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牝雞司晨
北宋末年開封城中的大佬普遍沒有長遠的規劃,所以才會出現nongnong的昭和風,不管做什么先干了再考慮后果。 在面對后果時朝廷上下又會出現各種推諉、焦慮、干瞪眼無可奈何等等。 這聽起來非常搞笑,但真真實實地真實上演。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投機者,王貴妃并沒有什么才能,但他籌謀許久,感覺自己已經控制了大局。 于是,她開始動手了。 泰山封禪第二日,王貴妃指使之前投靠自己的親信宦官打開宮門,以趙楷精心培植的皇城司控制皇宮。 她認定泰山上趙楷一定能左右局面,故此下手毫無顧忌,頃刻間就占據了皇城內宮,逼迫鄭皇后稱城中有人造反,令開封府尹王革關閉城門,強令禁軍服從兩廣大元帥府的調遣。 王革是朱勔一黨,曾經任大名府知府,以下手狠辣且膽小著稱。 當時大名府中不管大小犯罪一律斬殺,一旦有盜匪前來,不管是大盜小賊都趕緊關閉城門死守,任由盜匪搶掠城外百姓。 趙樞北上的時候直接讓他滾蛋,而王黼之前為了發動叛亂,趁著趙樞不在提拔他為開封府知府,這次又趁著封禪提拔他為東京留守。 王革投桃報李,堅定站在王黼一邊,拿出自己的老套路關閉城門,命令禁軍聽候命令,整齊戒備。 開封的禁軍精華大多數跟隨趙佶去封禪,沒有接到命令的也大多去看熱鬧。 聽說發生叛亂,高平陵、玄武門等詞飛快地閃過他們的眼前。 皇后和貴妃叛變聽起來有點玄幻,可如果跟著皇帝去封禪的皇子也叛亂就另當別論。 誰是司馬懿,誰是曹爽,誰是成功者誰是失敗者,都要等待歷史的行程。 而在歷史的大潮中,就算是位居廟堂的顯貴也只能隨波逐流,王貴妃的快攻得手,很快占據了大半的開封。 當然,也有不少人冥頑不靈。 捧日軍一小撮人以官家未歸,后宮不得干政為由堅決拒絕, 王貴妃立刻命令宦官康履率眾圍攻這些禁軍,自己則抓緊處理其他的宮中大事。 計劃還算順利。 動手之前她已經感覺到了一絲緊張,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如果這都不能控制局面,她確實也毫無辦法。 抓緊控制開封,等三郎在泰山控制局面之后,還得抓緊用府庫的錢財招募義軍,在黃河布置防線提防趙樞。 王貴妃的算盤打的很好,她甚至已經向四處散布詔令,稱燕山防線已經失守,金國已經南下,現在皇帝封禪未歸,皇后理當控制禁軍,抵抗強敵入侵。 四方搞得非?;馃?,可皇城司四下搜捕,并沒有找到趙樞的家人,這讓王貴妃心中更是惶恐。 趙樞如果早就有了準備,之后的事情就非常麻煩了。 也不知道他盛怒之下會不會直接南下進攻。 如果一直許他燕王,在給他歲賜,他會不會一直甘心待在北疆,如果這樣倒是也不錯。 王貴妃已經確認趙樞并非自己的親生骨rou,自己的親兒子被此人替換,十有八九已經遭到了毒手,身為人母,王貴妃是無論如何也咽不下這口氣。 更是絕不可能讓他攀上帝王的位置。 她本想向天下人昭告趙樞是人冒充之事,可又怕因此跟趙樞徹底撕破臉皮,因此一直隱忍不發。 現在,離控制開封還有一步,就看天命在不在自己的一邊了。 到傍晚時,禁軍雖然仍沒有找到趙樞的家人,但已經成功控制了全城,將那些不肯投降的捧日軍盡數斬殺。 現在開封已經落在了王貴妃的手中,高大的城墻和厚重的宮門給了她不少安全感。 不過也是到了這一刻,王貴妃才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她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了。 王貴妃一介女流,這次能發動宮變全靠宮中的宦官和王黼的嫡系以及趙桓、趙楷兩人暗中積攢的力量。 這些人誰都沒有宮變的經驗,在合力拿下開封之后一時竟然不知所措。 按照計劃,趙楷應該在兩天之內就能回到開封,可這兩天時間該做些什么? 就這么等著,等消息? 還是再怎么布置? 這兵變雖然控制了開封,但城中的一群文官在經歷了最初的恐懼之后紛紛上表反擊。 不管他們平時怎么斗,有人宮變就過分了。 眾人扯開嗓子,紛紛要求那些參與宮變的禁軍滾蛋,不能聽從宮中的亂命。 