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灼生春 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仙君魔尊都是我的馬甲、穿成反派的冒牌家長、我在大學做廚神(古穿今)、言外之意[末世]
“誰?”沈灼驚訝望著慕湛,鄭老頭不是一直針對父親嗎?怎么會有鄭家愿意跟慕家聯姻? 慕湛說:“鄭家又不是鄭中書的一言堂。鄭氏三房送了一個女兒入宮,生了皇長子,都沒得到半分好處,他們怎么甘心?” 沈灼笑道:“是說給小八嗎?你跟父親決定就好,跟我說做什么?” 慕湛握起她的手說:“你是長嫂,當然要聽你的話?!彼赣H早逝,祖母已經不管事,家里能做主的女主人只有夭夭。 沈灼道:“我都沒意見,我只管飛龍和元吉?!鄙蜃瓢迪?,就算飛龍、元吉,她也不會多管,只要兒子喜歡,她都愛。 慕湛笑了笑:“那先給你找兩個兒媳婦你喜不喜歡?” 沈灼驚訝望著慕湛:“誰?” 慕湛說:“陸遠的孫女和慕容家的孩子?!?/br> 沈灼想了想問:“一個定給飛龍、一個給元吉?” 慕湛含笑道:“是?!?/br> 沈灼無語道:“是不是太早了?!憋w龍就不提了,好歹是大娃娃了,可元吉還沒斷奶啊。對兩個未來兒媳人選,沈灼倒是沒反對,一個漢族世家女、一個鮮卑世家女,幸好自己有兩個兒子,不然都不夠娶。 慕湛說:“所以只是想口頭約定,并不是馬上定下?!蹦秸款D了頓說:“陸遠賠了一個長孫女,總要給他一些好處?!?/br> 沈灼無言以對,不過京城數得上號的世家,也就那么幾家,陸家是她能接受的,“等回頭我們入京了,就讓幾個孩子多處處吧?!?/br> 沈灼也不指望自己孩子能自由戀愛,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她就想幾個孩子能培養出幾分青梅竹馬的情誼,日后也不至于相敬如冰。 慕湛輕順她長發:“快了?!币站W了。 第204章 收網(二) 永平帝之死 延光二年七月, 哀帝駕崩,駕崩前立河間王為皇太弟,次年一月改元永平, 這年號寄托了新帝最大的期待,他臨危受命, 不得已登基,登基之后他只有一個心愿, 就是希望這天下太太平平的,大梁皇室太太平平的。 只可惜天意總是跟人心愿反著來的,新帝希望萬世太平,可這天下卻紛爭不斷。自哀帝駕崩、朱家謀反后, 天下各地節度使紛紛各自為政, 雖沒有自立為王, 但境內官員也不再由朝廷指派,甚至連收繳來的稅收都不再送入中央。大家都在冷眼旁觀, 想看著朱家的下場。 而被逼得第一個造反的朱榮此時卻猶如困獸,他當初是被朱貴妃的刺殺逼得不得不舉兵造反, 他對自己實力也深具信心, 自認哪怕朝廷出動禁軍精銳, 自己也有一敵之力。 起初事實也正如他所料, 朝廷甚至都沒派出禁軍精銳, 他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派來的軍隊打回去了,可朝廷的軍隊敗了,但前來圍剿他的人多了。 許多人打著剿滅反賊的旗號想要搶他的家業,甚至他駐守地的外族也趁著他四面受敵時趁虛而入。朱榮雖武勇過人,可他也只是武勇罷了,沒有半點政治素養, 遇到這種事,他兇性一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同來犯的敵人硬杠上了。 