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節
書迷正在閱讀:清冷仙尊逃跑記、洞穿(1v1)、[綜漫同人]頭柱今天也想被祓除、拜別歌伎、孤身一人的魔法少女與校園(np)、[綜漫同人]為了畫漫畫,我在全世界演劇本、[綜漫同人]被詛咒成貓后我成了萬人迷、靠美食治愈病弱督主、穿成被拋棄的主角弟弟、攻略后是修羅場[快穿]
第152章 勢交猶似甘醴濃 你我兄弟,同氣連枝,何必如此客氣。 劉瑾隨著李榮進了司禮監衙門內堂中, 一掀簾,溫香便撲面而來。倆人一并坐在了臨窗大炕上,劉瑾只覺屁股底下的大白狐皮坐褥是又松軟又暖和, 背后的大紅萬字紋靠背也同云團似得。李榮一拍手, 就有小太監送上來酒菜來。 李榮舉起白玉執壺親為劉瑾倒酒,酒液注入白玉杯中, 一時金濃滟滟,異香撲鼻。饒是劉瑾見慣了好東西,一時也有些愣住了。李榮笑道:“這是括蒼的金盤露,取蓮花上的露水,并姜汁釀造, 十分醇美。老弟不妨試試?!?/br> 劉瑾呵呵一笑,端起玉質輕盈的酒杯, 抿了一口,只覺一股甘香混著辛辣沖鼻而來。他就嗆得眼淚、鼻涕直流。李榮笑得臉都皺成了菊花,忙取出青蓮色綢繡花的手帕,遞給劉瑾。劉瑾都顧不得道謝,就用來擦臉,剛一觸及鼻子,百濯香的芬馥便充盈四周。劉瑾暗呸了一聲, 這簡直和皇上的日子都差不多了。他狠狠擦了一串鼻涕,然后就把手帕攥成一坨, 這才發現,小小一方帕子,居然還是雙面繡, 里面是五福捧壽, 外面是寶相花。 劉瑾故意嘖了一聲道:“這如何是好, 把老哥的帕子糟蹋了?!?/br> 李榮平平淡淡道:“嘿,這算什么,丟了就是了,老哥哥別的沒有,這種帕子多了去了,待會兒走時送你一疊?!?/br> 劉瑾:“……”明兒就告訴萬歲,抄他的家! 兩人又吃酒品菜,不陰不陽地試探了幾個回合,才切入正題。李榮道:“老哥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勉強在宮里混日子罷了。不像老弟你,這才是如日中天啊。依我看,兄弟日后的成就,定然高出我百倍?!?/br> 劉瑾瞥了一眼他身上的蟒袍玉帶,心道,勝他百倍,難不成我還能做趙高?可爺也不是秦二世啊,論難伺候的程度,他估計也就比始皇帝差一點兒。漂亮話誰都會說,他笑道:“您這是哪兒的話,我和您比起來,不過是螢燭之光罷了,若能有您一半的成就,我怕是做夢都要笑醒?!?/br> 李榮夾起一箸爆炒羊肚,笑道:“老弟這就謙虛了不是,我的官位雖高,可是垂垂老朽,哪里比得上老弟你,如日東升。實不相瞞,我日日都盼著能多賣幾個人情給老弟,這樣日后即便我撒手走了,老弟還能多看顧看顧我的族人?!?/br> 原來是為這個,劉瑾心中放下了幾分戒備。到底是宮里的老人精,以前他扶持王岳,王岳倒了之后,就立馬能拉下臉來找他,這份機變就是宮中罕見了。但他并未完全松口,因為李榮還沒把他的籌碼完全擺出來。他道:“老哥這是哪兒的話,我剛入宮的時候,就對您老威名是如雷貫耳,您是四朝元老,深受重用,萬歲定會有厚待您家里人,哪里輪得到我這上不得牌面的人看顧?!?/br> 李榮似模似樣地長嘆一聲:“萬歲日理萬機,只怕記不得我這把老骨頭了。我看旁人,不如老弟多矣。我也不求家人大富大貴,只求我死后,老弟指頭縫里漏一點兒出來,讓他們還能平平安安就好。老弟如能應允我,我必定竭盡全力,幫老弟排憂解難?!?/br> 話說到這個份上,劉瑾也不好再打哈哈。他思索片刻,李太監在宮里經營多年,如今身子骨又這么硬朗,他也不好即刻掃他的面子,不若先應下,日后他一命嗚呼了,該怎么辦還不是自個兒說了算。想到此,劉瑾就握住李榮的手道:“老哥哥太客氣了,咱們都是一家人,在宮中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您若有吩咐,我豈有不應之理?” 