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只會影響我拔劍的速度 第76節
書迷正在閱讀:創神星直播中、末世之那個人的末世日常、快穿之玩轉炮灰、我的美貌讓男主沉迷[快穿]、我的臥底江湖、穿成小霸王的綠茶攻、換婚(GL)、續命(GL)、龍女總想搶走女主[快穿](GL)、穿書回來我成了自己的替身(GL)
她一手抱住孩子,一手指向皇帝,聲色俱厲:“別人不知道,但我看得出來,你跟從前不一樣了!真相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但是絕不可能叫一個人的性情發生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還有你臉上細微之處的表情——你不是陛下,絕對不是!” 好敏銳的反應。 皇帝心頭不由自主的贊了一聲,臉上仍舊在笑:“你說錯了,朕便是當今天子!” 文希柳豁然轉過頭去,看向太后:“你從前不喜歡吃魚的,這一點我知道,淑妃知道,太后娘娘也知道,可是那日在壽康宮,太后娘娘親耳聽聞,你主動問她席間為何沒有鯽魚豆腐湯?!” 太后不能言語,只用力的點頭。 皇帝一臉莫名其妙:“朕從前不喜歡吃魚,現在喜歡了,這有罪嗎?朕的口味不能變?” 文希柳被他問住,一時語滯,近乎倉皇的轉開視線,不住地尋求突破點。 她仿佛抓住了什么,又仿佛什么都沒抓住,最終也只能無力的一寸寸重復:“你是假的,你一定是假的,真正的陛下必然是被你和杜氏害了——” 文希柳猛地抓住淑妃的手臂,指甲發力,幾乎要嵌到她的皮rou里去,目光近乎狂熱的看著她:“你也這樣感覺,他是假的,是不是?!” 淑妃嘴唇抿得死緊,一時點頭,一時搖頭,半晌之后,淚灑衣襟:“表哥,表哥他很疼我的,即便再生我的氣,也絕對不會賜死我……” 她狠下心來,喊出了那句話:“你是假的!” 兩個昔日寵妃都認定了當前這位天子是旁人假冒,只是卻又都拿不出什么得力的證據來。 朝臣們低著頭,看不起臉上神色,宗親們也成了縮脖子的鵪鶉,腦袋恨不能耷拉到肚皮上才好。 皇帝不以為然,閑適的靠在椅背上,自若道:“怎么,不服輸是嗎?那朕就說幾句能證明自己身份的,只有朕跟你們能知道的?!?/br> 文希柳與淑妃滿臉驚疑的看著他。 而皇帝先看向文希柳。 他說:“去年淑妃生辰那日,你為了爭寵,打發人去請朕,說是心口疼,結果朕去了之后,你又來了月事,為了留住朕,你用口#¥@*……” 文希柳:“……” 賤人,f,fuck! 皇帝:“你壓箱底的那本春宮有幾十頁那么厚,咱們只用了兩個月就研究透了,你特別喜歡觀音%和螞蟻#@%?!?/br> 文希柳:“……” 文希柳一臉麻木。 “歐,歐陽延!”她慢慢的裂開了,神情猙獰:“我要宰了你——” 徐太傅臉上肌rou抽搐幾下,恨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聾子才好。 其余宗親們咳嗽的咳嗽,摳耳朵的摳耳朵,還有人跟身邊的交流起了天氣。 皇帝旁若無人的轉向淑妃:“跟文希柳比起來,你就熱情多了,你特別喜歡后……” 淑妃崩潰大叫:“啊啊啊啊?。。?!” 淑妃:“夠了?。。。。?!” 淑妃:“你住口?。。。。?!” 淑妃:“人是我殺的!罪是我犯的!皇帝是假的是我胡謅的!把我拉出去五馬分尸吧??!我等不及了?。?!” 第67章 還我漢家天下1 徐太傅等老臣和宗親們進宮的時候憂懼不安,離宮的時候腳下打飄,唯恐今晚回去睡覺的時候被皇帝派去的殺手鯊掉,個頂個的憂心忡忡。 皇帝卻沒這些顧慮,當場吩咐人把太后送回壽康宮去,至于淑妃和文希柳,直接逮起來擇日行刑。 那三人被送了出去,老臣們和宗親們也先后離去,乳母抱著皇長子汗流浹背,不敢作聲。 