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在驚悚節目里挖墻腳[無限]、【快穿】我給男配送糖吃(高h,1v1)、重生后我一夜·暴富[娛樂圈]、請叫我蘇先生[快穿]、論路人甲的主角待遇、快穿之換裝游戲、史前現代人
小姑娘把兩腮一鼓:“這宮里有什么好的,非要削尖了腦袋地鉆進來?!?/br> 她嘀嘀咕咕憤憤不平地走了一路,蹦跳兩下,又好奇地問:“咦,師父,是誰想見那位柳小姐呀?” 柳曼露的聲音輕快:“一個身份貴重,卻同樣沒能看清楚自己處境的人罷了?!?/br> 目送身穿官服的背影離去,柳曼雪撕扯了幾下手里的帕子,在心中咒罵幾句,便聽見外頭有一陣沉穩的腳步聲音響起來。 她轉身,看見一風度翩翩的男子對著自己拱手:“叫姑娘久等,是遠道的不是?!?/br> 柳曼雪有些傻眼,她也趕緊回了一個禮:“臣女參見四殿下?!?/br> 她沒能料想到來人會是四皇子,在心里又將柳曼露一通謾罵——四皇子正妃雖然沒有生育,但他已經有了兩個側妃了,剩下的庶妃侍妾更是七八個,其中一個就是柳家的庶女。 更有就是,四皇子本人對外雖然保持一副彬彬有禮,禮賢下士的模樣。 但任何一個家中有女兒的在朝官員的夫人都不會考慮將自家女兒嫁去四皇子府上,只因為四皇子府上的亂象在整個京城都是出了名的。 旁的人家家里妻妾也不是沒有斗得特別兇的,但如同四皇子后院那般,幾乎年年都有人流產喪命到現在一個孩子都生不出來的,也算是世間一大稀罕事了。 且不提宮中各路心思叵測之人如何在暗地里攪弄風云。 殷盛樂與沈徽早已到了御馬苑里,二人并駕,已是跑完了兩圈。 “阿徽,你有沒有想過,若是不在皇都,你想去什么地方?” “殿下何出此問?”沈徽輕輕拽著韁繩,疑惑地反問道。 殷盛樂始終感覺到有一團子郁氣卡在自己心口的地方,現下看著沈徽一片清澈的眼底,這郁悶之氣不但沒有消減,反而愈發淤積了起來,他聲音發悶:“我總感覺宮里像是有什么事情要鬧出來了?!?/br> 他說完,緊緊地抿住了雙唇。 若說他從沒察覺父母之間的隔閡那是不可能的。 殷盛樂上輩子無父無母,像是野地里長出來的小孩兒。 這輩子終于有了一雙對他予取予求的父母,可卻...... “我給阿徽講個故事?!?/br> 殷盛樂一扯韁繩,控制著馬匹放慢了速度轉向往寬闊的草場的方向悠悠走著:“有一個老農,家里有一方良田,幾樣不同的谷種?!?/br> “他每種下一種谷子,都悉心照料到谷子結種出來,發現結的種子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于是便又換新的種下?!?/br> “如此往復再三,他家里的種子都種了一遍了,最后的那一次尤其盡心,可卻還是沒能找到他想要的那種谷子?!?/br> “他想要最符合自己心意的谷種,種在全家最要緊的良田上,又十分堤防自己的岳家,生怕因為他種不好谷子,會被岳家人插手,叫他種下不合心意的種子,或者干脆被人搶走那塊良田——他侍弄稻谷時真的十分用心,而他年紀也大了,再過不久,就到他必須挑選一種谷子種在良田上的時候了?!?/br> 他慢慢說著,眼中沈徽的神色也變得愈發凝重,這讓殷盛樂心里寬慰許多,他繼續說了下去:“或許是人到老了,就會愈發地固執,那老農始終不肯妥協,幾乎要與岳家鬧翻了,再過不久,也許他就會干脆把已經種出來的谷子全都賣出去,又或者在趁著自己還有精力的時候,重新去搜羅新的谷種?!?/br> “總之,他是不想叫不合自己的心意的谷種,長在他最最珍視的那塊田地上的?!?/br> 殷盛樂語氣沉沉地說完。 沈徽擰著眉毛:“若是要爭那塊良田,與其指著老農的心意,又或者他岳家的意思,都不如自己將根扎得深一些,無論誰也不能輕易撼動?!?/br> “是啊......”殷盛樂抬頭仰望天際,長嘆道,“說到底來,還是得去爭去搶啊?!?/br> “殿下,也許并不會走到那種地步呢?!鄙蚧蛰p聲說道。 殷盛樂轉過身來看著他:“今后的事情誰說得清楚呢?” “你家殿下我呀,倘若沒了父皇母后的偏愛,只怕就不過是個討人嫌的混球罷了,若是沒能爭得過,將來怕不是只能跑到什么邊邊角角的山區落草為寇......”他又嬉笑起來,坐在馬上歪過上身,湊近沈徽,“若真到那地步,我就把阿徽你打暈抗走,我做個山寨寨主,你就是我的壓寨夫人!” “殿下又渾說了?!鄙蚧斩浒l燙,不自覺地躲開了去。 * 作者有話要說: 睡不著_(:з」∠)_ 想想還是爬起來把它碼完了。 感謝在2021-11-10 21:40:23~2021-11-12 03:20:0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糯米丸子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8章 飛過去一把椅子 殷盛樂盯著自家伴讀泛紅的耳垂, 心說他到底是太容易害羞,還是其實也是對我有意思的? 倘若是后者的話那可就太好了,但假如是前者.......那自己可得把人看好了, 免得叫什么貓三狗四的仗著阿徽臉皮子薄就貼上來。 兩人將馬騎了回去,養馬的小太監不敢輕忽, 上前來將兩匹馬小心地拉回馬廄里,殷盛樂點點頭肯定了他們的工作態度:“果然教訓過一次以后, 他們辦起事來就警醒得多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