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貴妃晉升記 第64節
等元哥兒終于把桌上的東西看過一圈,德妃提醒他:“元哥兒乖,你瞧瞧這桌上可有什么喜歡的,拿一樣給皇瑪法看?!?/br> 元哥兒眨眨眼睛,也不知道聽沒聽懂。小手小腳并用,在桌上飛快地爬了起來,用毛毯墊著,他倒是一次也沒摔。 在場的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元哥人這一連串的表現也太討巧了些,除了四爺和尤綰,大家都覺得這肯定是在家里事先教好的,不然誰家孩子能這么討老爺子歡心。 這下老爺子臨時讓大家添了禮,桌上東西又多又雜,眾人都在猜元哥兒這回要拿什么??蓜e東西一多,就忘了該拿哪樣,那可就鬧笑話了。 尤綰倒是心平氣和,元哥兒抓什么她都能接受,這桌上也沒什么不得了的東西,無論抓那樣,都不會引起圣上的注意。 只見元哥兒在桌子上轉了兩三圈,忽地停在太子放的那塊玉佩面前,眾人瞧他伸手拿起玉佩,翻來覆去看了兩遍。 站在德妃身邊的柳嬤嬤剛要張口,吟兩句應景的祝賀詞,卻不料元哥兒下一刻抬起手中的玉佩,朝著太子的方向喏了一聲。 太子被元哥兒黑亮有神的大眼睛注視著,不由自主上前幾步,只見元哥兒倏地用力,一把將玉佩擲到他懷中,太子下意識伸手接住。 四周頃刻安靜一瞬,眾人都有些發愣,誰也看不懂元哥兒這是要做什么。 還是直郡王一聲朗笑打破僵局:“太子啊,瞧這樣子,是他看不上你的玉佩??!” 太子面色微冷了冷,大福晉略不贊同地看了直郡王一眼。 四爺見狀,抬腿就要上來解圍,卻看到元哥兒又拿起直郡王之前放下的手釧,以同樣的力度扔到直郡王懷里,看到手釧正中直郡王肩頭,元哥兒小臉上笑容愈發開心。 他這番舉動,倒是讓四爺停住了腳步。 接下來半刻鐘,只見元哥兒圍著桌子晃了一圈,將眾人方才放下的隨禮,一個接著一個扔了回去,也不知道他是誤打誤撞還是真的記得清楚,從頭到尾竟然沒有漏過一個人,也從沒認錯過。 大家眼睛隨著他動,一時間看都看傻了。 十四爺送的短劍太重,元哥兒雙手都捧不起來,十四爺連忙邁步上前接住。 十八十九已經跑到桌子旁邊等著,眼巴巴地等著元哥兒把他們的點心荷包還回來。 但元哥兒把他們的荷包打開瞧了瞧,捻著一點細小的點心碎末往嘴里送,嘗過味道之后露出驚喜的表情,兩個荷包就這么被他昧下了。 十八十九哪里能想到,這小侄子看不上金玉看不上刀劍,竟看上了他們的點心荷包,兩人眼珠子瞪得都要掉出來了。 十八歲數略大一些,忙轉頭找靠山,拉住康熙的衣角道:“皇阿瑪您瞧,他不把荷包還給我們?!?/br> 十九則更直接一點,眼睛盯著元哥兒,伸出手指指那荷包,再點點自己,認真道:“我的?!?/br> 元哥兒轉身不理他,胳膊嘩啦嘩啦搜刮幾下,把桌上剩下的物件全堆到一塊兒。 他小屁股一坐,兩腿一圈,明擺著把這些東西全都歸為己有了。 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樣,誰也拿他沒辦法,元哥兒低頭自顧自地玩了起來。 尤綰離得稍遠,全程卻是揪著心,實在沒預料到元哥兒居然會想出這樣的法子!他這小腦瓜里裝的都是什么啊,方才那一圈轉下來,簡直是被她的心架在火上烤。 這也太惹眼了吧,她抬眸偷瞥四爺,只見四爺神色還依然保持沉穩,負手站在原地,嘴角卻輕輕勾了起來。 尤綰心里暗罵:還笑還笑!你怎么笑得出來?! 旁邊福晉和李氏已經沉著臉,元哥兒出的風頭越大,她們就越不爽。 十四福晉湊到尤綰身邊,小聲問道:“小四嫂,你平日是怎么教養元哥兒的,說與我聽聽唄,我回去也好管管弘明?!?/br> 尤綰只能禮貌微笑:“……就那樣教,沒什么特殊的?!?/br> 十四福晉一頭霧水,那樣是哪樣???她怎么聽不明白? 余下的阿哥和福晉們齊刷刷地盯著元哥兒,眼里寫滿驚愕,根本不敢相信面前這位是剛滿周歲的孩子。 這孩子得成小人精了吧?大殿上少說也得有十多位叔伯,他怎么就能把東西和人對上號?別說一周歲了,哪怕就是找個四五歲的小孩來,也做不到??! 