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6)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何止百官,圣人也好奇到了極點,這種事情可不能隨口亂說,不然容易被人扣一個好大喜功的帽子。 當值的宮人將莫少珩早就準備好的水稻抬了進來。 一共兩個籮筐,其中一個籮筐是稻穗,另外一個是脫殼后的大米。 才一抬上來,百官已經忍不住圍了上去。 這都實打實的抬上金殿了,也就是說,莫少珩至少是有幾分把握的。 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更加的不可思議。 等看到稻穗后,直接就愣住了。 因為稻穗和粟穗其實是有一些相似的,只是個頭大太多了。 光是rou眼所見,就如同放大了三四倍的粟。 莫少珩也讓人將東西送去給圣人看。 已經有臉老得得枯樹皮一樣的老官兒,顫巍巍地靠向兩個籮筐,都等不及圣人發話了。 因為以他們看到的表面的情況來看,若是莫少珩說的是真的,北涼要變天了。 手都有哆嗦的拿起稻穗,滿臉的驚訝,光是手感,都能感覺到其重量。 若是殼厚,是不可能這么重的。 果然,放在手上一撮,里面飽滿的谷粒就直接被搓了出來。 喃喃自語,顆粒竟然如此之大? 粟又圓又小,比較起來,實在太明顯了。 有人已經迫不及待的將谷子往嘴巴里面塞了。 莫少珩說道,這稻谷還沒有經過曝曬,不太容易脫殼,各位不妨看看旁邊這一籮筐,就是稻谷脫殼后,能夠食用的部分,稱之為大米。 大米? 粟向來有小米之稱,顆粒小而色黃。 看向另外一個籮筐,他們立馬就明白為什么要叫這新作物大米了。 顆粒飽滿,形大,每一刻都如同玉籽,潔白得都有些不真實了。 驚訝地抓上一把,看來看去。 竟然這般好看,如同祥瑞一般。 不得不說,食物的外貌很重要,若是長得奇丑無比,還會影響食欲。 但這大米明顯屬于顏值爆表隊。 金殿上已經轟動了起來。 也就是說,若是莫少珩能證明這些大米能如同小米一樣作為主食食用話,豈不是豈不是 下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大家都懂。 連圣人都忍不住站了起來,從珠簾后走了出來。 遞去給圣人的稻穗和大米只是一小部分,沒有直接看著籮筐里面堆積起來的來得真切。 圣人直接道,吩咐御廚,將它們做出來試試。 莫少珩: 其實即便圣人不說,莫少珩也會如此提議。 食物嘛,最最重要的是要吃過才知道真正的價值。 莫少珩說道,大米的烹飪方式,跟粟米幾乎沒有任何差別,同樣可以用來熬粥和煮成干飯。 也就是說,推廣起來完全沒有阻力。 莫少珩將大米的好處說得一清二楚。 不過畢竟是新的食物,莫少珩不得不跟去了一趟御廚房。 等回來的時候,值日的宮人也一起抬著蒸好的兩大桶白米飯回來了。 為了這一刻,莫少珩還專門將辣椒醬都帶來了。 值日的宮人,先給圣人盛了一碗,然后又開始給百官盛。 莫少珩也將辣椒醬介紹了一番,現在沒辦法提供菜食,大家先將就一些,用辣椒醬裹著米飯試試。 吃不了辣的,這里還有豆豉。 一碗白白的大米飯,上面鋪上一點紅紅的辣椒醬,醬里面是小粒的豬rou牛rou這些,份量不多,但看上去頗有食欲。 味道如何?反正趙景澄都能用辣椒醬下一大碗米飯下去。 端著大米飯,上面還有蒸汽。 蒸汽入鼻,直接就是食物最原始的清香。 飯香的味道啊。 看著太漂亮了,聞著也十分的不錯。 將米飯喂進嘴里,第一感覺就是,好實在,好有口感。 這種感覺,是能吃飽的感覺。 米飯管飽,那是出了名的。 每一顆米粒因為蒸過的原因,更加的充實了。 再一咀嚼,滿嘴的食物滿足感。 配上辣椒醬的味道,簡直就是絕配。 竟比粟還有主食的感覺。 金殿上驚訝聲連連,吃起來味道竟然這么好。莫少珩心道,大米能取代粟,自然是有原因的,無論產量還是口感,都勝上一籌。 特別是在糧食稀奇的古代,出現一種完全能取代粟,并產量大增的農作物,意義如何不言而喻。 莫少珩說道,這些稻谷,是我和學生開春的時候,一起開墾農田,一起插秧種植出來。 金殿上也有趙景澄他們的長輩,趙景澄等也小聲的跟他們長輩解釋著,開墾農田得用到水牛,還有犁,不然犁田太麻煩了,我覺得我們牧場的牛怕是要漲價了。 