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書迷正在閱讀:春樹里、魔君是我白月光、誓不為賢夫、大明星非要當我孩子他爸、頂流后輩藏不住狐耳朵、慈父難為(現言父女,1v1,he)、恃寵而驕、《影帝的小妖精》(簡體版)、青山(1v1 H)、走狗(1v1,H)
男主攔住明智不讓他救人的時候,明智表面同意,實際上內心不認同,所以他悄悄折返回去救了那個魔族,可是因為這個人是個魔族,救完之后明智又橫豎看不順眼,讓他脫離危險之后就不再管。 可以說,明智雖然表面看起來光風霽月,實際上還帶著孩子氣的執拗。 盡管明智的人設前后看起來非常割裂,云若生還是努力地為明智找補,想知道明智養成這樣性格的原因是什么。 前期明智是被佛宗供奉的佛子,養成了一副菩薩心腸,因為年紀還小,就算是佛子,也總有那么一點點叛逆期,在外人面前端著架子,私底下也會纏著長老探究佛理,因為佛經上的一句話打破砂鍋問到底。 后來大了點,發現現實中的世界和長老口中的世界并不一樣,人和人也是不一樣的,就比如,魔就是魔,就是該殺! 直到被正道誤解,姝若相救,明智的思想徹底發生了變化。 這世上本無絕對,這種非黑即白讓明智很不適應,更不贊同。 受傷了便去救,殺人了便去阻止。 如此簡單而已。 云若生也不止一次地和編劇蔣子平討論過明智的劇情,甚至還去打擾過原著作者。 其實原著里的明智比劇本里的明智更加邪氣,正面描寫很少,大多都是側面描寫,甚至有時候連名字都沒有,只能靠只言片語去猜測是他,所作所為無跡可尋,卻又帶著莫名的瀟灑。 既然改編成了電視劇,蔣子平就在原著的基礎上加以改編,想讓明智這個人物更加立體化,不再是別人嘴里的一兩句話,而是有著真實存在的人。 再考慮過審的要求,所以明智角色的那股邪性弱化,加了一些關鍵點,讓明智這個角色的變化合情合理。 和導演編劇商量過之后,云若生在演這一段的時候,就注重強調明智的善良和孩子氣的幼稚。 因為善良,所以明智會悄悄返回給這個魔族療傷,也因為剛下山歷練,年紀又小,眸子里稚氣猶存,再加上耳濡目染,對魔族之人骨子里還是有點嫌棄的。 于是曹湖便在監視器里看到云若生微微抿著嘴,眼神中略帶嫌棄,但還是盤腿坐下,為這個魔族之人療傷。 這個魔族之人也不是什么小嘍啰,而是魔族姝若公主手下將軍鄂夏。 也是因為鄂夏的原因,姝若對明智產生了興趣。 按照故事情節來說,明智救了鄂夏之后就迅速離去,沒有等人醒來。 但是鄂夏在昏迷中心里是清楚有人救了自己。 后來明智隨著主角團在人間歷練的時候,剛好碰到這個人,兩方人馬一照面不必多說自然是要干架的。 明智也認出來這個人是他救過的魔族,而且這個魔族就在剛剛屠了一個村莊。 向來不動手的明智破天荒地上前,近身之后,鄂夏認出了明智身上的味道,略有遲疑,手下抵擋的動作慢了半拍。 明智本是全力一擊,察覺到對方沒有盡全力抵擋,自己也撤了少許力道,然后一掌毀了鄂夏的法力,傷勢雖重,但終究留人一命 明智蘊含著法力的一掌停在鄂夏的面前問他為何屠村。 若是普通正道人士,鄂夏不屑辯解,可眼前這個卻是他的救命恩人。 鄂夏還是說了緣由,原來是他帶領的一隊人馬和正道人士相碰,修真者力量何其強大,那個村子被兩方人馬爭斗余威所毀。 明智手上的法力一滯,鄂夏瞅準機會溜走。 男主一口咬定是明智故意放走魔族之人,其他人則認為明智身為佛子,應當不是故意為之。 但是男主篤定的神情終究還是影響到了這些年輕弟子。 明智依舊平靜無波,也不知是心性超絕,還是不屑辯解。 下戲的云若生神色懨懨,雖然明智絕大多數時候都很淡然,但同時也意味著云若生需要在眼神和細微之處下足功夫,不然很容易會變成面癱。 這也是曹湖想方設法都要讓有演技的演員來演明智的原因。 所以雖然明智戲份不多,但是云若生每次下戲都感覺很累。 而且明智的某些性格和心理對云若生的影響太過深刻,雖然下戲了,但是云若生知道自己有一定程度的入戲,不管是日益淡漠的眼神,還是平靜無波的表情。 云若生很清楚自己的變化,也不是不知道殷學明和劉思彤日益擔憂的眼神,但他只能放任這種變化,畢竟這是最有利于角色塑造的一種方式,只要殺青,一切結束,他可以去旅游去散心,總有一天會恢復正常。 沉浸在自己思緒的云若生突然感受到有什么熱乎乎的東西貼過來了,偏頭一看原來是一杯奶茶。 劉思彤把奶茶強硬地塞到云若生手里:“看你這幾天愁眉苦臉的樣子,獎勵你的?!?/br> 云若生心中像是被什么東西塞滿,暖呼呼的,但是表情依舊是平靜的,只是眼神泄露些許心緒。 劉思彤看著熟悉又陌生的云若生,心中恐慌,但還是努力穩定著語氣:“你可不要暗喜,你這一杯喝完了,要等到下個月才有份?!?/br> 云若生看著劉思彤強撐著故作玩笑,心中一軟,嘴角上揚,露出一絲融融的笑意:“我知道了?!?/br> 劉思彤看到云若生笑,心里放松了許多,看起來只是拍戲后遺癥,應該沒那么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