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和未來霸總HE了、主角受怎么被小可憐標記了、反差小青梅(H)、水果軟糖(校園H)、星漢燦爛幸甚至哉、我在逃生游戲里當臥底、穿成萬人迷貓崽[穿書]、萬人迷在逃生游戲搞BOSS[無限流]、穿到男神年少時、穿成夫郎的渣男贅婿
說白了,就是反壟斷,只要世家無法壟斷仕途,自然會慢慢沒落下去。 梁帝心中一驚,他有預感,接下來可能會聽到關乎大梁命運的東西,他眼睛盯著蘇易,輕聲問道:如何斷其基石? 廢除九品中正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讓寒門子弟和世家子弟一同參加考試,擇優選拔。蘇易所說的,其實就是后世沿用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 大梁的九品中正制,讓寒門子弟很難進入仕途,被選拔的寒門子也多是小世家或地主階級的子弟。直接造成了大梁階級斷層和固化十分嚴重的境地。 而且,由于世家長久壟斷仕途,沒有危機感和競爭,久在安逸之中,導致人才凋零,就算有才學,也多是琴棋書畫或談玄論道等于世無用的雜學。 真正能治理一方,處理地方事務的人幾乎沒有 蘇易在法雨寺時,專門去考察了平民的村落,結果讓他心驚。 村民辛苦勞作一年,要上交地里六成的糧食,一日兩餐,還是稀薄的麥粥,由于買不起布做衣服,每年冬天都要凍死不少人。 與貴族的奢華精細的生活對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這樣的大梁,由貴族階級靠壓榨平民維持著表面的繁華,實際內里早已滿目瘡痍,沉珂難救,社會階級矛盾一觸即發。 蘇易推斷,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十年內天下必反。 他眸子沉了沉,繼續道:這樣,就直接廢除了世家的天然仕途優勢,能讓大量寒門子弟進入朝堂,革新去舊。 梁帝眼睛亮了起來,他仔細想著這個新制度推行后的樣子,如果真能涌入大量寒門子弟官員,自己就能組建一個一手把控的朝堂! 他猛然站起來,在亭中走來走去,低著頭,一邊想一邊說,易之你這個想法非常好,只要能推行 想到推行,梁帝炙熱的心突然冷了下來,如當頭被澆了一桶冷水。 對啊,自己能想到情況,那些鬼精的世家老狐貍不會想到嗎?他們不會給機會讓這個制度推行開來的,甚至,如果風聲傳出去,自己的帝位都可能保不住。 梁帝冷靜了下來,重新坐回座位。 這種眼前有一條康莊大道卻不敢踏上、接近的感覺,讓他感到憋屈,甚至憤怒。 自己明明是這個國家的帝王,卻處處受制,只能裝瘋賣傻的,眼睜睜的看著這些蛀蟲、碩鼠把屬于自己的國家敗壞下去。 總有一天,自己會把這些碩鼠清理出去,做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梁帝抬起頭,對蘇易道:還不是時候。 他眼中藏著某些更深刻的東西,像沉寂的火山,我們需要時間,慢慢布局,今天的事情,一絲一毫都不能泄露出去。 蘇易感受到梁帝身上傳來的那如火一般炙熱的憤怒和不甘,勾起了唇角,點了點頭,臣領旨。 自己似乎喚醒了一頭獅子。 和梁帝在宮中一敘后,蘇易就開始著手入仕。 只有入仕,蘇易才能參與進這場朝堂的博弈。 大梁選拔官員的評選有三個方面:家世、德行、才能。 作為承安候的嫡子,蘇易的家世足以評定個上品。 其次是德行,但光有德行是不夠的,猶如懸崖邊開的花,再美也無人欣賞。得讓朝野上下知道評定之人德行高尚才行。 所以,在大梁,凡入仕者,都會盡可能的揚名。 長久以來把握權利,制定規則的權貴們,逐漸總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式給自家的兒孫鋪路。 或通過編書、總結父祖的言論和故事,以顯家世清貴,德行馨香,如流傳一時的《世說新語》。 或參加各種詩會、宴席,一邊用作品揚名,一邊結交人脈,如前朝的王姓大家,以《蘭亭序》名噪一時。 又或者,得到當世大家名人的稱贊,如前朝文學大家謝玄贊自家子侄謝子熙為芝蘭玉樹,成為佳話 總之,想盡各種辦法的揚名,清名,就是這個時代的政治財富。有了名氣,品德和才能就能得到遠揚,自然就增加入仕評定的籌碼。 而蘇易,最不缺的就是名,早在幾年前,就有許多見過他的才子為他的美貌吟詩作賦。 在浪漫開明,極度顏控的大梁,仿佛有了美貌,就有了美好的品性,人們也以為美人吟詩作賦為風雅事。蘇易的美名,早在這些年間流傳開來,以至于逐漸落實了他建安第一美人的名頭。 至于才能,有著強大學習能力的蘇易,早已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將原身的記憶梳理完畢。經歷過現代應試教育的洗禮,只學一門語文,對他來說自然不在話下。除了吟詩作賦缺點靈氣,其余的學習進度都堪稱突飛猛進。 最妙的是,蘇易從梁帝那里得知,今年負責最終評定的大中正,正是之前與自己在飛觴宴上有一面之緣的魏大人。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他最后需要的,是蘇家這個經營了數百年的家族支持。 蘇易前去書房找承安候。 承安候看著三十歲許,面目清俊,留著長須,正值一個男人最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眉眼間的些歲月痕跡,更是給他平添了幾分成熟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