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灼生春 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仙君魔尊都是我的馬甲、穿成反派的冒牌家長、我在大學做廚神(古穿今)、言外之意[末世]
接下來的千字文開篇的大氣更讓沈清眼前一亮,“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他忍不住暗忖小丫頭是從哪里找來的這兩本蒙書的? 沈清從來沒考慮過這兩篇蒙書是女兒寫的,他閨女腹中有多少墨水他還不清楚嗎?夭夭不笨, 學業根基也扎實,若是女子能科舉,她努力幾年也應該能考中進士。 可也僅限于此了,她不是做學問的料。沈清繼續翻閱著女兒的注釋,末了女兒說這兩篇蒙書是她從夢境中得來的,她夢中去過一個特殊的世界。 那個世界跟這里差不多,但很多名人姓名不同,這兩篇蒙書是她從那里得來的,其中不少地方和這里不一樣,希望他能修改下,她想在北庭掃盲用。 掃盲?沈清眉頭微挑,這丫頭在北庭過得還挺風生水起的,居然都想教人認字了。沈清仔細翻看著兩篇蒙書,看了好一會他輕笑一聲:“這丫頭還挺會給我找事的?!?/br> 沈清并不反對掃盲,他是最正統的儒家官員,教化天下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念。只是這兩篇蒙書都是經典,一下宣揚出去不好,沈清先選了三字經修改起來。 三字經要比千字文更簡單易懂些,比較適合低齡幼童,千字文再晚幾年推廣吧。沈清提筆給女兒寫信,讓女兒先想好給三字經如何配畫,既然是蒙書就應該圖文并茂。 沈灼也有這個意思,很多的做好的啟蒙讀物都是圖文并茂的,可以提升初學者的興趣。沈灼也不準備培養人才,只要大家空閑之余認識幾個字,起碼不要連一千一萬都不知道。 沈清飽讀詩書,修改一篇蒙學手到擒來,不過花了半個月功夫就改完了,這還是他精益求精的結果,如果只是順勢而為,他早修改完了。 沈灼知道父親替自己把三字經改好了非常高興,將三字經里修改過的內容都配上圖案,然后讓父親給自己弄一個雕版過來。 活字印刷雖然方便,但是對印刷量大、且需要圖文并茂的書籍來說,還是雕版印刷更方便。慕家武學傳家,不像沈家專門養著刻雕版工。 沈灼為了印刷蒙書方便,干脆問老爹要了幾個印刷雕版的工匠,萬一雕版用壞了,也有人可以修補。她順便再問老爹要了幾個認字的管事,她要開展義務教育,需要有教認字的人。 沈清看著女兒洋洋灑灑寫了一堆話,通篇就是問自己要人要東西,他對沈城冷哼一聲:“盡會問我要東西,果然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br> 沈城笑著不說話,郎君就是隨口抱怨而已,哪天姑娘要是不問她要東西,他就該難受了。 沈清修改蒙書時,落款寫了女兒名字,一開始沈灼還真沒注意,她讓父親修改三字經時就說了原作者,但沈清想著那個作者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寫上原名也沒用。 他干脆將三字經的功勞都歸女兒了,他這么做也不是沽名釣譽,而是想為女兒揚名。慕家遲早會一飛沖天,慕湛年輕有為,膝下又只有一個嫡子,莫說是以后,現在想巴上來的人就不在少數。 沈清知道女兒性子獨,不喜歡夫婿納妾,他想多給女兒刷點名聲,將來哪怕她獨占夫君,大家率先想到的也不是她善妒,而是她的才華。 沈灼還不知道她爹居然把這種事都考慮到了,她隨手將蒙書分給手下人,讓他們每天帶著軍戶中的孩子讀書認字就不管這事了。 她還有不少事要忙,哪有時間管這種事?她養雞場里的小雞最近開始大規模死亡,一死就是幾百只,她難受得都快哭了。 慕湛這些天都不許她去養雞場了,他一來是擔心妻子太傷心,二來也是擔心雞得太多是得了雞瘟,萬一夭夭染上什么不好的病怎么辦? 死了那么多小雞,沈灼當然不會待在家里,不然自己養雞場就完了,她換上衣服一邊在雞場找原因,看著雞場里大家都可以自由進出,甚至給小雞喂飼料都不上心,她終于反應過來了,小雞是因為不干凈病死的! 回過神來的沈灼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雞場人不得隨意進出,飼養小雞的人員必須將自己打理得干凈,本身可以不天天洗澡,但是衣服必須要天天換。 