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算命嗎、我釣了渣攻的白月光[重生]、來??!互相傷害[快穿]、和豪門霸總聯姻后我爆紅了、女王蜂的后宮養成計劃(NP,女主控)、你是我的開心果(兄妹骨科 H)、被帝國通緝后我拐走了皇太子、體弱美人在解密游戲封神了、佛壇上的裙擺、全民劍圣
玄墨簫微微抬起頭,環視眾人一圈與葉清衣目光相觸后又慌忙低下:“弟子昨日照常在后山練功,沒有做過表小姐所說的事情?!?/br> “你沒有?你撒謊!” 譚玲瓏蹭地站了起來,一陣風似得沖向玄墨簫,蘇夢笙抬手攔住譚玲瓏,笑著對玄墨簫道:“你說你在后山練功,可有證人?” “沒有?!?/br> “那你是何時回房間的?” 玄墨簫一怔,默默攥緊衣角,沒有回話。 葉清衣敏銳地察覺到了玄墨簫的異樣,忍不住張口:“說啊,怎么不說了?” 聽到葉清衣聲音的玄墨簫將頭低得更狠,緊緊捏著衣角的手微微打起了顫:“我、我沒有房間,我住、住在馬棚里……” 葉清衣與蘇夢笙俱是一愣。 溪暮海的神色一瞬間也變得很難看,他干咳了一聲,氣沖沖道:“去把昨日看守冰牢的弟子帶過來?!?/br> 弟子領命而去,莫名安靜下來的冷月軒寒風肅寂,葉清衣目光凌凌地望著孤零零跪在地上,被一眾衣著華貴,裝扮精致的同門圍觀審視的玄墨簫,心中升起一股很復雜的情感。 算不上同情,也算不上懼怕,更多的似乎是一種好奇。 不多時,昨夜里負責看守冰牢的弟子便被帶過來了。 這些弟子足足有十余人,一半安然無恙,一半受了輕傷,另有兩人傷勢較重,是被人放在竹床上抬過來的。 溪暮海掃視了弟子們一眼,沉聲道:“都回頭看看,昨夜擅闖冰牢的是他嗎?” 弟子們齊齊回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得不出個結論。 “師父,昨夜夜色太深,那賊人裹在一件黑色斗篷里,別說臉了,連眼睛都沒有露出來,弟子……弟子實在是認不出……”一年級稍大些的弟子站出來道。 溪暮海不語,手一揮撩開了受傷弟子的衣衫,查驗了他們的傷勢。 所有受傷弟子的身上,無一例外皆是拇指粗細的貫穿傷,或被捅穿了肺腑,或被捅穿了肚腸,血rou模糊,慘不忍睹,葉清衣看了兩眼便別過了臉,蘇夢笙則嘖嘖稱奇:“在下活了這么多年,當真沒見過這樣的武器,不是刀劍,不是鞭斧,倒像是一根棍子?!?/br> 溪暮海沉著臉,好一會兒才道:“確定望月閣內的法陣是被同一個人破的?” “這……”那弟子猶猶豫豫地看向譚玲瓏,“弟子是聽表小姐說昨夜有一遮頭蓋面,裹著黑色斗篷的賊人從望月閣內飛了出來,便推測偷盜渡靈珠與擅闖冰牢的人是同一個人?!?/br> 只是推測,并無實證,溪暮海幾乎立刻道:“去搜?!?/br> 聽得溪暮海下令的譚玲瓏兩眼莫名一亮,側身盯住玄墨簫,目光凌厲的像要吃人一樣,前去搜查的弟子不過半柱香的時間便趕了回來,將一件黑色的斗篷奉在了溪暮海的面前。 “這件斗篷是從馬棚里搜出來的,除此以外,還有幾本秘笈,正是藏書閣今日所丟的?!壁s回來復命的弟子道。 葉清衣望著弟子找來的物證緩緩搖了搖頭。 這局,做得未免也太假了。 “人證物證俱在啊?!碧K夢笙哂笑著用扇子挑起那黑斗篷,對著玄墨簫道,“玄墨簫,你還有何話要說?!?/br> 玄墨簫緩慢地搖了搖頭,慌張而又委屈地說:“那衣服不是我的,我沒有盜取渡靈珠,也沒有偷藏書閣的秘笈,師父,我是無辜的?!?/br> “玄墨簫!眼下證據確鑿你居然還想抵賴!我親眼看見你離開望月閣!不是你盜取的渡靈珠還能有誰?”恨不得立刻給玄墨簫定罪的譚玲瓏道。 “既然如此……譚小姐昨夜也在望月閣了?”葉清衣不咸不淡地插了一句話。 原本暴跳如雷的譚玲瓏神色瞬間柔軟了下來,含羞探了葉清衣一眼,溫婉道:“回葉仙師的話,弟子昨夜確實去了望月閣,但弟子并非心存不軌,只因路過望月閣時察覺有異,這才沖了進去,剛好撞見了這狗……這賊子逃出望月閣?!?/br> “哦,原來如此?!比~清衣淺笑著道,“你們找到了斗篷,找到了秘笈,卻沒有找到渡靈珠是不是?” 譚玲瓏微微一怔:“是,想來……想來是被他藏了起來?!?/br> 一旁的蘇夢笙聞言“嘖”了一聲:“這不對啊,他都知道藏渡靈珠了,為何不將斗篷與偷來的秘笈一起藏起來呢?” 譚玲瓏纖長的睫毛閃了閃:“這……” 葉清衣掃了這位咋咋呼呼,下手狠毒,算不上聰明的表小姐一眼,繼續道:“譚小姐,你既然昨夜便知道這位叫做玄墨簫的弟子盜取了渡靈珠,為何不當即派人去捉拿他,偏偏要等到今日與他當眾對質呢?” 譚玲瓏如遭當頭棒喝,瞬時便愣住了。 她捏住了裙角,瞪著又圓又大的眼睛半晌說不出話,委屈的快要哭了,葉清衣見狀趕忙道:“譚小姐別急,葉某沒有別的意思,只是心中略有不解,所以才問問,此事結果如何,還要溪谷主裁決?!?/br> 全程陰沉著一張臉的溪暮海旋即道:“簫兒,為師問你,你昨夜去過望月閣與冰牢嗎?” 玄墨簫遲疑片刻垂下目光:“去過?!?/br> 一語出,眾人嘩然,溪暮海迫不及待地追問:“你干什么去了?” 玄墨簫咬了咬下唇,甚是躊躇道:“弟子一向睡得晚,昨夜也是一樣,閑來無事便在谷中逛了逛,不想路遇望月閣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