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書迷正在閱讀:春樹里、魔君是我白月光、誓不為賢夫、大明星非要當我孩子他爸、頂流后輩藏不住狐耳朵、慈父難為(現言父女,1v1,he)、恃寵而驕、《影帝的小妖精》(簡體版)、青山(1v1 H)、走狗(1v1,H)
名譽? 名譽! 姝若怔愣之后便是大笑,笑完之后眼角略帶濕意。 她是魔族畏懼的公主,是正道喊打喊殺的魔女,她會有什么名譽可言。 但是姝若知道,在明智的眼里,自己和那些普通女子并無區別。 姝若放出這個消息本就是逼明智就范,但是她最后還是心軟了。 佛宗長老為明智開脫,最后各大門派掌門協議之后決定,只要讓明智手刃魔女,既往不咎。 佛宗雖以慈悲立世,卻也不是一味好心,既有平心靜氣的中正心法,自然也有雷霆手段,更何況只是殺一個作惡多端的魔女。 哪怕是被眾人裹挾著立誓,明智只是低眉斂目,雙手合十:“我不愿?!?/br> 那一刻,周圍的正道人士有多暴躁,藏在人群之后的姝若就有多開心,眼淚順著臉頰流下。 最后各大掌門沒有辦法,只能將明智施以雷劫之刑。 姝若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闖進來,縱使萬般法術施展在她的身上,她的眼神只看著明智。 明智被繩索束縛在陣法之上,看著臺下的混亂,仿佛置身事外,但是眼神還是不由自主地被紅衣魔女給吸引了。 姝若最終還是掙扎著上了刑臺,那些人沒有再追殺,只是看著。 因為此刻雷劫已經開始醞釀,陣法開始啟動。 哪怕姝若是全盛時期踏入陣法范圍也不可能活著。 姝若把匕首放在明智的手里,握著他的手將匕首抵在自己的腹部。 她的內府已然破碎,嘴角的鮮血不斷涌出,已經說不出話來,握著明智的手根本使不上力,嘴里只是喚著:“明智,明智……” “轟隆”一聲,粗大的閃電劈下,明智目之所及都是一片雪白,他第一次順從自己的心意輕撫姝若的臉,語氣仍舊是淡然的:“嗯,我在?!?/br> 姝若堅持把手里的東西塞給明智,那是魔族的多處據點所在。 姝若張著嘴還想說什么,卻再也發不出聲。 她想讓明智憑借著這次的功勞,可以安穩地在正道活下去。 不知道是幻覺還是臨死前的錯覺,姝若仿佛感覺到臉上的手在微微顫抖。 她滿足地閉上眼,意識消亡之前,仿佛聽見明智的一聲嘆息。 “唉——” 重溫明智劇本的云若生也忍不住嘆息了一聲,在他看來,明智并無過錯,從某些方面來說,甚至是個大善人,他從不會囿于正魔的偏見之中,他只想竭盡所能救目之所及的每一個人。 哪怕那個人是個作惡多端的惡人。 “死一人可活百人甚至千人萬人!” 長老總是這么教導明智,可是明智行事自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他眼前只有這么一人,他便要救。 更何況,所謂正魔兩道看起來涇渭分明,打得不可開交,可誰又說得準,這樣的情形是天意還是人為? 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修真界確實要這么一個矛盾,每年都會因為兩方戰斗消耗掉許多修士,然后每年新的弟子又會出來,接過前輩的擔子,年復一年,循環往復。 所以,在明智看來,魔族如何,正道又如何,不過是一顆棋子罷了,但他仍想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那場雷刑過后,陣法中央已經沒有任何人的影子,無論是明智還是姝若。 主角團歷練的時候偶爾能遇到明智,但是因為長輩的叮囑,對明智防備警惕。 但是明智毫不在意,留下主角團需要的東西就悄然消失,然后回到隱蔽的地方,牽起一個人的手,繼續去做他認為正確的事情。 之所以說明智是反派,自然是因為和主角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 近些年圣母傻白甜的主角已經過時,那些有手段有心計的主角反而更受歡迎些。 凌云的主角就是這樣理智克制的人設。 要是在現代碰上那個火車頭改道的難題,主角就是那種會果斷選擇把火車頭改向人少的那個軌道,而明智則可能會選擇讓火車頭停止,不讓任何一個人受傷。 明智這樣的人在《凌云》里,往往會帶來無盡的后患。 救人沒什么,救正道之人也沒什么,怕就怕在救的不是好人,然后這個人好了后又去禍害其他人。 云若生自忖,站在局外人來看,有時候也不會贊同明智的一些做法。 但是明智自己覺得沒問題啊,這也是明智很有爭議的一個點。 在云若生看來,相比于那些心中有各種小心思的正道之人來說,明智反而是難能可貴的純善之人。 至于魔族公主姝若……最后當然是沒死的,不過有些癡傻,失去了所有的修為。 是明智讓她蹲在原地不要走動,害怕蟲子兩眼淚汪汪也不敢動的萌妹子。 主角團一開始從長輩那里得來的消息,自然覺得明智墮魔。 可隨著劇情的開展,明智明里暗里的幫助,主角又開始動搖了。 明智的戲份前期矛盾比較突出,后期反而是比較溫馨的風格。 在外人面前波瀾不驚的和尚,在姝若面前臉上卻帶著笑意。 姝若也不是傳統意義的癡傻,反而是變成了小孩子,認知和情感只有三四歲的時候。 在正魔大戰的亂世,明智一直把癡傻的姝若護得好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