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4)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莫少珩,竟是一個虛無縹緲的理想主義者,也對,文人多浪漫,老是想一些天馬行空的事情。 有人站了出來,我北涼自槐山先生起,一直在大力推行文教。 但 但有時候,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哪有力氣讀書。 莫少珩也知道對方什么意思。 百姓一天忙天忙地為了生活生存,根本沒有時間讀書。 所以莫少珩才將對象定在了小孩身上。 第一,小孩是教育的最佳時期,等長大了,反而被生活所累,沒有了讀書的時間。 第二,小孩給家里干的那點活,不是說不重要,而是并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反而小孩活潑好動,父母費心照顧,花費的精力更多一些。 若是上學讀書,反而能讓家長做事的效率更高。 莫少珩沒說話,而是直接拿出了三樣東西。 一本《論語》。 一疊宣紙。 一支鉛筆。 前兩樣,殿上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莫少珩紙坊生產的宣紙和印刷廠印的書籍《論語》,買的人很多。 最后的小樹棍是什么? 莫少珩說道,百姓讀不起書,無外乎筆墨紙硯的價格昂貴。 但,圣人請看,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以往。 莫少珩讓人將東西陳上去給了圣人。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的紙坊有制作價格低廉,而質量又不錯的宣紙的工藝。 我印刷廠,能快速地印出價格合適的書籍。 也就是說,無論是紙張還是書籍,百姓現在并非買不起。 至于筆墨 大家請看這筆桿,我稱之為鉛筆。 它是一種新型的十分好使用的筆,最關鍵的是 此筆,根本不使用墨,價格也十分的平價。 眾人: 不使用墨的筆?古時用刀刻竹簡,倒是不使用墨,但費時費力。 莫少珩也知道,不給他們看看肯定不行。 他準備了很多鉛筆和一些紙張。 詢問了一番圣人,這才讓人抬了進來。 拿到東西的人,用握毛筆的手勢握著筆。 雖然有些怪怪的。 但依舊在紙上落下了字跡。 炭筆嗎? 但比炭筆清晰多了,也不臟手。 就是這筆畫稍微小了一些,不像毛筆,下筆極粗。 莫少珩說道,這樣一支筆,不用墨,但足夠寫上數萬字。 嘶! 什么? 這么一支小筆桿就能寫數萬字? 要知道寫數萬字,得花多少墨水錢嗎? 莫少珩繼續道,而且書寫的字體小而清晰,也就是說,一張紙可以當成原來的好幾張使用。 眾人: 紙張本來價格就降下來了,現在一張紙還能當幾張用。 等眾人消化了一會兒,莫少珩說道,眾位大人,現在書籍,紙張,和不用墨的筆都有了,百姓也買得起了。 該是我北涼文教大興的時候了。 超越東唐,指日可待。 繁華盛世,未來可期。 咕嚕。 超超越東唐?莫少珩還真敢說得出口。 說得也太激烈了一點,讓他們心都撲通撲通的跳。 有時候,那些浪漫主義的理想家,最是可恨,讓人充滿了無限的憧憬,但突然又一棒子將人打死。 可 莫少珩說的,好像有點道理啊。 以前百姓讀不起書的困難,現在似乎不是困難了啊。 莫少珩繼續道,所以臣建議,讓我北涼小孩都有書可讀,有學可上,一來小孩受到了教育,二來也不會耽擱我北涼的農事等。 咕嚕。 要真是這樣,我的天,北涼要天下出名了。 敢問哪一國哪一朝,能讓百姓的小孩盡數都有學可上的。 這將是,任何一個身為北涼人的驕傲,從骨子里面透出了的驕傲。 