朱家不過發家十多年,能有多少底蘊?哪里禁得住這等車輪戰?不過短短半年功夫,朱家就內憂外患四起,朱榮沒有退路,可他身邊屬下卻不甘心隨他等死。 朱家靠著流匪起家,得力屬下也大多是流匪,這流匪懂什么忠孝廉恥?眼見朱家要翻船了,干脆聯手將朱家父子和女眷都殺了,只有朱修遠一人在朱榮拼死護衛下逃走。 一個聲勢赫赫的朱家、之前甚至能跟皇帝對著干的人家就這么煙消云散了。朱家是覆滅了,可朝廷的威望卻再次降到底了,朱家覆滅靠的可不是朝廷軍隊鎮壓,而是地方勢力。 這時鄭中書提議要大肆封賞剿滅朱家的“義”軍,這所謂的“義”軍也是流匪,其中不少將領甚至是朱榮以前的屬下,就是他們背主,朱家才會敗得那么快。 對這樣的“義”軍,沈清、陸遠不屑一顧,他們雖都算弄權的政客,可心里到底還留著幾分風骨,自然看不上這些寡廉鮮恥的人,但鄭中書卻一力促成這件事。 鄭中書看得很清楚,亂世之中家族想要安身立命,軍隊必不可少。鄭家也有家丁,可家丁能有多少人?哪里比得上那些打過仗、見過血的兵??? 沈家、陸家仗著有鎮北王府,對這些兵卒不屑一顧,他們卻不想別人有不如自己有,鄭家難得有一飛沖天的機會,鄭中書一心只想抓住。鄭中書這會還不知道,自家后院都起火了,他的三侄子已經偷偷跟鎮北王聯姻了。 鄭皇后這會被新帝榮養在宮中,她聽從哀帝的吩咐,將庶子女都接到了身邊撫養。宮里雖又有了新皇后,可陸皇后才十四歲,入宮不久,也無子嗣傍身,自然以鄭太后和鄭皇后為尊。 鄭皇后想要跟家人見面說話也沒什么顧忌,鄭皇后是在meimei跟慕八成親后才知道這門親事,她雖不懂朝政,可也知道她伯祖父跟鎮北王不對付,父親這樣不是跟伯祖父決裂了嗎? “你爹說你伯祖父志大才疏,一心奢求不該求的東西,遲早拖累整個家族,我們不能被他帶累了?!编嵒屎蟮哪赣H說,她憐惜地望著女兒,恨恨道:“若不是那老東西,你又何至于淪落至此?!?/br> 她閨女還不到二十就已成寡婦。這別家的寡婦還能改嫁,可她閨女是皇后,自古就沒有皇后改嫁的,鄭皇后的母親想想就心疼閨女。 她當初就不想女兒入宮,奈何家里沒有她說話的份,她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最疼愛的長女入宮,看著她當寡婦,孤居深宮,她心如刀割,女兒已經夠苦了,她不能讓女兒更苦了。 “可這件事不可能一直瞞著?!编嵒屎篚久嫉溃骸艾F在家里還是要聽伯祖父的?!?/br> 鄭母不在乎地說:“你不用擔心的,大不了我們就往北庭一走,那老東西還能追到北庭來?” 鄭皇后被母親逗笑了,她笑著微微頷首:“離開京城也好?!本┏乾F在是個泥潭,將來遲早要變成虎xue,爹娘弟妹離開也好,至少自己不用擔心他們安全了。 鄭家三房跟鎮北王府結親的事,沒能瞞住多久,鄭中書知道這件事后,大發雷霆,叫來侄子就是一頓好罵!奈何鄭三就好像一塊石頭,任伯父怎么罵,他都不還嘴,但伯父讓他閨女跟慕八離婚,他又堅決不肯。 鄭中書被侄子氣得差點暈厥,但侄子怎么說也是鄭皇后的父親,他還是要臉面的,不想讓外人看笑話,只能命令侄子淡化這門親事。鄭三本也無意大肆宣揚,因此這件事也只有幾個有心人知道。 永平帝登基后,他倒是還想重用深受大哥信任的沈清,奈何鄭中書過分強勢,沈清又擺出一副心灰意冷,一心感懷哀帝的模樣,這朝中的大權就漸漸落在鄭中書手中。 