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1)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你說,我北涼就你和我兩個男子得以成親,這還是我們從下定下了陰錯陽差的婚約的原因。 但,就真的沒有其他男子互相愛慕的存在了嗎? 或許是有的,或許還有很多,只不過這世俗不允許他們在一起罷了。 最庸俗的理由,竟然是兩個男子不能繁育子嗣,似乎世間的感情,就是為了繁育子嗣一般。 但,如果我打破了他們的理由,這樣的規定是否就不在是約束了。 趙棣都愣了一下,莫少珩在說什么? 莫少珩也沒有說什么,他得等這子母樹長成參天的巨樹。 莫少珩又回房間寫話本了。 《西游記之子母河篇》。 他得給所有人打一個預防針,不然太突兀地出現,一時半會怕會接受無能。 《西游記》篇幅極長,哪怕莫少珩現在只準備寫子母河篇。 但要想讓故事合理,邏輯通順,所以前面的《西游記》篇幅也得寫出來,不過是將九九八十一難的第一難,安排成了女兒國。 有人或許說,《西游記》有推翻統治的嫌疑在。 但那也是隱晦的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至少大部分人在看電視劇的時候,不會想到這個吧,都是為其中精彩的故事著迷而已。 甚至別人作者可能真的就是在寫精彩的故事,根本就沒想那么多也說不定,誰知道呢,作者自己不承認,那么所謂的深意都是猜測而已。 《西游記》實在太長了。 莫少珩這一寫,就寫了好幾久。 等將《西游記》印刷出來,又過去了好長時間。 市井中,豆子的宣傳隊已經開始吆喝了起來。 臨江仙新話本《西游記之子母河》上新啦。 這一吆喝,可就熱鬧了起來。 莫少珩以前寫的那些話本,到現在還熱鬧著呢。 只不過,太久沒有新的作品,讓好多人唉聲嘆氣。 可莫少珩作為北涼少師,也沒有人敢讓堂堂少師去寫話本。 所以這新話本一出,直接圍了好多人過來打聽消息。 我們圖書館門口就有賣。 也可以去圖書館內借閱。豆子趕緊吆喝起來了自家生意。 莫少珩這次印的數量可不少,北涼的娛樂文學太少了,其實莫少珩若是靜下心來,專門寫話本都能賺不少錢。 果然,幾乎是一窩蜂的,好多人都去購買了。 沒過幾天,整個涼京都開始討論莫少珩的新話本了。 以前,莫少珩寫的那些言情小說,多少都有些狗血。 但這一次不一樣。 四大名著之一啊。 其實哪怕放在現代,誰能想到,古人的思想是如此的天馬行空? 想一想,這是數百數千年前的作品了,是不是就有一種,以往小瞧了古人的智慧的感覺。 在現代,太過強調自己的成就和了不起了,甚至經常去詆毀古人。 但若是仔細想想,古人的有些東西,難道還不夠驚世駭俗嗎? 他們的物資生活未必有現代那么豐富,但在精神生活上,還真未必。 一時間,神奇的內容,讓涼京的百姓議論紛紛。 這和尚怎么叫三藏?天啊,還不會寫的就是五大宗師中的東唐的三藏圣師的經歷吧?不是說三藏圣師就游歷到了未可知的佛國嗎? 三藏圣師的出生好曲折啊。 哎呀,石猴子都成精了。 還有,這個世上真的有子母河這么神奇的存在? 第86章 特色 以前,莫少珩的言情話本還是偏現實的。 現在的《西游記》就有些天馬行空,放飛思想了。 但它更加的吸引人。 在科學這個詞進入人們生活中之前,人類總是喜歡將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歸于神啊鬼啊之類。 也經常喜歡,將身份崇高之人,和神鬼聯系在一起。 造成的悲劇不少,但也塑造了很多至高無上的存在。 比如,狀元郎,那定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比如,圣人,那是天之子,是天賦神權來到人間治理人間的存在。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皇室為了維護他們至高無上的存在,是不允許別人推翻這種說法的。 古時候治國,是人治,也是神治。 向來至高無上的權力都是和神權區分不開的。 別小看這一點,影響了數千年呢,任何重大的事情,任何重要的時節,都需要祭天等。 沒有人想過這些東西是虛假的嗎? 數千年的命運長河里面,肯定有吧,只是沒那個能力去推翻。 而莫少珩,其實是神權派。 