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2)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莫少珩攤手,今日帶上殿的也就這兩件。 眾人: 還真有其他的啊,只是沒有帶來。 莫少珩說道,無論是酒還是香水,都是為了糖酒會準備。這些都是我北涼的特產,在其他地方絕對買不到,加上原來準備的商品,能給諸國的商人留下特別的印象。 以后,將會有更多的商人到我涼京。 眾人也被說得氣血沸騰,因為諸國的商人來了,肯定也帶來了大量的黃金。 或許莫少珩說的,讓涼京成為天下的商貿中心的說法,未必不能實現。 以商業為主,以農業為輔,富家天下。 當然,這必須有一個大前提,天下不能亂。 若是亂了,怕是沒有心情來涼京經商了,路途上也將變得兇險萬分,還不如回家種莊稼。 當然,現在百官腦子中,都在想著萬商來涼的盛世之景。 原來,他們北涼因為地域問題,農業不豐,也不是沒有其他的路子可以走。 一陣熱鬧過后,下了早朝。 莫少珩和趙焰秋的商貿事務小組要負責糖酒會的事情,莫少珩干脆將那瓶子香水送給了趙焰秋,圣人那里肯定得送瓶新的。 趙焰秋原本一天就跟個花孔雀一樣,現在更是不得了。 以前是凡間的花孔雀,那么現在,就是天上的。 其實除了趙焰秋,莫少珩還準備了一些香水送給其他人,比如他母妃,比如天妃和長公主那里。 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糖酒會還沒有開始,一種名叫花仙子的小白瓶的寶貝就在涼京傳開了。 聽說那小白瓶,就是天上花仙子收集花香的瓶子。 一年四季都散發著花香。 帶在身上,走到哪里身上都自帶花香,跟花仙子入了凡塵一樣。 一開始眾人還不信,神仙的寶貝哪里能入得了凡人的手里,結果突然有百姓在大街上聞到了隱約的花香。 追逐,尋找,轟動了大半個涼京。 該不會真是花仙子投身到了我們涼京吧? 我聞著那花香,若有若無,但絕對不是幻覺。 越傳越神。 而平時喜歡去烏衣巷看比賽打比賽的趙焰秋: 他現在走到哪里,都會突然有人停下來,到處尋找。 當真將他當成了花仙子轉世。 他聽莫少珩說,這香水產量不高,都是限量售賣,也就是說,能自帶花香的人不會太多。 這注定,誰買到了香水,就將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目標啊。 香水,或許會引起難以想象的哄搶。 香水的確產量不高,但另外一件東西,產量就高太多了。 此時,烏衣巷,一群小貨郎真萌噠噠地端著個洗臉盆在打水洗臉。 手上,拿著一塊散發著好聞的味道的香皂,香皂的花精不像香水需要十分的精良濃郁,自然產量高了不少。 特別是,槐花也可以用來提煉花精,就是味道相對來說,太淡了一些。 所以,那大片的槐花林,自然也成了莫少珩最心儀的地方,這是無數年種植出來的,光是一樹的槐花數量都十分的驚人,不是他臨時種的野花能比的。 我們以后洗手手都不用肥皂了?一群小貨郎還在討論著。 他們覺得肥皂就特別好,每天能將他們的手和臉洗得又白又干凈,涼京的百姓都夸他們呢,因此連他們雜貨鋪的肥皂生意都好了不少。 但現在,世子告訴他們,以后洗手洗臉不用肥皂了,那是洗洗衣服用的。 他們得改用香皂了。 還有些疑惑,等將香皂涂抹在手上和臉上,驚訝得忘記了繼續抹水。 是是花香。 我聞到了,是淡淡的槐花的香味。 一時間,驚喜的聲音四起。 真的也,這香皂太好聞了。 哈哈,我身上我身上也有花香,我是小花仙子。 莫少珩的香皂,還沒有開始售賣,就已經因為這群小貨郎的提前試用而走紅了。 小貨郎現在最大的困擾就是,老是有百姓將他們拉過去聞一聞。還說他們跟樹上的花骨朵兒一樣。 消息傳得十分厲害,所以,花仙子的小白瓶他們買不到,但他們可以買到帶著淡淡槐花香的香皂? 聽那些小貨郎透露出來的意思,莫少珩是準備在大量生產后,就將香皂在雜貨鋪售賣。 這東西實在好啊,看看那些白白嫩嫩,散發著花香的小貨郎,真跟天上的小仙童一樣。 不僅涼京的孩子羨慕,大人也羨慕。 