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9)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現場,一片鴉雀無聲。 其實,無論莫少珩說的能不能實現,那些彈劾他的折子都不起作用了。 哪怕是浪漫主義的幻想,但莫少珩也給他們看了一個偉大的暢想不是。 暢想未必好,但若是沒有暢想,就沒有前進的目標啊。 有人正準備說話,莫少珩也知道他們要說什么。 說道,至于修路的人力和費用。 諸位且跟我來看看。 走到一堆準備好的沙面前。 沙現在堆積成了一個山字形,在中間的位置挖了一個凹狀,里面圍著水,攪拌著灰色的粉塵。 莫少珩指著其中灰色的粉塵說道,這就是修路的主要材料,我稱之為水泥。 眾人不由得一愣,等等,這些沙子是修路的材料? 不對吧。 那白色的路堅硬,勞實,他們是親自試過的,連馬車都能在上面順暢的奔跑,甚至都沒有激起一絲的灰塵。 也就是說,連脫皮都沒有,這路怎么可能是沙子組成的? 都說積沙成塔,但那塔也是一擊必潰。 這明顯不合理。 現在百官都在,加上議論紛紛,莫少珩一個人想要將想法傳遞給所有人,其實還是有些困難的。 招呼了一聲跟來的學生。 一群學生已經笑瞇瞇地拿起本子,去跟各位大人解釋了。 這個是水泥,神奇異常。 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將沙,石頭等膠結在一起。 一個膠結在一起,或許還讓人聽不懂,但往水泥路一指,大概就知道,膠結是一個什么意思了。 是不是特別神奇?特別適合用來修路。 這都是物理和化學的結合,其中的學問深奧無比,我們老師說,這是實用科學和學問,我們以后都要盡量學習這種實用科學,才能我北涼快速發展起來。 眾人: 說實話,他們依舊有些無法置信。 莫少珩說道,水泥的關鍵是石灰石,除此之外,泥沙各地都有。 所以,我們僅僅需要的只是運輸石灰石,而不再需要去搬運石頭,打石頭。 而搬運石頭和打石頭,正好是修路時,最大的難點。 眾人不由得一驚。 也就是說,莫少珩解決了修路中材料的問題。 這樣,需要的人力和財力就大大降低了。 莫少珩說道,我最近去了很多礦山,我北涼這些礦山,其他礦石先不說,偏偏盛產石灰石。 誰說貧瘠的山頭就一無是處的,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使用方法罷了。 我也派人去各地的礦廠打探了一下消息,也多有石灰石產出。 也就是說,材料完全可以就近得到解決。 我涼京四通八達地被這樣的道路聯通起來,并非沒有可能。 有人道,但即便如此,開采礦石,礦石研磨成粉,挖掘沙土,修建道路,依舊會消耗很多勞動力。 成本是降下來了,說實話,這已經是無法想象的好處了,但北涼窮啊,哪怕降低成本后的施工條件,也不具備。 莫少珩笑了,其實,現在秋收已經差不多了,也就是說百姓是閑下來了的。 也就是說,人力完全沒有問題。 問題在于,朝廷沒有足夠的錢招工。 這稍微讓人有些尷尬。 莫少珩繼續道,雖然說我們這水泥路是為了北涼的商業發展而修,但我們這水泥路也不能白修,朝廷也是花了大價錢的不是。 眾人一愣,什么意思?這路修來本來就是給人走的,本就相當于是白修。 莫少珩說道,我們給商隊節約了大量的運輸時間,商隊每一次也能運輸數倍與以前的商品。 我們給他們節約了成本,讓他們賺取了更多的利潤。 那么,我們適當的收取一點水泥路的過路費,應該不過分吧? 過分嗎?哪怕是在現代,也都是要收過路費的,更別說苛捐雜稅更多的古代。 再說,水泥路收費主要針對的商隊,肯定是按照馬車通過的數量來收取,這些費用也可以用作水泥路的維修。 對本地百姓,反而沒有太大的影響,他們只要不坐馬車,這過路費就收不到他們頭上,反而讓他們依舊享受了這好路的福利。 當然,能坐得起馬車的人,應該也不會介意這么一點點的費用的,的確方便了他們不是。 莫少珩已經開始在給百官和圣人算賬了:別看這過路費收取得不多,還要用來維護道路,但長久以往,說不定還能賺一點,只是這一個時間稍微久了一點,但我們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通過這個賺錢。 