他藥師一脈,屬于方士一脈,本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 只不過,到了近現代,傳承千年的方士,也被科學影響了。 除了他藥師一脈,還有很多方士門派,都發現,很多傳說中的方術,竟然都可以用科學來解釋。 只不過,對一件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詮釋而已。 但事物的本質,是沒有半點改變。 近現代的方士派系,也已經開始接受,一種事物,兩種表述的體系。 誰也不能說誰錯了。 莫少珩種下的各種藥材嫁接的子母樹也開始生長,速度有些驚人。 說它是樹,也對,其實它的本質是一種藥方。 只是這種藥方,是從小慢慢生長,各種藥性混合在了一起。 科學中也有這種藥方現象,比如人體器官培養,將器官培養在綠色的液體中,慢慢成長,慢慢成型。 只不過這一技術,在現代還是比較禁忌的科學,還沒有大規模使用,但也有用來培養一些干細胞之類,用來治療一些疾病。 看似十分先進的科學技術,其實在藥師一脈,這種技術早就有了,并留下了各種各樣的傳說。 在子母樹長到手掌高度后,莫少珩又加入了藥童的根須。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以前的子母樹,不過是各種藥材的混合生長。 但加入了藥童的根須后,這樹就有了生命。 若是這樹以后受了傷,也是會流血,會疼痛。 只不過,它的智慧表現在其他方面。 傳說中,也有不少關于它的故事。 什么世界樹,生命樹,精靈樹。 任何傳奇的故事,誰又能說得清,背后沒有一個或許相差甚遠的真實存在。 加入了藥童的根須之后,這棵樹生長的速度就更快了。 莫少珩又開始寫他的《西游記》第二卷 了。 這一回,寫的是五莊觀人參果樹的故事。 如果說,子母河的故事只是接近了真實,那么人參果樹故事,就更加的明顯了。 因為《西游記》的故事太過離奇,在涼京已經轟動了起來。 成為了人人必讀的書籍。 其中,那些妖魔鬼怪更是大家談論的重點對象,畢竟這個時代的背景還是神權時代,對這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十分的敬畏。 連先賢都有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還有就是,《西游記》中出現的一些物品,也成了人們日常討論的東西。 什么治水的定海神針,什么九齒釘耙,什么子母河的水,什么人參果樹上的果子。 當然內容也改了一些,沒有寫什么吃了人參果樹的果子能長生不老。 而是將人參果樹的果子,寫得神圣無比,五莊觀也成了世間那些虔誠的沒有子嗣的夫妻,希望之所在。 莫少珩現在除了養子母樹,好像也沒有什么事情。 想了想,干脆開始炕香腸。 在臘rou系列中,若是缺了香腸怎么行。 香腸,大部分是瘦rou,夾雜一丁點的肥rou更好。 在炕的時候,肥rou的油脂會滲透進廋rou里面,炕出來的香腸味道會變得更好。 現在正是冬天,每天都會燒火炕,正是炕香腸的最佳時候。 趙景澄等學生依舊每天都跑來找莫少珩。 這炕香腸肯定也有他們的份。 一群少年,按理是最坐不住的,但也不知道為何,他們跟在莫少珩身邊做事情,就是覺得特別的起勁。 哪怕是看上去特別無聊的事情,都能變得其樂無窮。 莫少珩一笑,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在一起的人不同。 任何事情要和對的人在一起,那才有趣。 一人抽著根板凳,灌香腸灌得賊開心。 這個香腸真的有我們的臘rou好吃么? 他們的臘rou現在可是遠近馳名,只需要將臘rou煮熟,用刀片成小片,放進嘴里,那香味簡直無法形容。 特別有嚼勁兒。 現在一到冬天,買他們臘rou的可多了,現在臘rou都已經買出城了,附近的城池,好些商家都跑來涼京城買臘rou呢。 莫少珩想了想,道,味道和臘rou還真的不同,更香更好吃。 臘rou基本都是靠鹽腌制烘烤出來的,然后就沒有其他的了,靠的還是rou本身的回香。 而香腸不同,里面又添加了各種的香料。 煮一節香腸,或切成片或直接整根啃,那混合著rou香和各種香料的味道,的確是十分奇特的,和臘rou和新鮮的rou味道都不一樣。 算是一種,獨特的美好的味道。 一群學生簡直被說得口水直流。 