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女帝記事 第12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無限流里當團寵、亡者美人空降深淵游戲[無限流]、我靠捉鬼發家致富、頂級白蓮本色出演[穿書]、重生星際之榮光、此路不通、瘋子、快穿之反派死于話多、漂亮笨蛋作死后成了萬人迷(穿越)、三國我在許都開酒館
姚香送走后,姚靜隨意說了幾句場面話,在大宴上就不多留了。 姚峰很快來稟報,江州使者今日剛剛進城。 姚靜想了想,還是換了身普通的衣裳,去了圈養林虞的別院。 林虞難得沒有喝酒,應該說,自從那日姚靜離開后,他喝酒的次數少了。 他正在作畫,畫的是風景圖,山清水秀的,也不知是哪里。 “這里是江州云桐書院的后山?!?/br> 江州云桐書院,天下聞名,和中州的清河書院、荊州的岳麓書院被稱為最出人才的三大書院。 傳聞,這三大書院出來的弟子,只要想入士,哪怕是庶族出身,也是會被舉薦為官的。 當然,庶族想進入這三大書院那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一家書院就那么三五人出身庶族。 林虞是云桐書院的學生,不得不說他少時極其有天資,而且運氣還不錯。 否則,天下中有天資的人不少,但是能進入三大書院的又有幾個? “你知道徐孟安來了?” 林虞平靜地說道:“原本不知道,但是晉侯今日到訪,便已經知道了?!?/br> 姚靜坐下來,林虞繼續說道:“今日晉侯家大喜的日子,能來我這,除了孟安兄到了,別無可能?!?/br> “他現在懷疑你在欽州?!?/br> 林虞連忙擺手,笑說道:“晉侯可是疑我?虞對天發誓,虞和八兩沒有半分將消息傳出去的行為?!?/br> 姚靜收回目光。 “本侯過幾日就會出征,你……太不安分了?!?/br> 林虞放下了筆,將剛畫好的畫撕了。 “你年紀也不小了,既然喜歡欽州,不妨在此落戶,娶妻生子可好?”姚靜雖然是笑說,但是聰明人能夠聽到她語氣中的危險。 林虞當然也是聽清楚了。 “修為有成的道長曾為我算過,三十后若能活著方可娶妻,晉侯還是莫要害人家姑娘?!?/br> 說得清清淡淡,好像知道自己活不過三十歲是件尋常事一樣。 姚靜皺眉,可見,他似乎也不怕死。 姚靜垂下眼,這下頭疼了,眼下他乖乖在這里,是真的不想走,若是哪一天他真想走了,連死都不怕的他還真沒什么可以限制的。 “你就不想留個后?” 林虞輕笑一聲:“無妨?!?/br> 真是太違背這個年代人的常理了。 這個年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林虞見姚靜沉吟,心中了然她在擔憂自己不受控制了。 “八兩和我自小一塊長大,他隨林姓,日后的子嗣也是林家子嗣,也不算斷了香火,他年紀也大了,晉侯若是愿意,替他說親,虞絕不阻攔?!?/br> 真是善解人意,姚靜抓不到把柄,林虞就自動送上來了。 姚靜冷哼一聲,起身不再理會他。 林虞目送姚靜離開的身影,好笑地搖了搖頭。 她要出征? 他不由地閉上眼睛,幽遼二州,就算主將在中州,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秦世元掌權的速度比他想象中的快,還以為以秦邕的身子骨,怎么還能再等兩年。 荊州、幽遼二州? 倒是要看兩方誰先拿下! 林虞為姚靜囚,外界的消息他極難得到,但是仍然可以從一些市井雜七雜八的消息推測到,不得不說,他真的不凡。 *** “江州來使徐清見過晉侯?!?/br> 徐孟安文士風采出眾,風度翩翩、優雅斯文,在這個世界上,要說如玉君子,說得就是這一類人。 姚靜微微抬手:“徐長史不必多禮?!?/br> 徐孟安是江州新任長史,這么年輕就擔當此重任,可謂新秦侯秦世元的心腹中的心腹。 “秦使遠道而來,不知秦侯有何見教?” 徐孟安一怔,姚欽州此話,頗為不客氣,難道是他對江州對主公有所不滿? 不對啊,江州和欽州相距太遠,兩方也沒什么交集,更別說什么摩擦了。 面上絲毫不怒,他道:“江州地處平原丘陵,如今主公帶三軍披孝為父報仇,希望能得姚欽州支持,江州上下,定對姚欽州感激不已?!?/br> 姚靜淡淡地說道:“秦使尋求支持,襄州、中州、越州和幽州豈不是更好?” 徐孟安定了定心,說道:“姚欽州此言甚是,然而此時天下大亂,襄州助延州攻劉,中州幽州攻冀,越州攻吳,都無暇他顧,只有姚欽州安穩平順,前途遠大,我主立足南地,懇請和姚欽州結盟,守望互助?!?/br> 此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別的地方都打得熱鬧,姚欽州你是唯一清閑的,幫助哪一方哪一方就得大助。又說姚靜前途遠大,對她有信心解決北方戰亂,再表面他們志在南方,兩者不沖突,可以相互合作。 姚靜當然聽明白了。 說來,其實結盟真沒什么實質上幫助,之所以結盟,似乎就像距離萬里押寶一樣。 