而是激活商業,收取商業稅,大頭在這里,諸國作生意,都是會收取商業稅的,而且還不算低,哪怕是在現代也一樣,只不過改了名字,什么進口稅,消費稅等。 眾人: 也就說,他們修這路,不僅不會花錢,還還能賺一點,還能促進商業,促進朝廷收入? 雖然聽上去荒謬了一點,但莫少珩他說得頭頭是道啊。 若是真按照莫少珩說的施行,似乎 心里這股子突然沸騰起來的感覺是怎么回事? 其實莫少珩也知道,想要在北涼各地都開始修水泥路,那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莫少珩所言,哪怕收過路費,也得非常長的時間才能回一點本錢,得不償失,哪怕促進商業,那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所以,朝廷的前期投入還是不會少。 只是未來可期罷了。 莫少珩之所以一開始說什么,全北涼都修水泥路,不過是一個以進為退的說法。 莫少珩將周圍的人情緒都調動得差不多了,各位大人,要不我們還是用以前的辦法,我們先規整出來一兩條道路修一修,先試點? 這樣也能讓朝廷不用一次性支付出去天文一樣的數字。 眾人: 現在他們對莫少珩這個試點的方式也算熟悉了,比如義務教育,就是從涼京開始試點,等看到效果后,這才開始向其他富裕城池推廣,然后再覆蓋其他地方。 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哪怕施政錯誤,也能將損失降低到最低。 眾人議論紛紛。 專門算賬的官員,已經聚在一起飛快地算了起來。 專門管理運營的官員,已經在推敲運營的方式了。 朝廷其實就像是一個各司其職的大型的團隊? 莫少珩其實一點都不擔心它的可行性。 因為圣人需要這樣的一條道路來運軍隊,不僅僅是現在需要,以后,若是發生什么戰爭,有了這樣的道路,也能支援得十分及時,這對北涼來說,太重要了。 就比如丟失的洵州,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消息因為道路艱難的原因,沒有及時傳回涼京,沒能及時派兵支援。 若是支援迅捷,南離想要奪取洵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當然,現在都是在用商業目的,掩蓋著軍用目的,畢竟這樣的路還沒有修好,到底會給北涼帶來怎樣的影響,別說其他諸國,連北涼自己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又過了幾天,經過朝廷百官的推算,最終由圣人敲板,先由朝廷拿出這一筆錢來,修一條水泥路試試。 這可虧得今年北涼各地,相對往年豐收了不少,加上朝廷現在做生意,陸陸續續也見到了一些收益,這才有了些底氣,才沒有朝臣出來說什么勞民傷財。 當然,也是因為莫少珩將水泥路展示在了他們面前,這么好的東西自然沒什么人能抵擋得住。 至于修哪一條路線,如何規劃? 莫少珩一笑,圣人自然會引導百官做出決定,哪怕和預期不同,圣人也會硬生生的掰過來,畢竟這第一條水泥路,它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快速向北涼邊境運輸軍隊,路線不能有誤。 當然,為了掩人耳目,是有一些虛招的。 比如,這條道路明面上是要通往涼京的,所以從兩頭一起往中間修,涼京城外的道路也會修繕成水泥路。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眼皮子底下修路的話,容易看到效果,太遠了,僅憑通報文書,多少是有些瞎子摸象的感覺。 想一想,涼京城外就要有一條水泥路了,多少還有些激動。 修路的事情,就完全交給工部尚書了,也算是莫少珩平白執掌了工部這么長一段時間的補償。 工部尚書現在可是跟打了雞血一樣,若說誰最支持莫少珩修路,除了圣人,恐怕就是工部尚書了。 這是他工部何等的功勞啊。 涼京城大招工又開始了,百姓的富裕其實就是靠有事情做有錢賺。 朝廷的錢花給百姓,相當于藏富于民,也只有這樣的國度,看上去才是富裕的。等這事蓋棺定論,莫少珩又被賞賜了。 不過這次沒有升官,而是封賞了一些新開墾的土地。 一是因為莫少珩升官升得未免也太快了,二是,水泥路才開始修,還沒有看到最終成果不是。 