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糙漢老公寵妻入骨 第269節
書迷正在閱讀:死對頭向我表白了、征服異界從游戲開始、反派師尊他不想[穿書]、朕真沒把敵國皇帝當替身(穿越)、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魚(穿越)、我想在妖局上班摸魚、攬月、變成幼崽被重生受撿到之后(穿越)、雪色(NP)、魔尊他有貓了
快走到門口時,馬小璇忽然掀開被子,下了床,跟到門口。 樓淑玉見她出來,緊張地說:“你快回去,不要吹了風?!?/br> 馬小璇卻把病房的門關上了,跟樓淑玉走到門旁站著,說: “你們都放心,智源在這過的很好,不用惦記?!?/br> 樓淑玉忽然悲從中來,一把握住馬小璇的手,感激道: “有你在,我放心多了?!?/br> 說著,樓淑玉又松開手,抱住了馬小璇。 兩人互相抱著,樓淑玉哽咽一聲:“孩子,謝謝你陪著他,總算他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替老兩口謝謝你?!?/br> “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他?!?/br> 兩人抱了一會兒,樓淑玉松開馬小璇,從包里掏出一個厚厚的信封,把信封塞給馬小璇。 馬小璇知道里面肯定是錢,她又把信封放回樓淑玉的包里: “我們手里有錢,這些你帶回去吧,智源不會要的?!?/br> 樓淑玉滿臉傷心,想起弟弟的決絕,沒有再推讓。 她又把馬小璇往屋里推:“你快回去,這里有風?!?/br> 馬小璇看了眼滿臉淚花的樓淑玉,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對于他們之間的心結,也感到無可奈何。 “保重……” “你也保重?!?/br> 兩人再次擁抱,馬小璇轉身推開門進了病房。 門外,樓淑玉拎著包,抹著淚,一個人落寞地離開了。 馬小璇回到病房后,高智源仍然站在原地一動未動,滿臉蒼涼。 馬小璇走到他面前,兩人自然而然地抱在一起。 高智源緊緊抱著懷里的人。 小小的人,卻是他整個世界的支柱。 有了這根支柱,將來不論有多少風雨,他都不會倒下。 他要在人世間的風雨險浪中,為他們撐起一片天。 —— 第二天,馬小璇出了院。 回到農場后,高智源繼續在養豬場養豬,老馬繼續帶著一群實習生搞他的試驗田。 一個月后,他們為龍鳳胎辦了一場非常隆重的滿月酒。 也就是在辦滿月酒的時候,廣播里傳來消息,這場歷經多年的運-動,終于結束了。 新的時代,也從此開啟。 同時,老馬升職,成了大田隊的總隊長,統轄管理大田里的農作物。 入冬后,馬小璇再次在自家院子里鼓搗她的大棚。 眼下限于技術問題,反季節蔬菜大棚還無法大面積普及,只有馬小璇這里有這個條件。 所以她的小院,也成了老馬的試驗田,成了全農場最關注的地方。 這一冬天,大棚里又結出黃瓜、西紅柿、辣椒、香瓜、草莓、西瓜,還有其他幾樣實驗性的作物。 如何給大棚保溫、降低成本、尋找合適的塑料棚膜,成了他們亟待攻克的難題。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活動,徹底告別歷-史。 這就像一股洶涌的浪潮,浪潮來時,勢不可擋。 浪潮退去時,依然無法阻攔。 農場的知青們上躥下跳,托關系、走后門,辦病退、辦困退、借調,使出渾身解數,尋找一切可能返城的機會。 冬去春來,一個冬天的時間,農場走了九個知青。 每當有一個知青離開,總能牽動其他知青的心。 不過此事跟高智源他們一家沒有很大關系,他們不是知青,也沒有城可以返,他們依然平靜又不平靜地生活在這個農場。 直到有一天,張文遠騎著自行車跑到養豬場,拿著一份文件興奮地告訴高智源,說高智源被平-反了。 上面重新審理高智源的案件,決定給他翻案,取消他原先的罪名,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所以高智源的罪名變成了打架傷人。 