哀帝登基前是太子,自小受的是儲君教育,還知道如何處理朝政,而永平帝只是皇子,他又是哀帝同母的弟弟,跟哥哥感情很好,也從來沒想過要跟大哥搶太子之位。 他從小喜好華服美食,打定主意要靠大哥一輩子,哪里想到有一天大哥會死?這對他來說無異于天塌,想著大哥如此英明神武都沒法搞定朝政,他這種吃喝玩樂的還有什么指望? 是故他一登基就躺平了,也不管朝政,每天就沉浸在吃喝玩樂中不可自拔。陸皇后是世家女,她也知道皇宮是個深淵,但為了家族她還是嫁進來了。 入宮之后,她也不指望新帝能如何英明神武,可他怎么說也是哀帝的胞弟,他起碼要像哀帝吧?偏偏他連哀帝一成都沒有,陸皇后也是年輕的小女郎,如何能喜歡這樣的人? 帝后的感情就這么迅速降溫,而鄭太后雖性情慈和,可再慈和她也是皇帝的母親,如何愿意看到兒媳嫌棄自己兒子?陸皇后在宮中的日子rou眼可見地難過起來。 王氏每次入宮看到一次比一次消瘦的孫女,回家總是放聲大哭,自責自己當初太挑剔,哪怕隨便嫁個寒門,也比入宮好。 陸遠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十分惱怒,陸皇后是自己的嫡長孫女,如果不入宮,憑借自家身份,孫女什么樣的嫁不得?偏偏嫁到了宮里,卻一事無成。 本來沈清跟陸遠說起,自己孫女跟飛龍親事時,陸遠還有些猶豫,造反不是小事,稍有不慎便是家族覆滅??裳劭催@永平帝爛泥糊不上墻,鄭中書又野心勃勃。 他若是避讓,陸家也遲早毀在鄭家手中,陸遠考慮一夜,便答應了孫女和飛龍的親事。兩個孩子也還小,談成親太早,大家也不過是借個由頭促成幾家聯手罷了。 陸家和沈家都沒軍權,可兩家都是世家,一旦聯手跟鄭家抗衡,鄭中書就算大權在握,也未必是兩人對手??涩F在偏偏沈清退了,他甚至還以舊疾為由想乞骸骨。 鄭中書倒是想讓他早點走,但鄭太后還有幾分理智,她很清楚沈清不能走,她不顧父親反對強硬挽留了沈清,還堅持讓沈清當永平帝的先生。 鄭中書氣得暴跳如雷,奈何鄭太后小事聽他,但在兒子和皇家安危之間,她肯定選擇自己兒子。 就在京城忙著爭權奪利的時候,各方節度使也在招兵買馬,四處搶占地盤,不過大家都有十分有默契地避開了北庭。 奈何他們想避開北庭,鎮北王府卻不放過他們,鎮北王以鎮守北面的名義,一次次地出兵剿滅將北庭周圍流蕩的流匪,同時董成也在慕家的資助下平定江南。 這下各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不是往江南逃命,就是朝北庭過來,慕家在民間的名聲越來越好,不過鎮北王依然恪守臣子本分,對外總是以臣子的身份行事。 永平帝有時候也想,如果那些節度使都跟慕家一樣就好了,他甚至愿意跟前朝諸國分封那樣,只要他們維護中央名聲即可。只可惜也只有永平帝這么想,即便是鄭中書都不這么想。 他這些年也借著各地兵亂收斂了不少流民,同時又跟何老三暗中交好,一心想讓何老三助自己一臂之力,他的野心讓慕湛甚至都不用有什么布置,只要靜候他作死即可。 不過即便慕湛計劃的再周詳,他也沒有想到大梁的末日會來得那么突然。在永平二年的開春,永平帝死了!墜馬而死!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了所有人! 誰都沒想到永平帝會這么死了!這是一場意外,正是因為太意外了,讓所有人都蒙了。正在別院休養的沈清第一時間接到了這個消息,他一下反應過來,這對他們來說是個機會! 