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老太后 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男主的黑月光哥哥、快打錢,不然封號!、看見我的雙buff了嗎?、萬人迷他不干了、嫁給渣攻叔叔后我暴富了、頂級Alpha的抵債小嬌妻[穿書]、總龔為母、旺門福妻、我靠種田拯救世界[系統]、群魔亂舞之安居樂業[穿越]
“給我繼續,今天就是玉皇大帝來了,你們也別想逃過應有的懲罰!” 被打中的人慘叫一聲后,抬手就狠狠的還給對面人一個耳光,對面的人當然不甘示弱,迅速還了一個,其他人也不敢耽擱,深恐下一個挨鞭子的就是自己,趕緊繼續。 徐景年點頭道。 “不過分,不過得饒人處且饒人,姑娘何不高抬貴手,讓他們完成自己答應的彌補條件就行?” 看到那些人被打得鼻青臉腫不成樣的模樣,這事恐怕不好善了,還會給這姑娘的家中帶去難以承擔的后果。 李常欣卻不愿接受對方的好意,要不是這人有點多,她一一揍過來,體力消耗有些太大,她才不想讓這些如此輕松的打耳光過關。 “不行,我一定要讓他們好好長個教訓,民以食為天,他們這些不事生產的紈绔不僅對百姓沒有半點貢獻,還如此糟蹋百姓的血汗,實在太沒有底線?!?/br> “沒被我遇上的時候,算他們走運,既然被我抓個現行,不給他們一個痛徹心扉的教訓,我就有罪,你們想要幫他們、護他們,也是在助紂為虐!” 聽得出李常欣的痛心疾首,王修業趕緊擺擺手道。 “不、不,我們雖然認識這群家伙,絕對沒有想幫他們、護他們的想法,他們自作自受,要是被我給遇到,也不會輕饒?!?/br> 聽到這話,滿心悲憤的人,在互相對打時,無意間更加大了力度,使得周圍揍人的聲音迅速變得更加清晰,讓人光是聽著,就覺得痛。 藍衣少年不甘心的開口道。 “王三哥,不管怎么說,大家都是親戚,你不幫忙就算了,怎么還落井下石呢?” 王修業面帶笑容,語氣卻很淡漠的回道。 “因為我也非??床簧夏銈兊膼盒?,仗著自己出身在富貴窩里,就敢這肆無忌憚的糟蹋這么一大片地的莊稼,打死你們都不冤?!?/br> 李常欣這才贊賞的看了王修業一眼。 “嗯,你這兄弟還不錯,我沒打死他們,就是為了讓他們活著為自己贖罪,不將這塊地,按我的要求給種出來,這事就不算完!” 這是南江書院罰人的方式,哪怕是外地人,只要不是因為人力不可反抗因素造成的意外,但凡糟蹋了莊里的地,都需按照要求種回來。 沒有切身種地之艱辛的人,永遠不會知道地里的莊稼從播種到長成有不易,也不知道珍惜那些勞動成果。 南江書院的學生都能體會到,因為不管他們再怎么努力,田地里的莊稼能否長成,長成之后的收成有多少,還需看天意。 誰都有過的付出艱辛勞作后,最后卻因各種原因導致欠收,甚至是顆粒無收的經歷。 聽到李常欣將話說得這么滿,徐景年若有所思的看了她一眼,這姑娘不管是衣著打扮,還是那身手,都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培養得出來的。 在這京城中,敢在不明身份的情況下,冒然對這些權貴家的子弟出手,還不懼此事過后,會給她家帶去麻煩,叫囂著后繼還要讓這些人留在這里種地的人,他實在想不出幾個。 當今圣上倒是還有兩位公主,可是那兩位公主一位年幼,一位比這位還要小個兩三歲的樣子,都對不上。 除此之外,也不是各家王府的郡主、縣主了,但是那些郡主、縣主不可能不認識地上的這群人,不可能這么不給面子,且對方似乎連他與王修業都不認識,很有可能不是京中人。 不是京中人,又這般無所畏懼,徐景年迅速想起一家,就是應他祖母之邀,今日一起去護國寺上香的李家人。 這位應該就是李家的樂陽縣主,與太子殿下充做龍鳳胎一起養大的那位,只是此前從未聽說樂陽縣主擅長馬上功夫,徐景年才沒有往這方面聯想。 畢竟提及高臺縣李家,眾人對他們的印象,首先是培養出一個少年狀元,是皇上的兒子,現在已被立為太子,其次則是開設大名鼎鼎的南江書院的東家,怎么看都是個書香人家。 結果與考了狀元的養孫一起長大的孫女,竟然被培養出一身過硬的功夫,這李家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過知道是這位,徐景年就放心了,以李家現在京中如日中天的地位,的確不懼這些人所在的家族,畢竟是這些人有錯在先。 就是這位樂陽縣主的性格未免太強勢,得理不饒人了些。 心中正這么想著,后方有柱國公標識的車隊已經緩緩接近,隔著一段距離就看到這邊的情況,柱國公府的家將趕緊打馬過來詢問情況。 