市井的百姓聽說居然要宵禁耽誤自己的生意,也各個勃然大怒,27歲太常寺主簿張浚聯絡一大群曾經跟他一起在太學混的學生哄哄鬧鬧就去伏闕上書,表達自己的憤慨。 有人高呼說牝雞司晨,國將不國,請求禁軍立刻結束宵禁,更有人直接高呼說王貴妃謀反,挾持皇后。 眾人事態洶洶,讓毫無經驗的王貴妃全無辦法,嚇得瑟瑟發抖。 不對啊, 按理說應該很順利啊。 王黼聯絡了這么多人,難道還控制不住眼前的局面? 不至于弄成這樣??! 開封府尹王革也沒想到王黼和趙楷精心策劃的計策居然有這樣明顯的漏洞,這兩天的時間他們必須強力彈壓城中眾人。 可開封哪是一個開封府尹就能把握,城中的貴人從來沒有一條心的時候。 他們必不會允許王貴妃等人發動兵變。 宇文虛中躲在暗處安然觀察眼前的一切,臉上笑得如春天的花兒一樣。 王貴妃不知死活,居然還以為自己能瞬間掌握宮城,順帶掌握這里所有的力量。 開封府魚龍混雜,哪是你隨便振臂一呼就能控制大局。 看看時間,也是收尾的時候了。 這一戰將為燕王未來的大局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么看,王貴妃和燕王真是母子情深啊。 入夜,太學生鬧得越來越厲害,不只是太學生,三教九流、販夫走卒都紛紛圍住皇宮,大量的百姓站在豐樂樓的樓頂沖著皇宮中的王貴妃等人破口大罵。 開封的禁軍大多出身本地,見一群父老擼起袖子大鬧,都慫的不敢說話,也只能死守宮門,苦勸那些百姓抓緊離開。 開封的百姓各個武德充沛,這會兒又被人煽動,說宮中的貴人別有用心,這是準備顛覆大宋的社稷。 官家不在,這開封難道就被一女子把持? 有人振臂一呼,號稱要打進宮中,將發動宮變的皇后和王貴妃抓住,問問她們憑什么關閉城門。 “反了反了,一群刁民還敢沖擊宮禁……” 王貴妃并沒有掌握兵權,他現在只是憑借王黼的死黨占據都堂,矯詔號令禁軍聽從自己指揮。 禁軍雖然聽從詔令,可他們又不傻,知道這是王貴妃亂命,自然不敢賣力行動。 眼看一群刁民看熱鬧不怕事大,居然大有沖擊宮禁的架勢,王貴妃之前的冷靜、從容、算計全都煙消云散。 掌握開封府的她反到成了被關在宮里的籠中鳥,甚至連支持她兵變的王革都膽戰心驚的告訴王貴妃,如果繼續關閉城門,只怕這些憤怒的百姓都要沖開大門。 “反了!都反了!”王貴妃憤怒的聲音有點顫抖。 想象中,自己只要關閉城門,率軍鎮壓,城中眾人應該都俯首帖耳,聽從自己調遣,然后等待趙楷回來振臂一呼就能左右大局。 可沒想到現在城中眾人一點不給自己面子,這關門根本沒有這么順利,這頓時讓王貴妃慌了神。 見眾人群情洶洶,王貴妃咬緊牙關,喝道: “叫禁軍死守,誰敢擅離職守,等官家回歸,自然嚴厲處置?!?/br> 王革灰頭土臉地離開,王貴妃自己坐在殿中,拼命讓自己冷靜。 可聽著外面的罵聲,她心中不住地發毛。 這一會兒,她突然開始擔心泰山那邊。 三郎怎么還沒消息送回? 不會出事了吧? 她在殿中暗暗著急,卻聽得外面的鑼鼓聲歡呼聲連成一片,由遠及近,百姓的吶喊聲如山呼海嘯,連守衛宮城的禁軍都大聲吶喊,振奮的聲音響徹云霄。 難道是官家回來了? 王貴妃搖搖晃晃站起身來,可面前一道黑影閃過,一個陰森的人影不知從哪里鉆出來,立在他的面前。 “李彥?” 宦官李彥是趙樞的宮中親信,之前王貴妃下手的時候首先要打掉的目標就是此人。 可沒想到此人早早不見,又在現在突然鉆到自己的面前。 “王貴妃?!崩顝┲t恭地道,“燕王回到開封,很想見見貴妃,不知貴妃可有閑暇?” 趙樞來了? 王貴妃目瞪口呆。 王黼之前通過西軍中的眼線打聽過,趙樞沒有參與封禪的意思,倒是準備趁著春耕去剛剛收復的云中看看。 這也是他們果斷發動的底氣所在。 可沒想到趙樞居然來的這么快,這肯定不是一個巧合! “你們早就知道這一切,對不對?” 王貴妃終于明白了一切。 她了解的一切,極有可能都是趙樞給自己放出來的假消息。 她想起之前自己收到的趙樞書信,更是遍體生寒。 我將如閃電般歸來。 趙樞來的無聲無息,沒有大規模的大軍調動,他是怎么來的這里? 李彥微笑道: “燕王收復燕云,現在回京復命,當然不用大軍隨行。 貴妃真是想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