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書迷正在閱讀:這個炮灰他拿了萬人迷劇本、重生后和死對頭HE了[星際]、重生師尊反派洗白攻略、渣我后他們都追悔莫及、和反派聯姻后我爆紅了[穿書]、生存守則[無限流]、神不愛世人[無限]、醒悟后我成了神仙們的團寵、開局一把刀、誰敢攻略我宿敵[快穿]
他只能命人緊急地在兔場里用石頭和水泥壘出半人多高的矮墻,矮墻中圍出大約幾平米的小方格,每個小方格內養上五六只兔子。矮墻頂部在平常時會蓋上麻繩纏成的網防止兔子跳出,只在喂食和清理時掀開。兔場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巡邏,以免兔子打洞逃跑,或是和同居的兔子打架。 這些被從田地或是山林里抓出來的兔子保留了它們的野性,一些實在無法適應群養圈養生活的兔子很容易出現精神問題,表現就是無理由地攻擊同伴或是傷害自己,這樣的兔子都是不適合養殖的,很快就變成了員工福利。而剩下的那些更溫順的野兔,就會在幾代的培育中慢慢適應養殖生活。 工廠的問題解決了,卻并不意味著他可以放松,皇帝是一個一年十二個時辰無休的工作,說起來很神奇,就在幾個月前,蘇洵還在為燥熱的天氣而擔憂,幾個月后,他又要為百姓們冬季御寒問題而頭疼了。 以前蘇洵聽過一個笑話,說有一家人從來只會在外面單獨出現,為什么,因為他們全家就只有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那條褲子。這雖然是笑話,但卻是現在百姓們生活的切實寫照,不,真實情況可能比這更慘。貧苦的一家人,能找到兩件破爛到開洞的衣服就不錯了。他們住在漏風的危房里,燒不起柴火也買不起衣服,一家人就只能硬撐著靠rou體熬過寒冬,每年都會有許多老人和孩子再也見不到第二年雪化的場景。 睢陽城到底是都城,至少世家和貪官們對百姓的盤剝不會太嚴重,以免出現百姓大批凍餓而死。但在更遠的地方,在皇權隨著距離而逐漸削弱的地方,每年冬天出現大批死人已經是常態了。 甚至有的官員認為,那些被凍死的百姓是遲早都會死的,他們身體虛弱無法抵御寒風的侵蝕,自然也無法抵抗饑餓的挑戰,與其死在春季,白白消耗家人的糧食又增加疫病傳播的風險,倒不如讓這些人死在冬季。 蘇洵無力改變這個狀況,至少在今年,這依舊是個無解的難題。 除了為接下來冬季做準備外,整個禹朝的朝堂近些日子都在為同一件事而忙碌——年末的朝拜。 朝拜大體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招待他國使臣和番邦國的遣使,被稱為大朝會,另一部分是朝中的官員述職和展望未來的內部宴會,被稱作年宴。 大朝會在前,年宴在后。大朝會主要目的是立威,向天下展示禹朝國力和他統治的正統性,聯絡感情或敲打他國,前者是蒙、威二國的待遇,而后者則是各番邦小國的待遇。他們需要仔細考慮不同國家之間遠近親疏的關系,避免在安排使者時,讓結仇的兩國使者住在了一起,萬一發生什么流血沖突就尷尬了。還有要找到了解這些國家,尤其是那些說外語國家的官員去接待他們,安排他們這一段時間的參觀路線,保證他們要被“禹朝的繁榮強大”所震撼,還要準備收進貢之物,然后按照他們和禹朝的關系和國力狀況等多種因素考慮回禮…… 在結束大朝會后,緊接著就是年宴。這個倒是比大朝會要簡單不少,畢竟都是禹朝內部的官員,關起門來都是一家人。不過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述職,蘇洵要通過和那些外派的官員,或是他們派來的使者之間的交流,判斷他們在過去的一年中是否認真的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們在奏折中是否瞞報或誤報了什么,他們,或是他們的家族是否還忠于他這個皇帝。 哎,只要一想想,就覺得頭痛無比。 好在無論是大朝會還是年宴都不是第一次舉辦了,全部都有章可循。 呃,除了一個例外…… 蘇洵有些心虛地看著坐在自己面前,寫廢了好幾稿的丞相大人。 隨著紙張的質量進一步增強,睢陽城內的官員大多接受了這個新鮮的物品,除了在某些極為重要的場合還依舊使用竹簡之外,紙張開始滲透到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慕容澈應該慶幸蘇洵提前發明出了左伯紙,不然就憑他這些天廢稿的速度,若用竹簡的話,怕是要填滿一整間屋子了。 大朝會有一套固定的流程,每年只需要稍加更改就可以了,但問題是今年,禹朝和蒙朝之間發生了幾場挺不愉快的沖突,最終以禹朝動兵攻占了蒙朝兩座城池為結局。 “臣實在不知要如何安排蒙朝使者?!蹦饺莩狠p嘆了一口氣,兩國關系緊張,誰也沒有先退一步的打算,那么對于蒙朝的使者,他們也不可能按照往日的規矩去招待。 但招待好了和兩國之間的緊張氛圍不相符,招待差了又有損于禹朝的形象,畢竟難為一個使者,實在不像是個大國應該做的。 慕容澈看向蘇洵:“臣寫了幾個方案,還是由陛下定奪吧?!?/br> 蘇洵接過那幾張紙,卻沒著急看,只是看著丞相,因為就在剛剛他突然想起來一個可能:“你說,蒙朝今年還會派使者嗎?” 慕容澈動作一僵,他看著一側被丟在一邊的厚厚的紙張,再想想這兩天家里堆著的廢紙,第一次開始有“我是傻了嗎”的懷疑。 是啊,蒙朝,大概,也許,今年不會派使者了。 畢竟,他們不想見蒙朝的官員,蒙朝的官員多半也不想見他們。 蘇洵有點想笑,沒想到他和慕容澈糾結了這件事半天,但兩人居然誰都沒有想過蒙朝今年不會派遣使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