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與前夫重生回高中、聲聲蝕骨、我在宅斗文里修仙、息蘭木骨、我后臺祖龍,粉我!、聽說你被鬼壓床、炮灰不想死(快穿)、妖界大使館,禁止養龍、再世天嬌[重生]、重生后,我成了四個反派的長嫂
*** 韓墨初的一席話猶如一桶大冬天讓人提神醒竅的冷水,直接把蘇澈澆醒神了。 他酩酊大醉后在藥廬里糗了三天,第四天徹底酒醒之后,他翻出了一身壓箱底的綾緞長衫,頭頂那根用了小二十年的烏木發簪今日也換成了銀的,又不知從哪里撿了把扇子別在腰間。 蘇澈雖然沒有韓墨初那般驚為天人的美貌,平常也不大修邊輻,可稍稍收拾一番便顯得十分齊整精神。 收拾妥當后,他把象征著自己身家性命的三百兩黃金,用大紅色的包袱皮背在了自己背上。像個情竇初開,一意孤行的十七歲少年一般,騎著一匹快馬,一騎絕塵的跑到了裴靈樞位于京城的家中。 這間小院是裴靈樞的父母留下的老宅。父母病故后,裴靈樞那位早已在異地成家的兄長裴一恒心疼自己這個尚未出閣的meimei,便把這老宅當做嫁妝留給了她。 蘇澈在馬上顛了一路,站在小院跟前又整了整自己一身的綾羅綢緞,確保萬無一失后才扣響了木門上的鐵環。 一響,二響,三響過后,小院里終于傳來了動靜。 院門打開,來開門的女子峨眉淡掃,梳著簡單的流云髻,頭上斜插著兩根成色不大好的玉簪,身上穿著一件姜黃色的上襖,下身著一條雪白色長裙,好似月宮玉兔一般靈秀可愛。 蘇澈雖然早知道裴靈樞是女子之身,卻還是第一次見到她穿女裙的樣子,他很慶幸他聽了韓墨初的話沒有當真把這個女子推去給了旁人。 裴靈樞看了蘇澈一眼,眼神中先是驚喜再是錯愕,最后又變成了落寞,抿唇賭氣似的喚道:“蘇大人,您怎么過來了?!?/br> “我聽聞你因病告假,所以來看看你,順便有件事情想來同你說?!碧K澈將馬兒拴在了裴靈樞的小院門外,也不管她是不是橫在門口,直接側著身子擠了進去。 “有勞蘇大人記掛,我這里無事,您請回吧?!迸犰`樞冷冰冰的下了逐客令。 “我知道你不是真的病了,也知道稱病在家是想躲著我,我今日到這里來也是為了想把話同你說清楚?!?/br> “蘇大人想說什么話,就快些說吧,孤男寡女的再壞了蘇大人的名聲?!迸犰`樞側頭道。 “我想好了,我們成親吧?!?/br> “什......什么......?”裴靈樞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說,我們成親吧?!碧K澈又把方才的話重復了一遍:“不過,我可不是因為討不到媳婦才來找你的。我是當真心里有你,想與你成親才過來找你的。我承認我喜歡上你了,所以我才一直躲著你,我怕你誤會我,更怕毀了你。我本想早點成親斷了自己的念想,可是想來想去還是最想與你過后半生的日子,旁的女子受不得藥廬的藥氣,不懂藥理,看見活的守宮都會嚇得大叫,當然我也不是因為這些才喜歡你?!碧K澈說著說著又把自己繞了進去:“我是因為,因為想娶你才娶你的?!?/br> “你房無一間,地無一隴,年奉又少得可憐,成親之后拿什么養我??!”對面蘇澈說得起勁,根本沒有注意到裴靈樞在質問他時眼圈已經憋得通紅通紅。 蘇澈聞言從背上解下了背了一路的紅包袱,打開包袱里的木箱,露出黃澄澄的金元寶來:“易鶨先生臨終前與我留了三百兩黃金,原本是想留給你做嫁妝的,你若嫁我,我便拿一百兩與你做聘禮,另外兩百兩足夠我們在京中買間院子了?!?/br> “你的年紀都快趕上我爹大了,你娶我還要我照顧你,我笨手笨腳的可照顧不好你!”裴靈樞壓抑著哭腔,把那天他拒絕她的話統統還給了他。 “沒關系,我這人最擅養生了,現在走出去說我不到而立都有人相信,我必然能長命百歲,陪你白頭偕老?!?/br> “我可是你徒兒,你娶我可是有悖人倫!” “你不是已經不認我做你師父了么?那正好我們一男一女,一娶一嫁?!碧K澈抱著一箱金子十分誠懇的說道:“你若是同意,就拿一層金子走?!?/br> 裴靈樞氣呼呼的直接將一整盒金子都抱到了自己懷里:“一百兩是聘禮,另外二百兩是嫁妝,這些都歸我的便同意?!?/br> * 作者有話要說: 萬年老光棍終于討到老婆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嬌女 蘇澈和裴靈樞的婚期定在了六月, 由君王顧修親自下旨賜婚,又吩咐禮部按著四等子爵的份例為其籌辦婚禮。 同時又多下了一道旨意,廢止了女子不得為醫官的政令, 命人成婚之后, 仍舊可以在宮中服侍。 讓蘇澈一直苦惱的婚房定在了汴京城最為繁華的青云坊主街上, 原本是寧王顧攸在京中置下的別院,整整五進的大宅院, 家具擺設一應俱全, 就連奴仆也都置辦齊了,卻只象征性的收了蘇澈一百兩官銀。 太傅韓墨初則額外拿出了一萬兩銀子專門用來貼補酒席,并且以他的名義遍邀京中權貴來參加蘇神醫的婚禮。 放眼整個都城汴京,無論是皇族宗親還是朝中肱骨誰人敢不給韓太傅面子,接了帖子的各家各戶也不敢怠慢,都派了買辦出去備辦賀禮,連帶著京中幾家專賣賀禮的商鋪生意都好了起來。 一來二去,原本最該cao心這樁婚事的蘇澈和裴靈樞反倒成了被供起來的局外人。 什么時候去試穿喜服, 什么時候去看婚房的布置,什么時候去過禮,什么時候納征,一切都由禮部的人帶著,絲毫不必他們費半點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