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女帝記事 第76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無限流里當團寵、亡者美人空降深淵游戲[無限流]、我靠捉鬼發家致富、頂級白蓮本色出演[穿書]、重生星際之榮光、此路不通、瘋子、快穿之反派死于話多、漂亮笨蛋作死后成了萬人迷(穿越)、三國我在許都開酒館
就算守住了州城,但是章臺、定安和出云三郡沒有收復回來,作為已經比州府強的石澗郡,趙州牧會不眼熱才怪。眼熱就會產生矛盾,而矛盾之后就難免產生算計了。 姚靜和州牧之間遲早會翻臉,那么她也沒必要去討好了,面子上的尊重即可。 趙州牧可不知姚靜心里,她沒行大禮,他根本沒多想,畢竟姚靜穿的是甲胄,不方便行禮。 他笑道:“賢侄女不必多禮,快請上座?!?/br> 賢侄女都出來了,她家可沒有長輩能和趙州牧扯上關系。 不過,姚靜還是答應下來,坐在空著的副手位置。 張豹和姚銀書也立刻被安排了位置,而且就在姚靜身邊。 堂面上豐富的吃食和酒水,是姚靜所見宴會中最豐盛的。果然不愧是州府,財大氣粗。 姚靜平靜地跪坐下來,神情自若,讓人看不出她絲毫得情緒。 屋里還是安靜異常,趙州牧只得打開話題,也問道大家最關心的事。 “多聞賢侄女屢立戰功,更是敗盡劉赦之興漢鐵騎,不知此次可有破敵之法?!?/br> 誠然大家對姚靜十分好奇驚異,但是他們切身利益,還是得守住州城,州城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姚靜手下的張豹,以區區五千兵力完美守住了叛軍的洶涌攻擊,讓他們心中的希望增添了無數倍。 姚靜所能知道的州府布置只能從鐘太守那兒得知,這期間她也一直在琢磨破敵和守城之法,只不過,敵兵勢大,戰力又沒親自見過,不便隨意定下戰略。 “靜對州府叛軍了解甚少,州牧與叛軍對峙日久,靜需與州牧細細詳談方能應對叛軍攻防?!?/br> 沒有直接說她有破敵之法,但是也不會說出讓某些想聽到的話,比如,靜年輕識淺,不知叛軍局勢,一切由州牧做主之類的話。 而且言語中頗有些自信,讓他們都清楚,想從她手中要兵,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雖然讓很多人失望,不過這也是在預料之中的事,之所以之前抱著希望,那是因為心中還抱著一股子希望,希望姚靜這年紀輕輕的女太守不通事故。 但是這可能嗎?只能說希望很小很小。 第85章 .州府設宴晉江 趙州牧點點頭,說道:“正當如此,今日等與賢侄女和石澗郡的壯士們詳談?!?/br> 姚靜微微低頭,答應下來。 對叛軍和兵力一事在州牧此句話收了尾,沒人敢再提起,除了是給州牧面子,也是不想引得姚靜不喜。 一時之間,氣氛很快就松了下來。 漸漸地,他人開始敘話,自從姚靜要帶兵前來援助州府后,州府各大家族就已經派人去收集姚靜和石澗郡的消息了,可以說,現在的他們比之前知道石澗郡的東西太多。 水車和水泥他們未曾見過,但是從他們派出去的人回來稟報這兩物成品的特性和作用,他們不會想不到這其中的好處。 不僅僅準備和姚靜商談合作事宜,而且他們早就派人去了石澗郡。 姚靜對此當然口頭應下,但是卻還是加了一句,此事我已派農司和工司負責,諸位盡可以前去商談,任憑他們怎么吹捧或弄出語言陷阱,她半點便宜都沒摳出來,只讓他們去石澗郡按章辦事。 你來我往小半個時辰,大伙也看出來,姚靜別看她年紀小,而且還是女子,但是其膽氣和大方完全不遜于男兒,而且還是一個格外狡猾之輩。 