如果押對了,姚靜真的統一北方了,那么礙于此盟約,不好隨便南下。 同理,江州定鼎南方,也因為這盟約不方便北上。 當然,一南一北,如果姚靜打到中州和幽州,守望互助,江州會提供幫助。同樣的,江州打到了襄州和徐州,守望互助,姚靜也要給江州提供幫助。 姚靜對于江州如此看好她并不覺得高興,反而因為他此言,姚靜有些皺眉。 因為,她覺得這江州年紀輕輕的秦世元太過狂妄了,亂世開始,就急著來和姚靜來談分裂南北的事情。 不過她也沒掉以輕心,能讓林虞看重的主公,若是真的狂妄自大,他也不會不離開了。 第129章 .0129出兵南淵 雖然姚靜對于江州秦世元太過狂妄而不喜,不過,和江州結盟對欽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姚靜還是答應了這個盟約。 “我主公有一親弟季瑜,向喜書畫,更渴求繁華安順之地,還請晉侯應允,使季瑜前往欽州觀州郡繁華和山川美景以繪之?!?/br> 姚靜目光微閃,想起林虞所說,江州欲和她結秦晉之好,那么,這個所謂的季瑜,說是來才觀景繪畫,其實就是派來聯姻的質子。 不過,這來使絲毫不曾挑開說明,這倒是讓姚靜有些懷疑林虞所言是否真假? 這季瑜是真的被送來的聯姻質子,還是別有所圖,比如,他擅長于書畫,是否也為了窺視她欽州地形和部署? 姚靜對自己人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對敵人,她都是極其小心的,尤其是她落入桓覽的會盟算計后,遇事多思考多懷疑,已經慢慢成了習慣。 姚靜不動聲色,讓徐孟安有些摸不著她的想法。 說起四公子,那真是如淡泊如仙的畫中人,之所以沒直接談及聯姻,那是因為徐孟安觀察所見,這位姚欽州是性格極其強勢的人,從她的二姐出入織室做事,婚姻自主看,姚欽州本身也不會喜歡聯姻。 所以,徐孟安按下來不提,只管將四公子送來即可。 更何況,四公子聽聞欽州名川勝景、繁華安順也是極其想一觀。 至于之后,就看能不能促成了。 如果能夠促成,對于主公來言,日后可能有想不到的好處。 就是不能促成也無妨,根本沒有什么損失,四公子在江州的尷尬也是讓主公頭疼的存在。 太夫人不喜四公子,可四公子和主公兄弟感情不錯,將四公子派出來也算是緩解矛盾。 江州和欽州盟約一定,兩地相隔太遠,至少有五年的太平時期。如果欽州姚靜兵敗,作為江州州牧的親弟,占據欽州的諸侯也不會為難四公子,同樣,如果江州在南方兵敗,至少也為秦家保留了嫡系血脈,或許,在欽州的四公子還有為秦家東山再起的機會。 盟約已定,這樣小小的請求,姚靜沒有理由拒絕。 “可,本侯會名各州郡郡守奉四公子為上賓?!?/br> 徐孟安給姚靜行了一個大禮。 欽州江州盟誓已定,徐孟安并沒有急著走,反而是在欽州尋找著什么,然而半月之后,終究無功而返地帶著使者離開欽州。 遼州都尉上官衡和中都派下來的護軍將軍杜熔終于起了大沖突。 上官衡是驃騎將軍的同胞弟弟,杜熔是在中都是羽郎將,在朝陽的時候,上官木和何挺帶著少量兵馬護送惠帝之子桓鰩進京登基。 誰知道,才到中都,上官木和何挺就被強留在中都,上官木和何挺見桓鰩已死,桓覽獨攬大權,之前本身就為桓覽折服,在中都被桓覽渴求一二,兩人自然還是投靠了桓覽。 桓覽聲稱手下無大將,便命他們兩為主副帥出兵冀州,兩人見桓覽將中都兵權交出來自然感動不已,對此桓覽派小小將軍前去幽遼二弟安撫自然不當一回事。 上官木和何挺出兵了,但是在半路就被秘密鎖拿,之后就再也沒了消息,一切幽遼所得消息自然很快就有大部分和兩人無緣。 桓覽派出去的兩位將軍,其本意就是奪權。 奪權奪權,當然會染指軍權,上官衡接到上官木手信好好對待杜熔,可是他很快發現,他手下的校尉已經投靠了杜熔,這讓上官衡又驚又怒,可是去信中都絲毫沒有得到回應,上官衡之子上官勇死在杜熔的親衛上,讓上官衡積累的怒氣徹底爆發。 雙方頓時在遼州打了起來,因為時間日久,杜熔又手持上官木的指令,聽從上官衡的遠遠少于杜熔,上官衡被驅趕出遼州,上官衡難逃沖進了欽州,并再丹平郡的護送下來到了州府,請求姚靜出兵救援。 上官衡一把鼻涕一把淚,大聲痛呼桓覽殺天子桓鰩,又言桓覽威逼遼王上官木,作亂遼州。 桓覽原本因為桓鰩之死受到諸多攻訐,上官衡如此狼狽前來苦求,原本認為桓覽被劉赦冤枉的,這會兒也不免懷疑起來。 畢竟,如果真的是冤枉的,何必去進犯幽遼兩州,而且幽州和遼州之主都不見了,幽州更是在沒有主人的情況下和中州一起攻冀,這由不得大家不多想。 姚靜召集欽州文武百官,上官木和何挺一消失,立刻引得大家對桓覽的警惕,贊同出兵遼州的竟然達到九成,由此可見,桓覽此次做得的確不地道。 姚靜這才表露自己想法,剩下一成也不由地住了嘴,出兵之事已經完全定下。 隨著上官衡一事傳下去,冀州用那不足一歲的天子傳下旨意,奉姚靜為中軍將軍,并代替驃騎將軍上官木前往幽遼兩州平叛。 中軍將軍和驃騎將軍同級,這是在變相地將遼州拱手相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