李榮也心知肚明,劉瑾這話至多有三分真,他也不會把雞蛋放進劉瑾這一個籃子里,但是即便不能結盟,也要把往日的仇怨消除,無論如何,他也得幫劉瑾一把。他感動地淌下淚水:“我就知道,老弟是個厚道人。我李榮也不是忘恩負義之輩,我適才觀你從乾清宮出來,卻面色不佳,可是遇到了什么難辦的差事?” 劉瑾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了李越的臉,他一時心如擂鼓,說來,李榮和李越那廝也有仇怨啊。李越忽悠萬歲改革宮廷財政,不知斷了多少太監的財路。若能借刀殺人,那不是極好嗎?想到此,他就對李榮道:“老哥哥可見過李越?” 李榮是何等人,立時便會意。他呵呵一笑:“見過,當然見過。是個難得的聰明人,說來,他的聰明勁,還有幾分像老弟?!?/br> 劉瑾冷不防聽到這一句,當即皮笑rou不笑道:“像我?我與人家比,可是一個地,一個天呀?!?/br> 李榮微笑搖頭:“不不不,你們都很能把住上頭的脈。老弟可知,我在這宮里沉浮多年,最寶貴的經驗為何?” 怎么又扯到這兒了,心里雖這么想,劉瑾還是側身道:“洗耳恭聽?!?/br> 李榮道:“要想在宮里屹立不倒,關鍵就是要跟著皇爺走?!?/br> 劉瑾不由笑出聲來:“老哥哥,你是在和我說笑吧,這宮里又有誰敢不跟著皇爺走呢?” 李榮正色道:“那可未必,這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比登天還要難。要跟著皇爺走,得先弄明白,圣心何在吧?只這一道關卡,就足夠攔住宮里九成的人了,因為萬歲根本不會信任他們,更不會向他們吐露自個兒的謀劃?!?/br> 劉瑾聽著真有幾分道理,他問道:“那第二道關卡呢?” 李榮呵呵一笑:“第二道關卡就是要把持住自個兒,要將皇爺的事放在第一位。我今兒就和老弟說句掏心窩子的話,要為自家謀權謀財是人之常情,但萬萬不可壞了皇爺的事。若把皇爺的事辦好,他自然樂意賞你,甚至寬縱一二,若是既辦不好事,還成日想著富貴榮華,皇爺身邊可從不養閑人,特別是如今這一位。我瞧著他,眼睛更利。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br> 劉瑾問道:“怎么說?” 李榮嘗了一口菊花豆腐,淡金色的澄澈湯汁中,豆腐絲如怒發的菊花一般,漂浮其上。 李榮仔細咂摸了幾口,賣夠了關子,方悠悠道:“事辦得好或不好,不在事本身,關鍵在皇爺怎么看。有的事做得十全十美,卻能讓皇爺覺得不成,有的事做得略有瑕疵,可稍加運作也能讓皇爺滿意。劉老弟是此間高手,李越也是。他不管做什么,都能讓皇上覺得,是在為他辦事,所以能得到皇上支持。背后有這么一尊大佛庇佑,就是條阿貓阿狗,也能白日飛升,更何況是這么個聰明俊俏的大活人吶?!?/br> 劉瑾聽得面色卻越發難看:“照老哥這么說,李越是立足于不敗之地了?” 李榮哈哈一笑,他又倒了一盅金盤露,一邊抿酒一面道:“非也非也,我的意思是,砍樹去砍枝干,八成會徒勞無功,若能斷了它的根,才能一勞永逸?!?/br> 根?劉瑾恍然大悟,李越的根,不就是皇權!可李越又不是個傻子,怎會無緣無故和萬歲作對,這說了不是等于沒說。 李榮似是明了他心中所想,他道:“對咱們來說,自然是識時務者為俊杰,可對這些牛心左性的文人來講,那可就未必了。一個皇字,可不單單指皇上,還有藩王宗室呀?!?/br> 這一句,好似撥云見日一般,一下就將劉瑾心中迷霧全然揭開。劉瑾直到此時,才對李榮心服口服,他作揖道:“真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老哥哥的恩情,小弟銘記在心,日后定當報答?!?/br> 李榮又替劉瑾斟了一杯酒,他此刻已有點微醺了:“你我兄弟,同氣連枝,何必如此客氣?!?/br> 劉瑾笑道:“正是,正是,咱們再干一杯?!?