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我會等他,無論千年萬年,都會等他想起這一切?!?/br> 少年一如當年。 只是眉間多了惆悵,鬢邊染了星霜。 金佛略有唏噓,滿意地點了點頭。 就在昆侖即將離開的剎那。 少年猝然抬起了手,各結與愿印和說法印,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從明王劍印里煥出的神力,與昆侖身體內傾瀉出的劍意融為一體,以毀天滅地之勢,朝向搖搖欲墜的金佛襲去。 眼花繚亂的萬字符,在佛堂廢墟內不停炸開。 金佛回想起無常自殺時,對他扯開的那抹意味深長的笑。 眼中緩緩浮現出驚恐絕望的神情。 塵埃卷起了一場風暴。 大佛分崩離析,轟然倒地。 昆侖轉過了身,一步步從佛堂走下棧道。 逆著須彌山浩浩湯湯的大雪,一夜白頭。 第73章 True End 成佛的最高境界, 是涅槃。 蓮花生來便有涅槃的能力。 涅槃的真諦,是遠離顛倒夢想, 參透世事無常。 待到無常醒來, 便會成為新一任世間因果的主宰者。 忘卻有關過往的一切執著。 · 百年之后,地獄道。 自從須彌山上那場曠古爍今的大戰, 已經過去了很久, 連結局都成為了傳說。 佛父身隕,三界本該陷入混亂, 更有可能導致鬼門大開, 魑魅魍魎逃竄進人界, 掀起腥風血雨。 幸好有一位名叫“昆侖”的仙人從天而降, 鎮壓群妖、渡化血海。 世人有感他的功德, 將他尊為菩薩。但他威嚴剛正、不茍言笑的氣度, 卻更像是一尊戰神。 當然, 酆都里有另一種大逆不道的揣測, 說他是個鰥夫。 證據之一,是在昆侖將酆都從前最可靠能干的鬼差,牛頭與馬面, 委任去阿修羅與畜生道平息風波時, 馬面一反陰險狡詐的常態,罵罵咧咧地和他打了一架。 說得好像是些“你為什么沒保護好他”“我他l媽也可以為他去死!”之類奇怪的話。 證據之二, 是每當這位以勤勉著稱的菩薩殿下沒有公務在身時,總是會來到忘川河邊,癡癡望著河心。 一動不動, 眉眼繾綣,暗自出神。 就連一旁的三生石也表示,比起自己,昆侖更像是一塊望夫石。 出于好奇的心理,他曾經走到昆侖身邊,卻也沒在那個位置發現什么有趣的風景。 三生石于是問昆侖道:“殿下,你為什么不成佛呢?” 昆侖合起手掌,回答他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br> 三生石疑惑地看著昆侖,總覺得這并不是真相。 菩薩不曾成佛,也許是因為他愛的人,尚在地獄吧。 · 直到某一日。 忘川河渾濁的血水里,忽然綻開了一朵蓮。 蓮花純凈無暇、不染塵垢,不知為何會盛開在骯臟污穢的地獄道。 蓮華舒展開花瓣,化作一個眉眼妖冶的少年,緩緩泅渡起身。 新生的少年異常純凈,赤亮白皙的皮膚上還掛著縱橫的血水。 少年沒有衣物蔽l體,惟獨頸間掛著一枚晶瑩剔透的玉蟬,卻令人生不出任何褻l瀆之意。 奈何橋畔,昆侖若有所思地抬起了頭。永遠以堅毅沉穩著稱的面容,竟微微顫抖。 由蓮花化作的少年,沿著橋頭的欄桿,懶洋洋地朝他趴了下來,笑著問道: “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你?” · 人界,朝歌城。 凄清華美的宮殿內,懸掛著無數副潔白的畫卷,如同玉林一般。 垂垂老矣的君王端坐中央,風塵覆面。 這也許是人界青史上最偉大的一名君王,自從許多年前掃清六合、一統天下以來,便深受百姓愛戴。 以勵精圖治,開萬世太平,守風調雨順,護海晏河清。 美中不足的是,這位真龍天子,一生竟沒有娶過任何后妃,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卻在少年時的黃粱一夢里,邂逅過一位翩若驚鴻的仙人,醒來后失魂落魄,苦尋不得,便將那位仙子的容貌繪于畫卷之上,掛滿在寢殿之中。手不釋卷,日夜欣賞。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倒像極了“襄王有意神女無情”的典故,令無數才子佳人為之折腰。 此刻,龍座上的君王沉沉抬起了頭,望向遠方。 冥冥中他似乎聽見了一句召喚。 渾濁枯槁的目光,變得雪亮。 “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你?”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