只是場上的情況讓他感到有些摸不著頭腦,發現他們家的大公子也在,趕緊問道。 “大公子,樂陽縣主,這里發生了什么事?可有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 藍衣少年難掩悲憤的回道。 “需要幫忙的是我,胡校尉,老夫人可在?我要請老夫人幫我們主持公道?!?/br> 李常欣嗤笑著回道。 “你好大的出息,你這兩個大哥都不為你出頭,還指望徐家奶奶會幫你?你以為其他人都跟你一樣不識數,你知道這么大一塊地能產出多少糧食嗎?就這么被你們糟蹋了,一點都不覺得虧心,真是無可救藥!” 柱國公夫人聽說這件事后,連面都沒露,直接吩咐道。 “樂陽縣主做的對,胡校尉,你先安排人讓他們給那農家賠禮道歉,再讓人將他們好好送回各家府上,告訴他們的長輩,就說是老身說的,從明天起,那些小子都需按時來這里做工,向老農請教,這片地還可補種什么,要負責將這塊種好,直到完成釆收后,才算過關,那些不知勸阻主人,還陪著主人胡鬧的侍從,都給充軍?!?/br> 胡校尉領命而去,陳鳳琪才找到機會開口。 “這是常欣惹的事,夫人何必往自家身上攬?連累府上與其他故交生嫌隙,我這心里實在過意不去?!?/br> 柱國公夫人卻笑著解釋道。 “太尊夫人別嫌我多事,橫加干涉就好,圣上最恨這等行徑,若是被那些言官給鬧上朝堂,這些人不僅自己下場更慘,他們所在的家族也要跟著受牽連,樂陽縣主這般懲罰他們,看似嚴苛,其實是救了他們一回,由我出面,他們各府都要謝我,怎會生嫌隙?” 但是剛到京中的暴發戶李家出面的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那些人嘴上不說,心里肯定會記下這筆帳,認為是李家在打他們的臉,說不得還要將這筆帳算到太子頭上。 柱國公夫人很了解京中權貴底上的心態,才會先出這個頭,聽了她的解釋,陳鳳琪也明白過來。 “多謝夫人為我們分擔這份壓力,都怪我沒有教好,常欣這孩子,實在太冒失了?!?/br> 第六十四章 滿意 柱國公夫人卻語氣真誠的說道。 “太尊夫人此言差矣, 我就特別喜歡樂陽縣主這種能夠明辨是非,還心懷大義的好姑娘?!?/br> “我們徐家乃是行武出身,深知糧食的難得與珍貴,也一直教導家中后輩, 萬不可做出這等該遭天譴的禍行, 樂陽縣主她小小年齡, 自己生活得衣食無憂,卻能如此重視農事,實屬難得?!?/br> 陳鳳琪并沒有真心責怪李常欣的意思, 要不然,她也不會還好好的坐在這里。 “只要下力氣干過農活,體會過在田間勞作的艱辛,感受過豐收的喜悅,承受過欠收或顆粒無收的打擊, 就能知道百姓種莊稼的不易,糧食的來之不易?!?/br> 聽她這意思, 是李常欣曾下地干過活, 柱國公夫人有些意外。 “太尊夫人的意思是,樂陽縣主他們也要下地勞作?” 沒聽說李家竟能窮到這個份上啊, 據說皇上太子殿下被送到李家時, 還附帶著一萬多兩銀子,那些銀子被李家當作證物原數退回給皇上了。 在不知太子殿下真實身份的情況下,就能將一萬多兩銀子直接還回去的人家,怎么看也不像是艱難到需要讓自家孩子打小下地干活的程度吧。 “是啊, 南江書院的規則是學五休二,也就是說,上五天的課, 勞作兩天,書院有幾百畝田地,需要靠學生自己打理,所以書院里的學生,都少不了要干農活,我家的孩子,當然也不能例外?!?/br> 柱國公夫人越發覺得,那南江書院實在是家有些神奇的書院,非常與眾不同,據她所知,這世上的讀書人大多都是五谷不分,受家人供養一心一意的專注于讀書。 結果南江書院雖為書院,卻要組織學生定期下田種地干活,與傳統的書院根本不是一條道,可是她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書院教出來的學生,肯定能力更強,不是常人印象中的那種書呆子。 與此同時,坐在另一輛馬車上的江燕娘,也知道了李常欣打人的事,掀開車簾將她叫車邊訓斥道。 “你這孩子的脾氣實在太急躁了,仗著會點拳腳功夫,就冒然出手,要是人家比你厲害,反倒將你打了怎么辦?出門的時候,你奶還特意囑咐過,讓你不要惹事,你都當耳邊風了?回去給我好好寫你的修身格律?!?/br> 李常欣不服氣的回道。 “娘,我沒有,看到那些人那么可恨,在好幾畝長有青苗的地里跑馬,我氣得恨不得直接射人,小雪讓我警告一下,我就很聽話的只警告了他們一下,只將其中一個人的馬腿射傷了一點,而且我們手里有箭,他們不敢反抗?!?/br> 江燕娘聞言,點點頭道。 “無端禍害百姓莊稼的惡行,的確不能放縱,不過這件事情中,你也有錯,回去再跟你算帳,不準你們再瘋跑了?!?/br> 李常欣趕緊應下。 “好的,娘放心,接下來我一定會很聽話?!?/br> 徐家世子夫人聽到這對母女的對話,心中有些意外,她沒想到,江燕娘對女兒出手打人,還是打京中多家權貴府上子弟的事,竟然如此輕描淡寫的簡單放過。 “江meimei要不要去向太尊夫人那邊解釋一下?” 江燕娘不以為意的回道。 “不用,文jiejie不用擔心,常欣行事雖然沖動了一些,但她并沒有做錯什么,娘不會怪罪她的?!?/br> 世子夫人文氏再次感到意外,一個大姑娘家,公然出手打人不說,還打了好幾家權貴的子弟,都不算是錯事,要到怎樣的程度,才能稱得上錯事? 或者說,不管李常欣做這件事的出發點是對是錯,經此一事,她一個女兒家的名譽肯定會受損,這安遠伯夫人難道一點都不擔心自家女兒未來的前程嗎? “那就好,說起來,樂陽縣主已是及笄之齡,不知她的親事可曾訂下?” 說起這件事,江燕娘才露出些愁容。 “還沒有,娘覺得常欣的年齡還小,想要多留兩年,再慢慢看看有沒有什么合適的人選?!?/br> 文氏笑著問道。 “江meimei初來京中,對京中各家兒郎的情況不熟悉,我倒是可以幫忙參考一下?!?/br> 江燕娘毫不猶豫的回道。 “多謝文jiejie的好意,家里不打算將她嫁到京中,所以暫時不會考慮京中的人選,這孩子的性格有些魯莽,又好動,不適合京中這些深宅大院的生活?!?/br> 正所謂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文氏提議要給李家參考李常欣的親事,其實未嘗不是因為她心中有著自己的小心思。 卻沒料到,李家人竟然這么實誠,已經進入京城這個名利場了,不想著借機將身有爵位的女兒往高門里嫁,看樣子竟是打算將女兒嫁回湖州高臺那偏僻之地。 “江meimei一家既然都已上京,又何必要將樂陽縣主嫁到外地,將來一家人難以團聚,如何放心得下?” 江燕娘沒什么心機,坦然回道。 “我們來京里,是因為常煦年齡還小,對京里不熟悉,皇上也希望我們能過來幫忙照看著些,等到常煦再大些,不怕他會被人欺負了,我們肯定還要回高臺的,畢竟在那邊住慣了,京里雖然好,到底不如家里自在?!?/br> 敢情這一家子壓根就沒有在京里長住的打算?文氏端起小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她是真沒想過,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實誠之人。 在見識過京中的富貴繁華過后,不想著把握這天賜良機,如何在這京中落地生根,竟然還惦記著要回鄉下老家。 “安遠伯也是這個意思嗎?” 江燕娘理所當然的回道。 “當然,不怕文jiejie笑話,我們本就是普通人家出身,一輩子沒什么大能耐,也沒什么野心,就希望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過安生日子?!?/br> 文氏聞言,暗自松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有些羞慚,她見婆婆近來與李家走得頗為親近,心中就不免有些擔憂,怕兩位老夫人為兩家定下聯姻之事,而她的丈夫徐世子也透露過這方面的意思。 眼看安常煦已經被皇上正式確立為太子,徐家向來支持正統繼承人,太子殿下在朝中與京中的根基都淺,徐家若是與李家聯姻,加強雙方之間關系,對鞏固太子之們有利。 而樂陽縣主是與太子以同胞姐弟的名義長大的女孩,兩人之間的手足之情,比一般兄弟姐妹更親厚,她的大兒子徐景年若能與樂陽縣主結親,對雙方都很有利。 可是徐景年是她最引以為傲的兒子,各方面都很優秀,京中貴女可以說是任其挑選也不為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文氏實在不想讓兒子為家族利益,娶個小門小戶出身,初進京的女子。 尤其是在發現樂陽縣主比京中那些將門虎女還要厲害,不僅馬上功夫好,拳腳功夫也厲害,一言不合就敢拿箭射人、上手揍人的情況下,文氏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打消掉兩家聯姻的可能。 好在聽江燕娘這意思,李家人并沒有將樂陽縣主嫁到京中,甚至李家也沒有在京中長落根的打算,文氏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