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 第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繼后難為、我靠美食在后宮躺贏[清穿]、轉,舍,離、穿成末世游戲的團寵NPC、惡毒jiejie有話說[快穿]、輕,短,散
“老大家的沒可能,肚子快三個月,被那幫娃娃沖撞了都沒處說理去?!?/br> 至于她閨女小琴……她也辯不出個所以然來。 哎,只怪他們家沒有吃文化糧的命! 和會計家相似的對話在很多人家中上演,紛紛想著自家人能否當老師,能否不下地賺公分。 宋寧玉從宋禾家出來后整個人便十分平和,一點兒也看不出進門時那急躁的模樣。 只是胳膊肘下緊緊夾著一樣東西,似乎異常寶貴。 “這啥呢?”張秀娟故意問道。 “我們小禾給大娃幾個寫的書,娘你瞧瞧這字畫、這內容。嘖嘖嘖,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寫得出來的!” 都說侄女肖姑,荷花指定是像她多一些。 張秀娟:“……” 這話聽著怎么就這么讓人上火呢? “得,我知道你啥意思。強子他爸上公社去了,你把書放飯桌上,等會兒他回來我會提醒他看?!?/br> 宋寧玉心滿意足地將本子擺放在桌子正中央,還特意把煤油燈給挪開。 夜色如水,村民們三三兩兩的聚成一堆,討論的都是這件事兒。 “隊長啥時候回來?” “四點多那陣子去的,我尋思著快回來了吧?!?/br> “哎,咱們村自己辦個幼兒園,又不要公社批錢,怎么還得去問問公社同不同意?” “當然,要不公社不讓辦,錢不就白白花了,不過我想是會同意的?!?/br> 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開始討論,眼睛全盯著村口方向。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瞧準這個機會,開始拉票。 李鋼鐵他爹就直言:“我家鋼鐵是大家看著長大的,大家伙幫個忙,到時候就選他?!?/br> “咋,老師靠投票選?” “不然嘞?!?/br> “那也不能投你家鋼鐵,娃娃里多少女娃呢,得女老師方便些?!?/br> 別看村民們沒多少文化,卻也曉得這方面的知識。 更曉得要想孩子成績好,那么老師水平就得高。 就像宋禾所想的那樣,一部分眼明心亮的村民已經意識到自己家娃娃能學成什么樣,和老師關系不可謂不大。 事關自家孩子大事兒,自然得摒棄各種“后門關系”,給自家娃娃選出最好的那位老師。 遠處傳來馬車聲,人人順著村口方向看去。 “是大隊長回來了?!?/br> 幾分鐘后,馬車出現在村民們的視野中,停在曬谷場上。 “隊長,咋樣???” 不少人匆匆圍的上去,把大隊長圍個水泄不通。 李隊長面上帶著笑意,抬手壓了壓:“安靜安靜,聽我講?!?/br> 場面頓時安靜下來。 “公社說,咱們要在村里辦幼兒園的想法很好,很值得表揚。說咱們這是新風向,是為廣大的農民減輕負擔!” “好!” 這話一說完,大家伙們齊齊鼓掌。 “為此呢,公社特地幫我們找了一批的磚瓦,給咱們建大禮堂用!” “好好!” “這可是大喜事,有磚瓦咱們就不要再用黃泥啦,娃娃們冬天也不會被風刮到?!?/br> 口頭的表揚,遠不及實際的好處讓村民們來的興奮。 要說建禮堂磚瓦才是大頭,雖然禮堂也已經快竣工,可能省一些也是一些,蚊子rou也是rou。 難怪大隊長這么嚴肅的人,從下馬車那一刻臉上的笑就沒停過。 會計張春平適時說道:“最近剛好沒啥事忙,咱們努努力把禮堂建好,開春就讓娃娃們進去讀書!” “好好好!” “這話行,大家伙加把勁!也就半個多月的事兒?!?/br> 既然公社同意了,材料更是沒問題,那么老師呢,村民們最關注的是老師。 李隊長沉凝片刻:“老師,咱們自己從村中選,老師工資公社是不發的,也得咱們從隊里出。我跟春平幾個人商量后,一致覺得,以后不發錢,用公分來代替給老師的工資,每天就按10個公分算!” 原先蠢蠢欲動要讓自家人去當老師的人,聽到沒有工資后,心中退了一步。 