/br> 兩人推杯換盞,就此達成一致,暗中謀劃,要趁著月池在外,想方設法除掉她,孰不知月池已然改頭換面,開始在民間明察暗訪。她希望能深入鄉村,了解真實的賦稅勞役情況。這種訪談調研,卻比她想象得還要難。這時候的村落可要封閉保守得多,對外鄉人完全呈警惕狀態,更不愿和她談論這些“國事”。 這也難怪,中國朝代雖更迭幾千年,鄉土社會卻維持著驚人的穩定,幾代乃至幾十代村民都在當地土里刨食,外來人難以融入他們,他們也不需要和外人打交道,完全形成了自閉的狀態。若是在現代,她應該找個熟人引薦,可在明朝,她連一個熟人都找不到。 正在她發愁之際,隨行的錦衣衛小哥卻給她出了一個好主意。朱厚照給她派了五個人,最年長的名叫魯寬,稍小一點的三個分別是賀一元、姚猛、毛松,最小的只比月池大四歲,名叫耿忠。 這個主意就是耿忠所出。他皺了皺眉道:“相公,哪那么麻煩,咱們直接綁一個人,把刀往他脖子上一架,管保他祖宗十八代都能說出來?!?/br> 魯寬卻道:“胡鬧,相公是朝廷命官,豈能做這些勾當!李御史,依卑職看,咱們還是直接去見地方官吧?!?/br> 月池初聽只覺這兩個都不是好主意,前一個是讓她去當土匪,后一個是讓她去被人糊弄??勺詈髮嵲谧咄稛o路時,她卻又覺去威逼利誘,總比被人蒙騙好。她當機立斷,先找一個人來試試。當天,兩個錦衣衛就給她綁了一個老大爺。 第153章 旅館寒燈獨不眠 偶爾作一作的李御史要好伺候多了。 此地名叫孫臺子村, 但并不是由孫氏家族一家獨大,而是由趙、湯、孫、雷、賀五個小家族共同組成。綁來的老大爺,乃是孫氏家族的族老。魯寬和賀一元看到他時, 他正在棗林里打轉, 紅彤彤的棗子掛在樹梢,就像一個個小燈籠。而他的子侄正在棗樹周圍巡邏。 賀一元是南方人, 他所住之地名叫福嶺村,全村都是賀氏家族的人,收獲時連看莊稼的人都無,哪里看過這么嚴陣以待的情景。他不由問道:“頭兒,怎么會這么多人, 這怎么抓?” 魯寬倒是北方人,對此等情形見怪不怪:“你有所不知, 我們這兒不同你們南邊,一村中多是一姓人,即便有一二雜姓,也掀不起風浪。我們這兒一村之中,往往有幾個小族,這些小宗族既都不能領頭,又個個不好惹, 斗爭因此頻繁。有時為了自家不吃虧,當然得看得緊張點兒?!?/br> 賀一元聽得嘖嘖稱奇:“成天這么個鬧法, 怎么受得了。我們可怎么抓人?” 他眼尖,指著邊緣處的一個小伙子道:“要不就抓他?” 魯寬瞇著眼睛看了一會兒:“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怕是不頂事?!?/br> 賀寬又指著一個三十來歲的壯漢道:“那要不就他?” 魯寬看了他幾眼:“這么結實的一個漢子, 只怕打架時都是主力。咱倆制服他不難, 可要抬來抬去,那就可就費勁了。依我看,就那老頭子吧?!?/br> 賀一元一時瞠目結舌:“可他,他老得走路都要杵拐棍了,萬一是個又聾又瞎的,不是壞了那位的事兒?!?/br> 魯寬拍了一下他的腦袋:“動腦子!要是又聾又瞎,族里怎么會派他出來檢查棗樹。我看他非但不聾不瞎,說不定還識文斷字,精明得很?!?/br> 魯寬和賀一元躲在大樹旁,一等孫老頭靠近,一個人堵嘴蒙眼,一個人綁手綁腳,孫老頭只來得及支吾幾聲,就被拖走了。 月池和時春正在林子中漫步,枯黃的落葉被踩得沙沙作響,一仰頭就能夠看到寡淡如水的日光和淺藍色的天穹。而在不遠處,暗灰色的房屋整整齊齊地蜿蜒到了遠方。月池不由擁了擁身上的棉襖。時春微微皺眉:“還是把披風披上吧?!?/br> 月池搖頭:“咱們可是在假裝訪親的平民百姓,那披風和這一身可不搭?!?/br> 時春道:“咱們這樣,真能問出什么來嗎?” 月池信心滿滿道:“一定能的。從下往上看和從上往下看,必定是天差地別?!?/br> 這點時春倒是相信,可看了真的能變嗎?她有些猶疑,但還是沒有吐露,無論如何,有改良之心就是好得,能改一點是一點,總比一直固步自封得要好得多。 