一個雞場開辦起來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創業初期,沈灼這一忙碌,忙了好幾個月,連冬季都時常出門。 這下震驚了長孫氏和杜氏,兩人知道沈灼忙,卻不知道她能這么忙,正好長孫氏孩子也稍微大了一點,她也沒那么忙了,就帶上兒女、何大娘和杜氏去獸場看大嫂的成果了。 看著干凈整潔的養雞場,杜氏還不覺得如何,長孫氏眼睛都直了,她從來沒見過這么干凈的獸場,那些飼養牲畜的人家哪個不是又臟又亂? 長孫氏小時候也是苦過來的,她幼年家里還跟牛羊同住一個帳篷過,那個日子她這輩子都不想再多過一日,可現在看到大嫂的養雞場,她第一次知道原來養牲口還能這么干凈? 沈灼說:“當然要干凈,不干凈牲畜就容易生病?!?/br> 長孫氏咂舌道:“這是大嫂你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就算這些雞都賣出去,還能回本嗎?” 沈灼淡定道:“現在肯定不能回本,等以后養上更多的牲口就可以了?!彼罱谧聊ヰB牛羊,她其實更想養豬,奈何北庭這邊沒什么人養豬,她找不到養豬熟手,只能暫時先養牛羊,至少她飼養準備齊全了。 鎮北王都不知道兒媳還有這本事,入冬后軍營里cao練也沒夏日那么勤快了,他在王府日子也多了,看到被辦得煞有其事的獸場,他滿意道:“想不到你這丫頭還有這一手?!?/br> 沈灼笑而不語,這才到哪兒?她日后會弄出更多東西呢。 慕湛是看著沈灼長大的,對小丫頭脾氣性情了若指掌,他一直知道這丫頭能折騰,卻不知道她還能這么折騰,開辦了雞場不算,趁著天氣冷,她又開始所謂的老城改造活動。 雇傭了城里城外一大堆短工在城里建凈房,每個凈房都是用干凈長條的大青磚建成,比尋常人家的屋子用材都好。也是家里有家底夠,不然還不夠她一個冬天折騰的。 不過折騰歸折騰,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街上整潔了許多,而且因為今年冬天大部分人都來打短工的緣故,冬天里居然沒幾個餓死的人。 連以往最容易出問題的老人和孩子都沒怎么出問題,慕湛和鎮北王走在路上,明顯感覺到今年城里的百姓精神氣不一樣了,這就是所謂的民心?慕湛若有所思。 鎮北王問兒子:“在想什么?” 慕湛笑道:“我在想夭夭說的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br> 鎮北王聽得笑了:“別看這丫頭讀書沒你好,可墨水可比講究多了?!?/br> 慕湛莞爾:“這些話我是比不上她?!边@丫頭總時不時給自己驚喜,在他覺得她不學無術時,她總會蹦出幾句驚人之語。 沈灼不知道他們的談話,要知道了,肯定會說,這可是荀子的名言,流傳了幾千年了,怎么可能不厲害? 因為沈灼冬天以工代賑的事做得很成功,到了第二年春天,沈灼提出想要繼續擴展炭薪林,甚至還要建更多的獸場時,鎮北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慕王府有錢,慕王府在北庭駐扎幾百年,王府不用向京城納稅,慕家又控制著許多胡商入京通道,即便時常跟突厥有矛盾,慕家也富得流油。 沈灼這點小折騰對慕家來說不算什么,可帶來的成效是實打實的,鎮北王不由感慨,他幾個兒媳中最有本事的就是長媳,難怪娶妻要娶世家女。 有了鎮北王的支持,沈灼是真腳踏實地地在北庭經營了兩年多,北庭不說大變樣,可變化也是可見的。她前期投出去的錢也漸漸開始回本了。 不過這一切都被人壓著,沒有對外宣揚。沈灼現在也不怎么出面了,更多的是讓下人出面,不是她有點成就便飄了,不愿意親力親為了,而是她事情實在太多了,都要親力親為,她人劈成十八份都不夠。 她不僅自己做事業,還拉上了長孫氏和杜氏,杜氏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孩子一出生就有慕洵的人的接手了,賀樓氏想折騰也折騰不了。 在杜氏生下次子半個月后,慕四的媳婦也生了,這一胎還是女兒,只不過慕四媳婦已經沒能力折騰這孩子了,讓她生完孩子后便流血不止死了,鎮北王派去的人都沒來得及下手。 沈灼知道了后感慨不已,讓乳母好好這孩子和五娘,知道這兩個孩子是女兒后沈灼多少松了一口氣,倒不是沈灼重男輕女,而是她不想撫養跟飛龍年紀太相近的養子。 