趙州牧倒是沒去打聽石澗郡的民事,這會兒聽到大家說得興起,問了旁邊的佐吏,笑問道:“賢侄女得高人傳授,不知除了水車和水泥,可還有其他造福民生?” 姚靜轉回頭,笑言:“靜學藝不精,更隨師父日短,學得甚是囫圇吞棗,師父更常教訓靜不成氣候?!?/br> 姚靜這話很誠懇,也說得在理,不到一年時間的確無法學到多少。 趙州牧卻道:“尊師定是那得道高人,賢侄女如此風范,本州真想一唔!” 姚靜站起身來,說道:“師父常言有緣相見,州牧之言,下臣若再見,定為州牧傳話?!?/br> 趙州牧笑著點了點頭。 一場宴會,張豹和姚銀書都不大說話,幾乎都是姚靜一人應話,在場的人也將這情形看明白了,這兩人還真的完全效忠于姚靜,姚靜不發話,他們根本不會有任何動作,對他們的好言和不著痕跡地拉攏,兩人都是極其冷淡著。 州府宴會熱鬧,城外二十里的大營中,叛軍的氣氛顯得極其凝重。 此次攻州府主將是劉赦的第一干將呂達志,是劉赦求學之時的所遇將才,文武雙全,性穩重,善納諫。 他對劉赦忠心耿耿,眼見大齊政治崩壞,更因為他求學之際,老母為官所欺壓,呂達志對大齊失望透頂,得知劉赦欲復漢室江山,他當即就投靠了他。 劉赦在冀州經營許久,然而終究有不曾順利的時候,呂達志除了出兵各郡,還親手殺了為大齊宗室的冀州桓州牧,這才讓劉赦在短時間占據整個冀州! “今日城頭殺將,汝等可知曉此為何人?” 呂達志問在座諸將。 諸將紛紛搖頭,欽州大將,在這些日子中,他們都是交過手了的。 這使雙錘的武將,他們都未遭遇過。 “今日退下來的士卒說,是石澗那小地方來的援兵到了,那殺將定是石澗郡來的無疑?!闭f話的,是呂達志得用的校尉吳用。 呂達志坐鎮中軍,也是此次欽州之戰的主帥,既然是欽州主帥,那么石澗郡的攻防戰也是安排和控制的。 他得知劉赦被常青亭阻在中州邊境,就想到欽州境內的常太公,所以立刻就將他身邊的一部分興漢鐵騎派出去捉拿常太公,并保護常太公前去主公所在的軍營。 第86章 .叛軍所忌陰謀上 呂達志雖然將興漢鐵騎派出去為劉赦出力,只是,沒想到,興漢鐵騎還沒有將常太公抓到,被他派去接受張刀攻下來的石澗郡的向宏川,竟然自作主張將興漢鐵騎自用了。 要知道,呂達志他之所以將向宏川調去石澗郡,就是因為這向宏川性子特別魯莽,只可做勇將用之,甚至如果不是作為劉赦親自為主將的主帥,還不一定能調控住他。 這是因為主公最寵的小夫人是向宏川的meimei,向宏川自持武力,幾乎沒將什么放在眼里。 他呂達志也只能讓他得半個尊重,還是因為他殺了冀州牧之故。 他不想再征伐欽州的時候,向宏川魯莽之舉弄出什么事來,就只能將他支開。為了讓他心甘情愿去,他還捏了一出石澗郡多么重要,他去了石澗郡可以進攻寧匯郡,寧匯郡打下后,就可以將州府的退路都堵成只剩下一條通往幽州的路。 當初他得知張刀已經將石澗郡完全攻下,想著石澗郡沒什么戰事,只管冀州軍去接城了,于是,他也不必擔憂向宏川的魯莽會壞事,所以就將向宏川派了過去。至于寧匯,寧匯郡守都在州城,還怕拿不到寧匯郡? 可是他沒想到,張刀打下了石澗郡后,竟然又在短短幾天內疚被人奪回了。 而且因為張刀人被殺了,他連問罪的地方都沒有。 從潰兵處得到消息,原來石澗郡之所以易主,那是因為張刀和石澗郡兩敗俱傷之際,一個女縣尉趁火打劫從張刀手中奪回了石澗郡城。 而且還聽說,那女縣尉兵力不足兩千。 呂達志當初沒放在心上,畢竟一個女流,又只兩千兵力,而向宏川有一萬兵力,這樣完全沒成威脅,就讓向宏川看著辦了,誰知道,這向宏川為了攻石澗郡拿了興漢鐵騎做自己的軍隊了…… 偏偏那興漢鐵騎的軍侯也是個傻的,就因為向宏川是主公的小舅子,就聽他的攻城。 