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書迷正在閱讀:甜餅盒、運氣相對論[無限]、穿書反派如何求生、小可憐是心機釣系[快穿]、救世的本質是搞對象[快穿]、穿成雄蟲后發現老婆精分、穿書后也難逃真香定律、穿書之校草竟然是胖子、被偏執a毀掉劇本后(穿書)、和豪門老公扯證后
可惜的是,他壓根就是不知道,他有個做貴妃的meimei,還怕什么呢。 就這樣,喻洛禮眼睜睜看著喻府上的人流露出各種姿態,卻是不知道危機正在一步步靠近,喻夫人的出丑只是開始而已,至于喻老爺的事情也會很快就變成他的罪狀了。 而喻老夫人如今不巧,咳嗽得正是厲害,便也是一直吃藥養著,對于府中的事情也不是那么上心了,她年紀大了頗有些放心不下,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將喻洛禮這個有福運的孫子叫到跟前來,陪她說說話,好讓她能夠快點好起來。 第4章 4 喻洛禮自然是聽從的,但是他知道喻老夫人的病會好,但以后卻是不能夠像之前那樣健碩硬朗了。 此時的喻府正處在從高處墜落的緊要關頭,如果他們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要再奢求更多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那么或許會維持在原樣的,如果不能的話,恐怕等待他們的或許會是不斷的反噬。 宛止就是在這樣一個春天進入京城的。 此時的宛止是個年輕有著無限可能的天才舉子,他帶著籌來的銀錢進京趕考,他參加的是春闈,此前他便是舉人了,事實上,就在他臨行前還被員外郎相中打算招為女婿的,只是被宛止給拒絕了。 哪怕是生活困苦些,宛止也不會這么屈服的,畢竟他可是原文中的男主啊,身上自有光環籠罩,在成為舉人后他的地位就好了很多,也沒有什么人敢隨便欺負他。 可是宛止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對于這次春闈,他目標明確。 而喻洛禮的目標也非常明確,他早早就守在了京城最熱鬧的茶樓中,打聽各位舉子的消息,其中就有宛止的。在聽說了宛止的存在后,喻洛禮就確定了是那個和目前的他互換了身份的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孩子沒錯。 喻洛禮出手闊綽,酒樓的掌柜知曉他的身份,也愿意賣他個面子,特意給他留位置,喻洛禮第一次見到宛止的時候,是在大堂中。 當時,宛止的詩作被人推選為優等,眾位舉子都圍著他夸贊,也有那不服氣的自然是覺得宛止是窮鄉僻壤出來的,少見多怪而已。 宛止舉止大方,面上絲毫不顯苦意,反而帶著淡定從容,但是喻洛禮卻是知道他內心深處心機頗深,腦子里想的都是向上攀爬,他或許也是信了養母一直以來的嘮叨吧,他是個有大氣運的,將來定然能夠位極人臣。 所以當看到朝堂腐朽而變革將生的時候,他果斷投換了陣營,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也不知道是因為她真的由此才能,還是說因為前面有一塊rou在吊著他,所以他才會目標如此堅定。 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宛止一抬頭便也是見到了喻洛禮,在他眼中,喻洛禮是個明顯嬌貴的少年郎,他身上絲毫沒有出身困苦的氣息,一舉一動都帶著漫不經心地味道。 這是他所羨慕的樣子,宛止壓下心中的不平,遠遠地沖著喻洛禮點頭。 喻洛禮自然是趁此機會走上前來,和宛止結識一番,“聽說宛兄臺才思非凡,今日一見果然是如此啊?!?/br> 兩個人聊了幾句,喻洛禮便離開了,沒有多做糾纏,而在他走后,宛止卻是從其他人口中得知,喻洛禮乃是吏部尚書的二公子,更是宮中喻貴妃的外甥,最為受寵的。不過他卻是不學無術的,整日里找著借口躲懶,唯一值得稱道的大概就是他沒有多少紈绔子弟的習氣,不是個仗勢欺人的。 不過他的出身的確是不錯,要是能夠和喻洛禮交好,順便結識吏部尚書,那么將來要是他們做了官也更加容易些,考核總不會太受阻的。 宛止自然是留了心的,他雖然是個舉子,可是此時來京城參加春試的各個皆是如此,更不用說他們大部分都出身高貴,或是權貴世家,或是京中子弟,人人都帶著不自覺的傲慢之色。 而他們這些出身普通的往往會抱團取暖,可是又有什么用處呢。 喻洛禮的出現似乎是個不錯的機會,宛止將此事記在心上。 喻洛禮回府后仍舊是在回憶著劇情,據他的記憶,當年喻夫人將孩子換走后,當然是不舍得的,那畢竟是她生下來的第一個孩子,便讓她的乳母跟上了宛止的養父母,只是可惜的是,乳母因為年紀大些,沒有撐過突如其來的疫病,便是早早地就去了。 喻夫人知道乳母嬤嬤的忠心,畢竟她的后代還在府中做事呢,便是有了不好的預感,怕是那孩子出了事吧,所以乳母都不敢回來給個交代,也有可能是乳母出了事。 喻夫人心中一直抱著某種期待,但是隨著她由妾轉為妻,又剩下了第二個孩子第三個孩子后,她便慢慢地勸說自己接受這個事實,畢竟她也是沒有辦法的,不是嗎?而結果不也是表明了她的做法是極為正確的,否則的話,她哪里會有今天的好日子呢。 一點小小的犧牲,當然是值得的,喻夫人很快就說服了自己。 所以乳母這條線不僅是對于喻夫人來說是斷了,對于喻洛禮來說也是同樣如此。 事實上,喻夫人也曾經秘密派人去打探過,說的是想念當初逃難之后遇到的一個故人,結果卻是沒有找到什么消息。 喻洛禮能夠知道宛止是占著他穿書的優勢,他記得當時喻夫人和宛止養母假裝是一見如故,便送了禮物給她,養母推辭不過,便收了,說是如此,其實是送給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