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郁衍吃飽喝足,看商應秋等用水凈完手,起身從書柜中雙手捧出一個鎏金烏木匣子。 郁衍:“…………?”什么,是要傳授秘籍嗎? 他不禁來了些精神,他來了那么多天,也沒搞清這浮屠神功的弱點在哪,以后真到王見王的時候,多半是要你死我活的,現在多了解一些就是為以后爭取存活的機會—— 郁衍有些按耐不住的看過去,只見商應秋從中拿出一本用油紙裹得密不透風的書,他數著青年動作,足足拆了五層,書頁邊因長年累月的摩挲而泛起一層毛邊,商應秋鄭重其事放到他眼前,書封面斗大幾字,新編成語故事。 郁衍差點沒被自己口水嗆死,這什么破玩意! “這是你爹過去賞給我們的書,十分有趣,最適合你這個年紀啟蒙了?!?/br> 商應秋的眼在燭光中有幾分懷念與不舍,將小孩抱到自己膝上,翻開第一頁。 “不了,我識字不多,哥哥不必費心?!庇粞軓婎佁煺?。 商應秋雙臂卡在桌與椅中間:“沒事,這書我看了不下千次,倒背如流,復述給你聽也是一樣的?!?/br> “…………” “第一個故事,叫刻木事親?!?/br> 故事開頭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早年喪母的年輕人,他家中原本家道殷實,但由于繼母心胸狹義,待他刻薄,又愛在他父親面前詆毀陷害他,日子過得很是凄慘,后來戰亂來臨,一家舉家遷徙,在繼母生病時,年輕人衣不解帶的侍候,四處求藥,遇到饑荒,將家中僅剩的糧食讓給父母食用,后來他成了當地聞名的孝子。 青年的嗓音有種細雨潤無聲的清柔,快慢適中,郁衍百無聊賴,越聽越困,他以前隨手賞的東西么,這小子居然還收著?真有那么好看 “暮春的話,會以德報怨嗎?”商應秋念完一頁,手指停在書沿邊。 當然不要,他不去以牙還牙就很好了,還指望他以德報怨,他又不是來凡世間渡劫的神佛,憑什么要原諒待他不好的人?但他現在是一張白紙的年紀,理應相信世間自有真情在,便言不由衷的說會。 “那年輕人也同你一樣善良,他父母癱瘓多年,他就躬身照顧,二老去世后還親手用木頭雕刻出父親與繼母的雕像,供奉在房中,每日三餐都要與木雕同吃,以作懷念——然而日子久了,他夫人對木像就開始不恭敬了,趁著丈夫不在,進了那間平日不允許踏入的房間,她好奇的用針去扎了下木像,兩個木像的眼中居然流出血淚,夫人害怕不已,立刻將此事告訴丈夫,沒想到丈夫勃然大怒,寫休書將她遣回娘家?!?/br> ? 這就將夫人休回家,其實是背后養了妾所以要故意借題發揮吧,既然連待他惡毒的后母都能包容,為什么不能諒解妻子一次的過失?這種莫名其妙的故事還能集結出書,簡直玷人耳目。 不知不覺間,郁衍已從漫不經心到全神貫注了。 “夫人心中也覺委屈得很,自己為家cao持多年,也付出辛苦過,為什么因這件小事就恩斷義絕呢,一日,她在管家幫助下偷溜回府,看完幾個孩子,離開時,突然聽見丈夫供奉木雕的房里,傳出若有若無的哭笑聲?!?/br> “有人在哭,但又有人隱隱在笑,她心里又開始好奇起來,于是鉆了個小孔偷看,這一看嚇傻了——” 商應秋嗓音略沉:“他丈夫正拿著針,一邊微笑一邊扎著木像,木像眼里血淚不斷,像在哭,又像在求饒,凄涼的哭聲竟與幾年前病逝的公婆一模一樣,她聽丈夫邊扎邊說,沒人會來救你們,就像當年沒人來救我一樣,父親大人,母親大人,你們就呆在這,好好讓兒子孝順你們吧?!?/br> ? “她到此刻,才明白為什么一直癱瘓在床,口不能言的公婆,每次在她來換洗被褥時,都會拼命掙扎試圖去抓她的手,為什么丈夫每日會雷打不動念誦一個時辰的經文,再忙也不懈怠,就是為鎮壓被鎖在木像里的靈魂,她怕極了,決定帶孩子離開,誰知太緊張,在后退時碰倒了花盆——” 郁衍:“她怎么那么不小心,然后呢,她逃出去了嗎?” “那就不知道了,只是幾日后,家中孩子來上香,發現房中供奉爺爺奶奶的木雕的神臺之上,又多了個嶄新,面容栩栩如生的木雕?!?/br> 郁衍:“…………” “所以你猜猜,夫人去哪了?” 不想猜,也完全不想知道,郁衍只想問問寫書的人,究竟人生經歷了什么變故才會寫出這樣的玩意! “人有好奇心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與之匹敵的自保能力,否則只會引火上身——暮春可對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悟?” 仿佛為了配合這個精彩的故事,從窗外凄厲呼嘯的夜風,到投影在墻上形如利齒的森森燈影,都不禁讓人有杯弓蛇影之感,幸好這時院外忽然亮起了火光,商應秋合起書冊,微微抬眸。 “怎么了?!?/br> 敲門的是天機堂堂主方垣。 “盟主,出事了——” 郁衍被提前一步抱到屏風里,但屏風完全格不住男人低聲匯報的聲音。 “方才貪狼堂有人暴斃,仵作說……是中了不周宮的閻王令?!?/br> 作者有話要說: 盟主:聽說,講講有趣的故事,是助于拉進彼此的關系 干爹:……并沒有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