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趙佶退位
經過了幾天的跋涉,趙佶終于回到了他回遷夢繞的開封。 輕佻的趙佶以前很想離開這座都城到處游山玩水一番,也只有這次他真切感受到了回家的幸福和美好。 開封的一草一木都是這樣的熟悉,之前他居然沒有仔細感受這一切,真是天大的罪過。 他本以為自己不在家,東京就算沒有在兵變中遭受什么損害,肯定也會顯露出幾分不安和混亂。 可這一路上,百姓的生活依然是忙碌而平靜,完全沒有因為兵變受到任何影響,甚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城里發生了什么。 至于道君皇帝趙官家不在…… 哎,這有什么影響? 趙佶悲哀的發現,自己不在,開封府的一切似乎變得比之前更加美好。 開封大多數的基層官吏都不當人。 趙樞這次以造反為名處置了一大群阻礙新政推行的官員,并大量查抄他們的家產。 以前的抄家會把搶到的一切都上繳內帑,反正跟百姓也沒什么關系。 但趙樞的抄家不一樣,他非常重視宣傳和自己的名聲構建。 他一邊清丈土地,一邊給百姓購買一些簡單的農具、良種和耕牛,平均分給周圍的百姓,并鼓勵向大戶投獻土地的百姓舉報隱匿土地之事。 大宋因為種種人盡皆知的原因一直不敢發動百姓。 但趙樞偏偏有這個勇氣。 牢牢掌握槍桿子才是一切底氣的來源,有了武器和軍隊,再有百姓的支持,那些阻撓改革的人說不過更打不過自己,還拿什么跟自己斗? 不過,他還是保持了對趙佶起碼的尊重。 聽說趙佶返回,趙樞立刻放下手上的一切事務,親自離開城門三十里,迎接趙官家返回。 去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趙佶志得意滿,恨不得讓天下人都看看自己的豐功偉績。 可回來的時候看著滿路看熱鬧的百姓,趙佶滿面羞愧,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聽說趙樞來了,他趕緊讓曹文逸招呼趙樞蹬輦。 曹文逸朝趙樞點點頭表示安全,趙樞鎮定地下拜謝恩,在蔡京、高俅等人等人如釋重負的眼神中緩緩登上趙佶的大輦,緩緩拜在輦中面如金紙的趙官家面前。 “兒臣趙樞,奉命收復燕云回歸,怎料開封有賊為亂,事急從權,多有僭越之舉,還請……” 趙樞還沒有說完,趙佶已經用力抓住了他的手臂。 有那么一瞬間趙樞還以為趙佶要弄死自己,可他驚奇的看著,這位趙官家面色憔悴,雙目通紅,他抓住自己的手臂,已經忍不住眼淚橫流。 “五郎啊,五郎啊……” 中年人理想幻滅帶來的巨大打擊讓趙佶一見到趙樞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這一哭,他又開始吐血,嚇得趙樞趕緊去叫太醫。 趙子別碰瓷啊,你要是這么死了老子說不清楚啊。 趙佶完全沒有體會趙樞的小心,他抱住趙樞哭的驚天動地,趙樞想要掙扎又不敢,場面一時非常尷尬。 “五郎,五郎,為父不是天命之人嗎? 為什么所有人都說朕是昏君!為什么啊……” 這個問題從泰山一直困擾趙佶到了現在。 從趙樞送給他那臺電腦的時候,趙佶就對自己是天命之人深信不疑。 經歷了重重打擊,他現在迫切需要趙樞給自己一個交代,告訴自己這一切到底是怎么了。 趙樞也想不到自己的出現會給兩個“哥哥”這樣的腦洞。 宣和年間的宋臣大概是成平日久,對道統和家法的意識已經深入到了骨髓里,對兵戈的概念非常淺薄。 趙樞如果是趙楷,還不如安心逃到兩廣發展一陣子,等待宋金后續作戰的時候再觀察時機。 他這次兵變將之前的種種準備全部暴露,現在只要趙樞想,他能輕易奪得大權。 只是名聲稍微有點不好聽而已。 看著哭成淚人的趙佶,趙樞感慨一聲,笑道: “以往的天子做錯了事,上蒼都會默默無語,故意看著他們的國家毀滅。 而上天就是感覺父皇做的不對,所以才降下異寶,斧正父皇的過失。 