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寧仇騎馬在外,時不時看著轎簾翻動,露出些許輪廓,不由拽緊了韁繩。 忽有幾名相識的武將騎馬向前,頗為熟捏的跟寧仇寒暄著。 “寧大人昨日當值可見到殿下了?聽聞殿下還為先帝守著呢?!?/br> “我聽的倒不是這個,說是殿下現居東宮,任何人都進不去?!?/br> “那個七品的文官呢?殿下不還破例將人帶去了皇陵,怎么也進不去嗎?” 欒子鈺坐在轎中聽見了自己的名字,晃了晃腦袋,硬是精神了幾分,“下官欒子鈺拜見諸位大人,還望諸位大人恕下官現不得下轎行禮之罪?!?/br> 幾名武將相互對視,原來寧欒兩人真是相交甚好啊,側目瞧去,寧千戶橫眉冷對,卻更靠近了轎子幾分,相護之意如此明白,他們也知該作何態度了。 “欒大人言重了,如今滿朝上下誰人不知您乃殿下心腹重臣,又與寧千戶這個冷石頭交好,自然也是我等的友人?!睘槭椎奈鋵⑸碇钠肪p袍,上頭繡著的豹子像是要撲出來了一樣,偏他大大咧咧的,硬是減弱了這份威嚴。 欒子鈺心下明白,若不是男神騎馬跟在身側,按照文武之間勢如水火的情況,這些武將不轉頭就走才怪,因此更不想給男神招惹麻煩,和氣道:“大人也太高看下官了,朝中上下,誰人不是殿下心腹,再者像大人們這般衛國護國,武力超群,才是朝之重臣,下官不過是百無一用罷了?!?/br> 武將們還沒見過這樣的文官,平日里自詡清貴的文臣要是見了他們,那就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雖然面上維持著和睦,可私底下不還是瞧不起他們武將,難怪有寧千戶的維護,是個知禮識趣的。 寧仇聽欒子鈺三兩句把這幾人哄的不知身在何處,心里又贊了他幾分,也沒攔著他只言片語的套話,只是有些不滿,這些事自己知道的更多,為何不問自己?難不成他問,自己還會不說嗎? 欒子鈺撐著腦子和人攀談著,沒能發現男神的怪異之處,系統君倒是看著數據值發生變化,可只要不是男主對宿主好感度飆升,都好說,因此也就是寧仇板著一張臉,看著誰都不放在眼里的樣子,獨自在心里頭偷偷生著悶氣。 一行人到了宮門口,下馬的下馬,下轎的下轎,也都不再說話了,只是欒子鈺稍慢了一步,大家都在稍作整理,他才掀開轎簾,扶住了寧仇伸來的手臂,面若桃花的下了轎。 在場的武將硬生生的覺著這一幕像是寧千戶帶著新娶的媳婦出門,額……定是今日睡的迷糊了,看花了眼。 挪開臉,再次看去時,只見寧千戶給欒大人整理腰帶……著實,不不不,應是欒大人瞧不準,調不得正,他們平日里也會如此幫助同僚的只是相互幫忙,相互幫忙。 幾人不約而同的對視,紛紛在心里默念,可寧千戶何時幫他們調過腰帶,別說幫忙了,便是他們靠的這般近,都是要被眼神凍一凍的,這換了欒大人……果真不同。 欒子鈺倒沒覺得有什么不對,衣衫不正是要被御史言官參奏的,他現在又處在風口浪尖上,新老交替,老一輩的自是要教教他做官的道理,能少一事還是少一事的好,再者他這燒,眼瞧著是越來越嚴重了。 低聲道謝后,狠狠咬了自己一口嫩rou,直到口中充滿鐵銹氣味,才松了松牙,步伐堅毅穩固的朝著自己該去的地方待著。 文武百官肅穆而立,凌晨的風還帶著些許寒意,卻不能讓他們抖一下身子,欒子鈺小心翼翼的打量著周圍的人,殊不知他今日雙頰帶紅的模樣,將這一襲青袍穿得比別人多了幾分艷.麗之.色,已是眾人留心,不管他再怎么小心也低調不了。 約摸著過了一炷香的功夫,太子身邊的胡少監步履匆忙的上殿宣了太子口諭,“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這冷不丁的一下,打的一眾大臣措手不及,他們早就都準備好今日要請殿下及早登基,誰知竟連人也不來,他們是不是還要夸一下,好歹是知道國家大事為重,不曾耽誤朝政? 蔡首輔面上不動聲色,穩如泰山的出聲道:“可是殿下身體不適的緣故?” 胡少監也不瞧他,冷聲質問道:“大人這是在探聽殿下行蹤?” 文官這些年被仁宣帝捧著習慣了,這太子未曾登基便給了他們老大一個下馬威,這還了得? “公公這話是替殿下說的,還是替自己?”蔡首輔門下第一得力人,吏部薛侍郎率先發難。 李次輔聽聞殿下不上早朝,也是皺了皺眉,可不代表他能容許文官質疑太子,“薛侍郎慎言,殿下行蹤怎么是你我可問的,為人臣子,只懂忠君二字便是?!?/br> 欒子鈺雖站在后面,卻也感覺的出中心位置的風波,蔡李兩方角力,又有內侍之言,說不準是誰給誰下馬威,怕是太子陰差陽錯,給了多心的蔡首輔一個警醒。 蔡首輔冷眼瞧去,滿朝門生,就算是太子有心,也是無力,摸了摸自己的白須,附和道:“李相公所言極是,既然殿下不升早朝,諸位同僚散了就是,依舊將折子送到內閣?!?/br> 文官聽頂頭老大發話,皆跪地口呼千歲,緊鑼有序的退走,武將們平日上朝也鮮少發言,見這些文官退了,他們也不留著,跪安后都散了個遍。 欒子鈺跪在地上,冷眼瞧著這一幕,心知太子若再任性,只怕是君臣離心,皇位不穩,屆時大宓又要來上一遭謀反的戲碼,故此也不退出殿外,待到眾人離去,非要求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