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 第22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繼后難為、我靠美食在后宮躺贏[清穿]、轉,舍,離、穿成末世游戲的團寵NPC、惡毒jiejie有話說[快穿]、輕,短,散
“咋樣?” 宋禾站在陸清淮面前問:“這件是米寶給我做的,好幾個月前做的了,但我最近胖了些,會不會有點兒不大合身?” 陸清淮上下打量一番,點點頭:“不錯不錯,很好看?!?/br> 他是真這么覺得的,陸清淮審美和當下人絕大部分人的審美一樣,不愛紅裝愛武裝,都認為綠色的便軍服才是最好看的。 宋禾覺得問他也白問,還是得等天亮了問問小妹。 她把人按下:“睡吧睡吧,我自個兒等會兒出門吃早飯去?!?/br> 陸清淮突然拉住她,壓抑著笑:“你不怕在外頭遇到危險了?前兩天喊你到國營飯店吃飯時,你不是說怕吃了拉肚子嗎不去嗎?” 宋禾默默瞟他一眼:“天天的你怎么這么多事兒,睡覺吧你?!?/br> 說完,幫他把被子一蓋,然后關燈出門。 她這個人就奇怪得很,在這天沒有到來之前她心慌得不行,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的。 可到了這天,反倒看開了,愛咋地咋地吧。 怕嘴巴留氣味,宋禾就到外頭吃了一頓味道不大的早餐,又打包三份早餐回到家中。 等她回去時,天空已亮,胡同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熱乎乎的包子油條帶回來,把小妹饞得刷牙時間都比往常短了。 今天陸清淮休息,吃過早飯后,小妹和紀思華又得去學校,她和陸清淮則是在家里等著,宋禾得等到七點半的時候再出發。 快到七點半時,宋禾喝口水,又上了趟廁所,然后照照鏡子說:“走吧?!?/br> 陸清淮騎上自行車,宋禾坐在后座上,兩人朝著目標地點而去。 大會堂門口今天頗有些熱鬧,宋禾下車后深呼吸一口氣,沖著陸清淮揮手后轉身離開。 今天是什么會議?是表彰大會。 這一刻,宋禾覺得自己來到這個年代后,辛勤工作了十幾年,一切都很值得。 會場守著許多記者,他們都在尋找合適的人進行采訪。 宋禾經過審核后進入其中,立即聽到“咔嚓”一聲,是有人拍了一張照片。 他突然跑了過來,有些興奮道:“哎,同志您好,您是來自源陽市平和縣嗎?” 宋禾驚訝朝他看過去,點了點頭。 這位記者笑笑說:“我十年前曾經去平和縣采訪過一次合唱大會,當時好像見過你?!?/br> 他說是說“好像”,但心中十分肯定。 在那場采訪中,他拍了一張照片,也正是這張照片才讓他被調到首都。 那張照片上的主人公就是這位女同志,他甚至還記得這位女同志叫宋禾。 宋禾驚喜說:“是嗎,同志你好,我叫宋禾?!?/br> 這位記者也笑笑說:“宋同志你好,我叫鐘洋?!?/br> 說完,他趁著這個機會就對宋禾來了一番采訪。新聞敏感度讓他下意識抓住這個機會,他覺得這次采訪將會特別精彩。 時間漸漸推移,會場門前越來越熱鬧。 日出東方,紅旗招展。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在這一刻相聚一堂,接受同一份的榮譽與肯定。 他們有醫生、教師、畜牧員、工廠工人,有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他們年齡不一樣,民族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 但此刻,他們又都一樣。 都是這個國家中,最值得尊敬的人。 早晨九點半,會議準時開始。 會議場內寂靜無聲,緊接著就是掌聲如雷鳴,震徹天和地。 宋禾心突然靜了,她在這一刻注意力高度集中,腦袋中仿佛再無雜念。 與此同時,門外鐘洋在飛快趕稿。 他很興奮,他覺得宋禾的人生太有戲劇性了,自己這篇稿子出來,沒準能占個頭版。 “……宋禾十四歲時便帶著三個弟妹逃荒,十五歲時踏入幼師行業,成為一名鄉村幼師……” “只有初中學歷的她從不放棄學習,她認為幼師是終生學習的行業,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br> “十多年的辛酸唯有她自己能知,可她從不抱怨,憑借優秀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從李家村幼兒園進入河西公社幼兒園?!?/br> “宋禾說,河西公社幼兒園是她專業成熟時期,也是各種教學方法的實驗期。在這個小小幼兒園中,她走出一條適合當下的,適合廣大農村幼兒的科學教學之路……” 鐘洋唰唰寫得飛快,他靈感迸發,壓根無法顧及細枝末節的措辭,只能趁著這股勁兒把剛剛采訪內容全部寫出來。 他洋洋灑灑寫下幾千字,會議堂內也正舉行到頒獎典禮。 宋禾和許多人一塊兒上臺,眼眶不自覺紅了,對著面前的鏡頭露出個笑容來。 她是幸運的嗎? 