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書迷正在閱讀:渣受渣了大佬后又穿回去了、再撩就彎了[快穿]、社恐領主、穿書后我喜提渣攻人設、朕看上男主了怎么辦?[穿書]、在驚悚節目里挖墻腳[無限]、【快穿】我給男配送糖吃(高h,1v1)、重生后我一夜·暴富[娛樂圈]、請叫我蘇先生[快穿]、論路人甲的主角待遇
無理的要求讓鄧裘事后差點破口大罵,可趙禪真當時小意溫柔,一口一個鄧卿,年少英才,必成大器……把他忽悠的連爹都不知道是誰了。 還沒等鄧永想出對策幫助兒子逃離苦海,鄧裘就已經被一隊喬裝打扮的禁衛軍給帶著,帶著一個車隊前往大宛了。 原本以為兒子走了以后,不在陛下跟前,就能少搭理任性小皇帝的無理要求??赊D眼,小皇帝就命人送來禮物,說是鄧裘不能在家侍奉老父親的補償。 鄧永一開始還高高興興,覺得陛下心里有鄧家,差點就想放棄聯系蕭渝,站隊趙禪真了。 可第二次,趙禪真親自微服私訪,登門趙家,話里話外都是近日天下太平,一派祥和,宮中如此炎熱,他的身體也不怎么好了。 鄧永自然要想著法子開解他,說著說著就提到自己有一座山,山上有莊子有天然溫泉,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桃花盛開。 趙禪真一聽,眼睛就亮了,鄧永還能不讓他去住幾天嗎? 結果趙禪真不僅自己住,還帶著皇太后一起去住,他回宮了,皇太后卻在莊子里住了下來。 又過了幾日,鄧永便被召到宮里。趙禪真一臉歉疚的告訴他,他年輕,受不了大夏天泡溫泉,倒是皇太后挺喜歡的。和他嘮了半個時辰皇太后年輕時受了多少苦,是他唯一的長輩?,F在卻遺憾宮中沒有這么好的地方給皇太后修養身體,反而還要在臣子的莊子里長住。 鄧永還能說什么,自然要表白忠心,非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太后喜歡,那莊子便是皇家的了。 趙禪真眼睛一亮,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鄧卿品行高尚,實為天下表率。說實話,朕雖然不喜歡莊子里的溫泉,倒是很喜歡山上的桃樹,只盼著春日里能去看桃花盛開,想必定為人生一大樂事?!?/br> 他話鋒一轉,又道:“鄧卿恭行良儉,朕哪里忍心強占莊子,不如……封你為鎮國將軍吧!”說完,他自己拍手樂道:“這名字威風,鎮國將軍!” 鄧永當即欣喜若狂,一個將軍,少說也能掌管幾千精兵,對他的大業有很大的幫助! 他一個高興,便把整座山都慷慨奉上了:“陛下對臣子對此慷慨,臣子又怎敢讓陛下涼心呢?實不相瞞,那山里,還有一座鐵礦,不若連同山上的桃花,一并送給陛下!” “好!”趙禪真這聲好,叫的是真心實意。 事后,鄧永才知道,所謂的鎮國將軍不過是個封號,不登記在冊,就連他兒子送去的那匹馬,都有鎮安將軍的稱號。 一時間,鄧永淪為世家之間的笑柄,他被氣的吐了一口老血,接著便借口身體有恙,不再出門。 此等行事,他若還看不出羞辱,那可真是枉為人了。 鄧永現在心里已經打定主意,要勾結蕭渝,里應外合,把腐爛的大趙王朝推倒。到時候小皇帝不還任他處置?把他賞給自己兒子也不是不可以。 可這些,鄧永不能對馬楊說,只草草地夸獎趙禪真幾句,便送客了。 鄧永送的那座山,成了趙禪真的私產。他喜歡這山是真的,可也不全是為了蓋行宮,夏天好去避暑。 而是把它轉手贈給了蘇和同,起名為清源山。這下子,修建寒門學堂的地址有了,就連山后的那座鐵礦,也可以用來賺錢,賺來的錢用來培養學子。 這下子,蘇和同徹底信服了他,老淚縱橫地表示,自己絕對會為大趙培養出棟梁之材,還舉薦了幾個徒弟入朝為官,被趙禪真根據各人所長,給安到了不同的位置。 建學堂的事情全交給蘇和同了,山的歸屬,還是趙禪真,實際上就是朝廷暗中資助的產業。 只是明面上,是蘇和同找陛下要了這座山,而陛下還真的給他了。 蘇和同一出宮,就快把這個消息嚷嚷的整個金陵都知道了,他回來之后,在金陵幾大學堂,聚眾講學了幾次,每次還要求不能把寒門子弟拒之門外,此消息一出,所有寒門子弟奔走相告,不斷有人詢問學堂什么時候開學。 那些個想搗亂的人,一聽這山,陛下送的,山長還是全天下聞名的大能,蘇和同可不像傅偕生那樣,是通過利益來籠絡學子。 他年輕時,連中□□,詩詞歌賦揚名天下,可惜在政治上的覺悟略有不足,才被傅偕生短暫地壓了一頭。 現如今傅偕生沒了,陛下又是當世明君,他自覺自己可能青史留名,便把每件事都做到極致。 蘇和同收攏人才的速度堪稱恐怖,自從他廣發書信,便有無數隱居,或者小地方的才能之士,不斷遷往金陵,有的會作為清源書院的講師,有的則是經商之才,甚至習武之才。 不過兩天,清源山上就開始了規劃和修建,蘇和同還求了趙禪真的字,拓在石碑上,立在山下。 趙禪真也擺駕去看過,山上有些桃樹暫時被挖開,改種到了山下。 清源山不止是一座山,山腳下還有幾百畝良田,也都是鄧永的,住著幾百戶人家,都是他的佃戶。平日里靠租田為生。 趙禪真干脆又賞他夫人一個誥命,把那幾百畝良田也要了過來。 這地方是真的不錯,山勢并不算陡峭,山路修建的很好,從山上可以看到山下聚居的農戶,幾百畝水田像是綠色的彩帶一樣,依偎著汾河,村落里還有一處偏僻的竹林,林子里藏著一個碼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