兩人正說話間,頭暈目眩的孫老頭就被魯寬和賀一元扛回來了。就在孫老頭被扯出口中的布條的第一時間,他就大吼道:“來人??!綁……” 一語未盡,他就感覺脖子上被架上一個冰冰涼涼,寒氣逼人的家伙什。孫老頭立刻識時務地閉嘴。月池見狀呵呵一笑:“老丈不必驚慌。我們是錦衣衛到此辦案,有些事務相詢而已。老丈只要如實告知,我等一定把您全須全尾地送回去?!?/br> 孫老頭眼睛上還是蒙著黑布,可雖然看不到,但錦衣衛三個字,就足夠把他唬得魂飛天外。他雖覺得這個聲音聽起來太年輕了,但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月池見他識趣,就對賀一元揮了揮手。移走了刀,松了綁,孫老頭方覺長舒一口氣。他哆哆嗦嗦開口道:“老爺盡管問,小老兒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求您饒小老兒一條小命?!?/br> 月池道:“這是自然,我們是朝廷命官,怎會草菅人命?!?/br> 她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此地稅有幾何?” 本以為問不到半個時辰,誰知足足問了快一個半時辰才勉強問完。孫老頭已是說得口干舌燥了。 月池也不好虐待老人,于是便打算收尾了:“敢問老丈,可有何難處?” 誰知這一句,猶如捅了馬蜂窩,孫老頭就開始義憤填膺地求青天大老爺。北方的村莊本就缺水,前幾年又突發旱災,使得水早已是稀缺資源。孫臺子村中的各大家族,為爭水鬧出過不少事端。孫老頭的兒子——孫牛就因爭水和雷家人大動干戈。兩族的男丁甚至為水打得頭破血流。 孫老頭絮絮叨叨道:“您是金貴人,不知道在我們這些地方,一碗土巴和一口水都是貴重得。全家都要仰仗著吃飯……” 月池明白他的用意,她抽了抽嘴角:“老丈是想我們幫你孫家搶水?” 孫老頭老臉一紅:“也不是搶,就是公平地分一下……” 魯寬聽了對月池道:“頭兒,這事兒插手不得。咱們只是過路人,即便如今管了,待我們離開之后,還是一切如常,指不定鬧得更厲害?!?/br> 月池微微頜首:“老丈,難道紳士老爺不管這事兒嗎?” 在明代待了十余年,她根本都不會問是否報官。傳統社會顯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無訟,哪怕是城里也是一樣。這是一個禮治的社會,傳統規則如同經緯縱橫交錯,一個嬰孩呱呱墜地時,他就在禮治的框架中做事。禮俗的規矩早已深入他的內心?!?】 誰要違背規矩,他的父母、乃至先生甚至都要受到鄉老、族老的責罰。在這樣的情況下,打官司既是沒必要的,也被大家認為是可恥的。但是這種無形的禮俗也不是無所不包。前兩年的旱災就打破了原本的規矩存在的形態,使之變得不適用起來,所以又需要大家相互磨合,產生新的穩定的規矩。這個過程需要一個領頭羊。 孫老頭嘆了一口氣:“原來的湯老爺住在城里去了,他管不了這檔子事啊?!?/br> 難怪還在鬧,月池正打算開口之際,遠處居然傳來了叫嚷和廝打聲。時春道:“壞了,一定是他們以為老爺子被仇家綁走了!” 孫老頭一聽也驚得非同小可,他連忙顫顫巍巍起身,急得眼淚都淌下來了:“求老爺大發慈悲,把小老兒放回去吧!我們孫家這幾年打壞了三個頂梁柱了,再打壞幾個,那可怎么得了?!?/br> 月池暗罵自己經驗不足,竟然惹出亂子來,她當機立斷,魯寬去送人回去,又讓姚猛、毛松去鄰村找一個紳士來。錦衣衛倒不覺麻煩,畢竟比起無時無刻不在作妖的萬歲爺,偶爾作一作的李御史要好伺候多了。 時春、賀一元和耿忠帶著月池找了個觀望地點,遠遠看著,就在村口的空地上,孫家的男丁拿著鋤頭、木棍把幾家姓雷的人家團團圍住。領頭的那個應該就是孫牛。孫牛指著門戶破口大罵:“殺千刀的雜種,還不把我爹放出來! 雷家人也不甘示弱,青壯年男子全部都跑出來,站在門口和他們對罵。但是雙方還是沒有輕易動手。