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書迷正在閱讀:論怎么當好反派的后媽、[快穿]洗白師、穿成瑪麗蘇校園文中女扮男裝的炮灰、重生就要對自己狠一點、崽崽穿成金手指派送員、起點女主她修無情道、圣手仙醫、驚悚圈頂流在新手村撒野[無限]、將軍藥別停、穿越古代當獵戶
原本楚席仇對他這個兢兢業業的軍師是心存猜忌的,一邊仰仗著他杜陵的能力才華,一邊施以平衡之術稀釋他杜陵的權利。對他杜陵提出的政策和意見,楚席仇都要反復斟酌和猶豫, 才肯刪三就一地去謹慎采納。雖任命他杜陵為軍師,但更多只是將他看做一個能干的謀士,而不是真正的心腹。 可自年后起,楚席仇忽得就對他杜陵完全信任起來。 他請教任何事情,楚席仇都只會回復一句:“軍師大才,您看著辦?!?/br> 他提出任何改革,楚席仇都只會回復稱:“本座深信軍師,一切皆由軍師處理?!?/br> 他見著勢頭利好,趁機提出了要處置幾個蠹蟲庸碌。那幾人是從一開始就跟著楚席仇,乃是昔日廢奕郡王府的舊臣,是楚席仇真正的心腹。如今年紀大了,仗著昔年保了年少的楚席仇逃難出來的功勞,就四處為非作歹、中飽私囊,可楚席仇卻一直念著舊情對此視而不見。 如果那幾人只是普通蠹蟲也就罷了,偌大軍營也能養得起幾個游手好閑的米蟲。偏這幾名舊臣在遼地楚席仇的系統里都身居要職,長此以往,將來必生禍端。 此次杜陵趁著遠在京畿的楚席仇難得的好說話,試探性地提出要降黜這幾人的官職。心中也做好了被楚席仇駁斥的準備,結果仍然收到回信稱:“軍師果然大才,料事如神、未雨綢繆,仇都聽您的?!?/br> 杜陵:…… 起先杜陵心里很痛快,認為自己大展鴻圖的時候到了。他立刻捋起袖子將遼地楚席仇的勢力,上上下下、大刀闊斧地整頓了一番,接連施展了諸多早就想要展開的政策與變革,將遼地氣象煥然一新。 可是沒過多久,杜陵就感覺出了不對。 因為楚席仇是完完全全的放了手,把一切大小事務都交給了他杜陵,毫不猶豫地就對著他各種放權。就好似他杜陵是他楚席仇最最信任的親兄弟一樣,甚至還rou麻兮兮地在書信里夸他說: “杜兄于仇,好似孔明于劉備,周公于成王。杜兄即是仇之股肱兄長,乃是仇最親近之人。待得他日大業得成,仇必與杜兄共享天下?!?/br> 而后,楚席仇就把遼地事務一股腦子全都托付給了他。 換做一般人被主上這般信任對待,定會感激涕零,從此以后為了主上肝腦涂地,也在所不辭。 可他杜陵不是。 他杜陵的主子爺從始至終都只有煜王楚韶曜一人,他杜陵來遼地是來當臥底的,不是真得來全身心輔佐楚席仇的。他可不想如此宵衣旰食地給楚席仇,去當免費勞動力。他一個人遠離王府,潛伏在荒蠻遼地,就已經足夠辛苦了。還要他每日廢寢忘食地替楚席仇當老媽子,多累啊。 也不知道楚席仇究竟是哪根筋搭錯了,往昔素來都敏感多疑和剛愎自用的一人,心里成天除了報仇不做二想的。如今成天就知道躺在京畿當咸魚,死活賴著不肯回遼地。 關鍵是,原本說好了今秋就舉事的。 結果楚席仇自去歲冬天進京行刺到現在,這都已經過了大半年了,也仍然沒有任何舉事動靜,反而把一切庶務都給拋諸腦后。 杜陵再三書信與楚席仇,反復提醒楚席仇勿忘血海深仇,督促楚席仇盡快返回遼地主持大局,以期能夠盡早成事。 結果楚席仇回他說:“軍師莫急,眼下時機未到。舉事了也是白搭,不如先好好臥薪嘗膽、休養生息?!?/br> 杜陵又問:“那時機多久才能到?” 楚席仇回復說:“快了快了,頂多不出十年。到時天下大亂,群雄揭竿而起又被鎮壓,最大當權者心灰意冷、退隱江湖,就是你我君臣建功立業、永定乾坤之際!到時我遼地人馬養精蓄銳、以逸待勞,不需費得多少力氣就能坐享漁翁之利、輕松得擁王鼎!” 杜陵:…… 十年。 十年還快。 還當權者心灰意冷退隱江湖,你怎么不去做夢? 杜陵又寫了信給楚席仇,直接指出這個問題。告誡楚席仇說人要腳踏實地,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且不說你怎么知道十年后的那個所謂最大當權者就會退隱江湖,你自己難道就不能奮斗成那個最大的當權者嗎?還要等十年,你能不能有點志氣,從現在起就開始舉事造反、爭霸天下,直接自己去爭當那個直指王座之人。 “不可能,辦不到?!?/br> 楚席仇這次回復的簡潔又利落。 杜陵氣得夠嗆。 好在楚席仇還是挺在乎他這個軍師想法的,又特意補了一封書信進行解釋: “軍師,您不懂?!?/br> 楚席仇說。 “關于舉事一事,仇深感昔日魯莽與年輕。舉事艱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就。而今英雄輩出,紛爭無度,咱們沒必要早早地就去當那出頭鳥。養精蓄銳、韜光養晦才是正道理。反正打得再多,最后也還是會被人給摘果子。不如就等別人先把果子摘好再扔掉,咱們最后直接去撿了就是?!?/br> “而且仇在京畿也并沒有渾渾噩噩、荒于嬉戲。仇一直在忙著一件大事,所以才沒有返回遼地。還望軍師勿念,遼地一切事宜,就全盤托付軍師了。仇深信以軍師之大才,定然能打理好全盤?!?/br> “仇能告訴軍師的是,仇之所籌備大事,對我遼地之將來有大裨益。斷不能半途而廢?!?/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