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賀琮自小得文帝教導,執政理念與文帝頗為一致,好不容易得來的朝堂平衡穩定的局面,他并不準備因此而打破。 如此一來,便只剩下安陽侯嫡女顧氏和吏部尚書嫡長女崔氏了。 吏部尚書屬于清流一派,他的嫡長女倒也還算合適。 只是宮里的貴妃出身伯爵之家,吏部尚書乃是寒門出身。若是貴妃的家世高于皇后,恐怕未來易生風波。 而顧氏出身陽平顧氏,是有名的世族之家,但同時顧家先祖是大周的開國功臣,顧家也屬于有爵位的勛貴之流。 顧氏這樣的出身,自然是比貴妃要高。 但是沈相他們大概是考慮到了勛貴和世家的面子,才把她算上充數,并沒有推舉她的意思。 畢竟大周朝為防止外戚干政,極少立世族出身的女兒為后。 “顧氏······”賀琮的手有一下沒一下的扣著御案,在心中細細思索著。 第三章 自不量力 春和景明,天朗氣清。 溫煦的陽光自窗欞透過,斜斜的照進來。 照到人的身上,帶著柔柔的暖意,讓人忍不住困倦了起來。 顧華清坐在窗下的軟塌上,手里拿著一本游記,有一搭沒一搭的翻看著,只覺得雙眼就要黏在了一起。 古人說春困秋乏,誠不欺我。顧華清在心里迷迷糊糊的想到。 只是還不等顧華清徹底睡過去,就隱約聽到外邊朝云說話的聲音。 顧華清有些疑惑的透過窗戶看出去,就看到她母親身邊的侍女連翹來了。 連翹進門的時候,顧華清已經清醒了不少,見她進來問道:“可是母親有什么事?” 連翹向顧華清福了福身,開口道:“是二姑奶奶來了,夫人請姑娘一起去老夫人的慶安堂見客?!?/br> 顧華清微微點頭:“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回了母親,我換身衣服就去?!?/br> 等連翹走以后,顧華清便讓朝云暮雨給她重新梳妝打扮。 她在家時向來是怎么舒服怎么來,此時身上只穿了一件九成新的素色常服,還有頭發也是隨便挽了一個發髻。完全不像一個侯門貴女,猛一看還不如她院子里的丫鬟鮮亮。 重新挽發上妝,換了件能見客的衣裳,顧華清才帶著朝云暮雨往孟氏的正院走去。 對于這位來做客的二姑母,顧華清不怎么熟悉,比起在京中經常見面的大姑母,與這位不常見面的二姑母更是不怎么親近。 顧華清只知道這個二姑母是她祖父的庶女,后來被嫁給了一個家世普通的王姓進士,后來跟著在外做官的丈夫出京,很少回到京城。 “母親,二姑父不是在湖州做官嗎?二姑母怎么回京了?”見到孟氏以后,顧華清有些疑惑的問。 孟氏一邊帶著顧華清往慶安堂走,一邊解釋道:“月前你二姑父被陛下召回京,你二姑母他們也都回來了,今日是來拜見你祖母的?!?/br> 顧華清跟著孟氏來到慶安堂的時候,正廳里除了她二嬸和兩位堂妹,便是一位穿著秋香色衣裙的婦人和一位穿著淡黃色襦裙的十六七歲的少女,正在陪著老夫人說話。 安陽侯顧惟兄弟三人,還有兩個meimei,除了二房顧恪和顧華清的大姑母是顧惟的同母弟妹,三房的顧恒和如今的這個二姑母皆是庶出。 顧家三兄弟的關系還算不錯,并沒有分家,只是為了避免麻煩,并不住在一起。 顧恪一家住在距離侯府不遠的一處院子里,而顧恒如今外放,一家并不在京中。 顧華清今早聽說二嬸帶著兩個堂妹來給祖母請安,看來是還沒走就正好碰上了來拜見祖母的二姑母。不然以二叔家的距離,二嬸他們也不可能這么快就過來了。 看到孟氏和顧華清過來,正廳中說話的聲音停了下來,還不等孟氏和顧華清行禮,老夫人周氏便開口道:“不必那么多禮,快坐下吧?!?/br> 又笑著把顧華清叫道身邊,看著她身上水紅色的織錦撒花裙,有些擔憂的道:“雖然已經春天了,但還是寒意未除,怎么不穿的厚一些?!?/br> 在一眾的孫子孫女中,周氏最喜歡的就是顧華清,不僅是因為顧華清的眉眼有三分像她,更是因為這個孫女的性子也最像她。 周氏亦是出身將門,性格中少了幾分女子的嬌柔,當年老侯爺在外打仗,侯府上下都是她一個人撐著。 而她這么多孫輩之中,只有顧華清,雖然看起來懶散,但是骨子里最是堅毅,和她最像。所以侯府里都知道,老夫人最疼愛三姑娘。 顧華清對周氏也十分親近,聞言伸手握住周氏的手,笑著道:“我不冷,祖母摸摸我的手,一點都不涼?!?/br> 周氏摸著她的手確實溫熱,但也不忘囑咐一句:“若是覺得冷了,千萬要記得加衣裳?!?/br> 看著顧華清乖乖點頭,周氏才又看向一旁的王顧氏,笑著對顧華清道:“那是你二姑母和表妹,快去見過她們?!?/br> “二姑母?!鳖櫲A清上前行了個禮,又看向她身邊淡黃色襦裙的少女,笑著點了點頭;“王表妹?!?/br> 站在母親身后的王茹馨看著面前這個面容精致,氣質出眾,一進門就讓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她身上的表姐,心里有些不服氣,僵硬的回禮道:“三表姐?!?/br> 王茹馨在湖州的時候,也是一方長官的嫡女,來往的人大多都捧著她,她母親又寵著她,讓她頗有些心高氣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