插秧的時候比較累,其他就和種粟差不多。 莫少珩也道,不過也有比較可惜的地方。 眾人一愣,正激動著呢,莫少珩這又是何意?可惜?這不是出現了一種被稱之為祥瑞的農作物也不為過吧。 莫少珩道,水稻的種植必須配套水田,也就是農田里得長期有至少一掌深的水,因為它是水生之物。 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全力改造水田,最多也只能沿著運河線路和一些小溪流湖泊地區,不然依舊沒有灌溉的水源。 農田的開墾,依舊受到水源的限制,這是北涼繞不過去的困難 眾人: 愣是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你再說說這個水田是怎么回事,還有這個水稻的種植方式? 水稻,水稻,他們大概有點明白為什么這新作物起名為水稻了。 莫少珩又仔細講了一講。 一時間,整個金殿鴉雀無聲。 半響,才有人咬牙切齒地拍了一下膝蓋,莫少珩都嚇了一跳。 但大家都知道這人為何如此。 若是若是北涼有南離那樣水土富饒的土地,光是這么一個水稻種好了,就能讓北涼的國力凌駕于諸國之上啊。 所以能不感嘆? 時也命也,一時間氣得手都在哆嗦。 其實,各國有各國難念的經,比如,莫少珩在南離生存過很長一段時間,他就清楚,南離雖然水源豐富,但它的最大問題也是水,常年發生洪澇。 不然南離以前也不會和北涼,并列諸國貧窮之列,一窮二白的典范。 莫少珩安慰道,不過我們北涼的運河正在繼續延長,又有水車相助,亦能開墾出十分多的農田來。 等以后秋收,運河一帶,連綿的黃金色的稻田,定是我北涼又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眾人這才高興了些,特別是想到莫少珩說的新的美麗的風景線。 眾人碗里的米飯也吃得差不多了,嘴里還有食物的香味在回甘。 水稻的作用雖然因為北涼的地理環境打了點折扣,但它對北涼的影響依舊十分的重要,正如莫少珩說的,運河沿途是可以種的,各地水資源稍微豐富一點的,也可以種一些。 莫少珩貢獻影響民生的新農作物,自然要賞賜。 趙景澄等學生,幫助種植水稻,讓水稻能順利抵達金殿,獻到圣人面前,自然也得賞賜。 眾人不由得看向了圣人。 圣人回到了龍椅后,半響,道,晉升少師少監莫少珩,為我北涼少師。 嘶! 聲音一落,整個金殿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北涼少師啊。 北涼三師中的少師。 已經可以稱得上一句位高權重了。 以前,莫少珩成了南離少師,是因為南一仗著年紀小,恣意無度,一意孤行,誰也攔不住他。 所以,位居那樣的高位,才讓人震驚莫名。 現在,在北涼,莫少珩卻是憑借著他的貢獻,一步一步爬到這個位置的,是真材實料。 就是,未免也太年輕了一點。 北涼,除了那些身份特殊的王爺,四方王,按朝廷的排列來說,三師三公三相三司馬,是最頂尖的官職了。 少師雖然位居這十二人之末,但已經是和六部的尚書平起平坐的官位了。 當然,莫少珩這次被封北涼少師,也不僅僅是他貢獻水稻這么一項功勞,還有他為北涼走出了一條商貿之路的貢獻。 總之一句話,百官雖然震驚,但卻沒有一個人說出任何一個阻攔的借口來。 莫少珩也是一愣,他和這個少師的職位杠上了。 聽說上一任的北涼少師,年紀實在大了,辭官了好幾次都沒有辭掉,因為圣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現在正好由莫少珩補上。 莫少珩趕緊出列謝恩。 哪怕如此,百官依舊有些愣神。 要知道莫少珩那個鎮北王府世子的名號也就罷了,怎么說呢,是一個富貴象征,象征著榮華富貴和身份尊貴,但其實并沒有什么實權。 但現在,莫少珩手上可是掌握得有涼京衛,現在又升了少師。 可謂風光一時無二。 然后就輪到趙景澄等一群學生了。 這就有點問題了。 趙景澄和范慎也就罷了,他們本是金殿之臣,按照功勞晉升就可以了。 但其他學生 按他們累計的功勞,會有兩種晉升的方式。 一是,封官到各地,去當一個地方官。 