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只是時不待人。 就在沈靜到了工部的半個多月后,三月初,一道圣旨便送到工部,命卓大江兼任南京工部尚書,速下江南,趕在汛期之前,開始江南治水工程。 沈靜自然隨行。 于是三月中旬,趙衡大婚前一個月,沈靜再一次隨著卓大江南下江南,開始了漫長而浩繁的江南治水工程。 第92章 趙度薨逝 江南諸府縣水患, 根源便在于吳淞江等通海河流的下游,因潮汐漲落泥沙淤塞,而黃浦也因為沙洲日積月累, 水流受阻。 這些河流淤塞,一到夏秋雨季, 遇到大雨, 水無所歸,不能暢行入海, 便積患成災。 沈靜《江南治水方略》中提出治水方案:“疏浚吳淞江南北兩岸、安亭等浦, 引太湖諸水入劉家、白茆二港,分吳淞江水, 使之直接流入大海?!?/br> 大黃浦是通向吳淞江的要道, 其下游淤塞, 立即疏浚, 恐怕難以奏效。但大黃浦旁有范家浜, 到南倉浦口可徑達大海。應該馬上予以疏浚, 使之暢通, 上接大黃浦,可解燃眉之急。 根據工部、戶部測算,完成這項工程,需要民夫十萬,需時間短則一年, 長則二年。 如此浩大工程, 費時費力, 難免會引起當地百姓怨尤。 因此南下路上,卓大江便告誡沈靜:“我年事已高,許多事力不從心。此行去江南治水,許多事都要你來施行。萬事開口難,第一件征調民夫,便是難上加難。到時候你盡管放膽去與諸府縣商議,有什么事,我這里一力為你承擔。不過也要小心謹慎,勿要惹起百姓諸多怨尤,以至于后手難接?!?/br> 三月底,沈靜與卓大江抵達南京,與南京工部接洽后,隨即又趕往蘇州。 蘇州知府如今換做任勁松,乃是陜西人,與卓大江正是同科進士,且又熟識,因此諸事安排周到,將府衙附近一處丁香園征為“治水衙門”,又派文書衙役若干。 一切安排妥當,征調民夫等事不宜遲,因此四月初,卓大江與沈靜便緊鑼密鼓忙碌了起來。 可是白天再忙碌,一到夜間卻仍難以成眠。 江南四月,天氣已經暖意融融。 夜半時分,沈靜披著薄衫,站在庭院中,望著天上一彎細細的月牙兒。 小孟大約是聽見了動靜,端來了熱茶,擱在庭院當中的石桌上:“先生又睡不著了?喝口熱茶吧。這是大姐讓帶來的炒米茶,能安神補益的?!?/br> 沈靜接過來:“這兩天打掃屋子院子,辛苦你了?!?/br> 小孟打個哈欠,笑著回道:“之前只聽大姐提過,如今見了才知道,先生的老宅這樣寬敞闊氣。比咱們京城的小院子,確實大了不少?!?/br> 沈靜笑道:“地方大是大了些,只是年歲太久了。咱們只怕得在這里住個二三年,等騰出功夫,還得好好修繕修繕?!?/br> “這個我會想著的,以后再說不遲?!毙∶嫌执蛄藗€呵欠,“先生白日在府衙累了一天,快早點睡吧?!?/br> “你先去吧?!鄙蜢o笑笑,“我略坐一會兒,想些公事?!?/br> 小孟點頭去了。 沈靜端著米茶,慢慢喝了半盞,卻仍然了無睡意。 今日已經是四月初三。 再過五六日,便是趙衡大婚的日子了。 趙衡如今在忙些什么?是否……在準備大婚的禮服與帽靴? ……也不知穿著婚服的趙衡,該是何種模樣? 沈靜放下茶碗,緊捂著胸口,抬頭望著冷清的白月,長吁出一口氣。 這樣日日夜不能眠的日子,也不知還要多久,才能熬過去? 白日辛苦忙碌,晚上卻輾轉難眠,因此到江南以后,不過十來天的功夫,沈靜便迅速消瘦了下去。 以至于帶著潘小舟又回到蘇州的曹小玉,一看沈靜的樣子,便又是心疼失色:“這才幾天功夫,怎么又瘦了這么些?我千叮嚀萬囑咐小孟好好照顧你,只怕是你自己不把自己放在心上!” 沈靜卻比她更加意外。 這日他在衙門里忙到天黑方才回到府里,誰知道一進門便見小孟收拾院子;曹小玉正進進出出忙著收拾晚飯,院子里站著衛錚與幾個侍衛,正逗著小舟玩,見沈靜進來,笑著問好:“沈大人?!?/br> 衛錚向來與趙衡形影不離,沈靜一見衛錚,心頭就開始突突猛跳,向廳上看了一眼,鎮定了片刻,才按捺下緊張不安:“衛校尉怎么會在這里?!” 衛錚將懷里的潘小舟放下,才回道:“奉命送大姐來蘇州?!?/br> 奉誰之命,自然不言而喻。 聽了這一句,沈靜心中更加不安,來不及與曹小玉說話,便匆匆往書房里去:“衛校尉,請隨我到書房說話?!?/br> 兩人一進書房,沈靜便把門關好。 衛錚未等他開口,先安撫他道:“你不用著急。殿下在京中,一切安好?!?/br> 沈靜心中稍安,卻仍疑惑道:“殿下為何……” 衛錚壓低了聲音,解釋道:“圣上病加重了。我們從京城中走時是三月十五,那時圣上已經幾天不能下床了?!?/br> 沈靜聞言蹙眉。 衛錚繼續低聲道:“明德公便串聯了不少宗親與大臣,這些日子接連上疏,逼圣上立儲,京城里局勢十分緊張。幸好殿下早有準備,早已在京城附近布下了兵力?!?/br> 沈靜點頭:“之前殿下逗留薊州點兵,想必也是為了安排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