來是想讓他出口氣,二來也是讓他松松繃著的神經。 因此,即便提不起興趣,欒子鈺也還是謝恩前來,擺擺威風,氣氣人。 “還好本官沒有子孫后代,日后也不怕被不爭氣的姻親拖累,落得一個滿門抄斬的下場?!?/br> “至于其他,呵,本官畢竟沒有女兒,又哪來吃里扒外的女婿累及闔族?” “不過瞧著兩位老大人的模樣,本官突然想起,陛下同本官閑聊時,曾說過。當年欒公發配邊疆,出城之日,兩位大人只在城樓上遠遠的送走了他,如今本官親來此地送兩位最后一程,想來也是仁至義盡?!?/br> 過往種種自眼前劃過,取代頂頭上司時的暢快,一步登天的得意,受盡朝中清流文官的白眼,除去異己,大權在握的爽快,再到現如今的狼狽,欒子鈺三言兩語間,戳的他們肺管子漏風。 欒子鈺不與他們做口舌之爭,向后退了半步,在燭火的照明下,衣袍精致巧妙的繡紋熠熠生輝,腰間所配的香囊玉佩更是說不出的低調奢華。 他心里清楚,像這種拼了命的往上爬,毫無人性,只想著的爭富貴奪權勢的人,最見不得自己的敵人比他們過得好。 故而,欒子鈺也不用說什么,只要跟平時一樣,便足夠招人恨了。 “還請兩位大人一路順風,下次再見,怕得是百年之后了?!?/br> 牢頭聞聲,讓外頭候著的錦衣衛都進來了,各個身高腿長的,走起路來威風赫赫。 明明只有兩個人,卻能讓整座詔獄罵聲不絕,被人詆毀唾罵的欒子鈺心情卻是越來越好,他不大度,甚至是有些小心眼,記仇的很。 雖沒見過欒公,不知道欒氏,更沒有親身體驗當年朝堂上的波詭云譎,卻明白害死欒母的罪魁禍首是誰,看著他們二人赴死,見到蔡萬兩族萬劫不復,心中還是暢快的。 鐵鏈劃過地面,組成一首安眠曲,每一聲都是安慰。 欒子鈺真就送了一程,看著兩族人拷著枷鎖鐵鏈的出了街,沿途的百姓丟著菜葉石頭,就登上了車轅,往進宮的方向直直駛去。 難得的閑暇,不必cao心朝政,欒子鈺撩開了簾子,正好瞧見街邊新開的火鍋店,客似云來。 蔡琪媛,不,現下應叫她萬蔡氏了。 他記得在最后的結局里,女主所擁有的商業帝國光是每年交的稅,都占了整個國家稅收的三分之一。 如今這筆錢全成了小皇帝的私庫,便是不提將來,眼下有了她的助力,應付與韃靼的戰爭,保住一個收入持平的目標,已不算難事。 他的功勞這般大,怎么著也能換一場光明正大的婚禮吧。 欒子鈺在快要到達店門口時,忽有所感,放下了車簾,正好擋住了蔡琪媛投向自己的眼神。 站在店門口招呼客人的蔡琪媛遠遠地就認出了馬車上瀾院的標志,在瞧見車簾似乎被人掀起后,傻愣愣的站在原地,結果卻連欒子鈺的臉都沒看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