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欒子鈺知道小皇帝的想法,但是他沒提醒過小皇帝,這世上的造反平亂,只有勢力懸殊的時候,才能不擾百姓的解決。就目前而言,想把榮王用完就丟,是天方夜譚。 至于他不出言提醒的原因,不過是想要小皇帝居安思危,榮王現在是安穩,但是十年、二十年后呢?等榮王的位置被繼承后呢?世事易變,他不是神,算不到以后的事,專注眼前,預防未來,也就夠了。 ‘我覺得是你天真了,這是權謀副本,榮王怎么可能束手就擒?’系統君看著只剩百分之九十的進度條,知道自己快要離開了,所以出來找找存在感。 欒子鈺斂下眼眸,‘你是不是要離開了?’ 系統君:‘……’宿主怎么知道的,他這才說了一句話啊。 ‘昨晚你主動屏蔽我,我本來以為是你害羞,但你突然開口問這件事,顯得太異常了,你已經很久只計成就點,不擔心這些東西了?!?/br> ‘所以,任務快完成了對吧?’ 系統君有點悵然若失的心情,刷了100次的關卡,終于要過了,雖然他還是不知道男主的爽點在哪,宿主又是觸到了男主哪個點,‘不出意外的話?!?/br> 欒子鈺握住了寧仇放在膝蓋上的手,與他相視而笑,‘等榮王發現邊疆的兵力不能控制,他會識時務的?!?/br> 馬車順著大道,一路通暢的來到了郊外,穿著舊衣的百姓并沒有給這輛規格龐大的馬車多少注目,他們行色匆匆的往城里的方向趕去,不是為了救濟糧,而是為了做工的機會。 欒子鈺不認為災民就該被施舍,就該低人一等,能靠自己活下來,沒有人愿意去搖尾乞憐。 興順一貫聽他的,所以‘力排眾議’,除了給百姓搭建臨時居所避寒,負責一日三餐,有手有腳的都得出去做事。 這樣的條令最開始確實被人詬病,人都有憐貧心理,大臣們覺得興順與欒子鈺太過無情,太過苛刻,但政策傳到民間,老人們卻感恩戴德。 活了大半輩子,當然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道理,比起可能被人拿走的賑災銀,伸手等著隨時都有可能斷掉的救濟,腳踏實地的擁有一份工,還是更得他們的心。 更別說,欒子鈺還挾制商戶,不得以賤.價購買土地,并且派人去江南采買來年開春用的種子,百姓們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榮王站在馬車旁邊,看興順一下馬車便被半大的孩子簇擁著,周圍還有老者笑臉相迎,好一幅君民同樂。 “他們并不知道老爺的身份?!睓枳逾暟炎约汗脟绹缹崒?,笑著跟人搭話。 榮王揚眉,“哦,你不跟著?” 欒子鈺搖頭,“我就會花花架子,去了也沒用?!?/br> 榮王轉身,細細的打量起了這位名聲遠揚的少年大臣,張揚艷麗的容貌是他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因此藏在容貌之下的穩重老練最容易被人忽視。 “欒大人,本王的兒子,你收他做徒弟嗎?” 第89章 榮王的話題轉的也是恨突兀,欒子鈺咽了口口水。也把心里的想法暫時壓下了,“下官只有一個徒弟?!?/br> 榮王擺手,并不在意,“等明天,本王帶他上門給你瞧瞧,然后再定?!?/br> 聽道這話的欒子鈺一言不發,目光深沉的看著榮王,能造反的,絕不是普通人,假設榮王放棄造反,那么把兒子送到他這里,是不是為了保全嫡子,以圖將來。 如果不是,不是的話,把兒子送過來離間他與小皇帝嗎? 不對,剛剛在馬車上,他們兩個雖然沒有過多交流,但是明眼人一定能看出小皇帝對他的容忍度有多高,有多縱容。 榮王會走一步沒有用的棋嗎?答案很顯然,可榮王為什么屈服了,擁有上帝視角的自己知道后續發展,榮王也有嗎? 投降來得太快,欒子鈺很難不謹慎,“這倒不必了,下官見過世子爺了,龍章鳳姿,天縱英才,是下官不配教導?!?/br> “欒大人才情艷艷,只怕是嫌棄我兒粗苯,朽木不可雕,故而拒絕了本王?!睒s王像是無聊了,抽出車夫放在車轅上的馬鞭,慢條斯理的敲著手心。 欒子鈺看他這樣,突然不想做那些彎彎繞繞的事,雙方之間你來我往,猜來猜去,還會猜錯,干脆直白些,“榮王是想從此做個閑王?” 榮王的嘴角依舊彎著,眼神里卻閃過了一絲不甘,“本王何時不是閑王,欒大人切莫玩笑?!?/br> “好的,下官記住了?!睓枳逾暡蹲降搅藰s王的情緒,終于從大氅里放出了自己的手,拱手行禮,兩人又沒了話,但該明白的都明白了。 榮王雖沒什么表情,但心里卻是佩服欒子鈺的,天底下的聰明人何其多,能像欒子鈺這樣知進退的卻少,要是入了自己麾下,大業何愁不成? 抬眼看向與老者們交談甚歡的興順,他這位小叔叔,真是好運氣,一出生便是太子,順風順水的登基,朝堂之上,文有欒子鈺,武有寧仇,壓根不需要擔心手里無人可用。 嗤笑一聲,欒子鈺估計還在猜自己是為什么示好,哪里知道自己在邊疆的安排全都因為姓欒的而付諸東流。 就連那個信誓旦旦,說是要給自己開疆擴土的岳先生,也差點敗在了一個小兵手里,簡直無能,還能指望他什么。 說起來,當年欒氏一族被發配邊疆的時候,他年紀不大,心思也淺,還以為皇祖父將欒氏一族流放至邊疆,是惱恨了欒公,如今看來也是一步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