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書迷正在閱讀:暴躁的原因[快穿]、渣男他位高權重[快穿]、我在古早文里拆cp[快穿]、幫主角受逃離瘋子后我被盯上了[穿書]、重生之再結仙緣、在無限流里戒網癮、在無限劇場頂流出道[無限]、巨星系統每天都想跟我同歸于盡、重生之拯救竹馬哥哥(1v1)、最強豪門棄少
宋潛淵摟著顧容笑了:“確實?!?/br> 顧容:“……” 宋潛淵又道:“我也有故事,你要聽嗎?” 他講了前世被太子派來的人追到顧府,顧容助他逃脫的事。 “所以說……”宋潛淵總結道,“塵塵本就心善,就算是沒有那系統,塵塵也是愿意幫我的?!?/br> 顧容靠在宋潛淵的懷中,道:“是,從前我不想你死,以后更不想?!?/br> “不會的,我們會一起到老?!?/br> 結果從偏殿里出來,宮宴都快要結束了。 今日宮宴,皇上沒有露面,太后只在宮宴快結束時匆匆出現了一會兒,奇怪的是,三皇子在宮宴之中似乎也不知去向,只在太后出現時陪太后稍坐了一會兒。 不過,顧正初發現,顧容中途說自己出去逛逛,久不歸來,他差點都要派人去尋,結果三皇子前腳剛進大殿,后腳顧容也跟著回來了。 顧正初何其敏銳,他回頭看看顧容身后眸光躲閃的元生,又看了看身旁臉色紅暈未褪的顧容,陷入了沉默。 宮宴結束,顧正初與顧容出了宮門。 宋潛淵本打算宮宴結束后找到顧正初與其聊一聊,但經顧容提醒,略一思酌,認為說得再多確不能很好地取信于顧正初,倒不如實際去做。 *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還有一個小完結章加一個小番外~ 第58章 八月, 圣上因久病難愈,駕崩。 大太監周有全宣讀圣上遺詔,由三皇子繼承大統。 被廢前太子趁勢舉旗謀反, 被鎮壓。 對此,京城內外有不少流言, 一說是前太子之所以會被廢,乃當今圣上,也就是原三皇子所為。 他們說先帝重病之時,原三皇子打壓前太子, 結黨營私, 把持朝政,甚至干出假傳圣旨之事,原本先帝屬意的繼位人選分明是前太子, 原三皇子才是那個謀反之人。 當然也有一說稱那是無稽之談。 畢竟前太子是先皇親手廢去的, 先皇重病時,在先皇身側侍疾的就是那時候的三皇子,而且連太后的壽辰都是由三皇子經手cao辦, 說明先皇對三皇子是認可的。 再者, 真要說結黨營私,那也是先太子, 原本先皇就是以此罪名廢了先太子, 先皇后母家從前更是在朝中手握大權,甚至先皇后不惜做出謀害皇子之事。 眼下大局已定, 圣上繼位,前太子謀反被鎮壓后鋃鐺入獄, 不日將被問斬。 而先皇后, 自知翻身無望, 在先帝駕崩后也于宮中自縊而死。 新皇繼位,任憑外頭流言蜚語再怎么傳,也再難改變宮中局勢。 而為平息流言,新皇繼位后即刻頒布了新政,開放恩科,廣納賢才,又下令如民間有于街頭巷尾議論朝政者,只要言之有理,均視其無罪。 果然流言宜疏不宜堵,如此一來,民間的風向一轉,各種思潮興盛,百家爭鳴。大家反而不再過多談論那些子虛烏有之事,改而夸贊起圣上的好來。 而新帝繼位后不過數月,宮中又傳來消息,新帝欲將立后,那位皇后的人選,便是原顧國公府的二公子,顧容。 舉世嘩然。 據說新帝在被圣上認回之前,曾在顧府當過這位二公子的護院,顧二公子于新帝有救命之恩。 二人在顧府同吃同住,同進同出,竟培養出了不同于主仆之間的感情。 這位宮中出生,民間長大的新帝在登基之前便是京中百姓人人討論的對象,再加上其開明的新政,一時間,包括前新帝被貍貓換太子的故事,新帝在顧府當護院時是如何與顧二公子日久生情之類的故事廣泛流傳于街頭巷尾,甚至書鋪里都偷偷賣起了不少關于他們的話本。 立男子為后,這是古往今來從未有過之事,朝中有不少人反對的同時,民間卻因著這些話本,悄悄多了許多支持新帝立男皇后的聲音。 彼時顧正初已晉升為諸衛大將軍,圣上登基后,本想封他為殿前副指揮使兼金吾衛副統領,好讓他留在京中,卻被顧正初嚴詞拒絕,稱自己無功不受祿。 這時候的顧正初終于知道,自己先前的猜測沒有錯。 新帝果然覬覦他二弟良久。 據傳,顧正初官職晉升當日與圣上在勤政殿里發生了爭吵,甚至守在勤政殿外的太監都以為顧大將軍這次得罪了皇上,恐將人頭不保。 最后顧正初還是從頭到腳完好地從勤政殿中出來了,只是出來以后,他的面色十分難看。 這也難怪,顧二公子畢竟是他的親弟弟。 然而皇上心意已決,他力排眾議,甚至斬了幾個言辭過激,借題發揮的言官以示決心,一來二去,最終這件事情竟就這么奇跡般被定下來了。 顧容被迎進宮的第二天,顧正初將啟程回漠北。 顧容和圣上一起去送他。 圣上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有驚動百姓,只是和顧容一起穿了便服,像兩個普通百姓一樣并肩立于城門外。 顧正初是個有骨氣的人,他之所以會拒絕皇上的封賞,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資歷還不夠,漠北如今仍不平靜,群狼環伺之下,他依然能夠毅然決然地回去,令圣上十分贊賞。 “顧卿,”圣上望著他,開口道,“望去了漠北,能得勝歸來,不負百姓與朕之所托?!?/br> 顧正初朝圣上行了一禮,拱了拱手,淡淡道:“也望圣上不負臣之所托,照顧好臣的二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