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書迷正在閱讀:清冷仙尊逃跑記、洞穿(1v1)、[綜漫同人]頭柱今天也想被祓除、拜別歌伎、孤身一人的魔法少女與校園(np)、[綜漫同人]為了畫漫畫,我在全世界演劇本、[綜漫同人]被詛咒成貓后我成了萬人迷、靠美食治愈病弱督主、穿成被拋棄的主角弟弟、攻略后是修羅場[快穿]
蕭敬正待繼續看下去,就聽簾外的轎夫道:“老爺,到宮門口了?!?/br> 蕭敬聞聲一愣,卻遲遲不下轎,外頭的轎夫茫然不解,忍不住再喚了一聲:“老爺?”接著就聽蕭敬在里頭道:“先去楊學士府上?!?/br> 蕭公公端坐在青呢大轎里又是苦笑,又是嘆氣:“真真是前世冤孽,兩個冤家鬧事,卻苦了我這個老頭子跑腿?!?/br> 而頃,蕭敬就到了楊廷和府邸外。楊廷和一家還在用早飯,忽聽下人來報,蕭太監來了。這可把全家人都驚得不輕。楊廷和急忙整理衣冠迎蕭敬入正堂,他問道:“蕭公匆匆而來,可是出了什么事?” 蕭敬將李越的奏疏遞給楊廷和,嘆道:“石齋公先看過再說?!笔S是楊廷和的號。 楊廷和還以為是什么緊急軍報,誰知一看卻是李越的奏疏。他一目十行翻過后道:“含章是做實事之人?!?/br> 蕭敬道:“如非如此,老夫也不會起愛才之心。只是,他雖有才干,卻無眼色?!?/br> 楊廷和心道,原來是為李越而來,何時蕭敬與李越也有這么深的交情了。他按下疑惑不表,笑問道:“這話從何說來?” 蕭敬嘆道:“如今李公、劉公和謝公都身子不爽,凡事就只有咱家和您商量了。實不相瞞,萬歲昨夜又發病了,燒了半宿?!?/br> “什么!”楊廷和大吃一驚,他霍然起身道,“那圣上現下如何了?” 蕭敬道:“您放心,老朽離宮時,圣上已然睡安穩了。只是……萬歲晚間說胡話,前半宿喚得是先帝,后半宿喚得卻是、卻是李越的名字?!?/br> 楊廷和慢慢落座:“原來如此,到底是自小兒時一起長大,萬歲嘴上不說,可心里卻舍不得。蕭公是想某將李越盡快調回來?” 蕭敬忙道:“不不不,李越的去向,圣上心中早就有數,豈容老奴插手。我是想,他們這般僵著,實非長遠之道。您瞧瞧他奏本里的這些話,連祝萬歲圣體躬安都沒有,擺明還是在賭氣。這若將萬歲氣出個好歹,那我等萬死難贖其罪?!?/br> 楊廷和聞言思忖片刻,笑罵道:“這個李含章。蕭公放心,稍后我便修書一方,也算做師傅的,教教他為臣之禮?!?/br> 蕭敬道:“這就好,有勞石齋公了。只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老朽聽聞,令公子素與李越交好,是否有他贈送的土儀……” 楊廷和訝異道:“怎么,他給萬歲連一點土儀土產都不進嗎?” 蕭敬無語地點點頭:“正是。萬歲若知曉,他豈有好果子吃?!?/br> 楊廷和無奈道:“家中犬子都收到了他所贈的小玩意兒,某這就去叫他們揀好的送來?!?/br> 好家伙,給楊廷和和他的四個兒子都送,一個子兒都不給皇上。蕭公公歷事四朝,還是第一回 見到這種奇葩。他擺擺手道:“請大公子來一回就是了。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狈駝t要是傳了出去,皇爺的臉往哪兒擱啊。 楊廷和點點頭,過了一會兒,一頭霧水的楊慎帶著李越所贈的剪紙、金蓮花茶和皮襖來了。 蕭敬一看這款式別致,厚實暖和的皮襖,就是眼前一亮。他一把拿過皮襖,又瞧了瞧楊慎的身量,松了口氣對楊廷和道:“還好相差不遠,萬歲只是更高大一些?!?/br> 楊廷和道:“如此甚好?!?/br> 接著,蕭敬就笑著道謝,將土儀全部卷走。 楊慎望著他的背影,想攔又不敢攔,他磕磕巴巴道:“爹,他怎么……那是含章送給我的?!?/br> 楊廷和板著臉道:“什么送給你的,這明明是李越進給圣上的,關你什么事?!?/br> 楊慎一臉呆滯:“……?????” 