尤其是飛龍不養在他們身邊,養子女卻在自己身邊,難保飛龍長大后會對他們有隔閡,兩個女兒最合適,飛龍肯定不會跟養妹計較。 第169章 飛龍的兄弟 飛龍的兄弟、伴讀 “三嫂, 這里的賬冊我都整理好了?!蹦搅锶崧暭氄Z地對長孫氏說,她被沈灼帶在身邊教了五年,又有聽音隨時開小灶, 儼然是慕家女兒中最出挑的一個。 她容貌酷似其母,濃艷端麗, 只是慕容氏氣質清冷,而慕六娘經過這些年書香熏陶, 眉宇間更多了幾分書卷清氣。慕六娘的蛻變是大家看在眼里的,也是長孫氏和杜氏都沒女兒,不然怎么都要問沈灼,她是怎么把六娘教得這么出眾的。 不過太出眾了也不好, 前段時間突厥出了一樁大事, 突厥汗王暴斃, 上位的不是他兒子左賢王,而是十六皇子。長孫氏是六娘的親嫂子, 自然知道小姑子跟這位曾有婚約。 可夫君明明跟自己說,這門親事只是權宜之計, 十六皇子后來也娶了突厥貴女為妻, 甚至現在孩子都有好幾個了, 她以為這婚約就此作罷了, 哪里知道十六皇子一登基, 這婚約就再次提起了。 長孫氏看著出落得清麗可人的小姑娘,再想想十六皇子,不由心里替六娘委屈,她一個小姑娘還沒成親,就當了繼母,即便這人是突厥汗王又如何? 奈何這門親事是公公做主, 莫說是她,就是大嫂都沒法子反對,長孫氏知道大嫂也看不上十六皇子,也曾想取消這門婚姻,可惜一直沒成功。 十六皇子生母家世不顯,早年又曾在京城為質,這樣的身世履歷能成為可汗,這繼位過程肯定有貓膩。突厥貴族中也不是沒有反對他上位的人,但他還是順利上位了。 甚至上位不到半個月,前任汗王的幾個兒子就陸續莫名其妙死了。長孫氏不懂朝政,都知道是他下手弄死了先汗王的兒子,甚至汗王之死都可能跟他有關,這么心狠手辣、連侄子都殺的人,怎么能好好對六娘?長孫氏想想就替六娘發愁。 六娘倒是很淡然,自她跟十六皇子定親之后,她就已經知道自己注定要遠嫁突厥的。這些年她跟十六皇子書信不斷,或許兩人都有做戲的成分,但也不可否認帶了一份真心。 六娘也沒那么排斥這門親事,撇開突厥身份不說,她未婚夫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成親對象,也堪稱人中龍鳳,唯一不順心的就是他早已妻妾成群。 可這天下除了家里的幾個哥哥以外,又有幾個男人能專心致志對自己妻子?她爹不也姬妾子女無數?慕六娘羨慕兄嫂感情,但不奢求自己也得到這樣的感情。 用大嫂的話來說,人心善變,沒人知道日后會發生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能陪自己多久,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過好自己每一天日子。 大嫂讓她去了突厥專心經營自己的婚姻,侍奉夫婿、照顧子女,不用cao心娘家,但也不能太信任夫君,手頭還是要有自己的人。 慕六娘都一一記下了,她從某種程度來說,甚至有點期待去突厥。母親和三嫂總期待著自己嫁入京城世家,可她一點都不喜歡世家的生活。 以她的身份嫁到突厥,只要家里不跟突厥徹底鬧翻,十六皇子肯定會敬著自己,一旦鬧翻了,別人可能會不管自己,但大嫂一定不會不管自己,她肯定也能平平安安離開突厥。 但是嫁到京城世家就不一樣了,那些世家個個眼高于頂,即便他們慕家再顯赫,在他們眼里都是暴發戶,她又何必去世家受罪?一旦慕家有什么不好,她嫁到世家也不會有好下場。 長孫氏和慕容氏見慕六娘神色不動,一臉平靜地處理著自己要帶去突厥的嫁妝,兩人面面相覷,慕容氏既欣慰又心酸地說:“我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事就是把你送到你大嫂身邊?!?/br> 慕六娘也想安慰母親,可她實在是怕了母親的眼淚攻擊,她沉吟了一會道:“阿嫂,大郎、二郎年紀也不小了,你有想過讓他們進學嗎?” 長孫氏輕嘆一聲:“想過,可是我們北庭這邊又沒什么好老師?!遍L孫氏上頭兩個兒子都有七八歲了,都是可以當半個家的年紀了。 慕三對長子、次子很重視,從小帶著他們騎射,兩個孩子身手很不錯了,可長孫氏還是希望他們能讀書認字,不說成為大才子,起碼不要跟他們爹一樣,看到書就打瞌睡。 慕六娘道:“大嫂要是舍得的話,干脆對大郎、二郎去京城,順便再帶上幾個長孫家、慕容家的孩子,要年紀稍微大一點,性子穩重點的,不能太跳脫的?!?