元哥兒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眾人心里掀起這么大的風浪,他正聚精會神地擺弄著自己的戰利品,從里面掏出了一個巴掌的小木盒,使勁想要打開它。 “皇阿瑪——”十八纏著康熙撒嬌,就希望能把自己的荷包要回來。 康熙卻是開懷大笑,拍著十八的頭道:“十八莫急,等會皇阿瑪再賞你們點心,這荷包送了出去,可就要不回來了?!?/br> 十八聽到有新的點心可以吃,立即歡呼起來,也不糾結被元哥兒拿走的那個了。 康熙安撫住兩個小兒子,抬步上前,直接伸手將元哥兒從桌子上抱了下來,小家伙忽地換了地方,手里木盒還緊緊握著不放。 德妃見狀,臉上笑意更甚,故意道:“怎么好讓萬歲爺抱他,還是快交給臣妾吧?!?/br> 康熙聞言,抱著元哥兒的手收得更緊,道:“朕是元哥兒的皇瑪法,怎么就不能抱他了?咱們元哥兒這么聰慧伶俐,得讓皇瑪法好好看看?!?/br> 他抱著元哥兒坐到榻上,又對德妃拍了拍身邊位置:“你也站了大半天了,坐吧?!?/br> 德妃笑著謝恩,款款坐下。 殿上其他人都只能站著,不敢發出額外的聲響。 所以元哥兒啪啪拍著盒子的動靜就顯得極為突出。 尤綰看著自己養的兒子這般高調,只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康熙拿過元哥兒手里的小盒子,道:“這里面裝的是什么,咱們元哥兒這么喜歡,皇瑪法幫你瞧瞧?!?/br> 德妃神色微動,似是要開口說什么。 康熙卻要快她一步,木盒上的鎖扣被打開,露出里面金黃色的軟綢布底,軟布中央躺著一塊小小的金質方形印章,印章上面刻著盤龍,通體不過小孩手掌大,底座是四方的青玉。 拿起印章翻過來,便能看見底下刻著一個“禛”字。 “這不是老四的印嗎?怎么在這兒?”康熙納罕道。 德妃回道:“回萬歲爺的話,這是臣妾讓人放進去的。 “你怎么想起來放這個?”康熙問道。 德妃唇角微揚:“還不是您說的,要讓元哥兒的各位叔伯們都隨禮,臣妾想著叔叔伯伯們都表示了,那老四這個做阿瑪的,也應該放些東西。于是便讓人把老四幼時自己刻的小印拿了出來,就當給元哥兒添個彩頭?!?/br> 她當然不會告訴皇上,這小印本就是老四交付給她,讓她放到元哥兒抓周的桌子上。 德妃原本并不愿意,覺得若是這樣做,那就是坐實了老四偏心,她雖喜歡元哥兒,但也不想老四背上這樣的名聲,所以起初并沒有拿出來。 可沒想到皇上突然來了這么一出,德妃想著若趁此機會遂了老四的心意,那事后老四也挑不出她的錯來,便讓柳嬤嬤悄悄放進去。 至于元哥兒能不能抓到這小印,德妃一開始是完全不抱希望的。原因無他,只在于這小印裝在木盒里,盒子外面光禿禿一片,半點亮眼圖案都沒有。小孩子們都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想來元哥兒是不會注意到這小印的。 只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元哥兒就是看上了這盒子,還被皇上親手打開,這下誰都知道元哥兒抓到了老四的印。 尤綰沒想到元哥兒給她的驚喜還在這后頭,要說這里面沒有四爺的手筆,打死她她都不愿意相信。 不過還好,元哥兒抓的既不是官印也不是私印,應該只是四爺小的時候自己雕刻的,沒什么重大意義吧? 她已經不敢再看福晉和李氏的臉色,恐怕只消一眼,她后面的宮宴便吃不下了。 “這彩頭倒是不錯,看樣子元哥兒很喜歡?!笨滴醯?。 元哥兒已經把小印牢牢握在手中,眼睛直勾勾地看著上面的盤龍,被那圖案吸引得頭都不愿意抬。 “朕記得,這金印的料子還是當初給孩子們賜名的時候賞給他們的,等他們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再讓工匠給他們刻上字?!笨滴趸貞浀?,“老四那時候偏要自己動手,得虧他那時的字還行,這小印總算沒有刻毀?!?/br> 四爺得皇上賜名的時候,還沒回到德妃身邊。德妃對這一段往事實在是半點不知,插不上話,只能笑笑。 