諸國的商人,如今就住在涼京城中,聞訊后不免也打聽了起來。 要說什么東西最賺錢?當然是稀奇而又有價值的了。 這一打聽還真不得了,除了這個什么傳得神乎其神的神仙小白瓶外,還有斗酒千金的美酒。 所以,這北涼,除了絲綢,還真有不少好東西啊。 但是,得到的回復都是,糖酒會上見真章。 糖酒會雖然沒有幾日就要開始了,但更加的讓人期待了起來。 莫少珩和趙焰秋正在布置糖酒會的現場。 看著每天都花姿招展的趙焰秋,莫少珩都不由得打趣了幾句,你一天沒事就到處勾搭人,海王的稱號非你莫屬了。 嘖嘖,惹得多少閨閣貴女和小郎君爭風吃醋。 趙焰秋哼了一句,某些人啊,也就是現在成了親了,也不想想以前是誰,一副風華絕代的樣子招搖過市,也沒少到處招惹人。 所以,大哥莫說二哥。 說完還加了一句,聽說你在南離的時候,每天都有人為你爭風吃醋打破了腦袋? 嘖嘖,我都為燕王捏了一把汗,這一天得多提心吊膽。 莫少珩: 消息都傳到北涼了嗎?他以前在南離的時候更加的像一個飽讀詩書的有翡君子。 謙謙君子,自然更加讓人想要靠近,結交,反而是回了北涼后,強勢了一些,讓人望而生畏,竟然都沒有什么人為了他爭得撕破臉什么的了。 莫少珩說道,你聽誰胡說八道?我在南離的時候,結交的都是些讀書人,你可別將別人想得那么齷齪。 趙焰秋都笑了,聽說連南離朝廷,爭風吃醋得每天都要在金殿上鬧一出才會善罷甘休。 莫少珩: 他在南離的生活是刺激了一點點。 以前在北涼,他個子小啊,還是個小孩,所以和他玩在一起的人也只是喜歡親近他而已,別無其它。 但在南離,慢慢由稚嫩未脫的少年長成了謙謙君子,這一個過程,接觸的同窗,同朝為官的年輕官員,以及金殿上官員的子輩,也就多了。 其中不乏就有些,特別想要和他走得更親近一點的人。 恩,數量稍微多了那么一點點。 但,莫少珩敢發誓,他絕對都是清冷以待,無關緊要的話絕對不會多說上幾句。 但是吧,他越是這樣,那些人就越想靠近他。 這他也沒有辦法不是。 莫少珩和趙焰秋對視了一眼,兩人識趣地沒在繼續這個話題。 都是惹事生非的狐貍,裝什么純情小奶狗。 幾日的時間,轉眼就過去了。 糖酒會也開始了。 這一日,涼京的百姓發現,東市被封了起來,需要什么請帖才能入內。 這應該就是朝廷搞的那個什么糖酒會吧,專門為諸國和本國的商人舉辦的,主要是為了什么跨國商貿? 沒辦法,糖酒會發酵太久了,他們都從中學會一些新名詞了。 哪怕進不去,看熱鬧圍觀的人也不少。 在入口的上方,拉著一塊長條紅布,上面寫著一行大字,涼京第一屆糖酒大會。 諸國的商人,拿出燙金的請帖走進去的時候,感覺倍兒的有面子。 只是一走進去,卻是愣住了。 肥皂泡泡飄了過來。 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夢如幻。 豆子等小貨郎正一人拿著一盒肥皂水,吹得起勁。本來糖酒會是朝廷舉辦的,和這些小貨郎沒什么關系,莫少珩也就讓他們來長長見識,隨便幫點小忙。 比如,展臺旁都提供了桌椅,方便談生意簽訂契約,桌上有茶有紅豆糕,小貨郎們就需要提著茶壺倒倒茶水,看看紅豆糕是否需要補充,等等這些輕松的事情。 在漂亮的泡泡中,繼續往前面走,然后又愣住了。 他們看見的是第一個展臺。 每一個展臺都備有能說會道的介紹人員,以及擬定契約的文書,還有算賬的賬房先生。 除此之外,讓他們愣住的是,在展臺上,堆滿商品的中間,正站著一個錦衣玉服的小少年,一看就是經過精心打扮的。 小少年一看就是那種貴族家庭長大的,形象佳,氣質好。 但 他們在干什么? 比如第一個展臺,趙御寧正手提著一籃子皮蛋,然后擺出一個優雅的姿勢,就跟定格了一樣,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似乎默數了幾個數,然后又換成另外一個好看的姿勢。 眾人: 這是在干什么??? 感覺好奇怪。 但也讓人第一時間注意到了趙御寧手上的商品。 用莫少珩的話來說,平面模特啊。 現在看看,是不是像趙御寧這樣的貴族小公子手上的皮蛋都上檔次了一些? 看看進來的商人,第一時間就被震住了不是。 旁邊展臺的趙景澄也在看熱鬧,不行了不行了,居然被御寧裝到了,看看這破勢擺得好熟練。 