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欲言又止,滟十一想說林墨你每次想什么壞事,都能想得兩眼發亮的,最后還是罷了……要是說了,他都改了可怎么辦,還得給別人一點半點活路不是? 那孟氏仙府中,原來也有一間講堂,雖比學宮之內所設的小,內中陳設卻更精致,連地上的雕磚花紋也比別處不同;屋內還熏著著香,香氣甘中有苦,卻作綺嬈,似春風拂面之柔,又如舊恨纏綿難消。 他們入內,依照原本的座次,席地坐下,季思明侍坐在主位之旁,而南芝則親身去請孟蘭因來。 不多時,眾人都見孟蘭因自后堂中出來了,大家都站了起來相迎。 林墨也覺自己看過諸多美人,家中還有個麒麟托生的大哥,卻也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世人,是如孟蘭因這般清貴出塵。 也如傳言,他那模樣,竟是男女莫辯,神秘非常。 這孟蘭因不愧是已仙體半成,真有仙姿瑰儀,容華綽約,氣度祥閑之態,那眉宇間亦婉轉若神,意氣自得。 其目光淡然,面上也無什么表情。 那發間,簪首作杏花與蝴蝶。 穿的,是一身白灰長衫,并薄柳色裈袴,罩杏色絹紗外裳。 足上,竟未著襪履。 正是花外莊周蝶,瑤踏懶系衫,別有意趣。 但他這淡泊之中,又有威儀自如,就連花勤芳見了他,也是不敢造次,忍不住看了又看,卻是一句胡話都不敢道說,連喘氣聲都收斂了一些。 孟蘭因自己落座后,道:“諸位,都請坐?!?/br> 他說話的語調,一如他之形容,輕,緩,淡,慢,卻極動聽,真如珠玉。 南芝與季思明各自侍坐左右,孟蘭因便將目光投向這下方的眾人,見大家都是一本正經;不過,一半人是真的,另一半卻是裝的。 一、二、三、四、五、六……此間諸仙門之子弟,一共有六人,是那仙骨之才,而余者,也皆是道骨中上乘者。 不過孟蘭因此刻雖已得見,卻也并不說出口來,自有計較。 他先道:“大家都是仙門之高才少年,我今日有一問,大家對道法自然,修仙問道,有什么見解?” 季朝云先舉起手來,孟蘭因柔聲道:“朝云,不用舉手,直說就是?!?/br> 看來他并不用如季思明般對眾人先點名辨認,雖不曾相見,竟是已經知道這座下誰是誰,來自何門何派。 季朝云也覺奇,先道:“孟先生,道法存于天地,運行日月,長養萬物。所謂道法,皆作自然,修仙問道,也是自然,不得勉力為之,命中有無,不得更改?!?/br> 孟蘭因看著他,問道:“是嗎?朝云,那混沌未開之時,無天無地,無日無月,無晶無光,無東無西,無南無北,無前無后,無圓無方,可有自然,可有仙途,可有道法,可有天命?誰又為其名之?” 季朝云聞言,先作思索;這一回,卻是滟十一開口了。 她看了眾人,無人像是要先答言的樣子,便如孟蘭因所言,直開口道:“孟先生,自然、仙途、道法及天命,先于天地,先于你我世人。這世間變化演進,有形有象也好,無形無象也罷,終究歸于命數;如我生來便是滟家之人,也如先生生于孟氏,得開天.眼,可窺天.機,卻不可道說;一切盈虛有數,是我們眾人稱其為自然,為仙途,為道法,為天命……實則、實則一切皆是天授之,天卻不管?!?/br> 孟蘭因便看向她。不必細觀她形容穿戴,已經明了,這正是那個出身青墟滟氏的孩子。 青墟滟氏一脈,出生皆是玄妙,世人不知,卻也瞞不過孟蘭因去。諸滟氏子弟自矜,輕易不離家門,可如今的滟夫人,與眼前來升山的這一個,卻與前人皆是不同,只能說也是一場因果,只不知道是緣又或劫? 孟蘭因如今心內有聲,卻也只是淡然道:“滟……”他頓了一下,問她:“十一嗎?” 滟十一的面色有變,垂首恭敬應了聲“是”。 孟蘭因知道他們這些說話,雖有些體悟,卻是自書上習來,或聽家中之人教授,一個個,都是半知半解。 如若真能全部解得,自然也無幼稚問題言行,不過如他們這般年紀,能有這樣的言語,已經算得是十分不錯了。 他此刻,本想問滟十一何謂“命數”,想了想,卻是轉而看向林墨。 林墨現在正坐在最前頭,仰頭笑看他。 這孩子的模樣,和孟蘭因印象中白衣翩翩的林寬,并無什么相似,也并不像那林信,有著一如林鶴的俊秀儼然皮相,即便如今強作正經,也掩不住他心內的狡猾調皮。 故而孟蘭因竟也一笑,問道:“林墨,你覺得呢?什么是道法,什么是自然?你自己說,不用管什么文章與他人之言?!?/br> 林墨想了想,書上和季先生都沒說清過這個,大哥也沒有,便信口道:“隨便說么?唉,我覺得吧,其實萬事萬物各得其道,各得其法,我是道法,也是自然,我自由自在,自得自樂,自作自受,不受約束。仙道不仙道的,我現在也沒什么念想,有緣就修,沒緣就算;還有天命不天命的,就算真的有,我也不想看,什么都知道了,日子過的也怪沒意思的,而且還很嚇人!” 他倒是好大的口氣,敢稱自己便是道法自然,又不屑那一登仙道以及天命之說,惹得林信與季朝云忍不住瞪他,滟十一卻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