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頁
書迷正在閱讀:離婚后與前夫重生回高中、聲聲蝕骨、我在宅斗文里修仙、息蘭木骨、我后臺祖龍,粉我!、聽說你被鬼壓床、炮灰不想死(快穿)、妖界大使館,禁止養龍、再世天嬌[重生]、重生后,我成了四個反派的長嫂
韓墨初撫摸著那些地圖與書籍,眼角不禁涌出兩行清淚。顧修的眼圈也跟著紅了,他是韓墨初一手教出來的,也很快就理解了易鶨先生這個世外高人的真正意圖。 大周這個國家,是易鶨先生與他顧家先祖一齊打下的江山。 雖然他不知道上一輩時易鶨先生究竟與太!祖皇帝之間究竟發生了什么。 但是他知道,易鶨先生此舉,就意味著將振興整個大周的希望交托給了他,也交托給了韓墨初。 韓墨初拉著顧修,君臣并肩跪地朝著那副萬國圖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他們兩個,將用畢生的精力將大周的版圖開闊成為這整張萬國圖上版圖最大,實力最強,最為興盛的國家。 *** 廣陵街頭,滿街祭棚,賣香燭的小販在街上來回游躥,行路之人無不駐足祭拜。 一個一身白衣,形容俊朗的年輕人背著一個黑漆漆的小包袱神色從容的走在街上。 迎面撞上一個賣香的小販,小販熱情的招呼道:“這位相公,買把香吧?!?/br> “我買香干什么?”年輕人揚唇笑道。 “自然是給易鶨先生上柱香啊。易鶨先生可是我大周開國的大功臣啊,連當朝天子和太傅大人都來祭拜了?!?/br> “我???我也不認識他,還是不拜了?!蹦贻p人擺擺手繼續往遠處走去。 小販看著年輕人的背影撓撓頭道:“真是的,這年頭還有人不認識易先生?” 小販轉身繼續吆喝,猛然間起了一層白毛汗。 方才那個年輕人,竟然與祭棚里掛的人像有五分相似。 就好似易鶨先生,年輕了七十幾歲一樣。 *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易鶨先生會有另一部獨立的小說,關于易鶨先生的故事會在獨立的書中一一說明。 預收文案《君行萬里之易品仙》已開放,感興趣的小可愛可戳專欄點擊查看哦! 第一百一十八章 親昵 踏著初冬的風雪, 韓墨初與顧修帶著易鶨先生留給韓墨初的“遺產”回到了都城汴京。 經過戶部官員沒日沒夜的清點統計發現,易鶨先生這間石室中藏著的光是純黃金便有九百六十七萬余兩。其余珠寶,玉器, 夜明珠, 琉璃器等若此時按市價折賣, 共可折銀兩萬萬八千九百七十萬兩。還不算這些東西連年水漲船高的價格。 林林總總的算起來,易鶨先生留給韓墨初的這筆“遺產”相當于大周整個國家二十年的民生總和。 與這些有價的金銀珠寶相比, 易鶨先生留下的那些書籍, 圖紙,以及礦藏地圖,才是真真正正的無價之寶。 顧修與韓墨初回京后第一件事便是將前朝翰林院與宮中的藏書樓合二為一,并重新修建了一座六層高的六角形高樓,御筆親提,賜名為“瑯環閣”。 “瑯嬛者,天帝藏書之地也?!?/br> 瑯環閣除了保留了先前為國朝收錄藏書,修編古籍, 保存善本等職以外,還專門尋了一批飽學之士為大周賢能之臣撰寫功臣事錄。 今后凡于國朝有功的股肱之臣,無論文武,一應由朝中工筆為其著書立傳,并保留遺真影像,供后世瞻仰。 易鶨先生的畫像是韓墨初親筆畫的,擇選吉日與君王一同將畫像奉入瑯環閣內。 以表君王對國士敬仰之情。 在此后上百年的時間里, 這座瑯環閣也成了大周學子朝圣拜謁的必經之地。 *** 永定二年,隆冬時節。 國朝共有兩件大事, 一則是今秋恩科已畢, 江南科場一片整肅。 一年前顧修在此大殺貪腐, 活烹官吏的場景歷歷在目,已經積弊近百年的江南官場終于有了幾分忌憚收斂。當年江南的鹽糧rou菜等價格比起以往減了大約三分之一。 為查全國吏治之弊,韓墨初一早便在前朝提出要在天下十道分設督官府,風吹了將近兩年,直吹得各地官員心氣都浮了,總想著等那些督官郎校的名單下來再做打算。 萬萬沒想到,韓墨初竟然在恩科結束后,在當年參與恩科的學子之中挑選了一百二十名學子直接封為了督官郎校。 督官郎校屬正五品,直隸于門下省轄。與監察御史同級,行事時可不著官服,只聽命于君王及韓太傅。每年將在各地的所見所聞報知君王知曉。 再結合每年吏部官考之績,有功者賞,有罪者罰,無功無過者降,懶政庸碌者黜。 此職每隔三年一輪,每次的名單只有韓墨初一人知曉。 不過就便是被人知曉此人為督官郎校,韓墨初挑選出來的那些及第的學子們也都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的。 讓這些心懷抱負的年輕學子去拘束那些在官場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老油條,逼得那些老油條們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出政績來。 二則是自南詔收歸大周而后,大周各地屬邦及接壤的異族部落都在蠢蠢欲動。 大周勢必要在此時打造出一支當世最強,最堅不可摧的軍隊來。 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并不單單是要為將者兵法如神,士兵們訓練有素,更需要能在戰時將參軍戰士的傷亡降到最小。這也是顧修與韓墨初少年時第一次征伐靺鞨歸來,見過了那些戰將遺孀的凄慘模樣之后便暗暗立下的誓言。 想要減少不必要的傷亡,那么結實的戰甲與殺傷力強大的武器是必不可少的兩大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