最后還是吉春上前去問了一句:“陛下,庶人文氏已經被押解下去,皇長子——” 皇帝轉過臉去,冷冷覷著那個剛滿周歲的孩子,神情難掩厭惡。 這個孩子的出生他沒有參與,生母更是他痛恨之人,現在又因為他掀起了這么一場亂子——文希柳錯非有這個孩子在手,如何敢一口咬定天子是假的? 不就是因為她手里有替代品,可以依仗這個小崽子做太后?! 從前提起這個孩子,皇帝還有幾分心慈手軟,惦著這畢竟是自己的骨rou,愿意給他找個養母,現在干脆就狠了心,擺擺手道:“這孩子與皇家無緣,朕深惡之,賜鴆酒,叫他隨他母親同去,黃泉路上作伴!” 吉春聽得心下一凜,恭敬應了:“是?!?/br> 為著丑家伙,皇帝多吩咐了一句:“你親自盯著,別叫什么人把他帶出去了,來日再冒出來攪風弄雨,他生母就不是個好的,他也未必是什么好東西!” 吉春后背上生出來一層汗,又一次躬身應下,而皇帝平白遇上這么一遭事,更覺憤懣惱怒,有心找個人來傾訴,遂交待近侍們幾句,起身往椒房殿去了。 宣室殿內的這場風波,沒能夠逃脫掉杜若離和莊靜郡主的法眼,她們雖不在其中,卻也知皇帝絕對能應付得來。 原因無他,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皇帝上輩子雖然被pua的透透的,但畢竟也不是傻得徹底,他或多或少能夠感覺到若離對他的情誼并沒有表面上那樣深重。 只是感情這種東西,實在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更無法量化,很多時候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糊弄著過下去算了。 這會兒他就不太愿意跟杜若離說心里話,只對著莊靜郡主傾訴心中的委屈:“娘,您不知道她們的心到底能有多狠——為了把我拉下去,換那個小崽子登基,連我是您和皇后找人假扮的這種謊都編出來了!” 杜若離坐在內殿的暖炕上,一邊兒給小公主做衣裳,一邊兒聽皇帝委屈傾訴——她還在月子里,不能出門,做點刺繡打發一下時間也好。 皇帝在外邊對著莊靜郡主沒完沒了的抱怨:“我是她的親生骨rou啊,就為了承恩公府,她竟能狠下心來逼我去死!” “還有那個文希柳,當日我便不該婦人之仁、留她性命,直接下令杖殺便是!” “淑妃也就算了,可太后為什么會這么做,我是真的想不明白,我對她不好嗎?我不孝順她嗎?她居然這么對我……” 莊靜郡主:“是嗎,她們怎么這樣??!” 皇帝:“巴拉巴拉巴拉……” 莊靜郡主:“這種事情她們都做得出來?!” 皇帝:“巴拉巴拉巴拉……” 莊靜郡主:“這也太那個了吧!” 皇帝:“巴拉巴拉巴拉……” …… 淑妃和文希柳被處置掉之后,第二日太后便以為先帝祈福的名義往太廟去了,知道內情的朝臣和宗親們無人對此發表異議,直到太后一年之后于太廟病逝,她都沒能再度回宮。 杜若離沒有急著效仿前世那一位收攏權力,只一心調養身子,盡快恢復健康,對于有意權柄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強健的身體更重要了。 皇帝很快將心思投注到了朝政之上,前世羋秋如何變革,一步步帶領這個國家走向強盛,他也是親眼見證過的,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沒吃過豬rou,還見過豬跑呢! 刪減版的變革慢慢開始了,就像是一個缺胳膊少腿的人上路行走,雖然走得跌跌撞撞,但畢竟是開始走了。 徐太傅這位兢兢業業的卷王重新開始煥發出了生機。 對于外朝上的事情,杜若離一個字都沒問,只推說生產時傷了身子,在椒房殿照顧公主。 