不是,她不覺得自己是幸運的。 她從繁榮富強的年代,來到這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她并不幸運。 宋禾她該是怎么樣的呢? 她覺得她自己應該取得一份好工作,每天坐著地鐵上下班,閑暇時畫個妝去逛商場,約上三五個閨蜜一起去ktv唱歌,每天最大的煩惱,大概就是琢磨著該怎么應付小孩的家長們。 可實際上,她需要餓著肚子逃荒,自己頭昏眼花之時還得保護著三個小孩。需要每天琢磨著怎么賺錢,需要在只有滿肚子理論知識的情況下,扛起一間幼兒園。 她需要不停努力和進步,她需要抓住所有機會,一步步從村里走出來。 正是因為有無盡的磨煉與苦難,這才有了今天的宋禾。 宋禾上輩子能想得到她會站在這個臺上嗎?不會想得到。 可她某種意義上又是幸運的。 在這十幾年中,她遇到許多人,許多幫助過她的人。 有姑姑,有李隊長張奶奶,有練主任,有陳教授,有唐局長…… 還有三個小孩。 三個小孩對她的全方面關愛,對她的無條件信任,讓宋禾覺得自己所需要的愛意被他們填滿了。 人生總有種種奇遇,穿越更是她最大的一場奇遇。 她能做的,就是把這場千載難逢的奇遇,變成千載難逢的機遇。 太陽高高升起,升至紅旗頭頂。 鐘洋寫得滿面紅光,在墨水都要寫沒之時,他終于收了尾。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時代因有這么一群人而偉大。人生的意義大抵便是如此,從鄉村到公社,從公社到縣城,她所辦的學校越來越大,她所幫助的人越來越多,她卻始終沒有終焉之志的想法,這就是時代激流中的奮斗?!?/br> 會議結束,新時代似乎真的來臨。 十月份,無數人的噩夢在這個月份就此終結,無數人迎來新生。 第139章 高考恢復 鐘洋的報道讓“宋禾”這個名字被不少人熟知。 宋禾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太過吸人眼球, 她從一位逃荒姑娘,成為一名中專老師,許多人都好奇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 她往年的一篇篇文章被翻出來, 人們這才發現, 原來她就是報紙上經常寫文章的“禾苗”同志。 她文章中的地點在變換, 文章中的幼兒主人公在變換,包括所提的意見也在變換, 但不變的是,她一直在為保證廣大幼兒們能夠健康成長所不懈奮斗著。 從預防婦女兒童拐賣,到關注殘疾兒童的受教育問題,每一封報道總能令人牽掛上心。 宋禾所取得的成績榮譽,足以讓人忽略她的學歷, 在她還未回到平和縣之前,古來稀的陳教授終于能夠退休了,而她也正式被市教育局任命為平和幼兒師范學校的校長。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秋去冬來,宋禾會議結束回到平和縣,忙里忙外忙了整整兩個月,終于從市里拿到了允許平和幼兒師范學院擴建校區的文件。 宋禾覺得自己既然當上這個校長, 就得為這座學校再做點什么。至少在自己卸任去高考之前,得把學校擴建問題給徹底解決。 高考招生就要恢復,全國無數所大學將迎來新鮮的血液, 她們這所學校也該如此。 這兩年她們學校旁邊的空地也在慢慢擴大,一些舊房危房被拆,而這些地自然被劃分到她們的學校范圍中。 學校設計圖她還是邀請寧懷英設計的, 她在兩個月前被平反, 平反后卻沒有立刻回到城市中, 而是打算等來年開春再回去。 寧懷英平反后可以在縣城里到處走動了,她每天都在縣城里逛著,即使大雨天或者大雪天都阻擋不了她的步伐,這讓縣里不少人都認識了她。 宋禾在文件下來的那一天,便親自去往李家村邀請寧懷英幫忙再畫一張設計圖。 寧懷英十分樂意,于是收拾行李搬入學校中,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終于把圖紙給設計完成。 她站在雪地中,望著被冰封的湖感慨:“你這里風景好,我當年設計之時都想不到竟然是這么一幅畫面?!?/br> 說著,寧懷英轉頭問旁邊的宋禾:“對了,這個湖有名字嗎?” 宋禾點頭:“有的,學生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碧玉湖。也不知道是哪一屆學生取的,反正這幾年所有人都這么叫了?!?/br> 寧懷英夸贊:“很貼切,估計等春天的時候,這片湖就跟碧玉一樣了?!?/br> 大雪紛飛,青山白頭。 時間很快就到了春天。 春天一到,學校便開始動工。這次動工,她們學??删偷螟B槍換炮。 一棟棟宿舍樓拔地而起,每棟足有六層之高,讓老師學生很是期待。 宿舍樓旁邊便是食堂,食堂亦有兩層,可以保證學生們用餐時不會擁擠。 最后便是教學樓了,教學樓被建在了碧玉湖畔,一年四季,風景無限好。 宋禾這一整年來忙得夠嗆,她要管著學校的事物,幾乎日日都得加班。忙完一切后,下班回家還得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