楊廷和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甭問那么多了,回去告訴你三個弟弟,絕對不可以穿皮襖出來了。為父也不穿了?!?/br> 萬一被皇上發現有這么多件一模一樣的,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朱厚照昏昏沉沉、睡到日上三竿醒來時,就發覺錦被之上不知何時多了一件羊皮襖,外頭是鴉青色的棉布,里頭是厚軟蓬松的羊毛。有幾根毛吹進了他的鼻子里,惹得他連打了幾個噴嚏。 萬歲爺不由皺起眉,一蹬腳就把羊皮襖踹到了地上。這動靜驚起了服侍在四周的人。蕭敬、張永、谷大用等人忙不迭地跪在床邊。 朱厚照伸了個懶腰:“行了,行了,別一驚一乍的,朕已經好了。還有,別在朕身邊放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br> 蕭敬看到了丟在地上的羊皮襖,又聽聞朱厚照說這樣的話,他即刻就把這皮襖揀起來,道:“老奴遵命,老奴這就去遣人去宣府好生申斥一番,讓他們別送這些上不得臺面的物件?!?/br> 蕭敬剛走了幾步,在心里默數了兩下,就聽朱厚照道:“等等!你剛剛說……這是哪兒來得?” 蕭敬回頭一臉坦然:“啟稟萬歲,是宣府巡按御史李越呈上奏疏時一并進來的土產。老奴本是看這皮襖還算厚實,所以才斗膽給萬歲披上,未曾想到……是老奴之過,還請萬歲恕罪?!?/br> 朱厚照默了默,半晌才道:“給朕拿過來?!?/br> 蕭敬遞了過去,他即刻就要下床穿上,眾人好說歹說才勸他先在被子里試試。朱厚照一套上就覺有點緊,但看到袖口的銀扣,腰間的束帶時,他又覺可以忍忍。 蕭敬在一旁道:“沒想到,看著粗陋,萬歲一穿上,倒也讓它添了幾分光彩?!?/br> 朱厚照想笑又忍住了,他道:“蕭公公怎么也說起這種話了。行了,朕要用膳了?!?/br> 蕭敬高懸了一夜的心終于落下了,他忙應道:“是。大用,還不快去差人準備?!?/br> 谷大用面色如土,還要強笑應道:“是,奴才遵命。 在以前還在東宮時,谷大用和羅祥聯合起來與劉瑾爭寵。后來,羅祥被劉瑾陷害,又因月池求情保住一條性命,谷大用就借著感恩的緣由,與月池結成了同盟。在劉瑾權勢滔天時,他們倆有過多次的協作,谷大用也為月池求過好幾次情。然而,這份看似牢固的交情,在劉瑾落馬,月池被貶出京后,即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張永、谷大用、高鳳、丘聚等人被劉瑾壓制了太多年了,這一逮住了機會,他們就要不惜一切代價把劉瑾弄死,若能順帶殺了李越,也是少了一個爭寵的勁敵。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他們這么一追殺,不僅讓圣上奪了他們的實權,重新重用蕭敬,更是讓原本勢同水火的劉瑾和李越漸漸靠攏了。李越甚至憑著握著劉瑾,坐地起價,開始要反過來要挾他們。 第197章 落花有意隨流水 李御史是個重情義的人。 張永和谷大用收到宣府鎮守太監鄧平的回信后, 是又驚又怒。他們在宮中目前被蕭敬壓制,但張永畢竟經營多年,要再在道上找幾個高手, 擊潰幾十個旗校, 殺人也不難。 可若是在皇帝有言在先,又派人保護的前提下, 他們還一意孤行去動手,這是公然在打皇帝的臉。依照朱厚照的脾氣,要出了這等事,他豈肯善罷甘休。再加上,李越能讓內閣出一份文書嚴守居庸關, 就表明文官集團還愿意替他撐腰。這時若貿貿然除掉李越,樹得敵就太多了。 可若要他們甘心被李越脅迫, 給劉瑾死灰復燃的機會,他們又實在不甘心。 最后,他們商量后認為,雖然他們不敢直接把人弄死,但是下幾種慢性毒藥,慢慢把人熬死也是可行的。李越本來就是病秧子,劉瑾又是個老東西, 只要做得隱秘些,想來也無大礙。