金殿上的氣氛被莫少珩帶了起來,明明很冷靜,但心還是不由自主地跟著砰砰的跳。 當然,也有人在激動的同時,皺著眉,道,即便筆墨紙硯都不是問題,但哪里來的教書先生,教這么多的孩子? 莫少珩一笑,怎么沒有? 我北涼第一次的科舉,郡試馬上就要開始了。 科舉的考題怎么樣,相信朝上的諸位都清楚。 是問,通過郡試的學子,給一群孩童啟蒙,有何不能勝任的? 說完,莫少珩拱手,圣人,我北涼寒門子弟讀書艱辛,一邊要讀書一邊又被生活所累。 臣懇請圣人,對這些有上進心的寒門子弟進行扶持,由朝廷出束脩讓他們當一個教書的先生來維持生計,讓他們為我北涼培育可用的棟梁之材。 一點束脩,換來的是北涼文教大興,換來的是治國安邦的賢才。 這筆買賣劃算得很,對于朝廷來說,這筆錢也不算多。 眾人: 甚至連圣人都愣了一下,所以,不僅能讓北涼的孩童讀書,還能順便幫扶一下寒門子弟。 圣人想得其實更多,被朝廷幫扶起來的讀書人,良心只要不是被狗吃了,多少對朝廷對皇室也是心存感激的吧。 莫少珩繼續道,據我所知,各縣為了舉行科舉,現在已經修好了不少貢院。 貢院若是只是用來科舉考試,三年才能用上那么一次,實在可惜。 何不如將這些貢院也作私塾之用,正好用來教導孩子,一來避免長時間不使用荒廢了,二來,物盡所用,都不用另外大興土木。 眾人: 環環相扣啊,現在連私塾的地點都有了。 眾人心中不免波動得厲害。 推行文教的困難,似乎全被解決了。 莫少珩說道,我將此稱為義務教育。 教育我北涼孩子,是我北涼朝廷的責任,從小讀書識字則是我北涼人的義務。 咕嚕。 好一個義務教育。 這要是真能實施起來,諸國都得向北涼看奇,東唐怕也要震驚于北涼這驚人之舉。 當然,問題還是很多。 有人道,如此,天下讀書人突然間猛增,所用書籍紙張還有筆,必定大量增加。 世子真能提供足夠的量? 百姓買得起的,也只有莫少珩賣的書,紙和筆。 但據他們所知,莫少珩現在的那紙坊,印刷廠的產量,連涼京都滿足不了,每每出貨都直接被哄搶得一干二凈。更別提滿足整個北涼。 莫少珩也是嘴角一抽,這也的確是一個必須得解決的問題。 莫少珩說道,所以,請朝廷再主持一次招聘會。 我會盡量擴大產量,擴建工坊,但需要大量工人。 紙坊印刷廠得飛速擴建了,還有制筆的作坊也一樣。 而且,義務教育也得有一個試行期,我建議先從涼京開始試行,若涼京試行沒有問題,再向各地推廣也不遲。 再好的政策,都可能遇到問題,莫少珩都不可能完全肯定地說,義務教育就完全適合現在的北涼了,所以必須先試行再推廣。 有這么一個緩沖期,也正好給他商業發展的時間。 眾人: 試行嗎? 莫少珩的這個義務教育的確吸引人,說不心動是假的。 但真突然就全國推廣,的確心里又七上八下。 如果僅僅是在涼京試行,哪怕出了再大的問題,他們都應付得了。 金殿上,又開始議論紛紛了起來。 時不時提出一些疑惑和問題。 比如,朝廷給通過了郡試的讀書人先生的資格是否合適之類。 畢竟,這么算起來,這些教書先生雖不在朝廷任職,但領的朝廷俸祿,已經算是吃皇糧的半個朝廷的人了。 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公務員中的編外人員。 莫少珩答道,科舉其實也是在激勵我北涼人讀書,但能走到京試,走到圣人當前的又能幾個? 競爭太激烈了。 這最后的目標雖然美好,但多少人是看不到這最后的風景的。 那么,也讓他們看看半路的風景也好。 不然,讀一輩子的書,也見不到其中的美好,實在讓人惋惜。 再則,科舉原來設立的那些好處,基本都是針對寒門,貴族多少不屑一顧。 現在有這么一個當先生的選項,也是好的。 教書先生,在讀書人稀少的年代,也是十分尊貴的,算得上是有身份的人了,要是出名的先生,各地貴族都得爭相拜訪,名望很高,對于貴族來說,家里缺少的反而就是名望。 