看看這乖乖巧巧的小模樣,跟個小名士一樣,連手上的皮蛋,感覺都變厲害了。 他也要努力裝起來。 他們涼京十六小名士,可不是浪得虛名。 加上南一,他們一共十六人。 自從他們上次因為種子定向培育和去各地推廣義務教育,小小年紀就被朝廷封了散官,領了朝廷的俸祿了呢。 不知道怎么就傳出了涼京十六小名士的稱號。 現在一個個的可是自持身份,偶像包袱重到不行,莫少珩有時候在外面見著了他們,都以為這些學生被人附身了。 也是笑了好久,這種事情,也只有等他們習慣了自然也就不算什么了,名聲是好東西,但若是被名聲所累就不好了。 現在就讓他們小傲嬌一把也不錯,少年人嘛,自然應該活成少年人的樣子。 趙景澄今天代言的是辣椒醬。 有牛rou辣椒醬,羊rou的,豬rou的,雞rou,鴨rou,還有豆豉醬。 小小的rou丁,攪拌在油辣子里面,香到了極點。 哪怕是趙景澄,他都能不吃菜,光用辣椒醬都能下一大碗飯。 可見味道如何,簡直堪稱下飯神器。 而且,辣椒醬還有皮蛋,對這些諸國的商人來說,有一個任何人也無法無視的好處。 他們長途跋涉,很多地方都是沒有歇腳的地方的,他們得露宿。 吃飯怎么辦?總不可能將菜也帶上。 所以都是用自帶的鍋,煮一點糧食,簡單的吃一頓就行,不圖什么好吃,只求能吃飽有力氣趕路。 所以路途上的艱辛可想而知。 但是有了各種風味的辣椒醬還有皮蛋就不一樣了。 絕對會為他們路途上添加難以想象的滋味。 而且無論是皮蛋還是辣椒醬,都十分好攜帶,存放時間也久。 果不其然,有商人懵懵懂懂地跑去展臺看情況,就被講解的工作人員安利到了。 特別是在嘗試了一下味道后,整個人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倒是不用趙御寧他們去講解,不然以趙御寧的性子,估計只會說兩個字,好吃,然后大眼瞪小眼。 各司其職。 整個糖酒會,除了開幕致辭,大致的流程就是這樣的,商人們可以自行到自己感興趣的展臺去觀看。 若是有興趣,覺得能夠賺錢的,可以當場簽訂契約。 這是朝廷主辦的活動,所以不用擔心契約的合法問題,有官員直接坐鎮呢。 而且,今日就簽訂契約的話,還有一點小優惠。 現在讓他們困惑的是,商品好像都不錯,每一樣都有購買的理由,似乎都能賺錢。 甚至都不用他們考慮賺不賺錢,介紹的人直接在給他們算其中的利潤,比他們這些跨國商人還專業。 有點難以抉擇啊。 今日的商品的確都不錯。 除了鎮場子的絲綢,鹽,酒,糖,香水。 還有書籍,紙張,筆,錦布,肥皂,香皂,臘rou,咸魚等等。 連豬毛牙刷這些小雜貨都有商人特別感興趣的樣子。 值得一說的是書籍和錦布。 書籍和現在賣的書籍還有一點不同,是經藏版的。 厚厚的牛皮紙書封,上門印著書名作者,甚至還有一幅簡單又不失文雅的圖案。 這和以前賣的書籍大不相同,看上去有趣到了極點。 打開書封,里面是潔白的紙頁,上面的文字干凈簡練。 經藏版,品質看上去的確要精致不少。 主打的是,讀書人,怎么也得收藏一本經典的書籍吧。 這樣書籍,利潤是十分可觀的,諸國商人拿回去,也能當成稀有的東西,賣一個不錯的價格。 當然,哪怕是普通書籍,相對于他們國度的紙張價格,他們運回去都是能賺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錦布,其實質量和諸國的都差不多。 但不同的地方是,染布的色彩。 漂亮得見所未見,各種從未見過的,又適合的顏色都有。 商人們從一進來其實就發現了一些不同,那些展臺上的小公子,身上的錦衣袍子實在太好看了。 就如同點綴在綠色草叢中的鮮花。 為這些小名士添彩了不少。 商人們眼睛刁專得很,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不同之處。 心里還在想著,哪怕不能帶回去絲綢,進購一些這樣的錦布回去,也能賣上不錯的價錢。 莫少珩走上高臺,手上的古琴用內勁拔了一下,引來所有人的注意,然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