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也因用這刀與劍的人最多,那出眾之人,也便最多。 虞城陸氏,以高絕刀法而聞名于天下仙門,正與平陽季氏相似,其道法亦與刀法融會貫通,動靜兼修。 陸氏先祖,悉心授陸氏子弟刀法,令其一問仙道,要無愧天下;但他那性情,亦真可道一句,自矜自伐。 這刀劍之約的由頭,便是因他曾邀平陽季氏之先祖論道,龍子檀霽來證。 「英雄名刀,君子仗劍。煙波渺渺,頂峰何人?」 口中的道論過,尚有刀跡無形,劍影無蹤,便是戰至天地昏暗,這二人亦分不出高下,便也只能一笑言和。 雖然年月過去,別家仙門都在暗中笑言,虞城陸氏太多子弟,未將先祖那諸般好處都學來,只將不好的傲慢之處學得最像;但不論如何,陸氏先祖好勝,陸氏之人亦自恃有豪情天縱,從來十分著緊這刀劍之會,以刀會友是真,亦可夸耀其強豪。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諸仙門的少男少女,各家英才,也總是愿意赴會,一試其武學及道法,爭問在這天下間,誰可算得高明。 便如季朝云林墨等,也都曾去過。 但林墨從前就覺得這些事兒,和清談差不多的無趣。 林寬得過第一,季朝云也曾得過,林墨不覺得有什么,反正并不會因他努力去爭來什么一二,便得家中人高看幾眼。 如今他還覺得,現在也真不是什么比刀弄劍相爭的好時候。 朱厭之禍未解,留下的說話,語焉不詳,且平陽季氏出事在前,陸懷瑛從來冷靜,為何亦同意陸氏眾人如此行事? 林墨將這顧慮說與季朝云聽,季朝云也道:“我亦想過,正是如此?!?/br> “那他們陸家人是當真的高傲,還是自問刀法道法高明極了,不怕會出事?” 季朝云道:“就算別人是,但陸懷瑛絕非魯莽沖動之人。如今說來朱厭是禍,但其實這段日子,誰也找不到他去了何方,就連邾琳瑯他們也是一樣……再等下去,也是無益?!?/br> 林墨明白過來。 “那他的意思,是要以這刀劍之會為局,眾人齊聚為餌,引朱厭前來?” 陸懷瑛所遣親信令使,言詞謹慎,但內中意思,正如林墨所言。 朱厭行事古怪,眾人找他不到,但他其實并不畏懼主動出現在眾人之前,或者說,他倒更樂意在眾人之前出現,將一些蠱惑人心的秘聞散播。 “朱厭不去虞城,便無所謂局或不局?!?/br> 雖然不無道理,但林墨對此憂心。 “若他也隨我們大家伙,當真去虞城,我們仍舊不敵,又如何?” “若他不去,我們也無法除掉一個找不到的禍害,不是么?”季朝云感慨:“天下仙門英秀盡出,重開天縛之陣,都除不掉朱厭這禍害,那我們還有什么可說的?” 陸懷瑛如今派遣親信為令使,與其余諸家仙門商議,也道是莫管危機來臨前,還是危機來臨時,世人該過的日子,仍舊要過下去。 刀劍之會早先已作籌備,繼續下去,是因諸正道不可先自亂陣腳。 但,他也提及,各仙門不得不早作提防。 林墨也知從前有八家仙門先人,得麒麟兒所授天縛之陣,擒下朱厭,拆離其三魂七魄;此陣雖傳承至今,其艱辛困難之處卻多,輕易不能成事。 大概如今因八門不全,更需得天下仙門仍有諸多英秀之才,齊聚虞城陸氏,方能布置此陣。 話是正理,可林墨仍舊有些莫名的不詳預感。 這一回他倒也坦言,直與季朝云道:“說不清,我總覺得有些不妙,只怕會出事?!?/br> 季朝云明白他所指,自己也想到了當日他們去禹州之前的安排,以及那天在眾人之前,朱厭的奇怪說話。 若說他和林墨當時是因離開太急,故而想得太少,以致出了差錯;那朱厭在眾人之前,稱孟蘭因所掌晉臨孟氏仙府滴水不漏,又說其他仙門未必,然后便似要告訴世人他所言不假一般,先破平陽季氏所鎮守之道印,其實更為可怕。 便是要季朝云說來,也可自贊一句,他家平陽季氏素來行事,磊落光明;但這樣的平陽季氏竟也遭難,那么如若朱厭說的全都是真,如今的虞城陸氏及楚萊婁氏,亦俱是危矣。 作者有話說 有什么對讀者說的嗎?┗|`O′|┛ 嗷~~卡文了。 第154章 章之三十九 心事(中) 季寧樂身藏朱厭一魄,當日揭破道印,是意外,亦是必然。如今真難料在虞城或楚萊,又會否有什么人所不知的意外,某種人所難料的必然。 陸懷瑛也算得有勇氣,只是如果事情不成,再失虞城陸氏一門道印,那接下來便可知楚萊婁氏境遇。 而在楚萊婁氏之后,再滴水不漏的晉臨孟氏仙府,是否也會被朱厭強行擊破? 或者早知天命的孟蘭因,已作提防,不必要世人cao心? 孟蘭因身居晉臨,仍舊不多言語,似乎并不為此焦躁難安;而朱厭卻像是更不著急,就游刃有余地放任眾人猜想,藏身暗處。 任憑世人再多謹慎與智慧,在他按兵不動之前,都像是白費。 「為何世人總找不到他?難道他又逃去了幽獨?或者他在躲著我們做些別的惡事?」 季氏道印破去之后,聽聞遍尋不得朱厭蹤影,林墨便以書簡傳信與滟九;而滟九對此,只回予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