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反派男妻后我靠沙雕茍活、假少爺的自我攻略[重生]、男神他不對勁[重生]、重生后國師靠玄學爆紅了、反派他只想賺錢[快穿]、魔系主角反派日常[快穿]、穿書后和未來霸總HE了、主角受怎么被小可憐標記了、反差小青梅(H)、水果軟糖(校園H)
符潼接言道:“統萬城乃蒸土筑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而并筑之。殊為殘忍?!?/br> 其實赫連勃勃此人,符潼并不陌生,說起來倒是個親戚,赫連家的祖母乃是符氏的郡主,是符潼的堂姑,認真算起來,倒是符潼的表兄。 只是符潼一向不喜匈奴人天性險暴,行多非法,與之并不親近,赫連勃勃父子也只是對西秦朝廷虛與委蛇,并非全然臣服,輕易不肯到長安朝見符先,是以兩邊雖是姻親,卻是并不親近走動。 謝石一臉凝重,在符潼耳邊輕聲說道:“適才中常侍接三兄進宮時言道,會籍王在內宮中深勸陛下,天災人禍之際,不易輕起刀兵。如今宮中無人來宣你入宮,恐怕此事。。。?!?/br> 符潼愕然道:“難道皇上還能求和不成?” 謝石輕嗤一聲,不屑的言道:“現在的朝廷,什么稀奇古怪之事不能發生,且看一會是否有人來宣你入內吧。司馬家畏懼你,比胡人更甚?!?/br> 然后一臉與有榮焉的繼續說道:“只是這朝中上下,哪個有我家阿羯的本事,能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于危局?!?/br> 符潼略一深思,再問謝石:“五叔可知如今陛下都招了誰人入內?” “除了二王與三兄,只有會籍王司馬道子在陛下身側?!?/br> “土斷之意還未有定論,江南戰事再起波瀾,情勢對謝氏不利呀!” “如今之際,難道不應該傳檄天下,細數匈奴罪狀,點齊天下兵馬,與之戰于荊襄。反而要將子女玉帛和土地,送給匈奴人?豈不是令天下人齒冷?!?/br> 謝石言道:“朝中上下,令人恥笑的事情,又何止一兩件?阿羯雖有匡扶社稷的濟世之心,可小人當權,徒奈何也!” 符潼看謝石如此說,不由和高衡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符潼遂吩咐高衡先回府整理出發事宜,不必陪他在此苦等候見。 謝石又說道:“北燕國主慕容鴻,據傳聞說面若好女,又有不世之才,不但武功出神入化,更兼謀略過人,有審時度勢之能,和姚昶勾連在一起,兵不血刃就侵吞了符先征戰二十年的天下,此子有大野心,以匡復先祖榮耀為己任,野心之大,也不可小覷?!?/br> 符潼不想能在謝石嘴里聽到對慕容鴻的評價,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接些什么,只好沉著臉做思考狀,不再言語。 這時,宮門打開,中常侍帶小內監抬了肩輿過來,對謝玄施禮道:“陛下憐惜謝帥病體未愈,著奴婢用肩輿接謝帥入內?!?/br> 謝石是長輩,這閹奴只抬了一架肩輿而來,符潼當然不會堂而皇之的坐上去,只是朝南謝恩道:“謝玄深沐陛下恩澤,如今已經大好,不敢乘肩輿內廷行走,大人好意,謝玄亦心領。還請大監前面帶路?!彼炫c謝石匆匆面圣而去。 勤政殿中,會籍王還在喋喋不休的陳述他的一番做作言辭,謝安面色略有發青,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馬道子,垂眸再不發一言。 等到謝石謝玄叔侄前來,謝安也只是抬眼用眼風略過他們,輕輕搖頭,意思很明白,皇帝的心不是會籍王說動的,而是小朝廷偏安一隅,早就已經耽于享樂,能守住這“”江南的歌舞清平,既是大善,再不會有統一南北之志。 若是能用女子布帛打發胡部,皇帝是不愿輕起刀兵,恐怕他忌諱謝氏弄權之心更甚于諸胡陳兵列陣。 話已至此,符潼冰雪聰明哪里還能不知,會籍王司馬道子,已經與諸部有密約,相互勾結,互為援引。 待會籍王口沫亂飛的說完,王坦之又拜伏于地,為其子請罪。 皇帝一向以仁孝治世,非但沒怪罪王氏,反而對丞相王坦之安慰有加。 看著堂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景,符潼再也按捺不住,走上前去說道: “王國寶兵敗如山,禍國至深,空前絕后,陛下若不嚴懲,何以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br> 王坦之回頭望向謝玄的目光,頃刻變得怨毒起來。 符潼置若不見,繼續說道“若與胡人議和,到時候若是對方要求歸還荊州,襄陽,陛下又待如何?” 堂上皇帝溫言問謝玄道:“謝卿以為如何?” “陛下,臣愿為陛下,為晉朝百姓效死,抬棺北伐,不勝不歸,縱然是馬革裹尸,萬死不悔!” 會籍王怕皇帝被謝玄三言兩語間蠱惑,急忙插言道: “如今三郡水災,民不聊生,若是再征用民夫,恐引起嘩變。況且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小王請問謝帥,軍帑又從何處而出,難不成要搬空陛下私庫不成?!?/br> “所以會籍王的意思?” 司馬道子拜在階前道:“小王愿以全家擔保,愿為陛下,為我大晉,冒死走一趟諸部,定要為陛下說服諸部,共結安寧,與民生息?!?/br> 符潼沉聲冷冷說道:“爾居然將勾結外族,亂我朝綱說的如此清新脫俗,會籍王口才,今日謝玄領教。若是來日胡族渡江,到時生靈涂炭,豈是你一家之命可抵償的?!” 第35章 暮色初下,天邊依然殘存暗紅霞光,符潼與謝道韞出城而去,往北四十里,是金陵城外玄乎湖。 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