可一聽每日有十個公分,又再次心動。 十個公分啊,這可是滿公分! 平常只有壯年男人干一天活才能拿得到。 就有人好奇問了:“大隊長,那老師咋選呢?我瞧著應該很多人愿意當?!?/br> 李隊長從兜里摸出根煙點燃,鐵面無私說道:“老師,咱們選不行?!?/br> “啊這……” “得娃娃們選,得有娃娃的家長們選?!?/br> 李隊長繼續說道:“誰想要當老師,明天之內來我這兒報名。等三日后,這些老師輪流給娃娃們上一節課。到時候你們想看就在邊上看著,誰講的好?誰能管的住娃娃?那不就一目了然了?!?/br> 是了,就該這樣!村民們一怔,立即點頭同意。 這個選舉方法宋禾很快知曉。 說實話,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她心中不禁再度出現兩個字:穩了。 她為了畢業后就業能夠更順利一些,可不只考了一個幼師資格證,甚至中小學的教師資格證也考了下來。 考過教資的人就是這么無所畏懼。 宋禾已經做好了要重新當上幼師的準備,不需要為未來發愁的她今晚難得能睡個好覺。 村莊慢慢歸于平靜。 曬谷場上的幾處火堆已全部被熄滅,不知名的鳥兒發出陣陣叫聲,夫妻在暖烘烘的房間中窸窸窣窣的夜談。 而遠在十幾公里外的上坪村,今晚與李家村一樣,同樣有些不平靜。 李家村有大事,上坪村同樣也有大事。 那對三個月前從市里來的夫妻,今兒又來啦! 話說這件事兒,也是幾個月前十里八鄉的一件奇事兒。 上坪村是比李家村更加偏僻的地方,同時也是更加排外的地方。這個村除了從外頭娶來的媳婦兒,有七成以上的村民都是姓雷。 這個村出名就出在還沒解放前,村里的山上有一座黃大仙觀! 說起來,黃大仙觀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以前源陽市大部分道觀也有一尊黃大仙。 可此大仙非彼大仙。 除了上坪村那座黃大仙觀外,其他所有的道觀供奉的都是一位叫黃初平的大仙。 這位大仙,是依靠自己的修煉,由人得道成仙。因幫百姓除害興利,所以受民眾敬仰,得人供奉。 而上坪村那位大仙,是正兒八經的黃皮子! 雷神婆,正是供奉黃皮子的人。 她才出生就喪父喪母,被當時黃皮子觀的守觀人收養,自小學會了這位守觀人的一身本事。一生未婚,幾十年來就住在觀中。 要說張秀娟對她敬而遠之也有道理,連村中本姓同族人對她也是能離多遠就離多遠。甚至耳提面命,不準讓自家的小孩跑到那處去玩。 原本黃皮子觀附近還住著幾戶人家,可這十多年來,是搬的搬,遷的遷。 如今,那方圓幾百米竟然只有一處黃皮子觀! 沒人曉得雷神婆多少歲,因為比她早出生的都死了。如今本族人能知道她的事跡,還是因為家中長輩的口口相傳。 村里人從來不敢管她,每當以為她已經去世時,人家卻好好的出現在村中,差點沒把上坪村的人嚇得魂飛魄散。 早年間雷神婆的名聲很大,不少外地人,甚至港城人都會不遠千里趕來。 可解放后這位雷神婆便變得默默無聞,仿佛被世人遺忘了一般。 來找她的,也再不是達官貴人,而是像李二奶奶那樣的附近鄉下人。 直到三個月前,一對市里的夫妻趕來上坪村,指名道姓要見這位雷神婆,這才勾起十里八鄉的好奇心。 今晚月色昏暗,來不及趕回縣城的夫妻兩人便在上坪村住下。 屋里女人坐在火爐旁烘烤頭發,嘆口氣說道:“咱們來一次可是大難事,證明不好開。這次要沒把事兒辦好,等下次再來,怎么說也得明年?!?/br> 男人拍了拍床鋪,露出一抹嫌棄。 他沉聲道:“雷神婆說遇到一個再合適不過的,明兒打聽一下那個孩子,我想應該能成?!?/br> 女人蹙起眉,把毛巾扔在一旁。 “可雷神婆前幾個月還讓咱們去河省找嗎?,F在又說在安省,逗咱們玩呢!” “快閉嘴!” 男人怒目瞪她,下意識的打開窗戶看眼窗外,見一片漆黑這才放心關上。 女人也對自己脫口而出的話有些后悔,趕緊解釋:“是我說錯了話,雷神婆指定有自己的道理?!?/br> 她頓了頓,“要是真能給咱們帶來個兒子就好了?!?/br> 他們夫妻倆成婚十年,可惜一直未能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