香腸被繩子綁成一節一節的,看上去還頗為有趣。 趙景澄他們唯一不適應的,就是現在南一不讓他們進房間玩了。 神神秘秘地,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南一現在正專心養他的藥童,為避免意外,大白天的都將房間的門鎖得死死的,更別說主動邀請人進他的房間了。 趙景澄等也就嘀咕了幾句,然后就被其他事情吸引去了樂趣。 冬日,本就是安靜的日子,但燕王府卻不同,每日都歡歌笑語。 有人還說,趙景澄等也不知道避嫌,莫少珩現在執掌涼京衛,又是北涼少師,趙景澄他們的身份又比較特殊,每日走這么近,總是要被人說閑話。 趙景澄等一開始也有些顧慮,別人說的也是事實,沒有人愿意看到朝官之間拉幫結派。 但也就堅持了不超過兩天,他們不去找莫少珩,一天渾身上下都難受,都不知道這日子該怎么過了,每時每刻就跟在煎熬一樣。 現在一來到燕王府,一起灌香腸,渾身上下都舒坦了,笑得都停不下來。 別人說閑話,他們也直接回復,我們找老師,還需要避嫌? 再怎么避嫌,難道避得連老師都不認了? 反正他們不管了,這日子就得這么過。 其他人愛說什么說什么,什么拉幫結派,他們他們現在就是燕王府的。 已經到了油鹽不進的地步。 莫少珩也是好笑,以后啊,這一幫學生定是跟擰緊成了一股繩子一樣,哪怕不讓他們互相見面,這繩子也是解不開的。 勉強行事也不過是掩耳盜鈴而已。 當然,如果趙棣能當上太子,這些問題就完全不存在了。 一國的儲君,其他大臣的子嗣本就應該圍著太子轉,擁護儲君名正言順。 所以,等趙棣來的時候,一群學生的目光,那是幽怨得很,他們也不想偷偷摸摸跟做賊一樣啊。 趙棣: 這是怎么了? 他怎么感覺莫少珩的這些學生,每次看他,眼神都變了一樣。 趙景澄還在那里旁敲側擊,殿下,你再不努力,以后我們炕的香腸都不給你吃。 愣是將趙棣說得反應不過來。 一群整天耍得能脫一層皮的人,還督促他努力? 時間過得很快。 涼京城,冬日的變化不大。 變化最大的,應該是城外的水泥路。 在工部尚書,每日不懈的堅持下,已經初現成果了。 這日,趙景澄等來的時候,就興高采烈的。 老師,城外的水泥路已經通了一節了,通到了旁邊的臨城,我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莫少珩也有些驚訝,居然這么快? 其實也很好理解,在現代,修路的隊伍人數其實不多的,但工部尚書這次為了盡快看到效果,招收的人可不少。 加上冬日百姓家也沒什么事情,都在全力修路。 這才修好了這么一節。 莫少珩想了想,去看看也好。 怎么說,也是他們北涼最正規的一條道路了。 去書房叫上趙棣,趙棣最近的折子是越來越多了,很多時候,一整天都離不開書房。 趙棣猶豫了一下地看著折子。 莫少珩干脆去拉人,要勞逸結合。 這可是我北涼的大事,怎么能錯過。 這才將趙棣拉出書房。 然后又去拉南一,南一現在也是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以前哪都待不住的性子,硬生生變了一個人一樣。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坐著馬車向城外而去。 城門外,已經大變樣了。 筆直的水泥路,延長向遠方,就像一條白色的河流。 水泥是十分奇特的,在還沒有膠結凝固之前,顏色是褐色的,和泥巴差不多。 但一但膠結,就會變成灰白色。 和周圍的泥土形成天差地別的區別。 以往的官道,都是和周圍融入一體的,但現在 就像用玉石鑲嵌出來了一條白玉帶。 實在太漂亮了。 平坦,整潔。 莫少珩看了看,現在唯一缺的就是綠化帶和一條中線,水泥路速度快,若還是像以往并駕齊驅,恐怕和對面來的馬車撞一起。 在莫少珩看來,沒有綠化帶的公路,怎么看怎么怪異。 莫少珩想到,等他找個時間去跟工部尚書說一說。 在莫少珩看來還差了點東西的水泥路,在別人看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趙棣,表情都變了變。 他已經預料過他們涼京城外出現這么一條水泥路的情況,但當真正看到,還是震驚莫名。 天下間最好的道路,趙棣不由得想起了莫少珩以前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