第205章 收網(三) 沈家清名 宮里的鄭太后、鄭皇后和陸皇后接到永平帝墜馬而亡, 鄭太后一下暈厥了過去,任何女人都受不住丈夫、兒子接連去世的消息。 陸皇后整個人都怔住了,她跟皇帝再不好, 她也沒想過皇帝會走得那么突然,她之前都想過她跟皇帝是不是要做亡國帝后了。她回神之后, 甚至隱約松了一口氣,她不用當亡國之后了。 她并不在乎自己當寡婦, 就算皇帝不死,她的日子跟寡婦也差不多。宮里權力最大的鄭太后、鄭皇后都是寡婦,永平帝的后妃為了討好兩人,日子過得跟寡婦也差不多。 比起鄭太后的悲傷、陸皇后的無所謂, 鄭皇后對永平帝之死反應是最大的, 她第一時間想到永平帝無嗣!永平帝和皇后感情不好, 他也不怎么親近后妃,迄今膝下無子。 他走得又這么突然, 未立即位詔書,而朝中現在由伯祖父把持, 以伯祖父的心性, 肯定是要扶持幼帝登基, 而她的兒子是陛下的嫡長子, 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鄭皇后淚水漣漣, 她又想起了陛下,如果不是陛下臨終前安排好了一切,恐怕自己現在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兒子登基吧?不過鄭皇后還是不放心,她命人私下給沈清寫了一封信。 沈清接到鄭皇后送來的密信,心中頗為詫異,看到密信內容后, 他微微挑眉,想不到小皇帝臨終還有這樣的安排,他沉吟了一會,對鄭皇后派人的內侍道:“現在宮里不安全,皇后若是相信老臣的話,可將那孩子送出由老臣撫養?!?/br> 哀帝在位那兩年,跟沈清君臣相得,對沈清也十分尊重,沈清也不忍心看著他嫡親血脈就這么死在宮里?,F在宮里也的確不安全,永平帝就這么莫名其妙死了。 沈清確定不是鄭中書下手、也不是女婿那邊下手,他的死有可能是意外,也有可能是人為,但不管如何,這些都證明了宮中已被人滲透成篩子,一旦有人起了異心,想要弄死一個幾歲的幼兒太容易了。 這事重大,內侍不敢自專,趕緊回去稟告鄭皇后,鄭皇后毫不猶豫地讓內侍把兒子抱走了。這宮里就是個火坑,她是走不掉了,但自己孩子還是能走的。 她忍著淚對心腹道:“以后你們就在小郎君身邊伺候,不要告訴他身世,就讓他以為他是沈家弟子?!边@皇子的身份不要也罷。 心腹抱著熟睡的孩子,磕頭離開,他們到沈府后,對沈清說:“太傅,皇后說以后這孩子就姓沈了?!?/br> 沈清不置可否:“時辰不早了,你們先帶孩子下去休息?!彼m看在哀帝的情分上,暫時收留了這孩子,可不代表他會認這孩子當孫子。這孩子身世復雜,最后決定權在鎮北王而不是自己手里。 宮中突然沒了一個孩子,自然瞞不過鄭中書,他也不是傻子,立刻明白了鄭皇后的李代桃僵之計,他在家中大發雷霆,三房現在是越來越不聽話了。 他兒子也對三房很不滿,他對鄭中書說:“父親,要不我們給三房一個教訓?” 鄭中書瞪了兒子一眼,“教訓?怎么給教訓?你是嫌我們家把柄不夠多,想再給我弄個麻煩?”鄭中書心中腹誹,他如何不想教訓三房,可三房又不是省油的燈,哪那么容易被自己教訓?如果只是小教訓,還不如不給,免得不痛快。 國不可一日無君,永平帝一死,朝中大臣就商量著新帝人選,大部分人的意見是立淮南王為帝,淮南王就是哀帝、永平帝同母胞弟,先帝的第三子。 