但這些學生都是功勛世家的小公子,分去地方上肯定是不愿意的,再加上年紀小,去地方上當一方父母官,怎么感覺都有點不像話。 他們都還是一群孩子,哪里有那當父母官的心性。 第二個晉升方式,就是封為金殿之臣。 這就更加不妥了。 能想象,北涼的金殿上站十幾個少年小孩是什么畫面? 現在趙景澄和范慎兩個小少年,每次上朝都躲在后面呲牙咧嘴的,一下朝,跑得比狗還快,那小腿甩得,就差飛起來,當真以往他們沒有看見? 不過是眼不見心不煩,不和兩人一般見識。 要是再多十幾個這樣的,想到這,身體都不由得哆了一下。 半響,圣人才道,門下郎趙景澄,門下郎范慎,晉升為金殿風向郎。 金殿風向郎,和風向官差不多,可稟市井風氣,可參貪官污吏,算是金殿和市井的一種聯通官。 圣人繼續道,其余諸生,皆晉升為,涼京隊吾。 隊吾,即小隊長,可領一隊兵馬了。 既然不能讓這些學生去地方當官,不又能讓他們上金殿,圣人干脆居中了一下,讓他們在涼京城中胡鬧去吧。 當了涼京衛的一個小隊長,守衛涼京。 反正涼京衛現在是由莫少珩在管,正要也能讓他約束好他的這群學生。 莫少珩都愣了一下,圣人這甩手掌柜當得可真好。 奶孩子的工作又扔給他了。 一群學生趕緊謝恩,他們現在都能帶兵在涼京城中巡邏了,他們覺得比趙景澄和范慎還要威風。 下了朝。 莫少珩和一群學生走在一起。 百官看向這一群人,一時間竟然有些恍惚。 這竟然已經是一股子不容小覷的勢力了啊,這還不包括莫少珩的這些學生所代表的府邸的勢力。 莫少珩升了少師,自然有官員絡繹不絕地來恭賀。 若要說涼京最近風頭最勁的人是誰,估計非莫少珩莫屬了。 莫少珩應對了一番,一群學生已經一個勁給他使眼色了。 我們去烏衣巷慶祝吧?正好今天約了南一去吃小笨雞。 昨天吃北涼烤鴨的時候,聽說除了北涼烤鴨還有一道新菜,名字叫做小笨雞。 鴨子大量上市的時候,自然也是牧場的那些雞大量上市的時候。 可惜昨天吃太飽了,就沒有點小笨雞。 所以一群吃貨哪里忍得住,直接就約好南一,今天補上。 現在理由更是充足了,他們得去好好看看,小笨雞得有多笨。 莫少珩有些好笑,按理晉升了官職,應該去辦理入職。 不過明天去也是可以的。順便叫上趙棣趙焰秋一起去慶祝,等他們慶祝完,估計鎮北王府和燕王府也得安排上。 這時,也有不少人在奇怪。 莫少珩那個學生南一,今日為什么沒上殿?聽說這種水稻也有他的份? 以前南一也就和莫少珩的學生走得比較近,鬧得比較厲害,在外人面前反而不顯山不露水的,他倒是清楚他不能太過招搖以免惹出事端。 但上一次,南一內勁出體,春秋指法震驚涼京,多少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也有人道,估計因為是南離人,不好帶上金殿吧。 眾人想了想,也對,雖然是莫少珩的學生,但畢竟身份特殊了一些,不帶來也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莫少珩去接南一,然后向烏衣巷而去。 路上,莫少珩說道,最近注意一些,現在有人將目光注意到你身上了。 南一點點頭,我最近沒事就在家煉丹,最多也就去烏衣巷吃個飯。 莫少珩恩了一聲,自從我們涼京巡邏增多之后,諸國的探子也不容易混進來了。 入城是需要戶籍或者官碟,并非什么想進就能進,加上守衛森嚴,有人想要貿然靠近南一,也沒有那么容易。 等到了烏衣巷。 裝小笨雞的碗都有臉盆子那么大,可把一群小吃貨逗得口水直流。 哈哈,這就是小笨雞啊,這名字真逗。 莫少珩說道,這可是一道名菜,以份量充實味道實在而出名。 一群人: 這么大一鍋,的確實在。 讓我嘗嘗這小笨雞好不好吃呢,哈哈。 桌子上高興得不行,慶祝嘛,總是喜慶的。 莫少珩對趙棣道,朝廷種的棉花是不是也在收成了? 趙棣點點頭,正在安排人,這事兒圣人親自在處理,其他人倒是插不上手。 莫少珩恩了一聲,軟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道,不過名義上是用來提高民生的,還是得做做樣子,掩耳盜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