所以,對于普通貴族來說,當一個教書先生,也未嘗不可。 邊教書邊讀書,也免得將人讀書讀傻了。 今日的朝會,莫少珩就這么答了一上午的問題。 連續幾天的小朝會,莫少珩也被宣上了殿,繼續討論這個義務教育的可行性。 最終,圣人決定,先在涼京試行。 莫少珩就忙碌了起來。 一是,朝廷準備重新開一次招聘會。 上一次莫少珩組織的招聘會,雖然持續了三天,但還是太沖忙了,有很多人都沒有顧得上,或者觀望的時候直接錯過了。 所以,上一次的招聘會成了眾人口中絡繹不絕的事情,但多少也有些遺憾。 這一次,朝廷早早的開始宣傳了,莫少珩的三街戰報也幫著宣傳。 消息一出,就傳得沸沸揚揚的,加上有朝廷作保證,在招聘會上找工作和招人,更加的有保障。 聽到消息,有些意向的人,都在摩拳擦掌。 聽說,連城外戶籍的縣的人都趕過來了,盛事空前。 二是,擴建工坊,因為規模巨大,肯定得在郊外,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租借農戶的房子,稍微修改一下,就是一個快捷的小作坊了。 得重新大規模的建。 莫少珩的確準備大搞一場。 因為莫少珩得了一個消息。 來涼京的外國商人也在哄搶他的紙張書籍。 其實北涼沒什么特別值錢的特產,但現在不同了,價格遠遠低于諸國的紙張書籍,就是最好的特產。 等鉛筆批量生產后,估計也能成為北涼特產賣往諸國。 他聽說,這些外國商人搶紙的時候可兇殘了,愣是將幾個不明所以的小貨郎都給嚇哭了,哭得哇哇的。 生意得多好,可想而知,不光是國內的需求,國外也有需求。 所以,小作坊生產,肯定是不行的。 莫少珩正拉著趙棣選地址呢。 結果等選好紙廠,印刷廠,筆場的地,回到王府一算。 兩人臉都黑了。 買地,建廠,招人,工人的工資,直接超出了預算。 他們前面不是大花了一筆嘛,每天還得為加盟上提供大量的商品,手上的錢愣是不夠。 但,這幾個廠能不能賺錢? 瞎子都看得出來可以啊,全國人民等著他們的紙筆和書呢。 莫少珩有些傻眼,這可怎么辦?錢不夠。 他都在金殿上將牛逼吹出去了。 趙棣一咬牙,向朝廷借,我可以將利壓到最低。 莫少珩一愣,還能問朝廷借錢? 趙棣點點頭,并非沒有先例,再說義務教育也是朝廷的事情。 莫少珩: 他的廠子的利益可沒有分給朝廷,最多也就交稅錢,雖然在莫少珩看來,稅可真不算低,當然比起前朝,甚至好些朝代都算低的。 他吃了獨食,有點不好意思去向朝廷借錢。 這事兒就只得讓趙棣出馬了,趙棣是皇子,也好辦事。 幾天后,趙棣辦事也利索,直接將銀票都帶回來了。 以及帶回來的還有借條。 莫少珩: 媽呀,負債累累。 此時,義務教育法,也開始向市井傳播,這是朝廷故意傳播出去的,試試百姓口風。 烏衣巷。 一個全身鎧甲的小胖子,正等在奶茶店外,抬著頭,看著密密麻麻的價目表。 后面排隊的人也沒有催,一是他們知道這小鐵桶是誰,二是,他們自己每次也會猶豫,因為現在奶茶的種類太多了,選擇困難。 趙景澄一咬牙,來一杯冰水,什么都不加,糖也不要。 眾人: 你選了半天,你選了一杯冰水。 趙景澄眼淚巴巴的,以為他不想選其他的啊,可是老師說,奶茶簡直就是肥胖的催化劑。 倒是賣奶茶的小伙計一點意外都沒有,每天都會上演這么一場。 趙景澄捧著冰水,依舊用麥稈喝得爽到不行,甜的,不騙你們。 然后扭頭向琴樓走去。 這一次,是莫少珩召他們來的。 趙景澄到的時候,其他學生都在了。 莫少珩說道,這一次叫你們來,是因為我在朝廷給你們謀了一個差事。 一群學生都愣住了。 朝廷的差事? 他們還這么???他們就要給朝廷辦差了? 莫少珩繼續道,朝廷準備推行義務教育。 其中會使用到新的鉛筆。 但鉛筆和毛筆的使用和書寫方法都不相同。 所以,等郡試過后,得有人去教導有意當先生的人,鉛筆的書寫。