康熙這時叫來梁九功,道:“你去準備一方相同料子的金印來,別刻字,今日就賞給元哥兒。待他長幾歲,再和他阿瑪一樣,將其刻成自己的印?!?/br> 德妃目露驚喜,這金印不值什么,但這可是皇上御賜,只元哥兒一人有,可沒聽說別的皇孫也得了這賞賜。 尤綰隔著大殿和四爺對視一眼,兩人眸中都閃出幾分驚詫。 德妃趁熱打鐵,道:“萬歲爺既然都賞了元哥兒金印,何不將他的名字也一并取了?到時這金印上刻著萬歲爺賜的字,更能體現您皇恩浩蕩?!?/br> 康熙笑著望向德妃:“你倒是會為老四省事兒,把元哥兒的名字也一并丟給朕了?!?/br> “能者多勞,就勞煩您想想了?!钡洛涂滴跸嗵帋资?,早就摸準了和皇上相處的模式,時不時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皇上根本不會在意。 康熙果然聽進了德妃的話,道:“既然如此,朕今兒便給元哥兒取個大名?!?/br> 他摸摸元哥兒的頭,元哥兒好奇地抬起眸來,只聽得康熙緩緩道:“元哥兒生在除夕正午,既是年關盡頭又是新年伊始,朕給他取旸字,有旭日初升、日光照耀之意?!?/br> “日后,他便叫弘旸,如何?” 第67章 . 學吃飯 除夕這日,尤…… 除夕這日, 尤綰和元哥兒被德妃一直留到酉時末,待到快要宮禁時,四爺一家才被德妃放出宮。 出宮的路上, 李氏總是對元哥兒被皇上賜名一事陰陽怪氣。 先是說元哥兒好福氣, 進宮一趟不禁得了皇上的賞, 還得了御賜的名字, 這可是府里孩子都沒有過的待遇。 又說同是兄弟,二阿哥和三阿哥怎得就沒挑個好日子出生,若是也能在皇上面前抓周,肯定也能讓皇上幫他們取名字。 她話里的酸味都快要化為實質了, 福晉在前面一言不發, 幾個孩子還都在旁邊杵著,李氏也不怕這話讓二阿哥和三阿哥心生不悅。 臨到宮門時, 尤綰忍不住了, 直接對著李氏道:“李側福晉就這名字說了一路了, 想來是不太滿意四爺給兩位阿哥的名字吧,要不要我替你幫四爺說說,把這兩個名字去了,再上奏請皇上親賜?” 李氏聽見這話,頓時木了臉,嘴巴也閉緊了。 她酸歸酸, 但弘昀和弘時的名字已經是四爺取好的了, 哪里有不要的道理?除了太子家的皇孫,還有幾個人能得到元哥兒這樣的殊榮, 李氏自己也明白,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今兒若不是德妃提起這一茬,四爺和尤綰是絕不敢讓皇上給元哥兒取名的, 否則在場的那些兄弟們都能用眼神把四爺給撕沒了。 “我也就是隨便說說?!崩钍厦媛秾擂?,“你怎么就當真了?” 尤綰冷聲道:“還請李側福晉下次說話過過腦子,你是隨便說說,但孩子聽見心里怎么想,旁人聽見心里又會如何編排咱們府上的人,你怕是根本就不在意吧?!?/br> 她最看不上李氏總是拿三阿哥和元哥兒比較,如今只是取名的人不同,李氏就能抓著這一點置喙半天。以后等孩子長大了,可不是處處都要較個長短? 若是日日有人拿元哥兒當假想中的競爭對手,豈不是天天盯著他,就想要抓住他的錯處。她可不想元哥兒活得那么累,做好自己就足矣。 尤綰訓過李氏便收回目光,朝福晉行了個敷衍的禮,就帶著元哥兒和五阿哥上了馬車。 李氏磨蹭到福晉身邊,小聲道:“福晉你看,她這么神氣,一點都不把福晉你放在眼里?!?/br> “好了好了,”福晉面色冰冷,輕瞥李氏一眼,“她兒子才在永和宮里出了大風頭,正是得意的時候,你何必招惹她?” 李氏張張嘴,想要再說尤綰幾句,可是福晉已經懶得聽她多言,沉著臉上了馬車。 身后的四阿哥亦步亦趨跟上。 李氏沒意思地甩了甩帕子,也帶著孩子們上了馬車。 回府后自然是各自回各自的院子。尤綰一進芙蓉院便讓人哄著元哥兒睡覺,這一日他實在是費了太多精神,怕是明兒早上都難起床。 尤綰看著元哥兒睡著,幫他將皇上賜的金印收好。剛要準備歇下,便聽見清梅來和她稟報,說是四爺回府后,便給四阿哥和五阿哥起了名字。 尤綰本就猜到四爺會這么做。元哥兒比四五兩個都要小,卻已經有了大名,四爺肯定會抓緊時間給另外兩位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