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皇后的心也徹底落地。 放寬心的她開始忙于準備太子的婚事,與婚事一帆風順, 甚至膝下已有兩女的大阿哥不同,太子的婚事剛開始籌辦沒多久,便又一次戛然而止。 萬安然還奇怪呢,轉頭便從皇后口中得知未來太子妃瓜爾佳氏家里出事了。 萬安然目瞪口呆。 她都忍不住驚了:瓜爾佳氏的額娘去世了??? 皇后重重點頭。 她摁了摁額頭, 苦笑一聲:禮部上奏了十數封奏折, 皆是討論太子婚禮儀式和細節, 從去年拖到今年,好不容易全數定下卻是 萬安然咋舌, 面露無奈。 她吶吶低語:這樣可得拖到三十二年了臣妾記得太子的妾室已經入了毓慶宮? 再過三年,別說太子和妾室的情誼, 指不定瓜爾佳氏進宮就得當后媽了。 皇后嘆了口氣:這也沒辦法。 不止是剛送進去的妾室, 聽聞此事以后皇上還多給兒子補了兩個, 也不怕未來太子妃聽著心梗。 萬安然對太子妃也沒多大印象, 頂多記得是個長相溫婉的姑娘。她和皇后感嘆兩句以后, 就將話題轉回諸位公主身上。 有了純禧公主的好婚事當榜樣,二公主、三公主和四公主對未來的期待也多了不少。三人偷偷尋了純禧公主好幾回,回頭便在騎射上大加努力,爭取日后和駙馬也能多一份談得來的話題。 皇后、萬安然和寧嬪對此都大為支持。 榮妃拗不過女兒也只好選擇支持,至于兆佳貴人雖然不以為然,但在女兒和諸人的支持下, 也咬牙同意了。 其他不說。 反正跟著皇后和琪妃總沒錯,這已成了幾乎所有宮妃認同的真理。 眾人齊心協力,等到春末的時刻皇帝也終于同意了她們的請求,同意在平日將景山作為公主們練習狩獵之地。 順帶一提萬安然覺得多了解點知識更重要,除去公主們練習狩獵之余,還會將她們喊到儲秀宮教導一些清潔衛生,療養隔離等基礎知識。既然到儲秀宮又免不得說點吃食的事,萬安然樂得指導一二,比如釀酒,又比如蔬果培養的事也會說上一二。 這些都是公主們鮮少聽說的。 學習琴棋書畫,學習騎射醫術之余,公主們也紛紛愛上了田園瑣事,種植花草,養養蔬果,或是養只小貓小狗,倒是在忙忙碌碌的學習生涯中平添了三分樂趣。 當然萬安然最為期待的還是木蘭圍場之行,只可惜她的期待最終還是化作泡影。 自打五月起噶爾丹又頻頻在擾亂蒙古,起先康熙還不放在心上,只令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密切監視噶爾丹的行蹤,卻不料理阿喇尼不顧康熙的指示,擅自派兵偷襲,試圖抓捕噶爾丹。 更糟糕的是他非但沒有成功,反而被噶爾丹攻打得潰不成軍,傷亡慘重,同時也讓噶爾丹的信心大增,竟是連連攻擊,大有一舉南下的意圖。 康熙登時坐不住了。 勃然大怒的他將阿喇尼罷官革職,同時決定要親征噶爾丹。 這個消息一經傳出便轟動朝堂后宮,別說宗室朝臣們輪番在朝堂上勸說,就連皇太后和皇后都坐不住了,紛紛勸說皇上。 尚在壯年的康熙卻沒有同意。 噶爾丹縱橫蒙古多年,而如今勢力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讓康熙忌憚不已。他將噶爾丹視作自己平生最大的敵人之一,下定決心要將其一舉消滅。 在皇帝的高壓之下,議論聲很快消散,朝廷迅速開始準備,也不斷有消息傳入萬安然的耳中。 比如托合齊也要跟隨至前線。 又比如大阿哥胤禔前往乾清宮表示自己要跟隨汗阿瑪上戰場,不但被皇帝允許,而且還加封為副將軍,擬隨福全出征。 福全歷經三藩戰亂,又頻頻被康熙派遣到多地鎮壓叛亂,為將經驗豐富,他為正將軍胤禔為副將軍,這不擺明了為胤禔爭功? 傳出以后后宮一片嘩然。 低調許久的惠妃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的是一旦有軍功以后胤禔定能封到王爵,擔心的是這可是打仗??! 萬安然卻是別樣的心思。 原本忙著揉搓面粉的她逐漸停下動作,只覺得心中陣陣不安:皇上,皇上要親征。 南舟重重點頭。 她眼里帶著淺淺的惶恐與不安,應該說不止南舟一眼,儲秀宮里人人都是提心吊膽的。 這可是親征??! 萬安然頭一回沒了做點心的心思,她使人將諸物撤了下去,在殿內轉了一圈又一圈,神情更是嚴肅非常。 就連海姑姑也不得不感嘆。 瞧瞧主子平日再是諸事不擔心,該正經的時候還是很正經的。 卻不知道她想的和萬安然想的截然不同。 萬安然心里泛著嘀咕,她依稀還記得康熙初次出征噶爾丹時似乎病過?雖然已經記不清康熙究竟得的是什么疾病,又是何人診治,但是萬安然分明記得,康熙的這場病來勢洶洶,好不容易才撿回一條性命的。 萬安然輾轉反側。 她反復思考也沒想起疾病的名字,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做點準備。趁著康熙到儲秀宮來,她念叨了半響:皇上此番遠行,定要帶上足夠的藥品和御醫,路上要注意吃食飲水,定然煮水煮透再用,還要注意衛生,胰子要多帶一些,碰到臟污都要洗手再用對了對了,還得多帶點花露水,薄荷露什么的,防止蚊蟲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