于是, 他們急急修書一封,讓宣府鎮守太監鄧平先穩住李越,然后再伺機動手。 鄧平可是個墻頭草, 在被月池嚇住的前提下, 他怎么敢冒這樣的風險。他嘴上雖然應下了, 但根本沒做出任何實際動作。張永和谷大用被鄧平的拖字訣糊弄了好一陣才回過神。他們心知那邊的中官是指望不上,只能自己找人去宣府。 然而,李越在飲食上太過小心謹慎,他們派去的人根本連李越和劉瑾的住所都接近不了,更別提下毒了。正在他們心急火燎時,蕭敬拿著一件李越進的皮襖入宮,圣上還迫不及待地穿上了! 這可太可怕了,他們怎么忘了,李越是李東陽的學生,李東陽又和蕭敬交好。李越根本就沒把注全部壓在他們身上,他還去拉攏了蕭敬,試圖通過蕭敬,重得圣心,再回宮中。 谷大用服侍朱厚照用完了膳,待他再睡過去之后,才敢去找張永。張永早已得到了消息,早已是愁眉不展。他盤腿坐在臨床的大蕃蓮織金條褥上,手中捧著一碗早已涼透的人乳。谷大用坐在了他身旁,說罷了前因后果后,道:“難不成蕭敬就甘心劉瑾再回來?他不也想他死,只是時候未到罷了?!?/br> 張永搖搖頭,他將小銀盅放在了小幾上:“只要汝王世子一案的風頭還沒過去,就還不到殺劉瑾的時候?!?/br> 谷大用兩道眉毛都擰成了疙瘩:“東廠和錦衣衛都是吃白飯的不成,怎么會到今天都沒個結果?!?/br> 張永冷笑一聲,他道:“大用,你還是太年輕了。這哪里是東廠和錦衣衛不盡心,而是萬歲不想此案告破罷了?!?/br> “萬歲?”谷大用一臉呆滯,他不敢置信道,“萬歲為何會這么做?” 張永目光幽深:“好鋼當然要用到刀刃上。你忘記了戴家一案了嗎?” 時任都御史的戴珊三個孫兒被害,最后被查出的真兇是戶部侍郎陳清。而陳清正是最反對設立東官廳之人?;噬辖璐骷乙话?,一舉除掉了數個反對者,成功成立了東官廳,開始了他的練兵大計。 谷大用打了個寒顫:“皇上打算借汝王世子一案故技重施?” 張永悠悠吐了口氣道:“只要汝王世子一案一天未告破,就是在文武百官頭上懸了一把利劍,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這次大閱這般輕易地舉行,還不是有這把鋼刀懸在頭頂的緣故。萬歲借這一大案震懾群臣,又趁機將京軍的兵權盡握于手中,待到精兵練成之日,這世上還有誰敢來捋虎須呢?” 谷大用道:“可萬歲這些日子對文官多加提拔,又對年輕的勛貴子弟十分優待。朝野上下除了為演習起了些爭端,其他時候都是一片和樂……” 張永呵呵一笑:“趕驢趕牛還要給一把草呢。要總是拿鞭子抽,還不得尥蹶子。要不是這場大閱,我也被蒙在鼓里了?!?/br> 谷大用恍然大悟道:“除了京軍,還有邊軍吶。那么,萬歲派李越去宣府,莫不是……” 張永道:“應該是了,真不是流放那么簡單。若宣府有大事將生,劉瑾難保不會趁勢而起。這個老東西可邪門得緊?!?/br> 谷大用打了個寒顫:“那咱們……” 張永將手中的人乳一飲而盡,半晌咬牙道:“還是低頭吧。和李越暫時合作。及時立下大功,才能更好地往上爬,否則等到軍隊起來了,朝中文武制衡,哪里還有咱們的立錐之地?!?/br> 谷大用猶疑道:“他會不會因暗殺一事記恨咱們?” 張永失笑:“他連劉瑾都能容得下,又豈會容不得我們?!?/br> 谷大用一愣,他道:“暫時也只能如此了?!?/br> 東暖閣中,朱厚照服了藥,一覺初醒,就要看奏疏。蕭敬度其心思,將月池的奏章放在最上面。朱厚照一目十行看完了奏疏,又將內閣的票擬默念了幾遍。他冷笑一聲:“朕說呢,怎么又好端端地來獻土儀了。原來是又有用得著朕的地方了?!?/br> 蕭敬受李東陽囑托,他道:“萬歲圣明燭照,富有四海,所做決斷,皆是出于大局,又豈是幾件土儀能夠左右。若是于國于家有害,就是送座金山,您也未必看在眼底啊?!?/br> 朱厚照挑挑眉:“蕭公公,你是說,他不是為了讓朕批準才送得禮,那你說說,他是為什么?” 為什么?蕭敬腹誹道,他壓根啥都沒送,我能掰出什么,掰他日夜擔憂您的安危嗎?