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
書迷正在閱讀:獲得神奇病毒來催眠護士婊妹、老婆與損友、黃蓉的改變、重生之我真沒想當男神綠帽、全職高手之墮落的榮耀、都市奇遇記、高跟鞋的養成方法(百合、變物)、吾之愛妻,八神狂三(八神太一x時崎狂三)、淺情深愛、奧德瑞亞戰記
樂。更喜得是時來運來,到了第二年就生了一位千金,取名靜如。 這年正逢科場,丈人幫了盤川,到南京應考,考費不多,不敢久住,出了場就搭了輪船回到家里,到了十月里放榜。這天他翁婿母女四人正在盼望,直到夜里天快亮的時候,忽聽見一棒鑼聲,接著就聽得那敲得震天的響。他丈人連忙披衣起來,心中又驚又喜,那賈端甫同那周似珍姑娘也都起來。開門一看,果是報子來了,心中不歡喜。當時他丈人周敬修開發了報子的喜錢,在菩薩祖宗面前點了香燭,領著女婿磕了。天亮以后就有許多的親友前來道喜,不但他丈人面上光彩非凡,就是這位周似珍姑娘,平日親戚中曉得他那件事體,本不大瞧得起他,現在看見他的姑爺中了舉,指日就是位誥命太太,那些姑姨meimei、遠親近鄰也就不由的同他親熱起來??梢?,人生只要富貴,有時一長可蓋百短。成敗論人賢者不免,何況這些婦女們呢? 忙了幾天周敬修預備了盤川,叫他女婿賈端甫約了他那新科同年達友仁號怡軒,一同動身到蘆經港搭了船,不多一會功夫就到了江陰。上岸到學臺衙門去填了親供,玩了兩日,又同上輪船到南京去拜老師??坛p卷打托勢,住在狀元境一家客棧里頭。 這南京是六朝金粉勝地,十二朱樓雖成陳跡,然中興以后,曾文正公當那戎馬倥傯之際,力持大體,首復舊觀,使那荒涼禾黍之場,一易而成內藉鶯花之地。后來,薛慰農先生又為之提倡風雅,鼓吹聲華,也就不減于所載的頓老琵琶五京顏色。當那夏秋之交,紅袖憑軒,畫船近岸,記得有一位先生做的竹枝詞有兩句道:“郎君來時你太早,晚風齊倚玉欄桿?!闭媸敲鑼懙蒙?。就是這嚴冬的時候,暖閣紅爐也不殊那黨家的銷金帳里,這兩位孝廉應酬了幾天,空了下來皆想領略領略這秦淮的風景,而且這狀元境離鉤魚巷又不遠。賈端甫還未啟口,這達怡軒是個曠達不羈的人,就先開口相邀。賈端甫想:我如今是個新科舉人,與從前教書的時候寒酸氣不同,大約到窯子里去,他們也應該巴結巴結。就一口應承。 兩人裝束齊整,把人家送來的賀敬折了兩對,各人揣在身邊,一同前去到了六八子家。偏偏這賈端甫卻賞識了一位最紅的姑娘,名字叫做雙鈴的。達怡軒也賞識一個叫月紅的。那本家及房里奶奶看沒熟人領著來,又摸不著這兩人的底細,雖不敢十分冷落,也不敢十分兜搭。兩人坐了工會,先是雙鈴有人叫局,隨后月紅也有人來叫,兩人只得站起身來要走。開銷了兩塊錢。那房里奶奶淡淡的留了一句,也就讓他們去了。 {手`機`看`小`書;77777.℃-〇-㎡} 兩人回到寓中閑話一會各自就寢。賈端甫細想,這雙鈴態度風sao神情yin蕩,真不愧綽號叫做“活鯽魚”,比那通州的小銀珠要高得多。今兒初見無怪他不甚采理,明天我去擺抬酒,大約總可親熱親熱。好在是人家送來的賀儀,就花掉些也還不心疼。起了這個念頭,第二天一早就同達怡軒說了,因為人少又約了一位同寓的候補佐親老爺馮吟舟、隔壁書鋪掌框的師父,還有前一回考寓的房東也是個讀書人,叫安小齋,約定晚上七點鐘,在六人子家雙鈴房里吃酒,這幾位自然是都愿意的。賈端甫又同馮吟舟談了一陣,問了問吃酒的規矩,同吃酒以后一切的規矩。 飯后兩點鐘,賈端甫就邀著達怡軒、馮吟舟同到六八子家打個茶圍。到了雙鈴房里,雙鈴才起來,正在靠河窗口桌子面前坐著要梳頭,看見他們三人進來,笑著招呼大家坐了。泡了茶,賈端甫就向房里高奶奶交代了一個六大、六小,六點鐘來吃,高奶奶出去吩咐了一聲,月紅頭上插著兩枝桃簪也過來,應酬了兩句,又說:“達老爺到我房里去坐坐?!边_怡軒口里答應卻未起身。月紅也就回房自去梳頭。 這時候天色尚早,嫖客未上市,所以甚覺清閑,三個人倒很坐了一會兒,雙鈴梳著頭無甚事,同著高奶奶也很同他們說笑了一陣。達怡軒說:“我們出去走走罷?”高奶奶說了一聲“晚上早些來”,雙鈴的頭還未梳完,望著賈端甫笑了一笑說:“我不送你了?!痹录t也走出來招呼。 三人出門匆匆而去,馮吟舟走到路上說道:“在這雙鈴姑娘房里能坐到這半天,雙鈴又肯這樣的招呼,端翁的面子真算是足極了?!辟Z端甫。心中也自暗暗的得意,覺得比昨天有趣了些。 三人回到寓中,坐了一會,又有人家送賀儀來。賈端甫、達怡軒忙著寫了詩帖交與來人,到了五點多鐘的光景,賈端甫就同了達怡軒、馮吟舟,又順便邀了隔壁的習師文一齊,走到六八子家。 此時雙鈴房里無人,高奶奶就掀開簾子讓他四人進去、一看雙鈴不房里,說是出局去了,只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敬了瓜子。問他名字說叫小金子,倒也是個小本家。一會兒月紅也來見了一個面。正盼著雙鈴回來,只聽見外頭打雜的喊了一聲:“高奶奶,金大人來了?!边@高奶奶連忙跑了出去。賈端甫在簾縫里偷看,只見一位二十多歲圓方臉的少年,頭上戴了一頂緞棉小帽,面前釘著一塊避邪璽的帽花,臉上架著一個金絲墨晶外國眼鏡,身上反穿著一件云狐犴尖的馬褂,青灰素緞的皮袍子,甚么統子卻看不出,還有一位年紀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