結果興漢鐵騎沒了,要不是向宏川也死了,他真想剮了他。 好在主公對他格外寬容,來信讓他莫管常太公和石澗郡的事,雖是如此,但是這次他也算間接地栽了一個跟頭。 他不得不派人去注意那女縣尉得事,只不過到底是在和欽州戰役中,石澗郡離他極遠,得到的消息并不多。 雖然不多,但是因為石澗郡的一場大勝,被州府利用鼓舞士氣,區區女子帶著一縣之軍就可戰敗叛軍一萬大軍,還真讓因為連失三郡的欽州得到莫大的鼓舞。 也讓呂達志在攻占州府的時候,遭到從所未有的阻擊。 欽州州牧趙信是個有才干之人,他又是欽州本地大士族出身,州府上下揉成一股繩,又死守在郡城,輕易不出城與他交戰,他能做的,就只有慢慢增兵,一天天消耗州府的兵力。 眼見著再過些日子,州府兵力不濟,沒想到石澗郡又給他帶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那女縣尉……不,是女太守了,當初朝廷冊封一個十三四的少女為太守,他還向眾將取笑大齊真是到了末日了。 可他取笑的主角竟然帶出了將近四萬兵馬來援,得到消息的呂達志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 因為當初那女太守入郡,也不過區區兩千人馬? 雖說前段時間有百姓南投,但是石澗郡那偏遠窮苦的地方,如何能容這么多人,他一直以為百姓們投延襄或冀州去了。 但是從州府得到確切消息,石澗郡人口已經有六十萬,這無疑給他掀了一個大大的耳光。 他以為那些百姓逃去其他州郡,現在看來,幾乎大半都留在了石澗郡。 四萬…… 四萬援兵,不管是不是烏合之眾,也無疑讓他這些時日削弱州府兵力的攻城戰都做了無用功。 呂達志自然急了,召集各將和諸位才謀之士,設下缺糧之計,也成功讓州府相信了,不過,趙信此人還是極其穩當,他雖然信了,但是派出的兵馬不過三千。 根本無損州府大雅。 只不過區區三千人馬,不值得他用糧食換,也不再繼續計劃,而是將這三千人馬全部吞沒。 從此事一看,這趙信是死守州城到底,想將其誆騙出城了,可以說微乎其微。 那么,他只能在援兵未到之前,對州城發起更兇猛的攻城戰。 這效果也是不錯的,州府兵力在這區區幾天損失慘重。 只要再給他兩天時間,他有九分把握攻入州府,可現實是,今天之戰給他又打了一個重大的耳光。 援兵到了! 呂達志有些懵,這行軍速度未免太快,他算算時間,數萬大軍從石澗郡到州府,正常行軍要三日之后去了! 等到看到攻上去的士卒們被州城丟下來,丟下去的守城器械,他的人死傷加大,再看那殺將在城頭廝殺,而他的人再也沒人攻上城墻,為了避免再添無謂的傷亡,他只能擊鼓退兵。 “據攻上城還留的性命的士卒來報,今日之戰,在后面的時辰里,與他們交戰的都是一群都披甲的灰甲軍?!?/br> 會甲軍,那殺將的甲胄就是灰色的。 城樓上的旗子換了虎豹字樣。 呂達志再無僥幸。 是那石澗郡援兵無疑了,他打聽到的消息是,女太守的虎豹軍在成縣就有了,興漢鐵騎,就聽那女太守拿虎豹騎去拼的。 “定是石澗郡援兵來了?!眳芜_志雙目陰沉。 石澗郡的援兵近四萬,只要不出城,守城的時候就是烏合之眾也能發揮莫大的戰力。 “將軍,石澗郡援兵又來了如何?明日末將請戰?!闭f話的事,呂達志帳下最勇猛的朱猛。 呂達志思慮起來,沒有急著回答。 這時候,他旁邊的一位文士慢悠悠地說道:“若是石澗郡來援,可以打破州府不出兵慣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