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書迷正在閱讀:旺門福妻、我靠種田拯救世界[系統]、群魔亂舞之安居樂業[穿越]、[反穿]學渣天天在逆襲、穿成炮灰后我爆紅了、大陰直播逃生系統、精英男的古代穿越記、月光吻上華爾茲、重生之王府管事、撩你[電競]
小院已經不復當初的光鮮。作為部落中心第一座示范建筑,小院現在看上去已經有些斑駁。西墻根種著一排甜菊菜,是從南方移植過來的品種,可以榨糖;在這里卻只能作為觀賞花卉。這個時候只剩下光禿禿的桿子。 唐超在屋里忙得滿頭大汗,對于龔總一家的到來,也只是略略點了點頭。龔天睿,龔總,他當然是知道的。那年頭雖然成天嚷嚷著高富帥,但是除了一個富之外,很多都是名不副實的。哪怕唐超在他這個年紀看來,成績也不低,但是和龔總這種真·人生贏家完全沒有可比性。 無論兩個人的地位在原先社會上是多么天差地遠,但是在最初到來獸人世界的時候,能有一個同伴讓他感到十分有安全感。 “廚房里有甜羹?!?/br> 如今部落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每年除了大集之外,相鄰的部落之間也會有一定量的交易。能產糖的甜菊菜是在猞猁族的地盤。在一系列的學習指導之后,甜菊糖已經成為了猞猁族的重要產品之一。 水果切丁,加入酒釀,放進一勺甜菊糖,有時候還能打進去兩個蛋,一身冰寒立刻就退了開去,暖融融的十分舒服。 植物類食物的不斷發現,讓整個獸人世界的人口激增。伴隨的是越來越有經驗的種植和養殖技術,讓獸人們不用擔心食物匱乏。 一家人一起整理行李。阿巫被栗帶著去了廣場。 龔總掛著衣服,突然就僵住了。 黎輕輕把他攬進懷中。 唐超見狀,拉著湯圓,悄悄退了出去。 大巫去世了。但是作為親人,他們卻沒有資格悼念,守在廣場上的只有阿巫一個人。 沒過多久,栗獨自回來,安慰了一下情緒低落的伴侶,又將家里的小崽子們帶去部落中心的學校玩。他的一對小獸人崽子正在上今年的最后一節課。 大巫的交接儀式沒有人能知道。等到阿巫重新回到這個小院中時,他就是新一任的大巫。 交接儀式意外的簡潔,阿巫沒一會兒就回來了,剛抖落一身雪花,手里就被湯圓塞了一碗甜羹,身上微微有些濕濡的外套也被唐超解下放在火炕上烘干。 阿巫微微笑了笑:“以后,叫我大巫?!?/br> 龔總挑眉:“你以為改個名字,我就不叫你阿爹了嗎?” 阿巫,不,大巫不理他的兒子,將里面的蛋吃掉。 前一任的大巫已經很老很老了。作為一個巫,本身在壽命上并沒有優勢,巫能夠活到那么大的年紀的原因,是他們歲數大了也不會去走冬?,F在部落里已經漸漸出現了老人,他們的身體健康,還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更多的是被子女奉養,或者是住在村子里集中安排的地方,每天學著插花、唱歌、繪畫等等。 大巫的歲數也不小了,可是比起同齡人來,他看起來要年輕很多,臉上連明顯的皺紋都沒幾根,皮膚白-皙光滑,完全沒有中老年的色斑暗沉。 大巫知道,這是他的兒子帶來的。他原本無從窺探“那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但自從唐超的意外到來之后,從那一張張圖紙上,他看到了些許端倪。 龔總沒有理會大巫那些深沉的心思,抓著唐超和湯圓一起琢磨著開店。 龔總首先道:“我要開個家具店?!?/br> 獸人世界的地皮不值錢。而且部落中心始終沒有用城墻圈起來,想開店非常簡單,順著商鋪的方向再加蓋一間就可以了。 湯圓立刻發表意見:“要能賣衣服的!”他如今設計的童裝,名氣已經十分響亮。 唐超拿著紙筆勾勒:“店鋪面積大概要多大?前店后廠的形式嗎?還是另外設置工作間?風格呢?” 最后成就的是一家家居生活館,因為新任的大巫也插了一腳:“賣點陶器?!?/br> 等到兩個獸人阿父去接了自己的崽子回來的時候,圖紙已經堆了一桌,晚飯卻還沒有著落。 湯圓自告奮勇:“我來!” 餛飩立刻將自己的兄弟推到椅子上做好,變成-人形撩袖子:“還是我來!”湯圓哥做的東西能吃嗎? 龔總一人抽了一下:“你們都給我坐好,等飯?!?/br> 唐超進廚房打下手,奇怪地問:“餛飩會做飯了?”他來的時間也不短了。獸人們好像天生就沒有點亮廚藝技能點,只有極少數優秀人才能夠將食物做熟。他家那位的游歷過程,竟然全程茹毛飲血什么的,簡直糟心。 兩個人動手,外加一個黎打下手,動作飛快。 栗一個人看著一堆孩子,尾巴都要被揪禿了。他低頭刨了刨地面,尾巴一甩:“嗷嗚嗷嗚嗷~”為什么他進廚房幫忙會被趕出來?黎就沒有! 自家的崽子都是維護自家阿父阿爹的。饅頭立刻就撲了過去,抱住一只爪子啃啃:“伯伯進去能干嘛?” 餛飩撲住另外一只爪子:“伯伯又不會變成-人形?!?/br> 團子走過來往地上一趴:“因為你太胖了?!?/br> “嗷~嗚!”栗大怒,自己兒子呢? 兩個小崽子正撅著屁-股研究寒假作業。 “嗷~嗚!”為什么要有寒假作業?! “哼嗤!”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大巫的新舊交替,似乎并沒有讓人有過多的感傷。小河村有了新的巫。 草原也有了新的巫。作為曾經一個部落地盤,北方草原如今已有十個營地。草原營地的人口成分是最復雜的,尤其是雨季和冬季的時候,很多流浪獸人都會進-入草原營地尋求避難。在經過幾次教訓后,他們也懂得了規矩——用勞力來換取食物和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