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和未來霸總HE了、主角受怎么被小可憐標記了、反差小青梅(H)、水果軟糖(校園H)、星漢燦爛幸甚至哉、我在逃生游戲里當臥底、穿成萬人迷貓崽[穿書]、萬人迷在逃生游戲搞BOSS[無限流]、穿到男神年少時、穿成夫郎的渣男贅婿
但如果,寒門子弟能為陛下所用呢?蘇易反問道。 梁帝一愣,隨即思考起來。 蘇易趁著梁帝思考的時候又繼續道:當前,朝廷主要處理政務的,是中書省和門下省。昔年,先皇為遏制中書省勢大,將原本的侍中寺改成了門下省,提拔侍中,使其擁有備切問近對,拾遺補闕參與朝政的權利。但臣覺得,還是不夠。 蘇易從袖中拿出一卷絲帛,雙手呈給梁帝,陛下,這是臣對于改良官制的一些淺見。 梁帝打開帛書,只見開篇就是五個字三省六部制,他一下子被吸引了,趕緊看下去。 增設尚書省,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并立,其下分為六個部門,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梁帝眼睛亮了起來,越是看,越是驚喜。 改良后的官制,將冗雜的政務分攤開來,不但分工明確,而且便于cao作實施。如此一來,朝廷處理政務的速度必將大大提升。 妙??!梁帝來回看了兩三遍,喜不自勝的道:易之這篇奏疏,直接放到朝堂上,恐怕那些世家也不會說什么,畢竟是利國利民的良策,站了國家大義。 蘇易笑了笑,補充道:況且,更多的官職,也意味著更多的世家庶子和旁支有機會進入朝堂,他們不會反對的。但是陛下,這道奏疏,只是第一步。 哦?梁帝心中訝異,何出此言? 蘇易饒有深意的道:實施這三省六部制后,朝堂必會多出大量的官職空缺,而世家子,遠遠不夠填補這塊空缺的。 梁帝也是心思機敏之人,轉念間就想到了關鍵:你的意思是,讓寒門子弟來填補這塊的空缺? 蘇易點點頭,然也。 梁帝起身踱步,一邊思考一邊組織語言,提拔寒門子弟,但暫時不讓他們越過世家子的品級,今后 蘇易接口道:等到寒門子弟達到一定規模,到了適當的時機,再推出科舉制,長此以往,寒門將成長為陛下手中能與世家對抗的強大力量。畢竟,蘇易壓低了聲音,天下苦世家久矣。 哈哈哈哈哈哈哈梁帝心中明朗,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大聲道:易之啊易之,有了你,朕真是如虎添翼。 他目光灼灼的看向蘇易,道:那就由易之你來做這個新任的尚書令吧。你是世家子出身,未來的蘇家家主,在八大世家看來,你是他們的人,必然會維護世家的利益。 梁帝沉聲道:這個位置,只有你坐,才能在麻痹世家,讓朕安心。朕要你幫朕看顧著那些寒門子弟,暗中扶持出色的人才,不要中途被世家的人打壓下去。 能做到嗎? 蘇易的表情嚴肅起來,起身,緩緩行了一個大禮,道:臣,必不會負陛下所托! 梁帝大喜,親自將蘇易扶起,懇切的道:易之,大梁萬世基業,自吾君臣二人始。 【這就是你選擇的路?】老魔突然出聲道。 【以一人之身,和世家對抗,用超前的制度來改變這個時代,恐怕今后,半壁江山皆是汝之仇敵?!?/br> 蘇易面色不變,心中回道:沒有巨大的風險,哪來豐厚的收益。 他嘴角勾勒出淡淡的弧度,你且看著就是,我一定會順利離開這個世界。 【那就,拭目以待了?!?/br> 如蘇易和梁帝所料,三省六部制的推行并沒有遇到什么阻力。 而提出三省六部制的蘇易,也在梁帝的力薦和蘇家的扶持下當上了尚書令。 原本在初期,有幾個世家是質疑的,認為蘇易剛入仕就成為三品大員不和規矩。 但梁帝卻以蘇易是提出三省六部制的人,最了解為由強硬的壓下了,再加上承安侯及與蘇家有姻親關系的白家和蕭家的力挺,蘇易才最終坐穩了這個位置。 蘇易推測,承安侯私下里肯定和各大世家有了不為人知的利益交換,才讓他們輕易閉嘴。 尚書省的前期籌備是由三公九卿以及朝堂各位元老和梁帝一起商議完成的,至于蘇易,只能在一旁旁聽,遇到偶爾有大人對官制有疑問的,他才能上前解惑。 最終成型的尚書省共有六部,工部、刑部、兵部、禮部、戶部、吏部,由六位從三品的尚書分別總管本部政務,兩位四品侍郎作為為副官輔助。 同時,每部又細分為四司,一共二十四司,每司之中,有郎中和員外郎各五人,都為正五品。 林林總總,竟是空出了二百多個官職,饒是各位大人努力調動,將今年考評的世家子全部填上,也還有一百多個職位空缺。 最后還是梁帝提議,從中品的寒門子弟中調入了一百余人,沒有更好辦法的各位大人只好捏著鼻子認了。 但給寒門子弟留下的職位卻不高,多是員外郎,連郎中都少有。 不過,蘇易和梁帝已經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畢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徐徐圖之。 今日是蘇易正式到部門的第一天,看著眼前站著的各位官員,蘇易坐在太師椅上,一邊安靜喝茶,一邊聽自己侍郎副官給自己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