那萬一見了面,那小子還是板著臉,那不就完了。 蕭敬不敢直說,只能轉了個彎道:“老奴只是覺得,李御史是個重情義的人?!?/br> 朱厚照沒有答話,眉目卻明顯舒展開來,他將月池的奏本遞給蕭敬:“你怎么看?” 蕭敬明明早就看過一遍了,但還是接過來,仔仔細細地讀了一遭道:“老奴以為,諸位輔臣的票擬甚是有理。不妨讓李御史將其主張,在宣府試行一段時間,若果真有效,再推廣不遲?!?/br> 朱厚照沉吟片刻道:“好吧,就讓他去試試。你代朕朱批吧?!?/br> 蕭敬躬身應道:“是?!?/br> 朱厚照在舉行大閱和允準月池的嘗試時,萬萬沒有想到,這會帶來一場怎樣的新風波。 洪武爺建立明朝之后,對逃到草原上的北元從未放棄打擊,在他的努力之下,北元的大汗脫古思帖木兒汗敗亡,中央的蒙古汗廷至此衰落,其麾下的各個部落趁勢而起,形成了各方勢力爭雄的局面。到了洪武末年,北元分裂為了三塊勢力,分別是東蒙古韃靼、西蒙古瓦剌和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名義上是明朝的藩屬,實際卻是墻頭草,有奶就是娘,誰拳頭大就聽誰的。而東蒙古韃靼和西蒙古瓦剌一直以來都在為汗位的歸屬以及兀良哈三衛的控制權而爭斗。為了獲勝,他們甚至爭相和明朝結交,希望能夠借助明廷的勢力來打壓對手。 永樂爺登基后看到這種局勢,果斷采取拉一個打一個的做法,韃靼強盛了,明廷就助瓦剌一臂之力,瓦剌勢大了,明廷就和韃靼一起來把它壓下去。在永樂爺的有力運作下,漠北的戰亂從未停歇,北元陷入了內斗,自然也無力對大明造成威脅。 而仁宣朝時,由于前期國力消耗太大,兩任皇帝都開始注重休養生息,不再大規模地摻和到蒙古內斗去,但他們也放松對蒙古的控制,就在這段時期,瓦剌部壯大,也先一統東西蒙古。 本來即便如此,只要大明天子腦筋正常,也不至于對明朝帶來毀滅性的打擊??烧l讓宣宗皇帝的繼承人是英宗朱祁鎮呢。一場土木堡之役,徹底改變了局勢。明朝再也不是左右蒙古局勢的推手,而成為了被劫掠、被襲擊的一方。 而在蒙古內部,瓦剌部的也先被自己的手下刺殺,蒙古的一統成為了泡影。至此,馬哈古兒吉思汗、摩倫汗、滿都魯汗等人相繼登位,又為臣子所殺。漠北又陷入了混戰中。 直到韃靼部落出現了一位英主,蒙古才有了統一的希望。他就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孫——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在明廷他被稱為韃靼小王子,在蒙古他的尊號是達延汗。 達延汗是在七月中旬收到關于明朝的情報,那時他正準備出發和手下的勇士們圍獵。 前來參加圍獵的勇士聚成了半弧形,他們跨下的駿馬不住地打著響鼻,磨著蹄子,卻在主人的拉扯下不敢跑出去。而馬匹們的主人——各位騎士卻不敢動作,他們齊齊望著金帳的方向,心中納罕,為什么大汗遲遲不來。 正在他們疑惑時,金帳方向突然傳來了一聲歡呼。達延汗和他的大哈敦滿都海福晉來了! 汗王今天頭上戴了一頂嵌寶石的鈸笠帽,身著織金錦所制的質孫服,腰間束著一條金帶。他胯下的白臍甘草黃馬奔馳如飛,在眾人的山呼萬歲中,沖進了圍獵圈的中央。 而滿都海福晉緊隨其后,她頭上戴著一頂顧姑冠,一旁插著一根藍孔雀羽。跟在福晉身旁的是她的長女索布德公主。索布德公主身上穿著一件大紅窄袖袍,騎著她的紅色駿馬疾馳而來,就像一朵紅云落在了人海中。 達延汗環顧四周精神奕奕的勇士,適才臉上的愁緒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他拔出腰間的金刀,指向遙遠的前方,喝道:“出發!” 第198章 流水無心戀落花 說不定,我們也能夠俘虜一位漢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