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名將就是名將!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BOSS飼養手冊[西幻]、洪荒:別演了,你就是大佬!、「修真」師弟他是龍傲天、末世費洛蒙(NPH)、神棍開道觀日常[玄學]、十年滄海入夢來、隔墻有耳、拿錯清冷仙君劇本的我、魂極破天、惡劣惡作?。∟PH)
何天本想異議,但太子的安危,確實是擺在第一位的,若太子有虞,這次行動的意義就不存在了,心中暗嘆,我特么拿文鴦這樣當世數一數二的軍事人才去為司馬遹這個半廢物擋箭,到底值得還是不值得? “人員方面,”文鴦繼續說道,“大致如此安排——” “入宮者,何侯、郭黃門、丁給使、末公、淑賢娘子、洛瑰、鹿會、舍弟夫婦以及某本人,攏共十人?!?/br> 頓一頓,微微加重了語氣,“不能再多了!”說罷,看向江統。 江統微笑點頭,“我明白!” 入宮小分隊十人之數,已經太多——人數愈多,愈容易被發現。 而且,嚴格說起來,其中的何天、郭猗、丁乙,都不是適合執行這種任務的人。 但這三人,又絕不可少。 何天不必說了;丁乙是向導,也不必說了;郭猗呢,身手最弱,但參與“偷太子”的數十人中,他卻是太子最熟悉的一個,若沒有郭猗一類人士在場,三更半夜,太子突然被搖醒,一睜眼,床榻前站著一群黑衣蒙面人,說是來救你的,叫你跟他們走,請問,你若是太子,走還是不走? 何天,太子自也是認得的,但何天深知,自己并未真正取得太子的信任,太子是不是真相信何天是來救自己的,兩說呢! 本來,何天希望,進入鞠室之時,江統也在場的。 江統是太子屬官,于太子,作用同郭猗相類,多一個“東宮舊人”,太子多一份信任。 江統自己,也很希望能夠在場——雖然都是參與行動,但誰在一線、誰在二線、誰在三線,在太子心目中,畢竟大不相同,太子一睜眼就看見的幾個人,自然是印像最深刻的那幾個??! 這也是何天希望江統在場的原因之一——他既以江統為自己最重要的班底之一,就要“拉抬”其再太子面前的地位。 但權衡利弊,文鴦還是認為,江統不宜入宮。 作為士人,江統雖也習劍,但文鴦申量過他,劍術平平,既沒實戰的經驗,也沒見過血,真打起來,既不如從小就打大架的丁乙,怕是連何天這個二把刀也比不上——何天畢竟親手殺過人,算是“見過血”了。 另一方面,江統雖為太子屬官,但太子對他,并不熟悉——太子對他的任何屬官,都不熟悉;更談不上什么“信任”,既如此,有何天、郭猗就夠了,加個江統,這方面,并無實質性的幫助,不過是加個累贅罷了! 特別是出鞠室之后,兵分兩路,文鴦、文虎、墨姑三個好手“離隊”而加入太子和蔣俊,這兩位,非但沒有戰斗力,還是重點保護對象,一減一加,如果遇到狀況,不敢再有多余的累贅了! 于是,何天并不出聲——尊重文鴦的安排吧! 既無人異議,文鴦便繼續說了下去,“應元和衛令兩位,在北垣外等候,看守馬匹,何侯等出宮后,一起南下繁昌?!?/br> “衛令”指的是衛景,他是“蘭陵郡公家令”。 “稚叔帶大隊,在東垣外等候,某和舍弟夫婦出來后,一起引開追兵?!?/br> 衛毓字稚叔。 “甩開追兵之后,吾等自會折返,與何侯等相會?!?/br> 說到這里,文鴦目視何天,微笑說道,“何侯放心,我們一定能夠甩開追兵——我們都是雙馬,時間一長,追兵就跟不上了?!?/br> 略一頓,“有備打無備,到底是占了便宜的?!?/br> 何天心中大慰:這一招,我可沒有想到! 點頭,“好!算無遺策!” “策”字剛落,想起一事,趕緊補充,“丁乙在我這一路,次騫,你們三位出宮,走的不是入宮的原路,這個,路徑不熟,只靠輿圖——” “何侯放心,都熟悉的!”文鴦指指墨姑,“昨日下午,舍弟婦扮成給廚下送菜的村姑,丁給使帶著,由東門入許昌宮,一直走到了鞠室,這段路,已經熟悉了!” 何天拊掌,“果然算無遺策!” “還有,”文鴦慢吞吞的說道,“其實,我們的雙馬,也未必能真正派上用場?!?/br> “怎么說?” “今晚十有八九要下大雨——夜雨是最好的掩護!入宮,不易被發現;出宮,道路泥濘,我們固然走不快,可是,追兵更難——除了一樣走不快之外,更重要的是,雨水沖刷,蹤跡難辯,都不曉得該往哪個方向追了!” 何天眼睛大亮:對呀! 既如此,老天爺,你趕緊下雨罷!我算你一份“天助我也”的功勞! 一個念頭浮起:名將果然是名將! 接下來,入宮小分隊本身,亦有不同的分派。 接近鞠室之時,十個人,分成兩撥,前三、后七,丁乙和文鴦、文虎為“前三”,余者“后七”。 兩撥之間,略略拉開一點距離,使鞠室的守衛——不管哪個側門、后門,哪個夾道、復道——打照面之時,只能見到“前三”,見不到“后七”。 文鴦、文虎,都穿給使的衣裳,不蒙面,丁乙在前,只對守衛說是來送物什的。 守衛當然會有懷疑——正常情形下,物資非自此門、此道入鞠室;時間點就更奇怪了,深更半夜的,送啥東西? 但不會呼叫救兵,只會阻止或搜檢——丁乙他們是認得的,另兩個雖不認得,但到底只有三個人嘛。 當他們發覺不對時已晚了——兩三個守衛,文氏兄弟一舉手,三兩下,也就殺掉了,沒有驚動其他守衛的機會。 除掉守衛之后,給“后七”信號,“后七”跟上。 不管進幾道側門、后門,走幾條夾道、復道,都照這個模式。 不曉得太子和蔣俊彼時的身體狀況如何?帶太子的這一路,要做好背負的準備—— 若有必要,丁乙背太子,李秀背蔣俊。 入宮小分隊,都貫牛皮甲。 不是弄不到鐵甲,而是鐵甲太重,貫之不利行動,是次行動,成功之關鍵,不在廝殺,而是一個“默”字,一個“快”字。 衛氏準備的牛皮甲,亦非普通貨色,三層熟牛皮,反復泡曬鍛煉,極其堅韌,對于刀劍的砍劃,具有相當的防護力;于箭矢,也有一定的停止作用。 當然,槍、矛、劍之用力直刺,是擋不住的。 何天貫甲,第一個反應,好家伙,也不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