趙景澄他們也被封賞了耕地,或許也就那么一兩塊耕地,但和購買的意義完全不同,那可是朝廷因功勞而封賞的。 等以后水泥路修好了,還會有其他封賞吧。 不知不覺,都快要入冬了。 一群學生,現在最喜歡的就是,手上拿著一包鹵雞爪鹵鴨掌啃。 連以前從來不吃內臟的趙御寧,現在都啃得有勁。 沒辦法,太有滋有味了,加上身邊都是一群慫恿他的吃貨,一不小心就淪陷了。 現在東市我們賣的雞鴨,有雞爪鴨掌和脖子的,價格都要賣得貴不少了。 莫少珩也是一笑,這種小吃太流行了,導致百姓買的雞鴨,都要少一些部件。 以前最不喜歡的爪爪,現在愣是火了起來,我們鋪子天天都要鹵好多,不然都不夠賣,也虧得要過年了,百姓買雞買鴨多起來了,我們每天才能供應出來這么多爪爪。 莫少珩想了想,道,差點忘記了,其實我們還可以做一門子大生意。 一群學生一愣。 莫少珩笑道,現在每天殺這么多雞鴨,量已經起來了。 殺雞鴨時的雞毛和鴨毛讓他們處理干凈留下來。 正好冬天也快到了。 而雞柔和鴨絨可是好東西啊。 用得最多的,應該是雞絨鴨絨羽絨服了吧。 雞絨鴨絨鵝絨的羽絨服,在現代比起一般羽絨服價格是十分貴的。 它們的好處就是,看似輕盈,但卻十分的保暖。 當然,雞鴨是牧場的,所以這門生意也算是大家一起合伙。 一群學生:什么是羽絨服? 莫少珩一笑,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莫少珩開始行動了起來。 而最先弄出來的,卻不是羽絨服,因為處理雞絨和鴨絨比較麻煩,得殺菌去蛋白角質等。 首先弄出來的有兩件東西。 第一,毽子。 這種小玩具,簡單,但它其中的樂趣卻是無法估量了。 現在,小貨郎除了肥皂泡泡和陀螺,又有了新玩具了。 對于普通小孩來說,涼京最大的樂趣三街之戰他們只能看一個樂趣,雖然也看得開心到不行,但能有一些親自參與的小玩法也是不錯的。 等毽子一出來,一群小貨郎就玩瘋了,捂著臉臉踢得哎呀哎呀的。 快樂的笑聲喜慶到不行。 而小貨郎們玩上后,涼涼的小孩自然也會跟風。 涼京城,怎么看都是一座充滿溫馨和幸福的城池,那種畫面感是十分沖擊視覺的,特別是經歷過很多苦難的老人,現在能看到這樣的一幕,臉上的皺紋都笑得合不攏嘴。 第二,雞毛枕頭和抱枕。 因為經過這么久,涼京的火炕火凳的安裝普及率已經十分不錯了,抱枕也成了一種特別時尚的用品。 莫少珩的鋪子就長時間在收繡娘繡得好的布絹,用來做抱枕,漂亮異常,往如同沙發的火凳上一擺,是十分不錯的裝飾品。 這樣,也能讓繡娘有些收益。 以前的抱枕都是用其他布料進行填充,現在改成雞絨,又是一種別樣的感覺。 還有枕頭也是一樣,這么泡酥的枕頭應該也是第一次見吧。 趙景澄等已經抱著抱枕,在那里睜大著眼睛擠壓得起勁。 心靈蘇暢了,隨時隨地總能找到快樂的源泉。 在入冬后沒多久,羽絨服也弄了出來。 莫少珩準備讓趙景澄等先穿上街,試試百姓的反應。 第85章 新話本《西游記之生娃》 羽絨服的外套,依舊是用錦布制成。 只是里面被縫成了一個一個的小空間,每一個小空間里面都裝得有處理好的鴨絨。 鴨絨十分輕巧,但膨脹的體積極大。 所以等趙景澄等穿著羽絨服走上街頭的時候,就跟一個個充了氣的大胖子一樣。 趙景澄等也驚訝得很,時不時用手將自己身上鼓起來的位置按壓一下,然后笑得哈哈的。 這個羽絨服,竟然比貂皮還要保暖。 貂皮大衣太貴了,哪怕是貴族想要買到都不容易。 呆在家里也就罷了,但一但出門,冷風一吹,還是冷得颼颼的。 但這個羽絨服不一樣,穿著輕巧得很,又十分的抗寒。 走一路,回頭率實在太高了。 莫少珩也看了看,的確保暖。 本來還想著,等棉花種得多了,百姓就能穿上棉衣御寒了。 結果,第一批棉花,卻被偷偷用來制作棉甲了。 說不得,這羽絨服還要先于棉花流行起來,他鴨絨多。 路上,時不時有百姓往趙景澄他們身上打量。 明明很新奇的款式,看上去對于這個時代來說很奇怪才對。 但百姓似乎都習慣了他們涼京時不時出現一些新東西,最多也就是驚訝而已,并沒有太多的大驚小怪。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培養出來了呢。 貴族也在看趙景澄等,心里想著,看上去好像真的不冷,說不得要給自己府邸的孩子買來穿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