皇帝起先還沒覺得不對勁兒,全然沉浸在我上我也行的虛假快感中,直到小公主快要百日的時候,他午后往椒房殿去用飯,還沒進門,就聽里邊兒言語聲夾雜著嬰孩的歡笑聲,人間煙火氣撲面而來。 皇帝心緒微動,進門之后簾幕一掀,便見rou呼呼的胖墩兒公主趴在軟綿綿的毛毯上,抓著一串珠子高興得呀呀大叫。 杜若離坐在一邊兒,笑容溫柔的朝她伸出手:“阿宣,到娘親這兒來——” 胖墩兒啊啊叫了兩聲,艱難的支撐起胖嘟嘟的小身子,朝母親的方向翻了個身,也不知是不是覺得累了,抱起自己的小腳丫就往嘴巴里送。 杜若離看得失笑,很寵愛的把她抱到懷里:“小笨蛋,不能吃腳呀?!?/br> 胖墩兒嗚嗚的出聲,傻乎乎的笑,埋臉在母親懷里,依戀之情顯而易見。 皇帝陡然生出一種空落落的委屈和遭受背叛的憤懣來,心里邊酸得都要擰出汁子來了。 丑家伙你在做什么? mama在這里??! 這時候杜若離瞧見他了,莞爾輕笑,叫懷里女兒轉過臉去看他:“是父皇來了哦,阿宣?!?/br> 她柔聲教胖墩兒公主:“那是父皇?!?/br> 皇帝脫掉腳上靴子,熱切的向前迎了兩步:“丑家伙,快來!到父皇這兒來!” 孩子才剛百日,哪里能認得出那么多人,最親近的必然是生身母親,再之外便是乳母和朝夕陪伴著的保母、宮人們,皇帝這個早出晚歸的親爹,妥妥的得排在這些人后邊。 皇帝手伸了過去,胖墩兒公主壓根不想找他,小腦袋依戀的靠在母親懷里,舍不得挪窩兒。 皇帝急了,再近前去抱,她嚇了一跳,“哇”的哭了出來,小手掙扎著死死的拉住了娘親的衣襟,抗拒不已的蹬著腿。 皇帝要心疼死了,既茫然,又無措,受傷道:“怎么不找我呢?丑家伙……” 從前你但凡有一刻鐘見不到我都不行的??! 杜若離溫柔的哄著孩子,撫著她稚嫩的肩背,又勸慰他說:“大抵是見得少了,不夠熟悉吧,早晨她還沒醒,你就走了,等你回來,她又睡了?!?/br> 皇帝心里邊難過的潮水一浪高過一浪,第二天哪兒都沒去,專心在椒房殿里帶孩子。 胖墩兒公主起先對他有些陌生,相處的久了,便要好上一些,皇帝斷斷續續的陪伴了她一段時間,雖然也能感覺到寶貝女兒對他的親近,但要是跟杜若離這個生母比起來,那真是拍馬都趕不上。 他心里有些難以言說的妒忌,又有著為此疲于奔命的勞累,索性下令叫皇后帶著胖墩兒公主搬到了宣室殿去,一來他可以就近照顧公主,二來也免了每日往來奔走。 杜若離自無不應。 如此過了幾日,眼見著還是沒法把人家娘倆分開,皇帝就開始尋思著給杜若離找點事情做了,最開始只是叫幫著念念奏疏,慢慢的就連帶著叫她一道批閱掉了。 反正這些事情她上輩子都做過了,再做一次也沒什么。 而從前獨屬于天子的權柄,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滑到了杜若離手中。 起先這消息瞞得嚴實,朝臣們并不知曉,等到傳出去的時候,外邊兒嫡女降級承爵的事情搞得如火如荼,也沒人敢冒頭反對皇后協助理政。 再過幾年,朝臣見帝后感情和睦,又唯有一女,上疏請安時便以二圣稱之,而輔政的杜皇后也并無責備之意。 皇帝到底是將后宮遣散了,只是沒過幾年就又重新選了一批進去。 杜若離對此心知肚明,他之所以將從前那些人遣散,并非是起了一心一意的心思,只是因為在前世的時候,那些宮嬪們見證過他的艱難歲月,他不愿與之相對罷了。 至于之后再選秀入宮的那些,誠然有野心勃勃,想誕下皇子、謀奪儲君之位的,她也全然不放在心上。 她們以為自己這個皇后是泰山公主身邊的最后一道防線,而皇帝則是儲君之爭的裁判,可實際上恰恰相反,皇帝才是最不能容忍后妃和其余兒女與泰山公主爭鋒的那個人。 歷盡千難萬苦生下的女兒,怎么可能被別人生的孩子比下去? 杜若離壓根就不擔心,朝堂才是她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