/br> 長孫氏和慕容氏都驚訝地望著慕六娘,“為什么要送去京城?” 慕六娘說:“飛龍都三歲了,我上回聽大嫂說,飛龍還不怎么會走路,大嫂有點心急?!?/br> 長孫氏和慕容氏面面相覷,慕容氏小心翼翼地問女兒:“飛龍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三歲還不會走路?”慕容氏擔心飛龍是不是腳有問題。 慕容氏和長孫氏養了這么多孩子,基本都是在兩歲左右就會走路的,三歲都能上躥下跳當猴王了,所以她們聽說飛龍還不會走路,第一想法就是這孩子不會是腳有問題吧? 慕六娘搖頭:“飛龍腳沒事,不會走路是因為走得太吵,被人太嬌慣了?!蹦搅锾崞痫w龍的事,也有些哭笑不得,飛龍打小聰慧,認字過目不忘。 根據大嫂的說法,飛龍現在都能自己看些簡單的書了,甚至還能全篇背誦左傳。許是因為沈中書是文官的關系,對飛龍課業抓得緊,對別的方面都不太上心,或者是太嬌慣了。 飛龍平時玩伴除了自己伴讀,就是沈家二房幾個年紀差不多的孩子。沈家孩子性子都安靜,也都是打小被乳母抱慣的,沒人覺得孩子三歲還走不穩路是什么不對的事。 這事還是父親發現不對勁的,連大哥、大嫂都沒發現問題。大哥是因為不記得自己幾歲走路了,而大嫂別說是三歲了,就是四歲還被顧王妃抱著,大哥從小看慣了,也沒覺得兒子有什么不對勁。 慕容氏和長孫氏聽得咂舌,“這世家那么嬌慣孩子?”知道飛龍沒事,兩人都松了一口氣。 慕六娘搖頭:“也不算嬌慣,世家對孩子的要求跟我們家不一樣?!币獡Q在武官家里,誰家孩子三歲就能自己讀書認字的?就是在生活方面嬌慣些罷了,這也正常,京城那些貴族長大后都沒自理生活的能力。 “阿嫂,你要是舍得大郎、二郎,就把兩個孩子送到京城去,讓他們陪著飛龍上沈家家學?!蹦搅锟瓷献约簝蓚€侄兒了,尤其是大郎,因為長子的緣故,從小就知道幫著阿嫂帶下面的弟妹,十分懂事聽話。 二郎是跟在大郎屁股后面長大的,對大郎言聽計從,有他們去帶飛龍,飛龍也不會整天悶在房里了。至于慕容家和長孫家那些孩子,慕六娘是想讓他們去保護飛龍和侄兒們的。 “三歲能自己讀書……”長孫氏眼睛有點發直,她想著自家小十,也就比飛龍小半歲,別說是讀書認字了,就是說話還不利索,她期待地問六娘:“我要把小十送過去,他能四歲認字嗎?” 慕六娘怔了怔,委婉道:“阿嫂,讀書習武這些都要看天賦,沒有天賦就只能靠勤奮了,急不來?!彼褪强恐趭^慢慢學出來的。 慕容氏說得更直白,“你看六娘和八娘就知道了?!?/br> 長孫氏一下泄氣了,她兩個小姑子,六娘跟著大嫂就能成為知書達理的大家貴女,八娘卻還是跟以前差不多,長孫氏嘆了一口氣,估計自家十郎也沒那個命。 鎮北王也是等孫子三歲了,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孫子騎射這問題,他也是知道京城那些世家怎么養孩子的,因孩子太容易夭折了,大部分世家子小時候都是被乳母丫鬟小心伺候著。 比如外甥女五歲之前都沒見過外人,養到六歲時候還被阿顧摟在懷里睡覺,他那會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女孩子嬌慣些正常,不過孫子不能這樣。 他摸著下巴跟兒子商量,“你說我派幾個武師過去,你岳父會不會生氣?”鎮北王是真心感激沈清替自己養孫子,派武師過去也不是對沈清有意見,他就想讓孫子文武雙全。 慕湛說:“王府里就有武師,不用再派過去了?!?/br> 鎮北王道:“我知道有武師,可他們不是不干活嗎?”鎮北王都快被這些白吃飯的人氣死了。 慕湛倒是替武師辯解說:“不是不干活,估計是沒想到?!彼藏膊皇且矝]想到嗎?一個地方有一個風俗,在京城待久了,會被京城同化的,“與其讓武師過去,還不如送幾個孩子過去?!?/br> 慕湛看中了慕三家兩個大兒子,比飛龍大、性子也憨厚老實,他們一定能跟飛龍處成為很好的兄弟。 鎮北王猶豫道:“這樣是不是不好?”感覺自己孫子都讓連襟養了。 慕湛說:“沈家族學的學生很多,我們也不用讓孩子住在沈家?!蹦酵醺x沈家也不遠,派幾個能干的心腹一起去照顧孩子即可。 鎮北王頷首道:“這樣好?!彼制沉藘鹤右谎?,“說來飛龍都這么大了,你不給他添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