月池不由問道:“怎么女的不出來?” 耿忠撲哧一下笑出聲來:“相公,女人出來連一鋤頭都挨不下啊?!?/br> 賀一元也道:“那些個長舌婦,雖然嘴巴厲害,可打起來,完全不頂用,還是得靠男人。她們最多在家里磨點三七粉,煮好飯,到時候好治傷?!?/br> 時春不服氣道:“誰說得,我也不見得比男人差多少!” 耿忠忙描補道:“那是,時姨娘您這種練家子,當然是不一樣?!?/br> 時春聽著姨娘二字就牙酸,也不好多說什么。就在此時,魯寬已經帶著孫老頭走過去了。他高大威猛、頗有威嚴,衣著比起這些貧苦農民來說,好了不知多少倍。他一解釋是請孫老頭去做客,又有孫老頭安安穩穩回來,兩邊人馬都不敢再說什么,欺軟怕硬不論在哪個時空都是常態。 過了半個多時辰,姚猛、毛松也帶著鄰村的紳士老爺過來了。要知道,一般只有有功名在身,而且名聲較好的地主才能被稱為紳士。在京城,秀才可能是滿地走,可在這種鄉鎮中,秀才都堪稱是鳳毛麟角。有學問的人,在哪里都深受敬重,普通的農戶都覺他們是文曲星下凡。在這位須發花白的老爺子一落地就開始明斷是非。 各大家族的人都聚在空地上,老紳士下了滑桿,開始挨個聽經過,進行批評教育。有些個人高馬大的漢子,被罵得連頭都抬不起來。老紳士處理完今日之事后,又開始為用水、田地邊界劃分調解。直到夕陽西下,老爺子才將幾方勉強說攏。 按照慣例,孫臺子村的人要請王老爺吃飯。而王老爺則看向魯寬,要請他和他背后的貴人。魯寬都不必請示,就知月池不想露面。他掏了一兩銀子遞給王老爺,道:“我們還有事在身,就不叨擾了。今兒為鄉親們添了麻煩,這權當請大家用一餐便飯?!?/br> 王老爺多番推辭,方才收下,這事兒如今才算了了。趕到下一個旅館之后,魯寬又再次勸月池:“相公,咱們還是直接見當地官吏吧,若村村都這般耽擱下去,如何使得?” 月池卻似笑非笑道:“魯千戶這話說得好沒道理,是否出事不是在見誰,而是在千戶你是否出力。萬歲既然派你們來,豈會不給本官你們的履歷。本官記得,你也是北直隸人吧?!?/br> 魯寬聽得一愣,他躬身道:“卑職一路一直是兢兢業業……” 其他人也跟著幫腔,月池道:“那恐怕得有勞諸位,再費點心,我等是為萬歲辦事,只能費盡心思把差事辦好,豈有偷工減料的道理。諸位都是老江湖,這外頭的事,比我這個只知讀死書的人要明白得多,所以,還得有勞大家多多用心,一面掩藏行跡,一面關切民生。你們的辛勞,我也都是記在心里?;厝ブ?,必定一一稟報萬歲,論功行賞,升官發財,都不是問題?!?/br> 這些個錦衣衛哪里不明白,這是在恩威并施的敲打,他要做什么,他們只能幫著他達成目的,而不是勸他干脆別做。若辦得好,重重有賞,若辦得不好,回京就要一并清算。 當晚,魯寬就輾轉了半宿。洪武爺立法,為避免擾民,不準仕宦下鄉。官民之間因而并不相通,全部仰仗著刀筆小吏和鄉賢差役連接政府和村落。許多官員都被這些下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間。他們雖然飽讀詩書,可對底下的彎彎繞繞是一竅不通,一般人也不想去了解這些。畢竟升官靠得是上峰,又不是底下這些貧民。 他因此也這般對李越,誰知,此人卻真真是官場一朵奇葩,居然真個做出個明辨是非的樣子。魯寬搖搖頭,算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反正最后把天捅出窟窿的也不是他。 一旦把錦衣衛動員成功,調研效率就高了數倍,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花了快三個月時間,才到了蘇州府唐伯虎家中。唐解元為了躲寧王,硬生生磨著方御史請假,把家搬到了船上,在外飄蕩了數月方回來。師徒久別重逢,自然是既歡喜又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