這樣,高智源等于是重獲清白,壓在他頭上的那頂帽子,終于被取消了! 這時候,農場的辦公室里安裝了一部電話。 下午收工時,高智源被通知有電話找他。 高智源來到辦公室,拿起聽筒,里面傳來熊湘本祝賀的聲音。 熊湘本告訴他,是他大哥高仁源到處奔走,幫他翻的案。 不僅替高智源翻案,也替高智源的父母翻了案。 高智源得知自己重獲清白時沒有多大反應,但當他聽到父母平冤昭雪時,終于忍不住紅了眼眶。 第303章 高考改革 高智源與父母獲得清白,這對高家和樓家的人來說,是近十年最大的一件喜事。 甚至是最近幾十年里,最盛大的喜事! 一夜之間,他們所有人仿佛從無底深淵里逃出來似的,終于走到太陽底下,痛痛快快的享受陽光。 這么多年,因為父母和弟弟的問題,全家人過的謹小慎微。 要不是有高家老大高仁源在大院里勉力維持著自己的勢力,像一棵大樹似的,把他們小心罩著,只怕兩家的兄弟姐妹們早就像浮云一樣流散了。 如今遠在東北的弟弟也重獲清白,兄姐們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給高智源跑工作調動。 雖然高智源說過,他不會再回來,但是兄姐仍然抱有一絲希望,希望他能改變心意。 他們都盼著他能回到京城,想好好彌補這七八年對他的虧欠,也很想幫他照顧那對龍鳳胎,還有他們都很想見見弟媳婦。 聽說這位弟媳婦年輕漂亮、通情達理,很好相處,如果他們一家回到京城,那就圓滿了。 調動很快下來了,高智源原本所在的部隊醫院,同意接收高智源回到原單位。 樓淑玉馬上寫信到新盛農場,收信人是馬小璇。 這半年多以來,馬小璇與樓淑玉兩人私底下有過幾次書信來往,兩人也算是比較熟悉。 馬小璇收到信后,把這事跟高智源說了。 高智源連想都沒想,直接回答:不會再回去了,他愿意留在農場繼續養豬。 馬小璇知道高智源心意已決,也尊重他的意見,就給樓淑玉回信,回絕了這次調動。 馬小璇其實很想緩和下高智源和京城那邊的緊張關系。 那樁陳年舊案已經翻篇了,兄弟姐妹之間的誤會、隔閡也該跟著翻篇。 可高智源心里似乎仍然有根拔不掉的尖刺,馬小璇不敢輕易觸碰。 暫時就讓他繼續留在農場吧。 不過,隨著時間推進,恢復高考的日子快來了,馬小璇的高考計劃也提上日程。 春去夏至,歷史的車輪緩緩向前滾動。 東北的夏天很短,一到九月,天氣很快涼了下來。 這時候忽然刮起一陣風,據說在京城召開教育會議,要對大學招生政-策做出調整。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很好奇這次會做出什么調整。 最近十年實行的高校招生政策是十六字方針:自愿報名,基層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 說是十六個字,其實最關鍵的,只有四個字:領導批準。 能不能上大學,取決于你和領導的關系有多鐵。 關系夠鐵,才能推薦你上大學。 甚至出現書記家的傻兒子也被推薦去上大學的荒唐事。 現在要調整招生政-策,不知會調整成什么樣。 還能更荒唐嗎? 在其他人都一頭霧水的時候,馬小璇已經悄悄行動起來,讓正在上高中的小芳,幫她淘換了兩套高中課本。 馬小璇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高考。 她和爺爺不一樣,爺爺是農學專家,待在農場正好能發揮爺爺的長處。 可是她對農學幾乎一竅不通,弄出的反季節蔬菜大棚,完全是受到爺爺的援助和指點,現學現賣的結果。 她本身不擅長種植,她的志向也不在此。所以,從一開始她就確定,她要通過高考走出去,去大城市,進入商場打拼。 這才是她擅長的事。 回顧在農場蟄伏的兩年時間,她完成了結婚生子的人生大事,又把爺爺帶過來了,她的前期目標已經實現。 接下來,她該走適合她自己的路。 否則,一輩子待在農場的話,只會成為圍著老公孩子轉的家庭婦女。 她遲早會抑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