淮南王聽到了這個風聲,也不管那些請他去上朝的人,徑自沖到了深宮,撲在鄭太后身上嚎啕大哭,他不想要當皇帝!他大哥、二哥都因為當皇帝死了,他不想這么早死了! 鄭太后聽了兒子的哭訴眼前一黑,她沖到紫宸殿對眾臣怒罵:“我丈夫、長子、次子都被你們害死了,你們還要來害我剩下的孩子?”她是堅決不許再讓自己三子當皇帝了。 橫豎這皇帝也沒實權,就是一個傀儡,皇帝到底是誰壓根不重要。鄭太后的舉動也正合鄭中書的心意,他提議立哀帝長子為太子。 眾臣商議了一番也就答應了,主要還是沈清、陸遠答應了,別人想反對也沒用,有些老臣看著被乳母抱上來的小娃娃,淚如雨下,大梁是真的完了! 永平帝駕崩的消息,第一時間送到了鎮北王和慕湛手里,鎮北王看著密信哈哈大笑:“老子忍了這么久,終于不用忍了!”天知道自己這些年忍得有多辛苦! 慕湛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大梁氣數真盡了。 就在鄭中書心滿意足的扶植幼帝登基,正想著鄭家有一天能有這等榮耀時,永平帝是被鄭中書害死的流言卻在京城傳播開來,甚至有往各地蔓延的趨勢。 一開始鄭中書并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京城每天都有許多流言,他要每條流言都追究,也不用做其他事了,但隨著河東節度使以誅鄭珙、清君側的名義向京城發兵,京城便開始動蕩了。鄭珙是鄭中書的名。 河東這一發兵,各方軍閥也紛紛響應,都打著誅鄭珙、清君側的名義,雖然大部分只是觀望,可河東的大軍是真正往京城而來。鄭中書氣急敗壞,這條流言絕對是有心人傳出的! 朱榮那時鄭中書還會顧忌這些軍閥,這幾年他收攏了朱家的屬下,又把何老三拉攏過來了,他對這些節度使就沒那么忌諱了,他問何老三:“你能河東軍對付嗎?” 何老三說:“禁軍自能對付河東軍,但是我若帶禁軍離開,京城安危怎么辦?就怕有人趁虛而入?!?/br> 鄭中書手一揮道:“我會讓陳鋒入京?!?/br> 陳鋒是陵西折沖府的都尉,這些年陳鋒的位置已經沒動,有他坐鎮,陵西折沖府軍力始終維持十幾年前的水平。鄭中書看中陵西兵已經很久了,一直想對陵西兵動手。 何老三如何不知他的想法?他心中暗笑,這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妄圖染指陵西兵?真以為陳鋒是省油的燈?世子夫人的堂姐是陳鋒的堂侄媳,慕家都沒能借著沈家的關系,跟陳鋒搭上線。這位心里只有圣人和朝堂,絕對不會被別人所用。 何老三做不了這樣的人,但他也挺佩服陳鋒的人品,只是這種人剛而易折,若是能遇到有為明君尚好,若是遇到一個昏庸無能之人,恐怕難以善終。 何老三心念轉了轉,就不再想陳鋒的事了,這位跟自己無關,這是世子將來要頭疼的人,自己只要跟著世子即可。 何老三摸了摸下巴,心中暗想這京城馬上就要亂了,也不知道世子要不要把沈太傅接走,要是接走的話,何老三想把自己妻子、兒子也送走。 正如何老三所料的,慕湛的確派人來接自己岳父,但沈清堅持不走,他現在走算什么?逃兵嗎?不過沈清也不是頑固不化的人,他自己不走,卻不攔著別人走。 他讓沈津收拾行李,帶著家人去北庭,沈清的三弟一直在外當官,始終沒回京城,前段時間被沈清調到揚州去了,現在在揚州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