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據謝正文所言,詐死離家而去雖已得老父應允,但終非孝悌之舉,若是此刻不見,便當真是天人永隔,他一生難安。 他欲攜愛子,改換容貌,去往安寧探望,見老父最后一面;又憂心秦賀春與家中人不睦,在安寧生出事端,本不欲她也前往,但秦賀春卻覺放心不下,于是最終還是一家人同去。 秦佩秋責她多事心軟,但秦賀春與他傳訊,叫秦佩秋放心。 她說,謝正文的父親曾令他回家去,要想方設法,將家業傳與他;而謝正文拂絕此事,再度傷了他老父的心,如今若再不回去,便是不孝至極。 她說,已經去至平陽,那謝正文先回到家中,家中人待他極好,老父還有一息尚存,想見她與岫揚,明日謝正文便親自來接他們母子去至長樂門府上。 “那個將我們當作籌碼,交于謝家人的,并不像是謝正文?!?/br> 謝正文性情良善,多半是未加防備,而遭家人設計陷害cao縱。 如今的秦賀春不知真相,亦無法親自查明,快要說不出更多的話;而秦佩秋似也察覺,想要將她抱住不放,但亦知再如何緊抱都是徒勞。 再不敢信,再不想信,秦佩秋也知他的愛姐已死,她那三魂七魄,大約亦為人所滅。 所以一開始,秦佩秋竟也未曾識破,此番艱難前來的,不過是她臨終一縷,放不下,道不盡的癡念。 轉眼要將分別,這個虛幻的秦賀春努力將頭枕在他頸窩,用最后一點力氣,也將他緊抱。 “佩秋……” “是。但聽jiejie吩咐?!?/br> 秦賀春勉力一笑。 “事到如今……有仇報仇……” “有冤……則報冤……” “但……絕不要濫殺無辜……” “佩秋……如若我和岫揚見到夢余……會替你問好……所以……你別太早來尋我們……知道么……” 即便三魂七魄散盡,秦賀春仍放不下這些心事。 而這一切冤仇,一切負累,一切事端,也只能憑這聰明弟弟去堪破,再去尋仇。 秦佩秋有千言萬語,竟說不出一句,最后只能如從前一般說話。 “jiejie,我都知道了?!?/br> 但這一句,收斂了過去的不耐,失去了從前的從容,可秦賀春聽得,也便放心了,消失不見。 她就這樣離開,徒留一個再無酒意,失魂落魄的秦佩秋,無盡悲鳴,驚動天地。 第224章 章之六十 孽債(下) 耳畔,都是哭聲。 林墨睜不開眼。 漸漸地,那哭聲變得更大了些,令林墨不知是從前的自己在哭,還是滟九在哭,或者竟是秦佩秋在哭。 就連魂魄都極不安,林墨終于張開了眼睛。 「如果一切是夢,那夢一切都已經發生?!?/br> 「若說一切是真,醒時怎么偏有一個林寬在旁?!?/br> 是往事歷歷,是如鯁在喉,是夢又非夢,是真而非真。 此刻的林寬,見林墨醒了,便溫柔笑著伸出手來,要扶林墨起身。 顯見林寬方才也是在旁一直照料,但林墨被他溫熱手心碰觸,哆嗦了一下,想躲開。 林寬似是不覺,又似十分在意,握緊了他的手腕,偏要他好生坐起,才起身去了一旁,端了茶盞回來。 林墨接過去,想落淚,但忍住了。 屋內焚著香,如麝如蘭,溫軟纏綿,林墨細嗅著這香氣,又喝過了溫熱的茶水,眼前和心內亦更加清明了一些,終于忍不住對林寬開了口。 “為什么?” 曾經問過林鶴,也問林夫人,更問自己,卻未料到今日竟問林寬。 是當日的林墨無能,未能救得林寬,也未能替秦佩秋取走謝正才性命。 可謝菁菁呢?她是謝正才的愛女,過往種種,若說與她全然無關,但她畢竟是謝正才的女兒;若說她亦是加害者,她當年也不過是個年幼少女,從未聽過她與這些事有所關聯。 便是有罪,林墨也覺她罪不至死。 林寬卻似看穿他之所想,輕哂道:“這世間罪不至死卻又死的,何止一人兩人?” “可是——” 林寬含笑示意他先別急于辯駁。 林墨可憐,昏睡得亦不安穩,于是此刻衣襟凌亂,引得林寬開口說起了旁的話。 “你身上的傷,是那個秦佩秋所為?!?/br> 他不是在問,而是斷言。 而林墨聞言,想起往事,也想起了季朝云,長嘆一聲。 亦確如林寬與季朝云所言,這傷自秦佩秋處得來。 眼見他沉默著,先將衣襟一攏,林寬又復一笑。 即便林墨不言,林寬也知自己說的是對。 那是一處刀傷,細,亦不長,顯見那刀鋒銳,那刀勢凌厲。 它落在林墨胸前偏左的心口位置,于常人來說,是致命之傷,必死無疑。但也許是天要安排,于是又令眼前這一個林六郎,不僅天生有那歪骨,亦生了一顆長在右側的歪心。 是秦佩秋不知此事,又或是他蓄意放過,林寬不知,也未知林墨是知或不知。 但據林寬想來,以林墨的性情,秦佩秋若要殺他,他大約也就是站在原處,引頸受戮罷了。 自林寬復生以來,還未聽過林墨自己說出這一段事故,非是林墨欣喜過了頭忘記訴說,更可能是他還沒有機會說,也不知該如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