兒子犯錯,做父親的也是這般循循善誘,從前的歷代官家從沒有上天如此關照,這不是正好說明,上蒼對父皇青眼有加,父皇才是真正的天子嗎?” “這次泰山封禪,太子與鄆王叛亂,卻提前被父皇偵知,在泰山上處置。 這并不是父皇丟臉,相反,正好說明父皇有上天相助,這才去除毒戾,還大宋太平。 父皇看,現在所有的賊人都已經冒頭,孩兒也恰好在此時返回開封,消滅這群蠢蠢欲動之鬼魅,現在眾正盈朝,蒸蒸日上,這正是中興之相??!” 趙佶呆了呆,一時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是啊,我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一層。 我以前身邊環繞的確實都是一**佞。 童貫、梁師成、王黼、朱勔、林靈素…… 這些人用花言巧語蒙蔽了我,導致我偏聽偏信,甚至聽不見不同的意見。 上天看不下去,曾經用日食警告過我,可我那時候毫無察覺,依然我行我素,之后這些人的官職反到越來越高,越來越受寵愛。 是了,我以前也非常相信三郎,上天這是告訴我,其實我錯了…… 朕是天子,為了朕,上天真是費心了啊。 趙佶臉上終于露出一絲如釋重負的笑容。 他這才放開趙樞,痛苦地抹了抹眼淚: “五郎一開始傳訊的時候,我說什么也不肯相信這一切是真的。 朕直到此刻才知道,曾經的種種實在是錯地無以復加。 我已經降下罪己詔,這以后……天下就交給五郎吧!” “啥?”趙樞真是沒想到趙佶居然會說出這種話。 歷史上是金兵打到了家門口趙佶才嚇得魂飛魄散趕緊退位,現在沒有外敵的威脅,他居然要把天下讓給我? “為父已經想好了,”趙佶的臉上滿是慘笑,“朕這些日子心中郁悶至極,太醫也難以診治。若非五郎開導,恐怕死了也滿是悔恨。 當年章惇說為父輕佻,不可為天子,當時為父心中頗為不服。 現在看看……不服不行啊?!?/br> 趙佶本來身體頗為不錯,可這次經受眾人的背叛,一直期待的封禪雞飛蛋打,這一路聽曹文逸講經,他突然有點想開了。 繁華的人生享受過了,一切都經歷過了,之后還不如好好做個道君。 傳說神仙大徹大悟便是如此,朕是不是要飛升了? 而且,他這么做還有別的考慮。 趙楷在泰山上大放厥詞,不少人都聽見趙楷說趙樞并非趙宋皇子,只是一個長相很像的路人冒充。 這話肯定會傳出去,弄得滿城風雨。 之后趙佶和趙樞之間哪怕有再小的嫌隙也肯定會有人做文章。 說實話,趙楷這么一說,趙佶也覺得趙樞有點不對勁。 從前的五郎哪有這樣的本事? 他文武都不行,更遑論成為一個能主宰大宋命運走向的人。 趙佶的兒子太多,說實在他也弄不太清楚兒子的成長進度,可母子連心,王貴妃不應該弄錯自己的親兒子。 這一路上趙佶也非常糾結。 但看著泰山逐漸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他突然下定了決心。 誰說五郎不是我的親兒子。 口說無憑,我若是因此跟他生了嫌隙,后世的史書會如何描繪我今日的所作所為? 五郎本領高強,他日一定是能復興大宋之人,就憑這個,他也不可能是外人。 只可能是我的血脈…… 趙桓和趙楷倒是自己的親兒子,可他們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趙樞格外寒心。 趙佶心中釋然,現在已經下定決心——他要讓出這皇位。 他相信,趙樞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趙樞這次南下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趙佶會讓位。 這下他反到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接受。 皇帝啊…… 我趙樞居然真的要當皇帝了。 他看趙佶一臉期待的表情,正色道: “多謝爹爹,兒臣一定格外努力,絕不辜負祖宗重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